推薦序
「人生不是要發現自我,而是要創造自我。」-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英國劇作家)
如果人生是一種自我創造,那麼,這本書中的主角巴布顯然為我們做了非常好的示範。
巴布原本是個充滿自信也能自我欣賞和肯定的個體,卻在他人的嘲諷中迷失了對自我的概念,使原本在自己眼中的那雙美腿,反倒成了一種羞恥。他意圖以世俗眼光的審美標準來改變外貌,卻忽略了自己內在一直擁有的美感與創造力。直到進入美術館深受啟發,才用徹底綻放自己的藝術才能創造出自己的美與獨特性,將眾人眼中的恥辱扭轉為最耀眼的亮點。
作者瑪莉安‧杜莎將素來不遺餘力推廣的兒童美學教育理念,揉合在自己的第一本圖畫書作品中。她透過巴布讓小朋友看見並了解藝術創作的意義與力量,也認識她巧妙編織在故事中的米羅、馬諦斯、畢卡索、波洛克和極簡主義等藝術家和藝術表現風格,同時也學習審視自己內在的藝術本質,思考如何透過自己擅長的表現方式來展現自我的獨特性和價值,以此建立自信,也翻轉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觀點。
在畢卡索眼中,「每個小孩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但他也坦言,「問題在於,如何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是個藝術家。」這也是瑪莉安‧杜莎在推廣兒童藝術教育的信念。她希望每個小孩都能夠像巴布一樣,從藝術欣賞中獲得啟發,進而激勵自己內在的藝術創作動力,然後不居形式和技巧的展現出來,成就充滿自信的獨特風格與生命價值。
這本簡單且令人莞爾的圖畫書,其實蘊含了豐富的藝術元素與深刻的人生哲理。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烤箱讀書會」節目主持人)
推薦序
看著巴布的造型,我心中有某種熟悉的感覺,這隻長腳鳥有著好奇的眼神和尋求認同的心情。我從小就是個長腳的小孩,長得高,比例奇怪,同學稱我為鴕鳥、家人也沒把我腿長當優點,於是漸漸養成用衣服遮的習慣:鬆鬆的長褲、長上衣、長裙子。所以當巴布試著用各種方式遮掩怪腳的時候,對我來說一點也不奇怪。倒是牠開始在嘴上變換造型的勇氣,是我沒有的;我的方式是盡量讓大家沒看到我。乖乖聽話、乖乖不講話、頭低低、馱著背。
這樣的過程多年,就把自己的聲音壓住、不見了。所以當中年審視自己的人生時,無法找到自我、深深覺得對不起自己。經過思索後,我知道我必須接受自己的樣子,好好地接受:抬起頭、將想法表達出來,並不是衝撞體制和環境,是另一種協調。
我去拜訪作者瑪莉安・杜莎時,她個性怡然自處,自信而不自大,讓初見面的我同樣感受自在。她提起巴布的長腳,來自她家族的遺傳,她也是細長腿族。巴布試圖在朋友間找到認同感,這樣的心情特別好發作在青少年以下的年紀,以她多年推廣兒童美學的經驗,自然發想了這個多種含義的故事。這個故事讀起來有多層面的敏巧,可以直接說故事、間接學到藝術知識、容易討論也方便做活動,因她從事廣告設計多年,手寫字型的風格增添整體畫面的完整;因為語言轉換,同時賦予翻譯編輯彈性編排,創作於創作之外,是一本隨時可創意的繪本。目前已有十一國語言翻譯,有如巴布穿著不同語言衣環遊世界。
如果任何一位讀者因為巴布而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天生的樣子、進而完成自己的優點,那這本書的存在就遠超過任何我們可以付出和估算的價值了。這也是繪本作家最過癮的成就感。
賴嘉綾(作家、評論家、在地合作社繪本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