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序文】
受三民書局的委託,編篡了一本以學生為主要對象,但可 以擴及到一般社會人士的人權書籍,名為《8 個你不可不知的人權議題》。這八個人權議題分屬不同領域,從第一到第八分 別是勞動、醫療、身心障礙、性別、種族、老人、兒少與司法。當時設定這些議題並不是恣意選定,而是經過思考後的選擇。 主要的考量點是這些議題或多或少都會牽涉到弱勢與歧視的問 題,而逆向差別對待雖然是尋求實質上公平的必要態度,但是 在這些議題上,卻經常碰到概念落實與實施上的障礙。
為何會有這種的落差?原因或許很多,在資源許可的條件下,文化水準應該就是決定一般民眾待人處事態度的關鍵。或謂文化水準一詞過於抽象,令人無法明確掌握問題的核心,則換個說法或許可以說關鍵在於社會中現存的「對於人的基本品位的感受」。品位,亦即品格與地位一詞含有著高尚、高檔的意涵,使用這個名詞一開始就有歧視的意味,但是如果加上基本兩字,則意義就會突然翻轉。也就是說,基本品位意指每個人作為人都應該受到尊重的品位。以法律的用語而言,這就是人的尊嚴,也是人權的根本。一個社會正就是因為沒有這種人權的感覺,所以才會產生有關品位的位階,也會產生歧視他人的風氣。本書所集結的八個議題,都是牽涉到極容易陷入品位位階歧視陷阱的問題。
我們找了八位專家學者分別就這些議題寫了專論。這八位在其專業領域中均屬翹楚,果不其然,這八篇論文均顯露出作者高深的功力。我們期待接觸到本書的學子們能詳讀此書,師長也能夠循序引導同學深入思考人權議題,所以除了淺入深出的本論以外,另提供了「我思.我想」的一欄延伸,期待能夠繼續地深化這個社會上人的尊嚴的感受。
人權與尊嚴不是用條文推砌而成,這是一種人際關係間的相互感覺、感受。沒了這些,一個社會不會有文化,也不會擁有和平、積極的氛圍。台灣的社會表現上展現出積極進取且多元的風貌,然而事實上其底蘊卻非常淺薄,年輕的學子沒有機會思考問題,沒有契機去體會與感受。期待這本書能夠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於數年後,讓我們一起收割豐碩的成果。
李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