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三項特點:(一)分古代、中世、近代三篇,每篇第一章又分若干節,說明該時代該社會的一般情況,依此分析每個政治思想發生的原因及其結果。(二)精選每個時代代表學者的代表思想,人數不求其多,說明務求清晰,使讀者容易瞭解某一時代政治思想的特質;尤致力於說明時空背景、何以產生此種思想、對後來有何影響。(三)外國著作固不必說,就是國內學者亦不能將西洋政治思想與吾國先哲的政治思想做比較;本書於認為有比較的必要時,用「附註」之法,簡單說明中西思想的異同。
作者簡介:
薩孟武(1897─1984)名本炎,孟武為其字,福建福州人。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法學士,回國後歷任上海各大學教授。1927年,任總政治部宣傳處編輯科科長,1928年任中央政治學校教官兼編輯部主任,1930年任中央政治學校普通行政系教授,之後兼任系主任,另兼陸軍大學教官、中央學校教授。抗戰軍興,隨政校上廬山,抵芷江、入重慶。後國民參政會成立,遴選為參政員。抗戰勝利後,歷任中山大學、臺灣大學法學院教授兼院長。政校復校,兼任政治系研究所教授,並曾任立法委員。著有《政治學》、《孟武自選文集》、《孟武隨筆》、《孟武續筆》、《中國社會政治史》、《中國政治思想史》等著作。
作者序
本書所舉原文,均根據F. W. Coker的Reading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此書乃摘要西洋代表學者的代表著作,而不參以他自己的意見,如關於亞理斯多德,只摘要其「政治學」,關於盧梭,只摘要其「民約論」。摘要極得要領。讀者如有意於西洋政治思想的研究,此書值得一讀。但余引用原文,均係意譯。蓋直譯往往佶屈聱牙,讀不下去。本書乃參考各種書籍編述而成,固然字數不多,但我相信頗得要點。讀者閱讀本書,必能知道西洋政治思想的變遷,及其變遷的原因與結果。
民國六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誌於狂狷齋
本書所舉原文,均根據F. W. Coker的Reading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此書乃摘要西洋代表學者的代表著作,而不參以他自己的意見,如關於亞理斯多德,只摘要其「政治學」,關於盧梭,只摘要其「民約論」。摘要極得要領。讀者如有意於西洋政治思想的研究,此書值得一讀。但余引用原文,均係意譯。蓋直譯往往佶屈聱牙,讀不下去。本書乃參考各種書籍編述而成,固然字數不多,但我相信頗得要點。讀者閱讀本書,必能知道西洋政治思想的變遷,及其變遷的原因與結果。
民國六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誌於狂狷齋
目錄
緒言
第一篇古代政治思想
第一章古代社會的一般情況
第一節古代社會的結構
第二節古代社會的政治制度
第三節古代社會的沒落
第四節基督教的流行
第二章希臘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詭辯派的政治思想
第二節柏拉圖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亞理斯多德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伊壁鳩魯學派及斯多噶學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羅馬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波里比斯的政治思想
第二節西塞祿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基督教的政治思想
第二篇中世政治思想
第一章中世社會的一般情況
第一節中世社會的結構
第二節中世的教會
第三節中世的國家
第四節中世社會的崩潰及其轉變
第五節教會權力的衰落
第二章政權與教權的紛爭
第一節政教紛爭的經過
第二節阿圭那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丹第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馬西僚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王權思想的興起
第一節文藝復興時代的政治思想
第二節宗教改革時代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反抗暴君及國際法觀念的發生
第一節反抗暴君思想的發生
第二節國際法觀念的建立
第三篇近代政治思想
第一章近代社會的一般情況
第一節產業革命的經過
第二節近代經濟的特質
第三節民主台的誕生及其發展
第四節帝國主義的發生及民主政治的危機
第二章民主思想的誕生
第一節由英王約翰至光榮革命的英國社會情況
第二節密爾頓及哈林頓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陸克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民主思想的發展
第一節法國大革命以前的社會情況
第二節孟德斯鳩政治思想
第三節盧梭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民主思想的完成
第一節自由放任主義
第二節進化論學派
第三節 功利主義學派
第五章絕對主義的國家學說
第一節絕對主義國家論的發生
第二節絕對主義國家論的衰落
第六章獨裁思想的發生及其衰落
第七章結論
緒言
第一篇古代政治思想
第一章古代社會的一般情況
第一節古代社會的結構
第二節古代社會的政治制度
第三節古代社會的沒落
第四節基督教的流行
第二章希臘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詭辯派的政治思想
第二節柏拉圖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亞理斯多德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伊壁鳩魯學派及斯多噶學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羅馬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波里比斯的政治思想
第二節西塞祿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基督教的政治思想
第二篇中世政治思想
第一章中世社會的一般情況
第一節中世社會的結構
第二節中世的教會
第三節中世的國家
第四節中世社會的崩潰及其轉變
第五節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