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脫黨派框架,挑戰經濟不平等的謬見
★ 對當代經濟問題,提出最「政治不正確」的反駁
★ 長居亞馬遜經濟類書暢銷榜,讀者4.8顆星好評
★ 外媒盛讚:「每位總統候選人都應該讀的書」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萬物皆有代價。」
臺灣貧窮率「世界第二低」,我們真的富有嗎?
收入統計數據代表什麼?背後隱藏什麼訊息?
政府如何定義貧窮,會怎樣影響人民的生計?
為什麼比起創造財富,政府更重視分配正義?
美國重要的保守派經濟學家索威爾,在此書中勇敢挑戰經濟不平等的謬見。
如果你深信《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或《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因為它揭露了權威人士和政治人物的無知與謬誤!
有錢人與窮人的收入差距正在擴大?!
▶根據收入所定義的貧困階級,大部分是由年輕人與較無工作經驗者所組成,但是沒有人會年輕一輩子。相反地,那些收入最頂層者,有超過一半的人在十年後,經歷了收入砍半甚至減少更多的情況。
福利制度能減少收入或財富的「不均」,終結經濟落差?!
▶假設一個人能以勞動獲得一萬元的收入,卻因此失去一萬五千元的補助,這代表重返勞動市場會讓自己的生活水準下降──就某種程度而言,不斷擴大福利制度,就是讓更多人不需工作就能活下去,造成更嚴重的收入不均。
「錯誤的前提鮮少能帶來正確的結論。」任何政治上的干預,都會顯著影響經濟發展。中國曾創造許多優秀的古文明,卻因為十五世紀鎖國政策的失誤,再也回不去以往的盛世;全球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如今卻是西歐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為什麼猶太人、黎巴嫩移民,總是能夠在各領域取得亮眼的成就,美國的黑人卻比白人更容易深陷貧窮?
對「不平等」的過分關注,儼然成為知識分子、媒體與政治人物的重要標誌。許多經濟學家與政客出於政治動機,大肆宣傳模稜兩可的收入統計數據和理論,卻經常避開貧富不均的真正成因──生產力不均。如果我們只在乎財富分配,而忽視地理、文化、社會和政治因素造成的生產力問題,或是只關注收入差異,卻不去討論高收入者的成就或他們為社會帶來的好處,我們將無法得到客觀的事實。
無論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自由主義的倡議,或是基於保守派的立場,都僅是為了提供不一樣的觀點與視野,如同作者在此書中說道:「對人類制度的研究,永遠都像是在尋找最可容忍的不完美。」本書若能提供關於真相的一小部分,目的就已達成。
作者簡介:
作者
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
美國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現為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曾在康乃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校教授經濟學,亦曾擔任政府部門經濟顧問。其研究主題從經濟學涵蓋到歷史、種族、社會政策、思想史,並以自由主義保守派的立場為媒體撰文,著有《謬誤與真相》、《偽歧視》等著作三十餘本。
索威爾向來擅長用理性、客觀的角度分析複雜的社會議題,即便身為美國黑人,他仍極力反對黑人特權,認為福利政策正是阻礙族群進步的主因。其一生獲得許多榮譽,包括法蘭西斯.鮑伊爾獎(Francis Boyer Award)、布萊德雷獎(Bradley Prizes)、美國國家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肯定其在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領域的成就。
譯者
李祐寧
現為專職譯者,譯作集中在社會、金融、心理等議題上,譯有《說理》、《被壓榨的一代》、《甜與權利》、《行為投資金律》、《投資心理戰》、《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等。
章節試閱
收入與財富的差異
不同個體、種族、國家或文明間,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收入與財富?
簡單來說,這個問題並沒有所謂的「唯一」解。有各式各樣的因素,再加上這些因素的各種排列組合,我們無法將其一一列舉,也無法肯定是否有人真能做到。但就我們目前所考量到的種種因素來看,當造成這些結果的因素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去期待一國之內或國與國之間有相同的經濟成果,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些再熟悉不過的陳腔濫調,像是「富裕社會下的貧窮悖論」,也只對某些人成立:(1)蔑視歷史,並先入為主地主張世界平等主義;(2)無視政府定義「貧窮」一詞的反覆無常。
當代福利制度鼓吹者,希冀能透過減少或弭平不同族群間收入或財富的「不均」與「落差」,來推動世界平等的願景。但就如同倫敦政經學院傑出的發展經濟學家彼得‧鮑爾所言:「促進經濟平等與減緩貧困,是兩件截然不同且經常相互矛盾的事。」倘若所有人的收入都提高兩倍,貧窮勢必能減少,但這同樣也會造成更大的收入落差與不均,無論是就一國之內或國與國間來看,情況皆是如此。福利制度能降低、甚至是消滅物質層面的貧困,卻也同時消滅了許多人自己謀生的需求,尤其當自食其力意味著無法領取政府提供的各種福利時,進而拉大了收入落差與不均。
在討論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差異時,經常被提出來的問題,就像著名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那樣:「為什麼埃及比美國窮那麼多?阻止埃及人變得更繁榮的原因是什麼?」此一暗示,將美國所發生的事情視作常態,就好像這些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是自然發生的,進而將問題扭轉成:為什麼埃及沒能出現這樣標準、合乎常理的發展?但與美國相比,埃及事實上更能代表全世界在這數世紀間所走過的歷程。
有鑑於創造財富涉及到諸多因素,以及這些因素有各種排列組合,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臆斷這些因素在埃及和美國相同,就像我們也沒有理由臆斷那些製造出龍捲風的因素,在埃及出現的次數必須和美國一樣頻繁(高於任何國家,甚至也高於其他國家的加總)。
就龍捲風這個例子來看,美國的地理位置或氣候因素並不存在任何令人驚奇的特殊之處,事實上,這些因素在全球其他地方都找得到。廣闊的平原是龍捲風得以發展成形的其中一項條件,歐洲許多地方,以及阿根廷和印度,都有廣闊的平原。美國的特別之處在於這些條件的「組成」方式:在該國的中部而不是沿海、出現於一年之中的特定季節,以及午後出現的頻率遠高於早晨或晚上,這些才是導致絕大多數龍捲風出現在美國的原因。
倘若我們真的對龍捲風的形成感興趣,我們就不會去探究為什麼埃及沒有更多龍捲風。同樣地,我們也沒有太多理由去探尋埃及或其他國家貧窮的原因。真正的貧窮,一直是人類此一物種在多數時間下的命運。然而,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中,也提出了一個更為合理的問題:「是歷史,還是地理、文化、種族等原因,決定了西歐、美國、日本在過去兩百年間,註定比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或中國更為富裕?」
(文未完,以上摘自《誰製造了貧窮?》,完整全文請見本書)
收入與財富的差異
不同個體、種族、國家或文明間,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收入與財富?
簡單來說,這個問題並沒有所謂的「唯一」解。有各式各樣的因素,再加上這些因素的各種排列組合,我們無法將其一一列舉,也無法肯定是否有人真能做到。但就我們目前所考量到的種種因素來看,當造成這些結果的因素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去期待一國之內或國與國之間有相同的經濟成果,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些再熟悉不過的陳腔濫調,像是「富裕社會下的貧窮悖論」,也只對某些人成立:(1)蔑視歷史,並先入為主地主張世界平等主義;(2)無視政府定義「貧窮」一詞的...
作者序
導讀:釐清事實的真相
莊奕琦/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研究經濟發展一直是經濟學家的終極關懷,但其範疇包羅萬象,牽涉到社會、政治、教育等領域,因此也最具挑戰性。現代經濟成長理論強調外顯的投資(資本累積)與技術進步的重要性,但就發展的面向而言,實則更注重內顯的影響因素。本書從地理、文化、社會、政治等角度切入,旁徵博引古今中外實例,提出這些因素如何在交互作用下形成發展上的差異。結論是不同地區、族群和國家,並非具有一樣且公平的發展機會,因而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結果。本書引述真實世界的客觀事實來支持相關論述,並強烈批判當今主流社會在討論分配不公時的慷慨激揚論調,有多麽的不切實際與荒謬。
由人類發展的歷史軌跡來看,不難發現地理位置越孤立封閉、資源越貧瘠的地區,越難有發展。但資源豐富的地區也不必然能發展起來,例如技術未成熟到足以開採資源,或需要其他地理因素,像是溫度、氣候、土壤、雨量等相互配合。
文化,則是人類為求生存而演變出來的制度,反映特定族群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創造財富需要具有某些文化先決條件,包括知識、教育、技能等人力資本的養成,具有這些條件的文化,即使面臨環境制約也比較容易突破限制、成功發展,這也說明為何某些族群,例如海外各地的華人或猶太人,在不同的地理環境或移民社會中,依然能有亮眼的成就。
我們常認為,種族之間或性別之間的經濟差異是源於「歧視」,但更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的價值觀所致,即經濟差異反映的乃是背後的生產力差異。因此,越能以開放的思維吸收外來文化,越有助於發展;反之,一味排斥外來文化的孤立文化,則限縮了發展的空間。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從家庭到社會,十分講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包括人口的組成與結構的不同,不同型態的社會自然會有不同的表現,但無論是種族、宗教、種姓或任何原因,人民都不應該被剝奪發展潛能的機會。確保和維持社會的流動性,將有助於社會的公平與穩定,也影響著國家的經濟命運。
至於特定政府所制定的特定政策,也會對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從部落、城邦乃至國家的形成,政治實體擁有分配社會資源的絕對權力,任何政治上的干預,也會顯著影響經濟發展的軌跡。例如市場經濟體制比計畫經濟體制有效率、開放貿易政策比保護主義更有發展機會,而全球化下的國際貿易秩序,藉由市場擴大能帶來規模經濟與專業化生產分工的好處。然而,種族議題與政治意識形態下的分化與衝突,卻埋下了發展不穩定的因子。
當談及發展的分配不均時,政治因素往往比地理、文化、社會等因素更具煽動力與說服力。例如,有一派主流論述認為,分配不均的原因來自於低所得族群長期被壓抑,以及高所得族群的特權效應所致,是社會的不公不義現象。本書作者則以人類的經驗實例來回應,以個人生涯收入的成長軌跡與世代人力資本的累積,說明常見的分配不均統計其實只是一種靜態描述,其真實結構應是動態的社會流動,只有少數人會持續停留在低下階層,尤其是那些寧可不工作、坐領補助或社會福利的人;大部分的人,事實上會隨著人力資本與經驗的累積,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爬升、流動至更高的所得階層。因此,將靜態的分配不均統計數字,視為政治因素導致的不公不義,顯然過於武斷,也昧於事實。
(文未完,完整全文請見本書)
導讀:釐清事實的真相
莊奕琦/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研究經濟發展一直是經濟學家的終極關懷,但其範疇包羅萬象,牽涉到社會、政治、教育等領域,因此也最具挑戰性。現代經濟成長理論強調外顯的投資(資本累積)與技術進步的重要性,但就發展的面向而言,實則更注重內顯的影響因素。本書從地理、文化、社會、政治等角度切入,旁徵博引古今中外實例,提出這些因素如何在交互作用下形成發展上的差異。結論是不同地區、族群和國家,並非具有一樣且公平的發展機會,因而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結果。本書引述真實世界的客觀事實來支持相關論述,...
目錄
導讀:釐清事實的真相/莊奕琦
第一章 問題
第二章 地理因素
水路
土地與氣候
動物
疾病
位置
第三章 文化因素
文化與環境
文化傳播
文化與進步
第四章 社會因素
人口
心智能力
第五章 政治因素
國家的出現
政治極化
福利國家
第六章 可能的影響與遠景
收入與財富的差異
面對事實與未來
後記
致謝
參考資料
導讀:釐清事實的真相/莊奕琦
第一章 問題
第二章 地理因素
水路
土地與氣候
動物
疾病
位置
第三章 文化因素
文化與環境
文化傳播
文化與進步
第四章 社會因素
人口
心智能力
第五章 政治因素
國家的出現
政治極化
福利國家
第六章 可能的影響與遠景
收入與財富的差異
面對事實與未來
後記
致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