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與文化史的書寫,為建構台灣主體性的學術工程之一;而涵攝歷史深度與厚度的台灣古典散文,更是其中亟待耕耘的學術領域。台灣清治時期長達212年,散文的題材多敘述文化現象或社會議題,所以將散文發展與文化變遷作一互文性分析,實有其重要性。本書以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發展為主軸,探討作品與台灣文化交疊與對話的情形。先評述外緣條件,再依時間先後分期詮釋旅遊巡視、社會教化與議論時事等散文主題書寫的特色,最後論析主題與形式如何呼應的表現策略。全書多以台灣文獻叢刊、碑文、詩文集、手稿、檔案等作為研究素材,並運用資料庫的檢索與訪談等方法廣泛蒐集文學史料。為爬梳在地士紳與遊宦文人對於風土民俗、社會救濟,以及教化或時事的書寫,故著重歷史脈絡的理解,且結合敘事、典律、場域、旅行書寫、論述等概念以詮釋作品,堪為有志於台灣散文與文化史研究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