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 文物攝影專家─林傑人
1.彩色印刷是人類文明的夢想
人類自有文化以來,便一直想方設法,想把文化建設推廣到整體社會,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共享少數人的創作與觀念。在穴居的洞窟或岩壁上畫園、在陶器上裝飾、用羽毛、顏料、割傷、裝飾身體……都是這種心理的具體反映。中國人在歷史的初期,就有意識的要把值得紀念的事物,勒之金石。刻在青銅器、石雕上的圖畫和文字,其目的都是要超越時空,使文化觀念以廣流傳,讓美術形象得垂永遠。這樣的心理因素,促進了印刷術的發明。中國人的印刷術,最先是從拓印技術獲得了靈感。最早在漢代中國人便能利用墨和鬆軟的紙,把建築物中的畫像紋(畫像石和畫像磚。近來又發現了畫像紋木雕)以及石碑上的經典文字拓印下來,作為臨摹、參考之用。據說漢熹平年間所刻四書五經,每天都有各地的士子前往臨摹、傳抄和拓印。
早期的印刷術便是根據這技術,把祠廟中的文字、圖畫刻在木板上,大批的拓印,裝訂成冊。敦煌石窟保存了隋唐時代的佛經刻本殘件,還不一定是最早的木刻印本。
木刻的改進促成了活字版的發明。剩下的問題,便是期待從單色的印刷。完成多色套印的技術。中國人大概在十五世紀,便已經發展出了套色技術,至十六、十七世紀的明代已經知道利用水墨水彩的特性成功的發明了木刻水印套色版畫書籍,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明《十竹齋畫譜》中的作品和筆繪繪畫的效果極為接近。
至此人類總算初步的完成了彩色印刷的夢想。
2.照相術與印刷
歐洲人尼厄普斯(Nicepbore Niepce)發明了照相術,尼厄氏生於一八二四年卒於一八七八年,由畫家克利其(Carlklfc)發明轉寫畫像之膠紙,而得出照相凹版印刷術。照相石版印刷則發明於一八四一年,完成於一八五五年,遂將石稿放大用攝影機縮成陰片,利用石版加黑松香感光粉感光顯像,再用炭酸曹達除去油質,再在日光下曝光,然後塗上酸性阿拉伯膠,便可供印刷。自此,使刻版印刷術進一步的發展。它使文物、景色、圖畫,更逼真的呈現在廣大的讀者之眼前。然而,早期的照相術只有黑白色二色,在藝術上並不比明代十竹齋水印版畫更吸引人。
在彩色照相未發明以前,德國人在六十年前利用珂羅版的多次套色印刷技術,使黑白照相的文物印刷,也很富有彩色照相的效果。可見彩色照相的需要是很迫切的。
彩色照相發明以後,文物攝影便成了一項專業技術。文物攝影和一般攝影不同,一般攝影,只求把對象清楚的拍攝下來即可,但文物攝影是要重現文物之生命,使一件古董也像有血有肉的生命體一般。利用特殊的技術,使數百年、乃至數干年、數萬年前的藝術品,呈現出它自己的語言風格。通過新的精密的分色、印刷。使欣賞者就像神遊於歷史的時光隧道中,和古代的心靈互通訊息。
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文明的殿堂,六七千年以來的文物精華盡藏於此,如何使祖先的智慧、心血廣為人知,是故宮出版部門的責任,而文物出版,依賴專業的攝影工作,故宮博物院的攝影室同仁,工作極其艱鉅,他們不僅要供應本院研究人員的需要,而且也要為全世界研究中國文化、美術的學者專家,提供各類圖片資料。
故宮攝影室主任林傑人先生,浸淫於文物攝影工作二十餘年,面對故宮的國寶,一再的揣摸其造型特性,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經驗與知識,國內外有關故宮文物的出版物,多半都是林先生的「手筆」,對宣揚中華文化,是有其一定之功績的。
近來他把二十年來的文物攝影經驗與知識,匯集成一本《文物攝影》專著,由東大圖書公司出版。
國內由於經濟繁榮,文物收藏已蔚為風氣。社會對文物攝影工作的人才之需求,較前倍增,林先生的專著,在此時此地出版,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專業攝影著作,雖然是冷門的書,但在目前也許會成一本熱門的著作。原因是彩色攝影人人都會,若是能參考林先生的著作,人人都有可能提高攝影的技術,人人都不妨利用家中的收藏,練習成為一位有深度的攝影家。只要懂得打光、測光,以及照相機的特性,先把普通彩色照片的膠卷,換成幻燈片即可。
和林先生同事二十餘年,在數不清旁觀他觀察文物的最佳角度,聚精會神調整光距的神情,留有永難磨滅的印象,在其著作出版前夕,故樂為之序。
庚午年二月在訪歐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