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中國學術,簡稱「國學」。國學的範圍極廣,從時間而言,縱貫五千年的歷史與文物;從空間而言,涵蓋三江五嶽的人文和生活經驗,這些都記錄在歷代的典籍中,表現了華夏民族高度的智慧,以及東方文化豐厚的異彩。
前人對中國歷史,有「一部二十五史,從何說起」的浩歎。其實中國學術的範圍,要比中國歷史的範圍更廣,今要簡介中國學術,其難度更高過於中國歷史。為了使初學者接觸中國學術,能明快地了解中國學術的內涵和精華,我們合力編撰了這一部最新的國學常識精要。使年輕的一代學子,以新觀念、新方法,來體會中國學術的博大與深奧,進而喜愛它,並發揚光大。
二、
國學常識精要,是從本書局所編的國學常識一書刪略而成。國學常識共六百餘頁,是自修的良友,也是自我學習國學的必備書籍。由於其中範圍廣闊,內容繁富,是一部包羅完備的國學常識。而國學常識精要,顧名思義是攝取國學常識的精華,使讀者易於記誦,便於攜帶,作為枕中珍祕的書籍。
三、
國學常識精要不是一部教科書,它卻是一部很實用的參考書,可以作為國文科的補充教材;它也是供應一般國學常識的泉源,既可豐富學問,又能開拓視野。就以一般適用性而言,對於提昇國文程度、奠定國學基礎,當有所裨益。愛好中國文學者,更可以它作為研讀國學的入門書籍,進而登堂入室,窺探中國學術的堂奧。
本書編纂的宗旨,主要是提供高中、高職、大學生,以及一般喜愛中國學術的社會人士,作為自我研讀進修之用。尤其對一般升大專或就業考試的考生而言,有關「國文」、「國學常識」、「中國文學」等科目,往往因為範圍漫無邊際,不知從何準備、從何找尋適當的參考書。本書便是針對這個需要,從基本常識上著手,並配合新時代的觀念來一一加以介紹。內容包括:國學的名稱和範圍、國學典籍的分類、經學常識、史學常識、子學常識、文學常識等項。此外,尚開列「國學基本書目」,讀者可依此簡明書目,再配合坊間古籍今註今譯的本子,或後人校注的普及本,仔細研讀,達到自我進修的功效。同時,書末提供「國學常識題庫」,設計數百題的測驗題和問答題,旨在幫助讀者反覆學習,並自行評量學習的效果。
四、
我們都做過這類的數學題目:即一項工程,由甲單獨去做,五天可以完成;乙單獨去做,四天可以完成;丙單獨去做,三天可以完成,今甲、乙、丙三人同時去做,請問幾天可以完成?這項題目給我們的啟示,說明了人類合作的可貴和團隊精神的時效。我們本著這種精神,邀集了志同道合的學者,就各人的專長,分工合作,在短期內完成這部著作。其中國學的名稱和範圍、國學典籍的分類、文學常識,由本人執筆;經學常識,由師範大學張學波教授執筆;史學常識,由師範大學田博元教授執筆;子學常識,由中興大學李建崑講師執筆;國學基本書目及國學常識題庫,由本書編者與東大圖書公司編輯部同仁合力編纂而成。茲明表所司,以示徵信。
五、
東漢王充論衡謝短篇云:「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夫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然而,今天橫亙在我們面前的,不是王充時代古今貫通的問題;而是我們面臨古今中外學術文化交匯的新時代,如何確定中國學術的精華和價值?我們該如何自處?又如何迎接未來的挑戰?也許這本書能給予我們一些啟示罷!
中國學術,浩如煙海;中國典籍,珍如珠璣,細數中國學術的精華,猶恐有遺珠之憾。全書篇幅不少,必有疏漏,尚祈博雅君子,有所指正、指教。
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邱燮友寫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