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醫遇到西醫
當經絡臟腑與遇上解剖學
在看醫生之前,要先看懂身體!
對西醫而言,身體是在手術解剖檯上可以「看」見的生理樣態,
對中醫而言,身體卻更隱含著一種氣化的、不可觀測的生命真理。
從《內經》、《傷寒》中走出的中國醫者,面對截然不同的醫學理論,該如何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氣血經脈建構出的中國身體觀,又會如何被重新形塑?
晚清中國是一個新舊文化相互交匯衝擊的時代,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各層面,也迎來劇烈的衝突與轉變。傳統醫學在這樣的時代風氣下,也夾在中西文化之間搖擺不定。類似「中西醫融合」的理論彼此間相當不同。有強調合一的「中西一元化」,也有試圖「折衷中西」的說法。而唐宗海正是在這樣的潮流之中,首度提出了中西醫匯通的思想。他以傳統經脈氣血理論為骨幹,援引西醫的解剖學知識,在龐雜紛呈的各家理論上,替後來的醫者開拓出一條嶄新的航路。本書以他的立論為切入點,不只詳盡地介紹了中西醫理相互影響、匯通的過程,更替讀者建構出在晚清的時代變局之下,人們對於「身體」形象如何理解的歷程圖景。
解剖也看不見的人體――「把脈」現在還有用嗎?
對晚清的中醫而言,龐而繁雜的西方醫理知識特別在解剖學上備受重視。解剖學這種以「肉眼」觀測人體器官的新興學說,對於中醫傳統以經脈、臟腑理解人體的方式作出質疑。醫書典籍上的經脈路線,既不符合解剖學上的血管分布,卻又略有相似之處。對中醫而言,「脈」是一種氣血行走的路線,而這樣看似不科學的、難以捉摸的「氣脈」,在西方醫學大行其道的時代,又能扮演怎樣的角色?這樣的疑問既是中西醫學理論上的爭執,更展現了兩個文化之間,對於「人體」解讀的根本差異。
生命的中樞――思考用的是心還是腦?
在西醫的理論下,人體生命的一切活動簡而言之即受到大腦、脊髓、神經三者的連動控制。大腦作為生命的中樞,負責處理生命的一切感知。然而對中醫而言,比起大腦更為重要的,則是「心」的概念。心被是作一個擬人化的主體,在中醫理論上賦予情緒上的意義。唐宗海作為中西醫匯通的提倡者,並未完全否認大腦的功能,而是援引西方的解剖學說,在唐宗海的解讀下,大腦作為「心」轄下的其中一個臟腑,同樣的也負責處理人體的活動與感知。中西醫對生命的理解,自中樞起便南轅北轍,藉由唐宗海解讀、重構的過程也可以看出晚清中國知識分子在接受外來文化時,是如何理解與轉化新知。
本書透過中醫面對西醫學說的衝突,細密詳實地羅列出晚清中西醫在醫理與人體認知上的分歧。面對中醫受到的種種危機與質疑,唐宗海自受過傳統中醫薰陶的醫者角度出發,以西方解剖知識來完善受制於歷史文化因素影響,而許久未見大幅度革新的中醫理論。他的思想展現了一種兼具復古與創新的新氣象。既非完全的中西統一,也非死守著傳統典籍不願讓步,一味的否決新知。作者參酌豐富的史料典籍,細膩梳理近代中西醫接觸、碰撞、匯通的脈絡,並一步步帶領讀者領略知識與文化的形成與變遷。
作者簡介:
皮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研究領域為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史學方法、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領域。著有《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2009)、《「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2012)、《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2019)、《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2019)、《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2020)、《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2022)、《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2022)等學術專書,並主編數本論文集和教科書,發表期刊、專書等論文90餘篇。曾榮獲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沙學俊獎學金、郭廷以獎學金、中國歷史學會第六屆全國研究生論文發表會第一名、王玉豐年輕學者STS論文紀念獎、中原大學研究類優秀年輕學者獎、臺灣科技部2020年優秀年輕學者獎勵、中央大學新聘卓越教研人員獎、全校優良導師獎等等榮譽。
章節試閱
第八章 身體文化歷史的衝突與交會 —當中醫心遇上西醫腦
第一節 心與腦
一、基本問題與定義
前面討論了許多臟腑與其連結,那麼,這些臟腑與機能,有無存在什麼力量來操控全體(局)呢?這個問題牽涉到中西醫對生命中樞的看法。
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用語中,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什麼呢?請大家細讀下面的敘述:
我今天真開心,因為我拋棄了一些令我煩心的事。前天我的愛人說我不懂她的心,其實是她傷了我的心;我也希望心想事成,只是感情的不順遂卻讓我的心更加脆弱。不過,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總有一天我可以找到和我心靈契合的女朋友吧!這是在我心深處一個小小的願望。
大家也許都發現了,漢語中的「心」字,往往帶有感受、思考的意義,在這一點的論述上,就與中醫理論有雷同之處,但卻和現今西醫所認可的身體觀不同。現在大家比較知道的是:腦才是感受與思考的主體,而非我們的心。
在討論這個議題時,我們首先將現代知識與定義敘述清晰。就現代醫學的神經功能觀點來看,一個人的思想、記憶和學習都和意識有關;人在意識清醒時,不但瞭解自身目前狀況,知道過去的經驗,能計畫將來,並能對環境的改變做出恰當的反應[1]。「意識」這個名詞包含兩個獨立的觀念:意識狀態(state of consciousness)及意識經驗(conscious experience)。前一個觀念指的是一個人正處於清醒、睡著還是想睡等狀態;而「意識經驗」則是指一個人處於任何一種的意識狀態下,所清楚知道的事情,像是思想、感覺、知覺、創意、夢境、推理等[2]。
所有的意識經驗都經常歸諸於「心智」的活動,而「心智」一詞給人一個非神經性「我」的假象,存在於輸入與輸出的神經衝動之間,好像不單只是神經活性而已。但是,絕大多數的神經科學家都同意:「心智」代表的是任何一個時候,大腦所有神經活動總和,並不需要任何腦以外的東西[3],這就是現代西醫所認同的看法。為求論述上的統一,以下除了原典所載的專有名詞外,一律以「心智活動」來代表人的一切意識行為,不包含病態與潛意識的討論。本章從唐宗海的醫論出發,探討之焦點放在中西醫各自對人體的心腦論述,以及尋找由心,抑或是腦,主導心智活動的中西醫療文化中,對身體認知的種種差異。
最早關注人的心智活動中心是在心還是在腦的人,並不單是醫家而已,還有哲學家和心(理)學家。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古希臘時代就有Kroton Alkmäon(約西元前500年)施行動物解剖研究,發現腦髓是一切精神作用的中樞器官;但是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Hippokrates, 約460-377 B.C.)卻認為人的精神中樞是在心臟。西方醫學後來仍有「自然力」、「靈氣」、「精神」等闡述意識狀態不在大腦而產生的意見分歧[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周先樂編著,《人體生理學》上冊(臺北:藝軒圖書出版社,2001),頁200-201。
[2]Arthur J. Vander, James H. Sherman, Dorothy S. Luciano原著,潘震澤等譯,《人體生理學》上冊,頁352。
[3]生理學家定義:「心智」一詞代表著像思考、感受、決策、感覺以及想像等活動。不過必須強調一點:目前生理學者對於產生心智或意識經驗的腦部機轉所知仍非常有限。Arthur J. Vander, James H. Sherman, Dorothy S. Luciano原著,潘震澤等譯,《人體生理學》上冊,頁352。
[4]杜聰明,《中西醫學史略》,頁14、19、118-120。
第八章 身體文化歷史的衝突與交會 —當中醫心遇上西醫腦
第一節 心與腦
一、基本問題與定義
前面討論了許多臟腑與其連結,那麼,這些臟腑與機能,有無存在什麼力量來操控全體(局)呢?這個問題牽涉到中西醫對生命中樞的看法。
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用語中,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什麼呢?請大家細讀下面的敘述:
我今天真開心,因為我拋棄了一些令我煩心的事。前天我的愛人說我不懂她的心,其實是她傷了我的心;我也希望心想事成,只是感情的不順遂卻讓我的心更加脆弱。不過,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總有一天我可以找到和我心靈契合的女朋友...
作者序
增訂二版序
寫於二十年後:我們從不曾認識的醫者唐宗海
一、故事重啟
2004年,我完成碩士論文,倏忽已過了將近二十個年頭。若和當年的我說說現在的我,時空的轉換,恐怕不是當時的我可以理解的,未來的事誰會知道呢?就像當時我寫完碩士論文的那一刻,深覺有關唐宗海的學術研究,應該可以告一段落了,因為是以一人傳記為主的寫作,資料不算多,自信已掌握了大部分的細節,且今後不會有人寫同一傳記,還能再超越這本著作的貢獻,頗有過度自信之失;經過2006年修改出版、2008年再增補出版的新著,更為全面交代有關唐宗海的一切相關歷史,此後已可收筆,不要再碰觸這類主題,以免有炒冷飯之嫌。其實,大部分學者都是如此,常在僵化的學術規範中失去對細節的追求和創新。我們在經歷一段探險歷程、集結成專書出版後,一般都不會再關注自己的舊課題,特別是新的工作、計畫挑戰一直到來,目不暇給導致分身乏術,很難停下腳步去反覆咀嚼舊著。
正如前述那般限制,故非常感謝有此機緣,我的第一本書竟然要再版了。我可以動手改動些什麼,讓它重新問世。我很高興的和指導教授張哲嘉分享這個消息,並自陳感到慚愧,這本學術書竟然賣了這麼久才賣完。張老師隨口一句,問題不是賣多久才賣完,而是出版社願意再版你的學術書吧,老師這句話給我很大的鼓勵。是的,一位學者的第一本學術書,還是碩士論文改寫後出版的,再版的機率能有多高?我思索這個問題,結論是我不能辜負出版社敦促之美意、讀者的期待和對自身的要求。故於再版前,還是願意花時間用新方法和新視野,來寫就這一篇新的長篇序論,讓讀者能對唐宗海思想的意義和影響,有更多的瞭解。
再版的書,就好像故事重啟,今天的文化環境與讀者,不可能和過去一樣,同樣的,在唐宗海的故事結束後的近代中國,仍以不同的方式來解讀唐宗海的志業。有鑑於此,本書原名《醫通中西—唐宗海與近代中醫危機》,也趁這個機會更替為新的書名。畢竟和原版相比,這本著作在內容上新添了四萬餘字,賦予它新的書名,也能夠讓新舊讀者一同見證它改變的歷程。學歷史的我們,彷彿總是處在時空轉換,若虛若實,史家就好比是穿越時空來書寫故事的旅人。那些年,我寫了唐宗海,儘管他已離世,但史學家卻可以賦予他新的生命。而現在,我想書寫讀者還不認識的唐宗海和唐宗海無法參與的那個時代――民國時期,人們是怎樣認識他的醫論和醫書,這是唐宗海也無法知道的後來,只有歷史學家能幫他完成這個認識。倘若唐宗海地下有知,他應該會贊同而且想要閱讀這本新書的,並以此獻給原傳主、老讀者和新讀者。
二、唐宗海醫書的出版史
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許多唐宗海醫書內所呈現的身體史與思想史之分析,不過,唐宗海的醫書,對後來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及其醫書後來的刊印狀況,過去卻缺乏細緻分析。而現在新序之寫作,拜更多目錄書和電子資料庫的誕生而變得可能。筆者首先採用目前中醫學界較為認可,積累許多書目後編輯出版的《中醫古籍總目》分類為依歸。統計起來,唐宗海的第一本醫書《血證論》(1884年)八卷,自出版後至整個民國時期, 一共有二十一個版次, 算是相當風行。另一本可能也是於同年完成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1884年)二卷,另外又以《中西醫判》、《中西醫解》、《中西醫學入門》等名稱行世。還有一本1892年由瀛洲書屋出版之《醫精通解詳談》,也列名是唐宗海所著,但因歷來論者皆無談及是書,故可能為上書之盜印版,只是換了一個書名來行世。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自出版以來,加上抄本, 一共有二十六個版次, 可以說等同或超越民國時期佔中醫書籍最大宗的任何一本傷寒和溫病類著作的數量。 此書加上其它某些醫書,也一同被收錄在《(繪圖)中西醫學叢書》(1895年)、《中外醫書八種合刻》(1901年)、《中西醫學勸讀十二種》(1908年)、《中西醫學全書》(1911年,羊城醫學會輯)等綜合型醫書內,足見晚清以降中西醫匯通思潮之興盛。
另外幾本醫書,包括比較為人所熟知的《傷寒論淺註補正》(1894年)七卷,後附〈長沙方歌括〉與〈靈素集注節要〉等篇章,共二十二個版次。 《金匱要略淺註補正》(1893年)九卷,共十五版。 《本草問答》(1893年)九卷,共二十七版,刊印版次的數量都非常驚人。 以上五本書,又被收在一起,編成一套《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於1894年正式問世,這套書也有十六個版次。 其他比較有名的著作,例如探討《易經》和醫理關係的《醫易通說》(1892年)有五版行世。 又有類似習醫的通俗著作《醫學一見能》(1890年),共六版; 爾後,秦伯未(1901-1970年)在1924年,又出版了一本他的批校本《醫學見能》四卷,一共有八版, 該書依舊掛唐宗海著,秦氏只列名批校者,算是非常尊重原著。另外,唐宗海有《痢症三字訣》一書,可能於1884年就已寫完,共有四個版次。 不過,後來又與張子培的著作一同印製合刊本《春溫痢症三字訣合壁》(1895年),又還有三個版次, 皆可見當時重編、合編醫書之盛,但也可能存在拆解與割裂原書的問題。
(完整請見內文)
增訂二版序
寫於二十年後:我們從不曾認識的醫者唐宗海
一、故事重啟
2004年,我完成碩士論文,倏忽已過了將近二十個年頭。若和當年的我說說現在的我,時空的轉換,恐怕不是當時的我可以理解的,未來的事誰會知道呢?就像當時我寫完碩士論文的那一刻,深覺有關唐宗海的學術研究,應該可以告一段落了,因為是以一人傳記為主的寫作,資料不算多,自信已掌握了大部分的細節,且今後不會有人寫同一傳記,還能再超越這本著作的貢獻,頗有過度自信之失;經過2006年修改出版、2008年再增補出版的新著,更為全面交代有關唐宗海的一切相關歷史,...
目錄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增訂二版序 寫於二十年後--我們從不曾認識的醫者唐宗海
自序--吾以文化思醫史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撰文動機與基本文路
第二節近代中醫史的過往與展望
第二章唐宗海與其時代
第一節唐宗海傳略
第二節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與唐宗海對是書的解讀
第三節近代西醫傳入中國之背景與引發的論題
小結--面向中醫未有之「奇變」
第三章身體左右不分?--肝的形質與氣化位置
概述
第一節「肝生於左」所引起的問題
第二節唐宗海與其同時代醫家的辯說
第三節從治療方式確定傳統學說
小結--一個臟腑,各自表述
第四章找尋人身內「氣」道路--三焦論
概述
第一節唐宗海面對的原始論辯
第二節三焦論的各個層次
小結:尋覓形質之新中醫論述
第五章舊知識與新形質--中西醫消化作用的例子
概述與定義
第一節王清任與西醫對人體消化管道的描述與問題
第二節唐宗海的脾胰說
第三節中西對消化器官的描述
小結:從古代醫學「發現」胰臟
第六章探索「千古脈診之準繩」--中西脈學的對話
概述
第一節理論與技巧的融合--脈診文化
第二節氣血不合--近代脈學被質疑的來龍去脈
第三節血管、血(脈本質)之形質、功能、方向
--唐宗海對脈與血管的新看法
小結--近代之脈診還值得依賴嗎?
第七章羽翼仲景—唐宗海對《傷寒論》「六經」之解讀
第一節前言—問題意識與傷寒學史的一些研究
第二節從《內經》時代的「六經」談起
第三節六經的繼承與轉化
第四節《六經方證中西通解》與《傷寒論淺註補正》
第五節六經問題之終?繼承者與反對者
小結--近代中醫的徬徨與躊躇
第八章身體文化歷史的衝突與交會--當中醫心遇上西醫腦
第一節心與腦
第二節唐宗海面對心腦並論時的歷史課題
第三節唐宗海醫論中的心腦關係
第四節精氣的流動—腎與心、腦、髓
小結--近代中西醫心腦融合論的可能
第九章結論--新中醫的歷史與現實困境
唐宗海年譜簡編
徵引書目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增訂二版序 寫於二十年後--我們從不曾認識的醫者唐宗海
自序--吾以文化思醫史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撰文動機與基本文路
第二節近代中醫史的過往與展望
第二章唐宗海與其時代
第一節唐宗海傳略
第二節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與唐宗海對是書的解讀
第三節近代西醫傳入中國之背景與引發的論題
小結--面向中醫未有之「奇變」
第三章身體左右不分?--肝的形質與氣化位置
概述
第一節「肝生於左」所引起的問題
第二節唐宗海與其同時代醫家的辯說
第三節從治療方式確定傳統學說
小結--一個臟腑,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