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遊的心情觀賞藝術、由藝術的角度規劃行程;您最不可錯過的英國表演藝術品味之旅,成員召募中......
如果,你曾經沉醉在《歌劇魅影》的動人旋律中久久無法自拔,那麼何不更進一步探訪音樂劇的大本營?如果,你還對上回精銳盡出的英皇芭蕾旋風眷戀不已,那麼怎可不走一趟柯芬園,親炙最優雅懾人的巨星風采?
英國,一個深具傳統底蘊也不畏挑戰前衛的國度,該如何抽絲剝繭走入她的心靈深處?讓本書從音樂、舞蹈與戲劇的角度,帶你親臨大不列顛的表演藝術最前線!
音樂篇:當百年風華的皇家歌劇院搭上Twitter風潮,中生代的皇家節慶音樂廳也煥然一新;當國王十字不再被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月臺獨佔,全新落成的音樂地標再度擄獲樂迷的芳心;當利物浦隨處瀰漫著披頭四的歌聲,百變的皇家亞伯特廳也傳來了眾聲齊High的《威風凜凜》進行曲。漫步在最新鮮的英倫音樂地圖上,且讓音樂達人李秋玫帶你按圖索驥,聆聽英國的聲音。
舞蹈篇:從古典浪漫的芭蕾經典到突破極限的現代實驗,扛著金字招牌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在柯芬園的舞臺上演繹收放自如的完美;從小巧雅緻的「場所」、眾星雲集的西區,到包羅萬象的南岸藝術中心,且看來自四面八方的舞者在倫敦大顯身手;從培養舞者的搖籃、大英四界的舞蹈據點到舞動繽紛的舞蹈節慶,請跟著作者戴君安的腳步,一同翩翩起舞!
戲劇篇:華麗、絢爛、激情與感動,倫敦蘇活區的音樂劇讓你目不轉睛、感受繞樑餘音;精緻、雋永、機智與嘲諷,泰晤士南岸的文學戲劇令你在唇槍舌戰中體認現實、穿梭古今;顛覆、狂歡、前衛與驚奇,無論是藝術節或小劇場,百變的創意絕對讓你拍案叫絕、嘖嘖稱奇!作者廖瑩芝,以多年的英倫經驗,帶你感受劇場藝術無所不在的精采,好戲即將登場,讓我們屏息以待......
作者簡介:
李秋玫
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修古箏,東吳大學音樂系碩士班主修音樂學,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 (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當代音樂研究碩士。曾任蘆荻社區大學以及兩廳院「藝術講座宅急配」講師。擔任台新藝術獎第九及第十一屆觀察委員。與曾智寧、吳智聰合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表演藝術達人祕笈2 ──看懂音樂的大眼睛》。評論、專訪及音樂專題企畫等文章散見報章雜誌。現任兩廳院《PAR表演藝術雜誌》音樂企劃文編。
戴君安
英國瑟瑞大學舞蹈研究博士。現任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專任副教授 (1992- ),專長領域為舞蹈教育、舞蹈史及舞蹈之跨文化與跨領域研究。1990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舞蹈系,1992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舞蹈教育研究所。自1996年起,積極參與國內外舉辦的國際民俗藝術節,足跡遍及臺灣、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義大利、英國、瑞士、美國、丹麥及奧地利等國。自2010年8月起,擔任「國際兒童與舞蹈聯盟」(Dance and the Child International – daCi) 臺灣分會 (daCi TAIWAN) 會長。
廖瑩芝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文化研究博士 (Ph.D. for Cultural Research, Lancaster University, UK),現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其研究領域囊括:前衛劇場、幫派電影、暴力美學、性別展演、文化唯物論以及英國當代劇場。
作者序
自序1
飛機抵達倫敦機場的那一刻,我才開始學著靠左邊行走。
不情願把行李打開,因為剛剛計程車超速撞飛了一隻鴿子、超市的警衛猛力抓著亟欲脫逃的小偷、地鐵比想像中的髒亂窄小、原本出太陽的天氣突然颳風下雨、食物又貴又難以下嚥......最糟糕的,是英國人看起來自負冷漠,不率真、不浪漫、不熱情、更一點也不循規蹈矩。我帶著否定的眼神看這個地方,在第一天就急於對這個以愛茶聞名的國家發出怒吼:Its not my cup of tea!
可是時間一久才知道,英國人的疏離感是因為尊重對方的隱私。他們眼光長遠,計畫的事物總是設想周到;他們不苟言笑,卻人人都是幽默大師,特別的是,他們對事物的念舊更令人大開眼界。尤其在這國度中生活,我在艾比路看到即使約翰藍儂過世那麼多年,樂迷還是聚集為他流淚;在皇家亞伯特廳的包廂中,感受到維多利亞女王對夫婿的不捨;在逛精品街的轉角找到韓德爾的故居;在柯芬園看到老劇院前的人文薈萃......這些意外收穫讓人再三體會到自己的幸運,能夠踏在前人走過的足跡,穿越時空與之交會。而這些感動,唯有願意打開心房融入其中才能感受得到。
將自己當成英國人般,學著靠左邊走吧!您會發現這個角度的世界不太一樣。而究竟這杯茶屬不屬於我?相信只有細細品嚐後,才能正確判斷。
李秋玫
自序2
當接獲主編的邀約,撰寫《英國,這玩藝!──音樂、舞蹈 & 戲劇》中的舞蹈篇時,我正汲汲於攻讀英國瑟瑞大學 (University of Surrey)的舞蹈研究博士學位。當時是以部分時間帶職帶薪的方式進修,必須經常往來於英國與臺灣之間,因此每到英國時,一方面埋首於個人的學位進修,另一方面則抽空走踏各個舞蹈景點。答應稿約後,為了撰寫本書,我更加勤快地到英國各地觀舞遊藝。雖說其中幾處景點在過去已多次造訪,但仍在行文時再度探訪,一來是讓自己有個好理由,可以暫時抽離於寂寞的論文書寫之外,二來是為了對自己和讀者負文筆之責。
英國可說是個文化百匯交集之地,既有古典之姿,也有前衛之氣;既是紳士名媛的養息之處,也是新潮龐克風的起源地。也許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衝擊下,造就了英國舞蹈的多元面貌。就為了能深入體會英國的舞蹈風,並趁機走訪各個舞蹈景觀,才讓我克服心理障礙,毅然決定到英國攻讀博士學位,並重新學習有別於美式英語的英式文法、拼字及習慣用語。在本書付梓之際,我的博士學位也已順利完成,這雙重喜悅的滋味,藉此與所有的朋友們分享,希望書中所介紹的舞蹈景點,能為喜愛觀舞遊藝的同好,提供一些實用的資訊。
戴君安
自序3
對英國劇場藝術的熱愛,讓我充滿熱情地撰寫一字一句,但也深知我永遠無法刻劃出那親身體驗的強烈感動,那絕不是埋首書堆、攻讀劇本所能想像與體會到的深刻悸動,那是全然不同的美感經驗。就是因為如此,在英國攻讀博士的那幾年,常為了觀賞演出而四處奔波,還曾為了一個當時悸動不已的演出,花了將近六個小時的車程當天來回,只為趕上該劇場製作在倫敦的最後一場演出。後來甚至為了愛丁堡藝術節,索性直接搬離學校所在的城市,前往愛丁堡居住一整年,就為了連續兩年全程體驗愛丁堡藝術節的狂歡顛覆。最後在倫敦居住期間,我幾乎是天天趕場看劇場表演及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中午就出門、半夜才回家,天天都筋疲力竭,但也天天都心滿意足地回味著當天的全新感動。
英國劇場藝術的豐富與迷人,絕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當然,也無法於本書的篇章中完全呈現。事實上,在整個撰寫的過程中,愈寫到後來愈是惶恐,一方面是有限篇幅無法詳盡涵蓋英國劇場的各種面向,另一方面,更怕是最終的成品無法將英國劇場那令人悸動不已的無限創意與生命力完整地表達出來。因此,若是有內容不盡完善之處,請讀者們原諒我的筆拙,也非常希望讀者們願意給我建議或是與我分享不同的感動!
廖瑩芝
自序1
飛機抵達倫敦機場的那一刻,我才開始學著靠左邊行走。
不情願把行李打開,因為剛剛計程車超速撞飛了一隻鴿子、超市的警衛猛力抓著亟欲脫逃的小偷、地鐵比想像中的髒亂窄小、原本出太陽的天氣突然颳風下雨、食物又貴又難以下嚥......最糟糕的,是英國人看起來自負冷漠,不率真、不浪漫、不熱情、更一點也不循規蹈矩。我帶著否定的眼神看這個地方,在第一天就急於對這個以愛茶聞名的國家發出怒吼:Its not my cup of tea!
可是時間一久才知道,英國人的疏離感是因為尊重對方的隱私。他們眼光長遠,計畫的事物總是設想周到;他們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