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部分 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1第0章簡易常用數學簡介30-1 函 數30-2 三角函數40-3 弦 波50-4 函數的微分及積分60-5 常用的積分80-6 正弦及餘弦波的反投影軌跡90-7 尤拉氏公式10第1章通信系統概述131-1 架構簡介131-2 基本術語簡述171-2-1 信 息181-2-2 頻 道261-2-3 通信系統301-3 數位通信系統511-4 頻道編碼理論的簡介571-5 結 語61附錄1-A 類比與數位系統62第2章傅利葉轉換的淺釋與應用692-1 基本觀念概述712-2 傅利葉轉換理論732-2-1 傅利葉級數(FourierSeries)752-2-2 傅利葉轉換(FourierTransform)892-3 傅利葉理論的應用942-4 結 語103第3章常用通信模組方塊的簡介1053-1 振盪器(oscillator)1063-2 放大器(Amplifier)1083-3 乘法器(multiplier)1093-4 濾波器(Filter)1103-5 混波器(Mixer)1183-6 加法器(Adder)1203-7 調變器(Modulator)1203-8 移相器(PhaseShifter)1213-9 整流器(Rectifier)1213-10 峰值檢波器(AmplitudeDetector)1243-11 切波器(Clipper)1263-12 比較器(Comparator)1263-13 解調器(Demodulator)1273-14 天 線133第4章頻譜分析儀的簡介1374-1 頻譜分析儀的原理1374-2 分貝值(decibel,dB值)145第5章通信資源的應用與系統的開發1535-1 無線通信系統1535-2 有線通信系統1575-3 電話交換系統1585-4 多工及多重存取技術1615-5 計算機通信網路1645-5-1 網路的類型1665-5-2 計算機通信網路的設計要求1685-5-3 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實例1735-6 標準規約1775-7 第三代行動電話1825-8 軍用及尖端先進的通信系統1865-9 高速數據傳輸通信系統1875-9 後 記192第2部分 基礎通信系統實驗195實驗1類比調變技術197一、簡 介197二、振幅調變系統1982-1 振幅調變1982-2 調變深度2002-3 振幅調變的解調200三、實 驗2023-0 實驗的目的2023-1 振幅調變2023-2 振幅調變的解調2083-3 實驗報告2123-4 實驗設備2133-5 預習題213實驗2數位調變技術215一、簡 介215二、數位調變系統2162-1 雙相位鍵移調變系統2162-2 頻率鍵移調變系統220三、實 驗2233-0 實驗目的2233-1 雙相位鍵移調變系統2243-2 頻率鍵移調變系統2263-3 實驗報告2293-4 實驗設備2293-5 預習題229實驗3廣播系統與電磁波的隔離231一、簡 介231二、廣播系統(BroadcastingSystems)2312-1 調幅系統(AmplitudeModulationSystem)2322-2 調頻系統(FrequencyModulationSystem)2342-3 調幅及調頻廣播的比較237三、廣播系統的技術標準(TechnicalStandards)238調幅廣播系統技術標準238調頻廣播系統技術標準239四、實 驗2404-0 實驗目的2404-1 重點設備說明2404-2 實驗步驟2444.3 實驗設備2504-4 預習題251實驗4傳輸線之特性阻抗的量測及應用(阻抗的匹配)253一、簡 介254二、波動的反射現象255三、傳輸線的特性阻抗256四、阻抗的匹配259五、有線電視的傳輸261六、實 驗2666-0 實驗目的2666-1 信號產生器輸出阻抗的量測2666-2 傳輸線特性阻抗的量測2696-4 匹配的實驗2726-5 實驗報告2736-6 實驗設備2736-7 預習題274實驗5信號傳輸的現象及其應用275一、簡 介275二、信號的反射現象及應用275三、微波收發系統278四、實 驗280五、實驗報告289六、實驗記錄範例290七、實驗設備292八、預習題292實驗6音信的數位化295一、簡 介295二、數位信號2952-1 數位信號的歷史2952-2 取樣定理(SamplingTheorem)2962-3 量化(Quantization)297三、數位化信號之優點2993-1 降低雜信的影響2993-2 編碼(Coding)300四、實 驗3004-1 實驗目的3004-2 類比數位的轉換及還原3004-3 實驗報告3074-4 實驗設備3084-5 預習題308附錄6E-1 音信數位化實驗模組電路圖(一)309附錄6E-2 音信數位化實驗模組電路圖(二)310實驗7分時多工通信系統311壹、分時多工通信系統基本原理311一、簡 介311二、分時多工系統312三、重點設備說明3143-1 時脈訊號(Clock)3153-2 類比到數位訊號轉換器(A/D、D/AConverter)3173-3 並列訊號與串列訊號的轉換(P/S、S/PConverter)3193-4 二路分時多工通信系統的整合322四、實 驗3234-1 實驗目的3234-2 時脈訊號的產生及比較3234-3 二路分時多工通信電路實驗3244-4 二路分時多工通信電路的樂音實驗3254-5 實驗報告3254-6 實驗設備326附錄7E-1 二路時多工通信實驗用模組電路圖327貳 數位用戶載波系統328一、簡 介328二、信號方式3292-1 用戶線信號3292-2 中繼線訊號329三、類比傳輸與數位傳輸3323-1 類比傳輸3323-2 數位傳輸332四、公用電話336五、實 驗3375-1 實驗的目的3375-2 設備介紹3375-3 實驗步驟3395-4 實驗設備3435-5 數位用戶迴路載波系統預習題343實驗8電話系統345一、簡 介345二、電話系統3462-1 終端設備3462-2 傳輸介質3482-3 交換系統348三、無線行動通信系統3553-1 行動通信需要考量的問題3553-2 行動無線電話的分類358四、台灣目前的行動電話系統3604-1 類比式大哥大(AMPS)3604-2 數位式大哥大(GSM)3604-3 DCS1800360五、實 驗3615-1 交換機3615-2 無線電訊號強弱與距離與通話品質的關係3685-3 實驗設備369附錄8E-13695-4 預習題372實驗9有線電視與光纖通信系統373一、有線電視系統簡介3731-1 電視系統的基本運作原理3731-2 視頻訊號3761-3 電視訊號的組成成分3771-4 電視廣播的發射頻帶3781-5 NTSC制的彩色電視3821-6 色副載波頻率384二、光纖通信系統原理簡介3852-1 光纖通信系統的發展歷史3852-2 光纖的特性3872-3 系統設計之考量3922-4 時下的應用及未來的發展394三、實 驗3983-1 實驗動機及目的3983-2 有線電視暨光纖通信系統架構圖3983-3 實驗步驟3993-4 儀器設備413附錄9E-1 美國電視廣播系統技術標準416附錄9E-2 電視廣播系統技術標準比較4173-5 預習題4173-6 複習題問答418附錄一 頻譜分析儀的基本操作A-1附錄二 數位示波器A-9索引B-1
第1部分 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1第0章簡易常用數學簡介30-1 函 數30-2 三角函數40-3 弦 波50-4 函數的微分及積分60-5 常用的積分80-6 正弦及餘弦波的反投影軌跡90-7 尤拉氏公式10第1章通信系統概述131-1 架構簡介131-2 基本術語簡述171-2-1 信 息181-2-2 頻 道261-2-3 通信系統301-3 數位通信系統511-4 頻道編碼理論的簡介571-5 結 語61附錄1-A 類比與數位系統62第2章傅利葉轉換的淺釋與應用692-1 基本觀念概述712-2 傅利葉轉換理論732-2-1 傅利葉級數(FourierSeries)752-2-2 傅利葉轉換(FourierTransform)8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