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諸論-低溫複晶矽的世代1.1 前 言1-11.2 平面顯示器之分類1-11.3 低溫複晶矽開發歷史1-41.4 低溫複晶矽之優勢1-61.4.1 高解析度與高開口率1-81.4.2 電磁干擾1-111.4.3 周邊驅動IC1-121.4.4 低功率消耗1-161.4.5 窄框化與高積集度1-17第2章 低溫複晶矽特性與結構2.1 前 言2-12.2 LTPS薄膜電晶體之特性2-12.2.1 特性曲線2-22.2.2 等效載子移動率2-32.2.3 臨界電壓2-52.2.4 次臨界擺幅2-72.2.5 漏電流2-72.3 低溫複晶矽畫素之結構2-102.3.1 八道光罩之下部閘極流程2-152.3.2 九道光罩之上部閘極流程2-172.3.3 五道光罩之上部閘極流程2-202.3.4 內建電路架構2-22第3章 低溫複晶矽之可靠度3.1 前 言3-13.2 LTPS元件可靠度3-13.2.1 熱載子效應3-23.2.2 動態可靠度測試3-43.2.3 短通道效應3-63.2.4 窄寬度效應3-83.2.5 駝峰效應3-93.2.6 扭曲效應3-113.2.7 自發熱效應3-133.2.8 低頻雜訊特性3-163.2.9 輻射效應3-183.3 LTPS陣列可靠度3-203.3.1 靜電放電傷害3-203.3.2 環境與製程之ESD防護3-233.3.3 陣列與內建電路之防護3-233.4 陣列測試3-273.4.1 接觸式測試3-283.4.2 非接觸式測試3-303.4.3 陣列修補3-31第4章 LTPS氧化層技術4.1 前 言4-14.2 玻璃基板4-14.2.1 玻璃種類4-44.2.2 玻璃特性4-64.3 緩衝層4-104.4 閘極界電層4-134.4.1 氧化矽層4-134.4.2 氮化矽層4-164.4.3 其他閘極氧化層4-174.4.4 表面粗糙度4-194.4.5 潔淨技術4-214.5 層間界電層4-234.5.1 上部透明導電電極結構4-244.5.2 平坦化製程4-264.5.3 氫化製程4-31第5章 LTPS複晶矽成膜技術5.1 前 言5-15.2 直接沈積型複晶矽5-25.2.1 觸媒式化學氣相沈積5-45.2.2 矽濺鍍製程5-55.3 再結晶型複晶矽5-65.3.1 固相結晶5-65.3.2 金屬引發側向結晶法5-75.3.3 準分子雷射結晶5-105.4 雷射結晶系統5-135.4.1 準分子雷射源5-145.4.2 光學與基板承載系統5-145.5 複晶矽成膜機制5-155.5.1 部份融熔區5-175.5.2 接近完全融熔區5-195.5.3 完全融熔區5-195.6 結晶品質提升5-195.6.1 重疊照射5-205.6.2 非晶矽厚度5-225.6.3 抗反射層5-235.6.4 結晶氣份與溫度5-235.6.5 分析工具5-245.7 下一代複晶矽技術5-275.7.1 循序性側向結晶5-285.7.2 固態雷射結晶5-295.7.3 連續波雷射橫向結晶5-335.7.4 選擇性擴大雷射結晶5-345.7.5 連續矽晶界5-35第6章 LTPS離子植入技術6.1 前 言6-16.2 顯示器用植入系統6-16.2.1 質量分析式離子植入6-26.2.2 離子雲式植入機6-46.2.3 電漿植入與固態擴散式6-66.3 汲極與源極端摻雜6-76.3.1 氫含量因素6-116.3.2 反極性植入6-146.3.3 交互污染6-146.3.4 光阻碳化效應6-146.4 輕摻雜汲極端6-166.4.1 高能量植入6-216.4.2 低電流植入6-216.5 通道摻雜6-226.6 離子活化製程6-246.6.1 雷射活化法6-256.6.2 快速加熱活化法6-286.6.3 高溫熱爐管活化法與自我活化法6-30第7章 低溫複晶矽面板開發現況7.1 前 言7-17.2 日本低溫複晶矽之開發7-17.2.1 東芝(Toshiba)7-27.2.2 松下(Matsushita)7-67.2.3 三洋(Sanyo)7-97.2.4 新力(Sony)7-137.2.5 夏普(Sharp)7-177.2.6 精工愛普生(Seiko-Epson)7-207.2.7 富士通(Fujitsu)7-227.2.8 日立(Hitachi)7-267.2.9 日本電器(NEC)7-287.2.10 三菱(Mitsubishi)7-317.3 韓國低溫複晶矽之開發7-347.3.1 LG-Philips7-347.3.2 Samsung7-387.4 台灣低溫複晶矽之開發7-41第8章 低耗電顯示技術8.1 前 言8-18.2 功率消耗8-18.3 薄膜二極體顯示器8-28.3.1 MIM二極體的原理與結構8-38.3.2 TFD二極體的原理與結構8-68.3.3 二極體面板的驅動方式8-98.4 反射式液晶顯示器8-118.4.1 反射板設計8-128.4.2 外部補償設計8-148.4.3 其他反射式顯示面板8-158.5 半透式液晶顯示器8-168.5.1 比例設計8-168.5.2 彩色濾光片設計8-178.5.3 背光與組裝模組8-208.6 省電設計8-238.6.1 內藏SRAM8-258.6.2 內藏DRAM8-28第9章 大面積低溫複晶矽之挑戰9.1 前 言9-19.2 大面積玻璃基板9-19.2.1 電阻-電容時間延遲9-49.2.2 無接縫技術9-69.3 前段陣列製程9-79.3.1 低阻值導線技術9-89.3.2 微影製程9-119.3.3 蝕刻製程9-149.4 後段液晶模組9-179.4.1 液晶滴下法9-179.4.2 整合式黑色矩陣9-179.4.3 整合式間隔體9-189.4.4 整合式彩色濾光片9-209.4.5 背光模組9-269.4.6 廣視角9-279.5 畫面驅動系統9-289.5.1 Overdrive驅動9-299.5.2 背光源驅動9-319.6 大面積主動式平面影像感測器9-319.6.1 數位X光攝像技術9-349.6.2 間接式檢測9-359.6.3 直接式檢測9-379.6.4 訊號儲存與讀取電路9-38第10章 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技術10.1 前 言10-110.2 AMOEL的歷史10-110.3 AMOEL驅動方式10-310.3.1 被動式OEL10-410.3.2 低溫複晶矽AMOEL10-610.3.3 非晶矽AMOEL10-710.3.4 單晶矽AMOEL10-810.4 AMOEL彩色化與製造流程10-910.4.1 熱蒸鍍法10-1010.4.2 旋轉塗佈法10-1410.4.3 噴墨印刷法10-1410.4.4 彩色濾光片10-1610.4.5 色轉換法10-1610.5 陰陽電極特性10-1710.5.1 陽極材質10-1810.5.2 表面處理10-2010.5.3 底層表面形態10-2210.6 OEL面板可靠性10-2210.6.1 封裝技術10-2310.6.2 乾燥材質10-2410.7 有機發光二極體驅動設計10-2510.7.1 下部發光型畫素10-2610.7.2 上部發光型畫素10-2910.7.3 類比驅動設計10-3110.7.4 數位驅動設計10-34第11章 可撓曲低溫複晶矽顯示技術11.1 前 言11-111.2 玻璃基板之限制11-111.2.1 塑膠基板特性11-211.2.2 基板形變11-511.2.3 可撓曲之顯示媒介11-711.3 可撓曲主動元件11-911.3.1 薄膜二極體11-1111.3.2 非晶矽電晶體11-1111.3.3 有機薄膜電晶體11-1311.4 可撓曲之低溫複晶矽11-1511.4.1 低溫緩衝層11-1711.4.2 複晶矽形成11-1911.4.3 低溫氧化層11-2211.4.4 離子植入與活化11-2411.4.5 低溫透明導電電極11-2611.5 塑膠基板轉貼技術11-3011.5.1 SUFTLA轉貼技術11-3011.5.2 基板蝕刻與塑膠貼合技術11-3211.5.3 流動式自行組裝11-33第12章 低溫複晶矽的未來12.1 低溫複晶矽技術藍圖12-112.2 低溫複晶矽之挑戰12-412.3 結 語12-6附錄
第1章 諸論-低溫複晶矽的世代1.1 前 言1-11.2 平面顯示器之分類1-11.3 低溫複晶矽開發歷史1-41.4 低溫複晶矽之優勢1-61.4.1 高解析度與高開口率1-81.4.2 電磁干擾1-111.4.3 周邊驅動IC1-121.4.4 低功率消耗1-161.4.5 窄框化與高積集度1-17第2章 低溫複晶矽特性與結構2.1 前 言2-12.2 LTPS薄膜電晶體之特性2-12.2.1 特性曲線2-22.2.2 等效載子移動率2-32.2.3 臨界電壓2-52.2.4 次臨界擺幅2-72.2.5 漏電流2-72.3 低溫複晶矽畫素之結構2-102.3.1 八道光罩之下部閘極流程2-152.3.2 九道光罩之上部閘極流程2-172.3.3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