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5年,胡蘭成便寫下〈論張愛玲〉,並於《今生今世》中以最貼近張愛玲的視角與觀點寫出〈民國女子〉一章。這對於日後延綿不絕的張愛玲研究而言,是唯一且僅有的珍貴參考資料。然而我們對於胡蘭成卻所知甚少,他是曠世才子,還是薄倖蕩子?是投日的文化漢奸,還是中華文化浸淫下的曠世逸才?
是他的哪一面,令張愛玲寫下:「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本書從胡蘭成的故鄉出發,引領讀者與胡蘭成一同經歷上海、香港、日本、台北那高低起伏、跌宕精彩的今生今世,與眾家女子是仙緣如花抑或不過是如夢一場?有經世治國之韜略還是一介朽儒的紙上談兵?且看一生以鮮活熱鬧之人世為其美學基礎、視「民間」為禮樂根源的胡蘭成,如何進出當代文學史,並寫下難以抹滅的一頁。
作者簡介:
張桂華(1955~)學者,作家。生於上海。現任教於上海某大學,曾兼職報紙、雜誌和電臺編輯。主要著作有:《怎樣講道理》、《世界現代文學藝術詞典》、《茶與悟》、《畫的故事》、《藍色幽默》。主要論文有:〈西方有關色情文學的論爭〉、〈我們從哪裡來?〉、〈道德對科學的誤解〉、〈一個未發生應有作用的思想家顧准〉、〈在國家利益之上〉、〈誰是美國的文學之父?〉、〈毛姆,二流作家?〉等。
章節試閱
「色•戒」 胡蘭成------張愛玲一生的痛。
早在1945年,胡蘭成便寫下〈論張愛玲〉,並於《今生今世》中以最貼近張愛玲的視角與觀點寫出〈民國女子〉一章。這對於日後延綿不絕的張愛玲研究而言,是唯一且僅有的珍貴參考資料。然而我們對於胡蘭成卻所知甚少,他是曠世才子,還是薄倖蕩子?是投日的文化漢奸,還是中華文化浸淫下的曠世逸才?
是他的哪一面,令張愛玲寫下:「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本書從胡蘭成的故鄉出發,引領讀者與胡蘭成一同經歷上海、香港、日本、台北那高低起伏、跌宕精彩的今生今世,與眾家女子是仙緣如花抑或不過是如夢一場?有經世治國之韜略還是一介朽儒的紙上談兵?且看一生以鮮活熱鬧之人世為其美學基礎、視「民間」為禮樂根源的胡蘭成,如何進出當代文學史,並寫下難以抹滅的一頁。
胡蘭成(1906-1981)
中國浙江省嵊縣人。杭州蕙蘭中學肄業,並於燕京大學旁聽課程。曾任日本侵占中國時期汪偽政權之上海《中華日報》總主筆,上海淪陷後,任香港《南華日報》編輯。1939年任汪偽政府宣傳部次長、行政院法制局長。1943年與才女作家張愛玲相識後結婚。抗戰勝利之後經由香港逃亡日本,於香港時結識新儒家代表學者唐君毅。1974應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之邀至台灣短暫講學,並與台灣知名作家朱西甯、朱天文、朱天心父女來往交遊,且影響朱天文等人成立「三三」文學社、協助創辦《三三集刊》。1976年因其汪偽政府經歷遭中國文化學院解聘,後回到日本,於1981年病逝東京。主要著作有:《山河歲月》、《今生今世》、《戰難和亦不易》、《華學科學與哲學》(革命要詩要學問)、《禪是一枝花》、《中國文學史話》等。他曾於《今生今世》中近身描寫張愛玲種種,其與張愛玲之間的情緣牽扯、文學影響猶令後人不斷追憶與考掘。
「色•戒」 胡蘭成------張愛玲一生的痛。早在1945年,胡蘭成便寫下〈論張愛玲〉,並於《今生今世》中以最貼近張愛玲的視角與觀點寫出〈民國女子〉一章。這對於日後延綿不絕的張愛玲研究而言,是唯一且僅有的珍貴參考資料。然而我們對於胡蘭成卻所知甚少,他是曠世才子,還是薄倖蕩子?是投日的文化漢奸,還是中華文化浸淫下的曠世逸才?是他的哪一面,令張愛玲寫下:「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本書從胡蘭成的故鄉出發,引領讀者與胡蘭成一同經歷上海、香港、日本、台北那高低起伏、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