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珍惜的不是生命,而是有意義的生命。──蘇格拉底
只有你自己能允許你的心想什麼。更新你的心,也就變化了你的生命。
重點不在我們所處的環境,而在我們對所處環境的想法。
心中所思想的話語,對被環境束縛的深度和長度,有關鍵性的影響。
本書蒐羅了傑出思想家的智慧,範疇遍及人、自然、同伴、社會與國家的探索。希望在哪一天,他們所說的一句話,可以讓我們得到啟發、使自己成為創造性的心靈、將當下轉化為充沛寬闊的奇美風景。
翻閱它,讓它成為你的隨身書,你會更無畏那阻攔著你的高山。
作者簡介:
慈林教育基金會
人心的善惡決定了人間的歡樂或悲苦,社會的祥和或紛擾。救苦渡厄不是菩薩的責任,人間樂園也不是上天的恩賜,而是人類就自身心靈不斷錘鍊和提升的事工。
求真求善求美的文化和教育是從事這項事工的主要媒介。
基於以上的信念,林義雄、方素敏夫婦於1991年3月,邀集至親好友成立慈林基金會,真誠地期待台灣人民加入它的行列,共同為淨化人心、形塑民族的高貴心靈,提供意義長存的奉獻。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的話】
人活著,目的是獲得幸福。人組成社會,目的是促進社會成員的幸福。那麼如何得到幸福呢?
生活中,人必須與自己及圍繞在四周的人、事、物互動。互動得好才可能幸福,所以就須要一些良好的互動準則。欠缺了良好的準則,要不是走入歧途、陷入險境,就是在對待人、處理事時,必須一次一次地思考如何做好而費心勞神。這樣當然不可能得到幸福。所以為了避免這種困境,人必須以某些良好的信念作為待人處事的準則。
生活中,人也很難不融入社會,而社會要生存、要和諧,就必須成員有共通的行為準則,也就是要有一組大家都認同、不須再臨事爭辯的共同信念。至於要進一步追求全體成員的幸福,那就不但須要某些已有的信念,更必須有一個使所有成員形成良好信念的源泉,並且要多數成員樂意從這源泉中汲取並形塑出指引自身行為的準則。
良好的信念和它的源泉在哪裡呢?
兩千多年前,就有不少智者為了使人能活得幸福,為了使社會能成為促進成員幸福的工具,提出了許多睿智的金言。這些金言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再被各時代、各地方眾多的智者重複闡述發揚,已經成了顛撲不破的真理。本書嘗試將這些金言彙集成冊,期待讀者能從中得到謀求個人幸福的良方、以及促進社會成員幸福的指針。
林義雄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者的話】
人活著,目的是獲得幸福。人組成社會,目的是促進社會成員的幸福。那麼如何得到幸福呢?
生活中,人必須與自己及圍繞在四周的人、事、物互動。互動得好才可能幸福,所以就須要一些良好的互動準則。欠缺了良好的準則,要不是走入歧途、陷入險境,就是在對待人、處理事時,必須一次一次地思考如何做好而費心勞神。這樣當然不可能得到幸福。所以為了避免這種困境,人必須以某些良好的信念作為待人處事的準則。
生活中,人也很難不融入社會,而社會要生存、要和諧,就必須成員有共通的行為準則,也就是要...
目錄
第四章 社會
個人與群體/自由與規範/習俗‧宗教/教育/領袖與權力/言論
榮辱/行動/抗爭與寬恕/非武力/同情,和諧與進步
第五章 國家
國家的任務/人民/民主‧專制/政府/政黨/選舉/公民投票
立法/司法/政治運作/國際社會/戰爭‧和平
編後語
語錄作者及其著作、參考書籍
第四章 社會
個人與群體/自由與規範/習俗‧宗教/教育/領袖與權力/言論
榮辱/行動/抗爭與寬恕/非武力/同情,和諧與進步
第五章 國家
國家的任務/人民/民主‧專制/政府/政黨/選舉/公民投票
立法/司法/政治運作/國際社會/戰爭‧和平
編後語
語錄作者及其著作、參考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