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除包括一般中級會計學之完整內容外,為使讀者易於了解並有效吸收,在編排上作了下列特殊處理:各章開始均有一至二頁關於全章架構之分層說明,使讀者對各該章之內容及各節、段間之關係有全盤之了解。課文中之關鍵字或重要觀念,均以特殊字體顯示,以提醒讀者注意。課文中較難懂或較複雜之部分,盡量以圖表列示,以便釐清觀念並加強讀者之記憶;必要時並將該部分移至課文之後,另以附錄說明之。各章之重要觀念均詳加舉例,並以一面解析題目重點,同時複習相關觀念之方式,輕易自然帶出答案或結論。讀者若能循序用心研讀,久之,對觀念之釐清及解析問題能力之提昇必有助益。將國內會計準則公報完全融入課文或其後附錄中,使各主題之學習能夠一貫而完整,並便於與國際或美國相關之會計準則比較。各章之後均附「本章摘要」,摘錄該章重點及重要會計處理,並附重要術語之「中英對照」,方便讀者與英文書對照閱讀。書後附有會計專有名詞之英文索引,方便讀者由英文的會計專有名詞查詢相對之中文慣用語。又附有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索引,可查之與每依公報相關之章次。習題素材豐富,選擇題及練習題之目的在測試讀者是否對課文中之觀念均已透徹了解,綜合題則希望從不同層面訓練讀者活用已學過之觀念的能力。本書另有習題解答,就書中所有選擇題、練習題及綜合題,自觀念提示至最後結果之求得均作詳細說明。
目錄
第一章財務會計之環境及會計理論的發展1.1財務會計之性質與資訊之用途1.2財務會計準則的發展1.3會計領域中之政治性及道德規範1.4財務會計理論體系的建立1.5財務會計之理論體系:第一層級─基本目標1.6財務會計之理論體系:第二層級─會計資訊之品質特性及財務報表之要素1.7財務會計之理論體系:第三層級─認列與衡量觀念第二章損益表與保留盈餘表相關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1、8、9、21、24號;APB第9、15、20、30號意見書;FASB第6號觀念公報及4、6、16、96、128、130號準則公報。2.1損益表之用途、限制與損益衡量方法2.2損益表之內容與格式2.3繼續營業部門損益2.4損益表上之其他項目2.5保留盈餘表及其擴充附錄(一)停業部門損益之衡量與揭露附錄(二)停業部門損益之結轉附錄(三)綜合損益之報導第三章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相關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1、5、15、17號;APB第22號意見書;FASB第95、115號準則公報。3.1資產負債表之用途與限制3.2分類資產負債表之內容與格式3.3現金流量表第四章利息:現值與終值4.1利息4.2複利之觀念4.3年金之觀念4.4現值與終值在會計上之應用第五章現金與應收帳款相關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APB第21號意見書;FASB第125、140號準則公報。5.1現金之性質與管理5.2零用金制度5.3銀行往來調節表5.4應收帳款之認列與評價5.5應收帳款之處分5.6應收票據之會計處理附錄(一)現金收支調節表附錄(二)應收票據之處分第六章存貨-以成本為基礎之評價方法相關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1、3、8、10號;FASB第34號準則公報。6.1存貨之性質與存貨制度6.2存貨之評價-成本法6.3後進先出法之種類附錄後進先出法之特殊問題第七章存貨-其他評價及估計方法相關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10號。7.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7.2其他評價方法7.3存貨估計方法7.4零售價法之應用附錄零售價法之其他問題第八章固定資產-廠房設備之取得與處分相關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1、3、29號;FASB第34、62、115號準則公報。8.1固定資產之性質與內容8.2廠房設備之取得及成本之決定8.3廠房設備使用期間支出之處理8.4廠房設備的處分附錄資產保險理賠之會計處理
第一章財務會計之環境及會計理論的發展1.1財務會計之性質與資訊之用途1.2財務會計準則的發展1.3會計領域中之政治性及道德規範1.4財務會計理論體系的建立1.5財務會計之理論體系:第一層級─基本目標1.6財務會計之理論體系:第二層級─會計資訊之品質特性及財務報表之要素1.7財務會計之理論體系:第三層級─認列與衡量觀念第二章損益表與保留盈餘表相關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1、8、9、21、24號;APB第9、15、20、30號意見書;FASB第6號觀念公報及4、6、16、96、128、130號準則公報。2.1損益表之用途、限制與損益衡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