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風神的救世主﹨劉克襄
每年春初,人間副刊的同仁都會討論下一批「三少四壯集」的筆陣。去年此時,身為一個老編輯,我卻陷入找不到新寫手的困境。這個副刊史上持續最長的每日專欄,固定會嚐試,發掘一位類似職棒「救世主」的新人,搭配其他知名或前輩作家,讓這個多樣內容的園地,拓展出另一番有趣的視界。
過去,我認定的「救世主」便有好幾位。比如,王文華書寫「蛋白質女孩」系列,劉黎兒報導日本都會男女之趨勢,都曾掀起波瀾,影響至今。但文學創作的環境愈來愈嚴苛了,能夠維持一年漫長書寫的優質水準,還要具有開發能力,這樣的寫手,著實不易尋獲。我因而像一個球團的投手教練,充滿危機意識。
其實,那時認識詹仔已經很久了。認識他在學生時代,遊走黨外雜誌的編輯才氣。認識他在廣告雜誌界,摸索文化行銷的華麗概念。當然,我也跟其它讀者一樣,在晚近,更明確地認識,他行走數位領域,引領風潮的美學經濟思維。這些積累讓人驀然驚見,一個文化創意全才的遊走江湖。不時以敏銳地觀察,剖析未來趨勢,兼以文人特質的浪漫理想,站在時代的風頭,展現強大的樂觀和自信。
但我總以為,那不過是一個文化球場上,稱職的游擊手,必然擁有的,洞燭先機的身手。當眾夥決議邀請他,其實也在進行一個很大的冒險。我們彷彿把一位游擊手調到投手丘,而且請他當先發。
有趣的是,當時會萌生這個念頭的理由,倒不覺得是一味欣賞,他既有的專長和知識。有一個更大的動力,反而是來自運動的直覺,讓我想要押這個寶。
從他身上,我隱然感覺一種奇妙的體育天賦。或許,你會以為,我勢必常和他一起打球。但說來可笑,那只不過是一二場壘球和籃球的尋常比賽而已。可是,在那幾場比賽裡,我看到他展現了奇妙的球員魅力。在籃球場鬥牛時,他似乎善於後衛的供輸,策動流暢的攻擊。在打壘球時,他也輕鬆地勝任內野的位置,從容不迫地截球,刺殺打者。
詹仔難免失誤,但很快修正,不再犯錯。那種迅速地融入現場,輕易掌握全局的玩耍,十足賞心悅目。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職業選手,展現嫻熟的技術,或者強悍的身影。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肢體語言,好像打球者,就該這般聰明。日後,至少在去年春初時,我就揣想,那種玩球的聰明和熱情,應該也能適當地表現在運動的書寫上。
果然,五月底新一批寫手粉墨登場,才二三篇專欄見報,大家便注意到這位「救世主」的身手。十年前,劉大任的運動散文《強悍而美麗》曾經帶來一個難以攀越的視野。有人曾形容,那本書像高掛籃球場的NBA球衣般,擁有運動文學的榮崇地位,後繼者很難再超越。詹仔這一系列的書寫,在結集時所展現的成績,似乎毫不困難地,就接近了這個高度。
不過,仔細相較,兩種運動美學的論述風味還是明顯的不一樣。劉大任的長篇論述娓娓道來,像是優閒地在外野觀賞,品茗漫長的比賽。詹仔的短篇小品,明顯地把我們帶到捕手後面的位置,緊盯著每一球的可能。再以題材相較,劉大任甚少提及棒球,更著意於各類運動美學極致之想像,奔馳。詹仔卻對棒球著墨最深,時時逼進這個台灣讀者最熟悉和親近的運動場域,不容自己在論述上的些許疏失。
運動文學當然不只是比賽過程和球員身手之類,技術層面的探討。其定義還得設下,精準詞彙的修飾,意象的動人比擬,以及文學內涵的飽滿等等門檻。但這仍只是表面,一如投手站在小土丘,準備投球的動作而已。更深入的意境,還必須從投手出手的那一刻開始檢視。我們要看著球如何投出,順著哪一種軌道,進入好球帶。
從詹仔的書寫,我且試擬了兩個尺碼。套用棒球術語,運動文學之好壞,或可端視這兩個位置,進球點和放球點。
先談進球點。稱職的運動書寫者一如好投手,善於投出各種不同的快速球種,準確地進入好球帶。運動文章好壞之拿捏,大抵也被如此評斷著。但要從邊邊角角犀利地彎進來,就需要一點不凡的身手和黠慧的聰敏。詹仔的書寫,最初被驚豔,其實類似這種奇險,卻又那麼要命地,進入好球帶邊緣,讓人放心不下。
有時那奇險在文章起頭便出現了。比如「伸卡球藝術家」一文,描述王建民第一回初登波士頓芬威球場,在洋基與紅襪長期宿怨的對壘中,在眾多大聯盟璀燦星球星環顧下,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歷史情境。他卻在文章起頭不疾不徐,以20年代中國畫家常玉抵達巴黎,擠身於知名藝術家雲集的「巴黎的盛宴」,做為比擬。
一個才出道的東方小畫家優遊西方藝術殿堂,跟上述緊張的棒球大賽,這等冷熱對照,再怎麼想像,乍看都難以相關。他卻大膽地採用,以此異地時空做為背景的鋪陳,比擬王建民所身處的狀態。如此行文風格,彷彿在緊張的球賽中,看到一個球員展現冷靜的特質。
這種離譜而貿然的驚奇,也可能在行文中途逸出。比如「雪中的天使」主角是鈴木一朗,從第二段開始突地跳離現場,運鏡在描述小說家川端康成《雪國》筆下的淒美場景,進而論述及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社會背景。怎知話峰一轉,鈴木一朗的敘述再出現,跟這兩種截然無關的事物,並行一陣後,快速交叉,結尾又以《雪國》的淒美場景交待,對照鈴木一朗赴身美國打職棒的個人意義。
當然,那驚奇也常在最後悚然出現。比如「天國來的揮擊」一文,讚歎聖路易紅雀隊阿伯托?樸侯思的打擊,行文中生動地比喻,他擁有十九世紀大英帝國艦隊那般的越洋長程火力。但那結尾,似乎很無厘頭的以西班牙「乞丐歌劇」,浪漫地結束對這位拉丁打擊好手的定位和歌頌。
在台灣運動文學裡,詹仔無疑最擅長引經據典,凡歷史掌故、藝文傳奇等等元素,無所不藉以烘托運動員身處的情境。但他擷取的意象,乍讀間,彷彿毫不相干。細讀再三,融入了主題的情境,才會貼切。再轉換成棒球術語,那像是一顆離譜的壞球,最後卻要命地,彎了進來。又或者,明明是快速直球,但還沒抵好球帶,就指叉掉了。文學家總是謹慎地地經營專欄,仿若美體小舖。唯有偏愛運動的藝文工作者,才會有這般大膽踰越,恣意想像的書寫吧。
放球點則是大家在副刊單篇閱讀時,可能忽略地一個部份。當這些文章全部結集,或許也該回顧這個出手的位置。
詹仔的放球點在哪?其實,這才是整本運動專欄結集的精神。讀者或以為裡面該有美學經濟的影子,以及那麼一點數位之概念,甚而認定大概就是運動文學的那種身手。單篇翻看時,在自歎弗如的愉快閱讀中,我不免也如此檢視。
等到結集時,才清楚看到,那放球點,應該是整個社會環境背景的角度。一種結果必定可追尋一個原因。每篇一個職業選手的具體形象描述,背後自是有機可循,足以抽絲理線,精彩地論述其出現的基礎。
這些運動達人在球場的傑出表演,到底是出身自何種社會背景,又代表哪類文化,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攻錯。詹仔站在自己的紅土小丘,清楚地以社會學超然的廣闊角度,打開一個思索的空間。接著,將球投出,快速犀利而來的才是文化元素、運動符號,以及人物特質等等漫天花雨的行進動線。我們才會看到,儘管論述激情,情感主觀,但站在這一小小制高點時,他那銳利而飽滿地氣勢,早就在手掌間準備妥當。
有次,跟一位女作家討論其作品。我不斷忘形地以棒球術語形容文學情境和創作技巧。還記得,她在回信時,半調侃地總結心得如下:一個喜歡棒球的男人,跟喜歡足球(籃球)的男人,是兩種人。棒球人比較紮實,足球人比較風神。套用這句話,估量這本集子的內容比例。棒球為主,其餘球種為輔。詹仔應該就是靠著棒球的紮實基礎,在風神的。
從一個副刊專欄的角度,我們也很幸運地挖到了這樣風神的好手,但更重要的,應該是台灣的運動文學,又築起了一座看得更遠的高塔。
推薦序二
一種棋逢敵手的快樂﹨柯裕棻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曾經有過球類運動的經驗,在台灣而言,就是棒球。這種運動與其說它考驗體能,不如說它考驗人的穩定性、應變能力、精準度、判斷力、以及謀略。棒球打得好的人,必得要有天份,也要有苦練,還要學習判斷對手的球路、心情、喜好。
不聰明不沉著的人是打不好棒球的。
籃球、足球、網球和高爾夫球,也是如此。一個人的運動講的是上天給的天賦和苦練的意志,團隊的運動還得要加入默契和協調能力。
詹偉雄是個極其聰明的人,第一次見到他,印象就非常深刻。那一次見面是開會馬拉松,我們從黃昏六點馬不停蹄開會開到半夜十二點,開足了六小時,但是大家竟然一點也不感到疲憊,也絲毫不感覺時間飛逝。他腦子非常快,又不至於快得把人拋在後面﹔他的狀態很沉穩,又不會穩得把人悶死﹔他旁徵博引,又沒有絲毫炫燿的意味。一個在職場上這麼成功的人竟然沒有一點虛浮,這麼聰明的人竟然沒有一點驕氣,簡簡單單穿一件T恤,自然捲的長髮綁在腦後,笑起來很溫暖,很踏實。原來社會上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
這樣的人會喜歡球類運動,完全在預料之內,他會從各種文學、繪畫、音樂、電影、戲劇等藝術形式來寫球類運動,也在預期之內,但是,你絕對料不到他寫得如此變幻莫測。從川端康成、馬奎斯、普魯斯特、波赫士、哈威爾、卡夫卡、福克納、常玉、黑格爾、馬克思、韋伯、Bob Dylan,一直到波特萊爾、達文西、蘇格拉底、莫扎特、荷馬的史詩、蒙德里安的畫作、Queen合唱團等等,不可勝數,每一篇都有一個美學主題支撐他的球論。所以,當「打擊的辯證」或「一個幽靈,一個足球的幽靈,正在歐洲的上空遊蕩」或是「球打得像莫扎特的小夜曲」這樣的句子出現時,作者那熱情又浪漫的球類美學,簡直像是球手內心裡澎湃的靈魂,勢不可遏,迷魅了每一個觀者的眼睛和心靈。
什麼樣的人打什麼樣的球,如果詹偉雄是個球手,棒球而言,他是擅長飄忽變化球的投手﹔籃球而言,他是謀略大膽的教練﹔足球而言,他是主控全場的中鋒﹔網球而言,他的底線抽球和網前截擊一樣有力﹔高爾夫球而言,嗯,說實話,他太揮灑了,看起來不像是會打這種球的人。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球,他一定是勝利之後會跪下來親吻草地的那種人。
我覺得他最像個投手,面對他,你會突然發現你自己是個打擊者,你面前這個笑嘻嘻的投手擅長打心理戰,哪個角度的變化球他都有辦法操控,再無關的美學主題都能突然成為球類運動的相關思考,而且他穩控全場,你必須有對等的美學訓練,如此他的每一球你都能接,你的每一招都不虛發。你會一邊接他的球,一邊在心裡笑,嘖嘖,這傢伙,好樣的。一種棋逢敵手的快樂。
詹偉雄寫出運動的另一種意義:不論輸贏,能和聰明的人交手,真是太有意思太愉快了。
(作者簡介:柯裕棻,作家,喜愛觀看各種運動轉播,甚至於幾度荒廢學業,現任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