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震懾於自然的力量,常將無法控制的現象歸諸於超自然。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尊崑崙山為起源之所,穴居野處,居住在洞穴或樹上,即傳說中的有巢氏,另有伏羲氏發明八卦,教民馴養牲畜,進入農牧社會,乃有部落及國家之形成。殷商時期迷信鬼神,建宗廟以表達對天神、地祇及祖先的尊崇,周代更擴大之,天神的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地祇的河、海、山、川、人、鬼、祖先,還包括善惡的物魅皆納入祭祀。秦漢時期,大家族門第階級形成,封建社會下興起建造巨大宅第與宗廟,在佛教尚未進入之前,祭祀天神、地祇及祖宗之所是最主要的壇廟。
東漢時期佛教經中亞傳入中國,六朝時胡族統治者多認為佛教之信仰有助於護國,崇拜不遺餘力,佛寺及石窟大獲發展。同時也出現中國自創的黃老道教,它淵源於古代的方術,仿釋典而創出道經,似有與佛教抗衡之勢。道教為尋求不老仙藥,勤於研究煉丹之術,道士有如隱士,常喜築樓觀於山中,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及湖北武當山成為道觀勝地。
中國的宗教建築,主要包括歷史悠久的敬天法祖之祠廟以及漢代始出現的佛寺與道觀。歷代雖有帝王特別推崇佛道,且佛、道寺廟常受到皇帝之冊封,但終究未形成政教合一之局面。
中國佛教建築主要為佛寺、石窟與佛塔,據傳漢明帝時,西域高僧至洛陽官署鴻臚寺弘法,其後捨宅為寺,佛寺格局沿用傳統漢式合院布局。東晉道安譯佛經,後秦時鳩摩羅什入中土譯經,促使士大夫樂於近佛,興起捐建佛寺之風,唐代佛教形成八大宗派,其中天台、華嚴與禪宗成為中國化佛教,宋代佛教內涵趨於庶民化,佛教勢力握有許多寺田,強大的經濟實力,引起統治皇朝之戒心。南方禪宗寺廟吸收儒家思想,而宋明理學亦受禪學影響,南北漸顯差異,禪宗與密宗寺廟遂有區別,禪宗不重視寺廟之形式,主張頓悟,較少有巨大的佛塔或佛像。反之北方的佛寺主漸悟,往住側重於石窟的開鑿及巨佛的塑造,莫高窟、雲岡、龍門及麥積山等石窟可見之。
唐宋時期北方佛寺,殿閣形式多樣,早期佛塔居中,後期則代之以大雄寶殿。主殿有時為樓閣式,將二層或多層殿閣作為核心,內部供奉巨大的立佛。如獨樂寺觀音閣,也有些大殿寬達七開間以上,表現密宗精神,內部可供五尊以上大佛,如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另如正定隆興寺,延續繞佛敬拜儀式的精神,將佛座置於中央,殿內設迴廊。至於三開間小型佛殿為數最多,它也許未具氣勢宏偉之優點,但空間緊湊,結構簡練,如南禪寺、少林寺初祖庵及延慶寺,木結構靈活,運用移柱或減柱之法,使殿內空間符合所願。
明代燒磚技術邁進大步,使用圓券稱為「無樑殿」,五台山顯通寺為技術極為成熟之巨構。清帝室崇信喇嘛佛教在北方建造許多漢藏混合式寺廟,承德外八廟融合漢藏式建築創出前所未有之新形式,乾隆帝在北京北海西畔所建的「小西天」,則更是一座以漢式亭閣詮釋密宗曼荼羅之創作。
石窟寺先從西域循絲路進入中土,敦煌以彩塑取勝,而雲岡及龍門以石雕為優,六朝時期造像特色為秀骨清像,至唐代神態則轉為豐腴。龍門奉先寺巨大的毗盧舍那佛身披袈裟端坐,造型線條動靜相互平衡,方額廣頤,雙目散發慈祥光芒,史載為武則天所捐獻。石窟逐漸吸收殿堂空間形制,由洞轉為殿,鑿成前堂後室,頂作覆斗形,模仿廡殿頂,前室作雙坡,仿軒之空間。
佛塔是中國佛教建築之代表,具有高度創造性。佛塔初為珍藏舍利之用,六朝及隋唐時期佛塔多居於佛寺之核心,例如嵩山嵩岳寺塔。隨著禪宗之興起,佛塔地位起了變化,塔逐漸偏離佛寺中心,過渡形態出現雙塔制,分峙於大殿左右,如泉州開元寺為雙塔,大理崇聖寺則增為三塔。佛塔中國化之後,功能趨於多元,作為航行燈塔、料敵塔或起勝風水塔。塔初多用磚石、土及木混用,但易遭祝融之災,北魏洛陽永寧寺為史載最高之佛塔,惜因毀於火而不存,全用木結構之塔傳世極少,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為碩果僅存之巨大木塔,歷經千年仍完整,極為珍貴!唐代塔仍保持木構方塔之精神,如西安大雁塔為樓閣式,小雁塔為密檐式,宋代則流行八角塔,元明出現喇嘛塔,如北京妙應寺白塔、五台山大白塔、清代則出現融合漢式之喇嘛塔,如北京北海瓊島白塔,另又有金剛寶座塔,如北京碧雲寺塔。
道教結合了漢代以前多種神仙思想、巫術、陰陽五行學說而成,道教廟宇表面上模仿宮殿與佛寺,但為了體現神仙精神,喜在鍾靈毓秀之地建築廟宮,多用樓閣,以表達通天之意,登樓令人心曠神怡。所謂「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及「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道教吸收了許多道家及儒家的理論,所以道觀企圖表現與天地相容的意境,老子《道德經》所謂「有無之相生」、「長短之相形」及「前後之相隨」,實體之建築物與虛無之空間是相對存在的,所以又云「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道觀所處環境追求自然,擺脫限制,審美非為功利,空間得到解放,令人有體悟及想像的?迪,亦可能得自道家之賜。
太原晉祠的殿閣與園林交融,山泉曲折環繞,體現引水界氣之理論,聖母殿前鑿池,池上架十字橋,騰空而過,空靈之境於焉而生。湖北武當山奇峰聳立,雲煙繚繞,道觀林立。南岩宮及紫霄宮為典型道觀。河南開封延慶觀玉皇閣之建築形式暗示八卦,亦為深具道教特色之建築。南方繼承楚文化之古老傳統,民間信仰種類繁多,最後逐漸被歸匯於道教範疇,崎嶇多山的地理條件影響道觀至為明顯,因而南方閩、粵所見道觀,大多布局不強求左右對稱,如畫之經營位置,章法自由,強調揖讓或欹側,各殿因勢而立,但整體仍保持脈絡相通與空間貫穿之靈動特性,福建福州臨水夫人廟、安溪清水巖及四川二郎廟皆為佳例。
外來宗教除了佛教之外,伊斯蘭教在中國有近一千四百年的發展史,清真寺建築形式多樣,自漢代通西域,隨著絲路貿易往來,中亞與中土文化交流漸趨頻繁。唐代之後,伊斯蘭教成為僅次於佛、道教之重要宗教,特別是西北的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者眾,東南沿海的廣州及泉州為宋代大商港,也擁有廣大的伊斯蘭教徒。廣州懷聖寺仍保有最古老高聳入雲的喚拜塔。喚拜塔及圓頂成為伊斯蘭教建築外觀最明顯的特徵,新疆的清真寺多採中亞及阿拉伯建築形式,南京、北京、西安、蘭州等各地皆有規模宏大的清真寺,明清時期的清真寺,巧妙地融合了中亞及中國宮殿樓閣建築,為了得到大面積的大殿,常將數座屋頂連接在一起,使殿內禮拜空間加強縱深,如北京牛街清真寺。另外,西安華覺巷清真寺的布局亦具創造性,它將照壁、碑亭、殿堂、樓閣與園林穿插布置,形成一組縱深很長的漢式建築清真寺。另外,純為中亞建築的伊斯蘭教建築,以新疆喀什阿帕克和加瑪札及吐魯番蘇公塔禮拜寺為代表,它們運用泥土及磚石建造巨大的圓頂,從內部仰望穹窿,予人崇高神聖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