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法布爾此人此書 台大昆蟲學系名譽教授 朱耀沂
對昆蟲有興趣的人可能都聽過亨利.法布爾(J.-H. Fabre, 1823-1915)這個人和他的名作《昆蟲記》。厚達十冊的《昆蟲記》被譽為自然文學經典之作,至今已被譯為五十多種語言,但《來自昆蟲記的呼喚》這本書的重點不在介紹這部膾炙人口的作品,而是放在法布爾的生平及他在如何的處境中從事昆蟲觀察及寫作。
作者奧本大三郎是日本埼玉大學的法國文學教授,以業餘昆蟲愛好者及法布爾迷而聞名,同時也是文采絕妙的名作家。由於能夠直接閱讀法文原典,他對法布爾的了解及感情極其深厚,在日本享有法布爾專家的美譽。攝影者今森光彥是日本自然攝影名家,也是法布爾迷。兩位昆蟲名家的攜手合作、實地訪查,讓讀者得以透過精采的圖文及第一手的旅行筆記,認識法布爾的一生和他的昆蟲世界,並且神遊法布爾的故鄉,體驗南法風情。因此本書可說是關於法布爾和法國南部很好的一本主題旅遊導覽書。
容我在此分享一點個人對法布爾其人其事的想法。我從小喜歡昆蟲,長大後靠蟲養家,長達四十年的歲月以昆蟲專家立足;退休後這十年,又回到單純的愛蟲人、玩蟲人的身分。從專業及業餘這兩種不同的角度來看法布爾,自然有著不同的感受和評價。法布爾能享有「昆蟲詩人」、「昆蟲文學家」等美譽,絕非偶然,他不僅觀察入微,還能以流暢的文筆將觀察的結果正確且詳細地描述出來,引起一般人的興趣。想到一百多年前他所進行的觀察及實驗,只是靠簡單的放大鏡及身邊的一些材料,設計出一些適於飼養及觀察的裝置,就不能不佩服他的毅力、智慧及克難精神。
但法布爾質樸、不諳世事的一面,也為他的生活帶來一些困境。例如本書第五十頁提到的,他曾在當地政府主辦的講座中,當著年輕女性面前講解「植物的受精」,引起衛道人士的抨擊,最後不但被逼得辭去現職,還被迫搬離住了多時的亞維農。事發當時,法布爾任教十多年的亞維農高級中學的同事,無一人出面替他解圍,多少反映出他人緣欠佳的事實。當然,亞維農曾是羅馬教皇宮殿的所在地(見第一百一十一頁照片),民風純樸,法布爾的開放行徑必然觸犯眾怒。
從法布爾的一生可以看出來,「毅力」是他成功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之所以能在孤獨、清苦、不為多數人接納的環境中,持續與昆蟲打交道,而且擁有傲人的成績,憑藉的就是過人的毅力。但從他身上可以得到的另一個啟示是,要讓毅力達致的成果發揮最大的影響力,還是要當一個被社會接納的成員才行。
序二
你也可以是博物館館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 周文豪
追隨法布爾的腳步,你也可以是博物館館長。最近我是這樣想的。
《來自昆蟲記的呼喚》真是一本通往法布爾世界的捷徑,精采。
我對法布爾並不熟悉,但在翻閱達爾文的《物種源始》時,始竊知達爾文以「天下無雙的觀察家」來稱呼他,而顧爾德(S. J. Gould) 則稱他為「達爾文時代最負盛名的昆蟲作家」,此外,他還有「昆蟲詩人」、「科學詩人」、「昆蟲學的荷馬」……等稱號。但在有這些稱號之前,他曾經窮苦潦倒,居無定所;令人感動的是他並沒有因為有個「待填飽的胃」,而忘卻那顆「渴望滿足的心」。
他努力向學,終成教授,積極投入實驗行為學研究,也將學術論文寫成大眾可讀的書籍,成為遠近馳名的科普作家。不幸的是,他因為受牽累而丟掉教職,連雷基安博物館館長職位也不保。幸好天無?人之路,法布爾獲得一筆貸款,得以購下一塊滿是石礫與野草的荒地,成為一座無形的新博物館。法布爾曾說:「這裡的昆蟲的確是既多又齊全……如果我能夠讓牠們說話,那麼跟牠們的談話一定會使我孤寂的生活得到許多樂趣。」他也曾說:「你們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我是在牠們活蹦亂跳的情況下進行研究;你們把昆蟲變成一堆既恐怖又可憐的東西,而我則使得人們喜歡牠們。」
雖然有形的館長寶座展翅而去,法布爾反而走入自然,成為沒有牆面的郊野博物館館長。他用雙眼當解剖刀,用心當鑷子,用筆當攝影機,將野外活生生的畫面一一躍然紙上,清晰地建構出昆蟲生動的行為。從字裡行間,讀者也能體會法布爾的惻隱之心,他曾記述一段蟋蟀被姬蜂幼蟲在體內寄生的情形:「你可以看到蟋蟀因被咬而快速、無助地揮動著觸鬚和尾毛,空口的大顎不斷張合,甚至抽動著腳;而蜂的幼蟲則泰然自若地在牠腹中搜尋牠的重要器官,這對被麻醉的蟋蟀而言,是多恐怖的夢魘!」由此可見,法布爾是全心全意用他的情感來耕耘昆蟲的觀察。追隨法布爾的腳步,其目的不在全盤吸收他所觀察的昆蟲現象和他的詮釋,而在於如何受到?迪並有所懷疑與再詮釋。這是新世代的郊野博物館館長應有的氣度與高度。
我相信,為法布爾《昆蟲記》所吸引的讀者,大多有股造訪法布爾原鄉的願望,但跑一趟南法去看他的昆蟲觀察地不是一蹴可及的事。如今,奧本大三郎與今森光彥幫我們做到了,《來自昆蟲記的呼喚》把一切勝景帶到我們跟前。我很高興因為《物種源始》一書而於去年造訪了達爾文故居「當屋」(Down House);現在透過這本精采絕倫的《來自昆蟲記的呼喚》,我又得以神遊法布爾所居住過的地方,感覺與他更接近了。
咦!我似乎聽到了「阿爾瑪斯」的呼喚!
序三
像我這樣的蟲痴們 成功高中生物科教師 洪敬承
我其實平時蠻討厭看著滿滿都是文字的書,所以原以為這本介紹法布爾的書,會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沉沉睡死在書桌上,怎知書裡眾多的昆蟲圖片、大自然美景、古老歐式建築,以及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與痴狂,卻深深撼動了我。原來,這本書的主角法布爾還有兩位追隨他腳步的本書作者──奧本大三郎與今森光彥先生,也和我一樣是熱愛大自然、追在昆蟲屁股後面跑的「蟲痴」。
本書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其一是介紹這位一百多年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看他以細膩的情感及說故事般的筆法,描述常見昆蟲的型態與行為,撰寫出多達十冊的《昆蟲記》,而這套書可是夯到百年後的今天呢!對喜愛昆蟲的大、小朋友們,這十冊書的內容可能是吸引他們走入昆蟲領域研究或愛上昆蟲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者,本書作者奧本大三郎與今森光彥這兩位我遠遠不及的「蟲痴」,他們如何以「朝聖」的心情,踏著一百多年前法布爾走過的路,親自體驗這位令後人稱道的偉大昆蟲學家,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孕育成長。他們兩人一位用紙筆,一位用相機,細細融入並記錄了法布爾當年觀察昆蟲的自然環境、研究室兼住家的「阿爾瑪斯」,以及許多法布爾生動描繪的昆蟲們,如狩獵蜂、糞金龜等。喜愛昆蟲的人,一定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這些不同時期的「蟲痴」對昆蟲的喜愛與熱忱!
拿著昆蟲網、追著昆蟲跑,似乎成了現代社會中的異類。我還記得大學時代開車到拉拉山採集,看到天黑後飛到路燈下的鍬形蟲與獨角仙時的亢奮;也曾在大學剛畢業時,用數個月實習的微薄津貼自蟲店購入世界最大的甲蟲──長戟大兜蟲,那時被家人罵到臭頭的畫面依然留存腦海中。十多年來,我對大自然、動物甚至是昆蟲的喜愛都不曾改變。
現在的學生總愛討論電玩,或者假日整天「宅」在家中。每當我在講台上說著十多年前在大水塘釣螯蝦、鯽魚,或跳下水中摸蛤仔的往事時,他們都會露出一副「你是哪來的外星人?」那般不可置信的表情。當我教授著我熱愛的生物學時,也常因為大家越來越看不到大自然之美而內心淌血,但直到看完這本書,這些沉睡腦海中的情感又再度被喚醒湧出。
如果你也是個昆蟲迷,如果你也曾聽過法布爾,不論你是大朋友或小朋友,請好好地翻翻這本書,相信它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感動與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