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4 項符合

鄉愁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5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鄉愁」(原書名:彼得卡門沁德...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5/04/27
「鄉愁」(原書名:彼得卡門沁德Peter Camenzind,書中主角名字)是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的第一本小說,出版於1903當他26歲。光讀作品,不會以為是個年輕人的手筆,因為思慮太圓熟,角度太廣泛,體驗太深沉,看出是經歷生命複雜體驗後的作品。實在早熟! 赫塞的...
鄉愁 鄉愁

作者:赫曼.赫塞 / 譯者:柯麗芬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08-0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鄉愁

內容簡介

  《鄉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塞成名之作,也是他回憶式的自傳,描寫一位生長在阿爾卑斯山下的少年,從少年以至青年成長過程中的慾望、挫折、困境,以及脫離困境的反省和決斷,生命的斑斑痕跡。此書撼動過無數讀者心弦,深深影響台灣許許多多的文藝青年,成為他們探索生命意義和心靈境界的重要指標。不變的青春、永遠的鄉愁,還要繼續燃燒!

作者簡介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一八七七年七月二日生於德國南方小鎮卡爾∕雨騰堡(Calw / uerttemberg)。年少時迫於父命曾就讀神學院,後因精神疾病而休學,但始終立志成為詩人,更在二十二歲時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浪漫之歌》。

  二十七歲《鄉愁》一出,佳評如潮,繼而是《車輪下》、《生命之歌》、《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玻璃珠遊戲》等一部部不朽之作,讓他於一九四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位二十世紀德國文學浪漫主義的最後英雄,於一九六二年病逝,享年八十五歲。

審定者簡介

陳玉慧

  法國國立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系碩士。曾隨西班牙小丑劇團巡迴演出,並於法國陽光劇團實習、紐約外外百老匯導演。由於本身從事多年的編導工作,因此作品呈現出的風格偏向社會寫實。再加上她深諳多國語言,遊走於不同種族文化,因而創作內容廣泛,不論在文學、戲劇與新聞領域皆獨樹一幟。
著有《徵婚啟事》、《海神家族》等暢銷書。

譯者簡介

柯麗芬

  東吳大學德文系、輔仁大學德文研究所畢業,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德語文學博士。兼職德語教師及中德文翻譯。

 

推薦序一

  說來赫塞似乎扮演了我少女時期的精神導師,那種恆常安靜的靈光片語,帶著愁思真摯的美麗思想,時時激盪著年少的心。
我愛赫塞,一直都愛。他的書一直是我年輕時期的身邊書,那些年他一直是我心裡的人。
於今我年紀已漸長,我希望赫塞的《鄉愁》仍然可以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少男少女。

  簡潔平實的文字力量,誠摯地覺察著生活細節與往事種種,對自然大地的臣服描摹,對感情與生命的幽微傷感……他就這樣地迷住了我。

  我於今回想,還好當年我的偶像是赫塞而不是別人,於是我某個部分悄悄地被他形塑成今天的我,原來這一切都有跡可尋。重讀赫塞,彷彿從書本裡走出一個不知何去何從卻又懷抱夢想與帶著傷感的少女身影……
── 鍾文音(小說家)

推薦序二

  讀高中的時候,赫塞的作品陸續譯成中文在台灣出版:《鄉愁》、《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因為赫塞我喜愛上一種獨白式的文體,像日記,也像書信;像孤獨時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赫塞的文學可能影響了一代的青年走向追尋自然、流浪、孤獨,追尋自我的覺醒。──蔣勳(作家)

推薦序三

學習加倍濃烈的喜怒哀樂──重讀《鄉愁》 楊照(作家)

少年時期翻讀赫曼赫塞的《鄉愁》,過程極為戲劇性。

  書的開頭部分有許多關於故鄉村莊與大自然的細膩描寫,卻缺乏可以引人興趣的故事情節。順著一行行的文字讀,逐漸接受了這應該是一本以辭藻取勝的長篇散文,而非提供懸疑變化閱讀樂趣的小說,因此開始猶豫遲疑要不要耐住性子繼續讀下去時,突然書裡那個叫培德?卡門沁特的主角幹了一件奇怪的事。

  他愛上了一個叫蘿西的女孩,想要送花給蘿西,他原本想爬到險坡上摘幾朵薄雪花,卻嫌薄雪花不夠漂亮,於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他鼓起勇氣去摘掛在懸崖上的阿爾卑斯玫瑰。他必須用嘴咬住剪下來的花枝,才勉強手腳並用安全從崖壁上下來。然後坐了五個小時的火車回到城裡,他把艱苦得來的阿爾卑斯玫瑰包好,走到蘿西家,趁機從開著的大門溜進去,「張望了一下傍晚微暗的走廊,把隨意包紮的花束放在寬闊的樓梯上」。

  「沒有人發覺,不過我也無從得知,蘿西是否收到我的問候。但是攀爬懸崖,冒著生命危險,只為把玫瑰放在她家的階梯上,儘管有些酸楚,其中的甜蜜、喜悅和詩意還是讓我愉快,至今餘韻猶存。」

  少年時讀到這裡,我心中暗叫:卡門沁特,你這個笨蛋!蘿西怎麼會知道那花是要給她的?就算猜到花要給她,蘿西又怎麼知道那花是你送的?就算猜到花是你送的,她也不可能知道你為了摘這朵花所冒的險與耗費的心力啊!卡門沁特,你這個笨蛋、笨蛋!

  可是這樣罵的同時,內在有某根神經被觸動了,隱隱地同意了卡門沁特的做法,感受這裡面的愛情有我過去不曾想過的更深層的道理。

  愛的不必回報,愛的自足自證,還有愛情進入我們生命,因而幫助我們超越了原本的生命,完成了原本不會做原本無法完成的事,愛情創造的生命奇蹟本身是一份巨大的、無可替代的滿足,甚至勝過想要從愛情對方得到回應的要求。

  很難形容那莫名的震撼。少年的我把書放下來,遲遲無法讀下去,不是因為擔心書會太枯燥無聊,相反地,擔心書裡還有更多這種衝擊震撼的內容,捨不得就這樣任意讀過去。

  後來當然還是讀了,時快時慢忽快忽慢地讀。書的內容常常顯得如此熟悉,引誘人快快讀。少年成長生活中會遇到的同樣困惑。愛情,尤其是單戀,以及被年紀較大的女性吸引的經驗,濃烈的愛情,卻只能用笨拙的語言與行為試圖表達,在表達的過程中苦嚐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還有對於友誼的想像與追求。與朋友相處得到溫暖的安慰,卻也往往在和朋友相處中彆扭、受傷,觸動了自己最孤獨孤僻的陰暗性格。

  還有自我的追尋,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的困惑,乃至恐慌。追尋自我過程中,必然與大人、與大人的秩序發生衝突齟齬,嚮往大人能夠得到的尊重對待,卻又看不慣大人的庸俗與無趣。

這些經驗,《鄉愁》裡的卡門沁特和我們如此相似。

  然而書裡卻又無可避免透露出再陌生不過的氣息氣氛,讓我每讀一段,就不得不放慢速度,苦澀地咀嚼思索。

  像是他面對母親與小艾姬與好友波比三次死亡時的態度。每一次那死亡都緩緩降臨,無從逃躲,他也竟然都能不逃不躲,在生命終極的損傷中得到豐富的記憶。

又像是他和艾兒米妮雅深夜湖上泛舟中,既不浪漫卻又最浪漫的對話:

「我可否問您,這份戀情令您感到幸福?悲傷?或者二者都有?」

「啊,愛情並非為了使我們幸福,而是要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承受力有多強。」

  又例如去到阿西西遇見了愛上他的寡婦,卡門沁特對於不求回報的愛情有了相反的體會:「以前總以為,不須回報的被愛是一種享受。當下,我卻明白了,面對一份無法給予回應的深情,如此令人難堪。」他的態度改變,包括重新評價自己當時徹底不求回報送給蘿西的那朵阿爾卑斯玫瑰嗎?

  我這樣一邊閱讀,一邊油然生出了淡淡卻堅持的決心,我一定要弄清楚,赫曼赫塞筆下的卡門沁特,他的生命和我自己,我週遭其它少年的生命,究竟差異何在?

  花了二、三十年的時光,我才逐漸摸索出方向,找到了一些答案,或者該說,通向答案的線索。

  卡門沁特比我們幸運,在多重情境的環境裡成長。他和大自然間如此親切,他有著全幅完整的田園視野,更重要的,他不斷和其他生命的精采典故相遇。他和李亞特前往義大利浪遊,追索十五世紀文藝復興初期的藝術與人文感受。他研究中世紀的聖方濟,到阿西西體會聖方濟的貧窮,與貧窮中生出的最大慷慨與無邊愛心善行。他廣泛閱讀不同時代不同文明的書籍。

  雖然這本書的德文原名就叫《培德?卡門沁特》,雖然這本書從頭到尾籠罩在培德?卡門沁特個人的心思與敘述中,但這表面的單聲道中包藏的,其實是多重生命意義的交疊交雜。透過其他生命,愛情對象、朋友以及古往今來文明累積,卡門沁特得以在有限個體經驗中,開發近乎無限的喜怒哀樂感受能力。是的,他和我們有著相近類似的喜怒哀樂,但他的喜怒哀樂,加倍強大、加倍寬廣,因而在如此寬廣幅度中訓練出來的生命,就能夠飛到我們上不了的高度,潛到我們下不了的深度。

  除非,我們願意動用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能量,以敏銳的想像緊緊閱讀,不甘心地跟隨培德?卡門沁特上山下海,讓他的生命高度深度,變成我們生命的高度深度,或至少是,我們生命高度深度的量尺。

推薦序四

我的赫塞鄉愁 陳玉慧(作家)

  少年時代,第一位啟蒙我的作家是赫曼赫塞,那年我十六歲,是個既頑固又悲傷的少女,老是和自己做對,且不明白這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些年赫塞安慰著我,讓我知道:人世如此不盡美好,而追尋自我的道路又如斯孤單。或許因為他已明白揭櫫過那條道路的路標,或許,爾後,我才覺得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切都那麼正常與自然。

  赫塞告訴我的是:追求自我實現是必然之事,但卻又是多麼的不容易。或許,赫塞替我打了預防針,悲觀的我再怎麼沮喪,自始至終一直堅持走在自我之路,沒有退縮或妥協。就像他說的,每一件事情的開始都是個魔術,它會保護我們,幫助我們活下去。還有,神讓我們陷入絕境,並非要毀滅我們,而是要讓我們去發現新希望。

  我第一本讀的是《徬徨少年時》(Demian),那舊書我到現在仍保留著,有時還會拿出來翻閱,看著以前用筆的加線和加注,回味自己的年少。如果沒有赫塞,我一定更頑固及更悲傷,對人世更不解。

  後來,我讀了赫塞其他的作品,我發現,赫塞的作品一直有自傳的成分,不管是「徬徨少年時」的德密安或「流浪者之歌」裡的悉達多王子或「鄉愁」的培德.卡門沁特,其實都是同一個人,也是赫塞他自己。

  等到我自己開始寫作後,我也才知道,無論寫什麼故事,我其實也都是在寫自己。但是要像赫塞那樣完全沒有保留地把他人生或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挑戰和質疑寫成一個他人求道的故事,在這一點上,他是絕無僅有的作家,文學史上也只有他,選擇直接面對自我的人生命題,並且為題下作,寫那麼多書。

  我常憶及,他的年少是多麼不幸,敏感纖細的他被父母逼迫去唸神學院那些日子是怎麼過的?為什麼他那時有自殺傾向,把買教科書錢拿去買了一把槍?後來他果真自殺了,所幸,槍枝恰好事先不巧走火,救了赫塞一命,赫塞後來把「人世」(die welt)二字書寫於牆上,從此再也不想自殺了。

「人世」二字成為解救他的救贖。

  那時他宣稱「不是詩人,便什麼都不是」,已經寫了許多詩,實際上,他早在十三歲時便寫,從來沒斷念,十九歲那一年,他寫了這本「鄉愁」,從此一夕成名,躋身暢銷作家行列,年少的赫塞便能以優美的德文寫作,還好他沒死,後來不但本本作品洛陽紙貴,他甚至還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赫塞在二次大戰前後一度被歐洲文藝青年視為精神導師,作品暢銷無數國家,在五零年代,也是各地嬉皮的圭臬,那是拜他崇尚自然和遵守和平主義之故,時到今日,他仍然是世界各地青年最常閱讀的作家,網路上到處都截取他的文字和思想。

  而我想,赫塞是佛教徒,他是東方的,中國文化思想深深影響著他。否則怎麼可能寫出像悉達多王子那樣的作品?不然便是繪畫救了他,我看過許多他的水彩畫,安靜,簡潔,明亮,繪畫投射他靈魂的正面,讓他忘記負面。那些年,他和第三任妻子妮儂住在瑞士盧加諾湖,他熱愛南國山水風光,有一陣子整天在做畫,那些顏色和線條組合緩和了他晚年的情緒,那些繪畫中的風景正是他內在的生活秩序:他渴望回歸大自然。

  除了崇尚大自然和熱愛藝術,赫塞一直有宗教家的氣息,在許多書中,他強調友情和博愛精神以及承擔社會責任,他仰慕苦行僧聖芳濟,從小對學院教育不適應,但一直對手工藝深感興趣,還一度當過工人,長大後喜歡旅行,尤其去義大利。

  上述這些人生面向在他的第一本書「鄉愁」中幾乎己顯現出原型。之後,他在其他作品也充分讓這個原型繼續發展。

  此外,他母親的早逝及父親對他嚴厲的處罰也造成他人格極大的陰影,這些在很多作品中也都可讀到,在「?愁」中,母親更早便死了,而培德卡門沁特仍然有自殺傾向,與父親終成陌路人。在寫「徬徨少年時」前,赫塞和榮格的學生楊格做了很長的心理分析,終於把童年惡夢托盤而出。他原來是榮格忠實信徒,但後來他揚棄榮格接近佛洛依德的理論。

  赫塞的創作主題是自我追尋,他雖認為個人化是必然的,但個人不必對社會對立,對待社會,他是寬容的,他甚至強調社會責任和義務,強調友情和博愛,赫塞個人的博愛精神從第一本書「鄉愁」起到最後一本傑作「玻璃珠遊戲」全都表露無遺,諾貝爾文學獎必須頒給他。

  誰最推崇赫塞?德國作家湯瑪斯曼及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兩位恰巧也都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那些年,赫塞被納粹列入黑名單,他的反戰立場激怒了許多民族主義思想的德國人,大半輩子都流亡瑞士,後來乾脆放棄德籍歸化瑞士,那些年,那二位朋友經常通信鼓勵他。湯瑪斯曼極度推崇的作品是赫塞當年以主人翁辛克萊之名發展的「徬徨少年時」,他認為那書直追喬伊思的《尤里西斯》和紀德《背德者》的重要性。

  赫塞的反戰和平思想到今天還影響無數西方年青人,尤其是德國人,他們從小便必須在課堂上讀他,許多德國作家的寫作受到他的啟發,許多人也因為他而接觸東方或佛教文化,赫塞作品的自覺與自省態度深深改變了德國民族的內在靈魂。

  在重新閱讀鄉愁這本書時,我跟隨著赫塞到了瑞士,去了我也摰愛的義大利,看到他如何在文學中獨自學步,如何陷入無望之愛,如何酗酒度日,又如何在友情中找回歡笑,重讀這本書,必須驚嘆:此書竟然出自一位十九歲的作家,而這位十九歲的少年作家已有多少的人生智慧!
我再度對赫塞的鄉愁充滿鄉愁。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63531
  • 叢書系列: 故事館-青春進行式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鄉愁」(原書名:彼得卡門沁德...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5/04/27
「鄉愁」(原書名:彼得卡門沁德Peter Camenzind,書中主角名字)是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的第一本小說,出版於1903當他26歲。光讀作品,不會以為是個年輕人的手筆,因為思慮太圓熟,角度太廣泛,體驗太深沉,看出是經歷生命複雜體驗後的作品。實在早熟!
赫塞的小說多是散文式的呈現方式,頻繁描寫大自然外在現象與主角高低起伏心情的互動,風格十足的浪漫多感。這本第一本小說,大概就已定調宣告這是他的風格。從他與大自然的互動,透過散步、旅行,還有沉思,他熱愛自然、順應自然的中國文化道家情懷,躍然紙上。
「鄉愁」主角,享受自然,擁抱孤獨。年輕時看著母親從自己手中因病而逝,逐漸跟嗜酒的父親無法溝通,終致離開瑞士山嶺間的故鄉,到外界念書、漂泊、工作。在外期間,靦腆的他,數次失敗的單相思,以及同齡好友的溺斃早夭,讓他常常只能自己反芻濃郁的情感。於是他也慢慢開始喝酒,好讓自己的豁達、外放諷刺的一面,可以在酒精催逼下瀉壓!我似乎看到了李白,猶如在赫曼另一本書「車輪下」的水中撈月的主角漢思。
傾聽風雨、仰望星辰、慣看春風秋月的彼德卡門沁德,多像道家人物啊!他的種種挫折,孤獨的苦難,透過對自然之愛得到「真與美」的撫慰與復甦。更令我驚訝的是,赫曼赫塞的愛,不只在與自然互動間獲得自我救贖,甚至放大到超越性別與外表,比如對像是否同性別(李亞特)或殘障(波比)。
在這本自傳式的小說裡,赫塞對於愛情,以及愛情是否需要回報,有個體驗:幸福與外在願望的實現沒有甚麼關係。青春的愛戀苦楚,僅管多麼難捱,卻不是甚麼悲劇。無法擁有愛人,無損於他的生命、自由,工作與想法。就是有這樣的態度,赫曼筆下的人物就常常是超脫小愛的豁達人物了。
當遊子在外數十年後,見過這世界的繁華,交往過這人間的龍鳳,欣賞過這紅塵的山水,彼德卡門沁得在年紀較大後,還是回到了故鄉,跟不知所措、已經老去的父親相處,一起飲酒。自我成長的故事,充滿佛家生命輪迴的道理,難怪他日後會想出更精彩的「流浪者之歌」這本不是佛經的佛書了。
人生就是悲歡離合,就是嘗試與堅持的組合。初衷,則是那個故鄉。人們遊蕩紅塵,總有人回不了故鄉(像作生意的出家人),即使出家人也可能。
看完,心很寧靜、安慰!
 意外的好看 雖然名為鄉愁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3/01/28
意外的好看

雖然名為鄉愁 但是並不很憂鬱的那種

作者對自己的心裡描述及為誠實及誠懇

可以感受到天真浪漫的 大男孩的心思

 及對大自然的深情



翻譯的很棒 看的行雲流水
 意外的好看 翻譯的很...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3/01/28
意外的好看



翻譯的很好

行雲流水的一下子就看完了



雖然 名為鄉愁 但是並不是很憂鬱的那種小說

作者寫自己的心思 很誠實而誠懇

彷彿看到一個天真的大男孩 回顧自己的種種浪漫
 一部純淨的作品!講真摰、純潔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2/01/04
一部純淨的作品!講真摰、純潔的友情與愛情,講豐富的人類之愛,讀之胸中盈滿感動,予人深邃啟迪的赫塞之書。



這或許\不是一本適合於年屆不惑時初次閱\讀的書,在重度迷戀了毛姆那樣長的歲月之後,初遇〈鄉愁〉,內心平靜的湖水仿佛被投入震憾彈,鉅大的反差掀起洶湧狂濤,久久不能自已!赫塞(1877-1962)與毛姆(1874-1965)是同時代的作家,以赫塞在文學上輝煌的成就與豐碩的作品累積,毛姆所選的十大小說中,卻完全沒有赫塞(反而選了像〈紅與黑〉、〈咆哮山莊〉等作品),這雖然與毛姆固守古典的侷限性有關,但也很清楚地揭示了兩人對於靈魂的思考與追求,有著截然不同的信仰。



毛姆最重要的小說〈剃刀邊緣〉和〈月亮與六便士〉,以萊雷、思特里克蘭德兩位聖者,塑造出分別代表「真、善」與「美」的追求者,他們通過魔鬼附體、烈火灼身式的瘋狂追求,使自己的靈魂獲得了安寧,萊雷在最後甚至深入與身處泥沼地獄的人們相處,顯露出神性的光輝。這兩部長篇小說以優雅簡約、流暢精妙、閃耀智慧光芒的故事,深度挖掘人性至驚人的境地,獨特的通俗性,卻又教人反覆低吟,真是寒冷如冰,卻醇美如酒;輕盈如風,然刺激如電光石火。



赫塞的作品至今我只接觸了〈流浪者之歌〉和〈鄉愁〉,分別是悉達塔和赫塞本人的自我追尋,前者藉由東方吠陀哲學的頓悟啟發,參透世俗與愛慾。後者則以明快流暢的文字,娓娓訴說赫塞自己由年少困頓到成長體悟的經歷,沒有精心舖墊和奇異轉折,侃侃而談的獨白式敘述,有如悅耳抒情的天籟,書中淡淡的呢喃,卻自然地流瀉熾烈的情感與動人的自我超越。作者在反思自己的童年、求學、戀愛、離鄉、返鄉種種歷程之後,最終找到了思路:這些人喧騰地從我身旁經過、遠去、淡忘,學著去愛人,把從前戀慕漂亮女人的心情,轉而去愛老醜的酒徒。



不能清楚分辨毛姆或赫塞,究竟哪一位的思辯力量較能震憾我,他們都是絕無僅有的作家,但卻有著極為不同的生花妙筆。思索小說描寫人性必不可少的素材,我想能有一些有趣的比較:愛情、肉慾、酒、犯罪、及死亡等不同的感官訊息。在毛姆眾多的創作中,愛情始終有著獸性和神性的混合,獸性驅使人尋求肉慾的滿足,神性驅使人追求毫無瑕疵、聖潔的美;獸性必然激起愛情一種瘋狂的占有欲,神性又讓人實現無限的美,此一內在的矛盾,交織出狂亂又絕美的幻覺-以及幻覺的破滅。而赫塞的愛情(應該說是〈鄉愁〉中的愛情),對於肉慾則是甚少著墨的,他的理解是這樣的:



對我而言,愛慕是一種淨化心靈的崇拜,是照亮幽暗內心的一團熊熊烈火,如同伸出祈禱的雙手,迎向藍天,我尊敬女性,將她們視為美麗又神祕的個體,天生麗質與穩定的內涵,理該受到呵護珍惜,她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和高山的頂峰,遙不可及,與神同等位置....



雖是非常昇華、高貴的情懷,卻有著幾近膜拜式的迷戀,感覺像年少迷惘時期某種情感的投射,也許\我對赫塞還不夠了解,不過他似乎用其他的方式來釋放平靜澄澈之下掩藏的熾熱狂亂,那就是酒的世界。仔細回想,應該是頭一次在文學作品中接觸這特別的領域,那是個陌生的、充滿幸福狂喜的幻象世界,根據赫塞的敘寫,他在其中得到了形而上的慰藉,有如一種拯救力量的酒的世界,可以放縱慾望、解除束縛、回歸自然,微微瘋狂的快感,消弭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這部份只是我單純的閱\讀感受,也許\要在日後消化更多的作品,才能有確切的結論。



除了在內涵上十分地不同,兩人的文學作品表現方式顯然也各有強烈的風格。毛姆以嚴謹的起承轉合的結構,創造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的精彩故事,他的作品充滿了戲劇式的魅力,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改編成好萊塢的劇本,但直白的語言卻讓他缺少了符號性的抽象,這一點赫塞就非常優秀,他的作品運用了精確的象徵,比如以焚風描繪那令人心碎的鄉愁(此段描寫實在優美得無以復加)、以飄泊的雲來代表遊子的美麗與悲傷、以船來具體化充滿冒險性的未來。我想這和赫塞以淡雅抒情的文字來訴說精闢哲理的選擇有關,他的獨白式文體於象徵的靈活運用上,也有很好的優勢。



習慣了毛姆式黑暗的熱情、掙扎的人性尊嚴、陰鬱的激情、文明的逃離,竟然有點猶豫是否要擁抱赫塞那蒼茫遼闊的精神世界。同樣是靈魂的探索,今後會試著再繼續深入了解赫塞深邃的思想和溫暖的情感,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
 我必須很臉紅的說,絕大部份傳統...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09/02/20
我必須很臉紅的說,絕大部份傳統文學的巨著對我都是相當陌生,學生時期的我醉心在經濟政治與心理學方面,在金融業上班的十餘年,我甚少碰觸非專業領域的世界,即便是開始耕讀生活的這六年來,大量的文學與小說開始進入自己的書房與眼簾,但是浪漫派的古典純文學依舊是我的「不敢闖進的聖地」。

        直到08年,因為擔憂紙張紙漿的大漲以及繁體中文的可能式微,為免許\多非暢銷書日後的絕版,為了日後的個人圖書館的藏書著想,便大量的購置書籍,赫曼的整套作品因此進入了我的書房,直到前幾天,我終於翻開了「鄉愁」。



        這書對我來說最大的震撼是,這是赫曼‧赫塞第一部作品,19歲少年作家的作品,在他27歲出版。回想起我的十九歲,竟有如此相同的故事,從他鄉到大城求學,在故鄉與大城之間有著相同的矛盾,有時候兩邊都是原鄉,更經常是自外於大城與家鄉,兩邊都產生了陌生與隔閡。

       我對於赫曼‧赫塞的同學與室友「李亞特」最為感興趣,他是赫曼‧赫塞少年憂鬱的另外一個陽光的鏡子,從李亞特身上找到了單戀苦戀未果後的救贖,南國義大利的畢業之旅帶赫賽到人生的新領域中,然而就在旅行結束後的一場意外,李亞特溺斃在返回的家鄉,我喜歡這位李亞特,因為每個憂鬱與偉大的心靈角落一定有個李亞特的靈魂。



       這書的內容很簡單,以回憶式的自傳體裁,描寫一位生長在阿爾卑斯山下的少年卡門沁特(也可以視為赫曼‧赫塞本身),從少年以至青年成長過程。看到一個生命不斷在慾望、挫折與困境之間掙扎,以及脫離困境的反省和決斷,生命的痕跡斑斑。

       書中的大部份地方我都去過,蘇黎世、米蘭、那不勒斯、托斯卡尼、熱那亞、佛羅倫斯等等,有著我與愛妻的甜蜜回憶,或許\09年或10年可以辦個「赫賽之鄉愁」文學旅行團也說不定。



        評:世界文學遺產,太好看了!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水滸傳
作者:吳淡如
出版社:聚光文創
出版日期:2019-06-03
66折: $ 26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健康之道有聲書第 1 輯新版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2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2025ㄇㄚˊ幾手帳+桌曆套組(隨書附贈霧面PVC書套+書籤)
作者:YUKIJI
出版社:春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9
66折: $ 626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給自己最好的祝福:手寫經書組合套書(四冊):《寫.藥師經》、《寫.金剛經》、《寫.觀世音菩薩普
作者:張明明(範帖寫作)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3-10-12
66折: $ 73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吾命騎士【2025珍愛特裝組】
作者:御我
出版社: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2
$ 558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惠與亞實 (首刷限定版) 05
作者:S井ミツル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2-12
$ 153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療傷遊戲 重新開始 05
作者:日ノ原巡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2-05
$ 11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86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壓力下的優雅:喚醒以人為本的台灣經濟
作者:洪財隆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5-02-05
$ 33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藥師少女的獨語 14 (特裝版)
作者:日向夏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2-14
$ 187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世界哲學史(7):近代篇(II)近代哲學的演進:自由與歷史
作者:伊藤邦武、山內志朗、中島隆博、納富信留等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12
$ 31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