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把學校和職場的斷橋接起來!
學生時代讀書認真,成績一直很好的我,進入職場後仍然非常努力!即使如此,在工作的前面兩年,我受到了許許多多的打擊,工作表現不被上司肯定,每天上班顫顫驚驚,常常被主管責罵及被周圍的人利用。當時的我充滿挫折感,對自己幾乎失去了信心!
我從小就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就像我努力念書成績就會好!這樣想,難到不對嗎?但進入職場以後,很快就顛覆了我的「校園經驗值」,我發現事情真的沒這麼簡單!我曾經找不到方向,勉強做著不適合我的工作,忍受暴燥霸道的上司,努力不但沒有成果,還常常被周圍的人欺負。我從一個學校的高材生,變成別人眼中的職場笨鳥。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當時的我,心裡有說不出的茫然!
後來我終於知道,職場環境和學校,有著非常大的差別。想要在職場勝出,考驗的項目和學校的考試完全不一樣!職場的遊戲規則,比學校要複雜太多!舉例來說,從求職的第一步的「履歷表」跟「自傳」,就在考驗你的自我行銷能力!面試時,考驗你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抗壓力等等。進入職場後,你給人的第一印象,決定初期和他人的互動關係,左右你未來的機緣。之後,你的人際關係、挫折容忍力、辦公室的政治敏感度,甚至外表,你的個人品牌….,都和你的職場表現及職場評價有關!如果你的職場表現好、職場評價高,就會有好的機會迎接著你。
很多的上班族都告訴我,他們的挫折感多半來自於直屬上司,其實當初我也是一樣。偏偏上司有百百種,就算你跳槽了,也不一定碰到更好的。而且,除非你已有相當的工作資歷,或已經被市場肯定你的價值,否則你很難「挑」個好老闆。很多人離職的理由都是因為上司,但如果你沒有學會一套
和上司「好好相處」的方法,不管到哪裡都可能重蹈覆轍。
當你進入新的工作環境,絕對是個大考驗!你必須保持注意!張開眼睛、豎起耳朵,研究公司的各個面向,包括人們如何合作共事、他們如何回應主管與客戶。如果你想生存的好,你要調整你的行為及風格,去適應工作環境!「適應」,就是職場生存非常重要的功課!未來,你想要加薪及升遷,誰才是你的關鍵人物呢?他們為什麼要幫你?等你好不容易變成新手主管,你才發現,做主管比做員工還難!這時你該怎麼辦?
工作到一段時間以後,你會發現,「人脈」很重要。職場上「人脈」好比「錢脈」,但「人脈」可不會天上掉下來!這是需要經營的!如果你的時間精力有限,你要判斷,什麼樣的人可能是你的貴人?你要如何遇見未來可能會幫你的人?如果你已經遇到他們,該如何經營呢?這一切,再再都是大學問!
想要懂以上種種職場的潛規則,大多數人是靠親身的經驗,一路走來傷痕累累,但是「懂了」之後,就會如魚得水;少數幸運兒碰到職場上的好老師,經由正確的指點,可能會少走一點冤枉路!但也有不少人是終其一生不知所以然,在跌跌撞撞中只怪自己命不好,一輩子都當職場的弱勢!
我曾經很遺憾「學校」始終沒能開成這些職場學分的課程,因此只好讓大多數上班族透過「摸索」走出迷霧!那如果上班族悟性不夠,又該怎麼辦呢?我樂見終於有位作者,「把學校沒教的就業學分」,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指導,這真是功德一件。那麼,就讓本書告訴你如何寫出有效的履歷表?如何在職場上站穩腳步?如何讓大家知道你的貢獻與能力,來得到你想要的成就及報酬!甚至,本書教您如何漂亮退場,留一點給人探聽….!就讓我們透過本書,開始修習這些「職場的必修學分」吧!
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
邱文仁
推薦序2
一本相見恨晚的書
當我看完《學校沒教的就業學分》之後,我覺得很生氣。
怎麼沒有人在我剛離開學校時,就把這一本書丟在我臉上,然後叫囂著要我「快讀!」
怎麼沒有人在我質疑長官的奇特想法時,把這本書翻開到某一頁上,然後溫柔地拍拍我的手,「讀讀看吧?」
怎麼沒有人在我深夜想像著未來遠景時, 倒上一杯咖啡,或是威士忌,抱著我的肩膀,「我讀了之後有些看法,想聽嗎?」
我們總在生命的各個重要關頭犯錯,從未例外(因為,如果作對了,我們就不覺得這會是關卡),然後在報應當頭時,摀著臉、撫著痛處想著,原來我錯在這裡。
可不可以少痛一點,少傷一些?能不能少做錯一件事情,多做對一項細節?
雅莉珊卓,這位我未曾謀面,其實從不認識的老友,讓我覺得深深遺憾,怎麼不在十五年前便能巧遇街頭?那時,我還年少氣盛,彷彿活在世界的頂端,而渾然不知得先定位,才能找到自己,然後才是工作。
或者,在十年前,當我開始創業,瀕臨失敗邊緣那時,遇見作者也行,要是她多跟我談談「承擔風險、處理危機」,我也許就不會在滿滿的遺憾裡,拎著扁扁的荷包,在台北街頭茫然地尋找自己空空的心。
要不,我不要這麼貪求,五年前遇見作者也行,就不會讓驕傲勝過理智,期望超越實際,在無邊的想像中,划無槳的船找水裡的月。然後,又是一次失落與療傷。
緣分終究要到,我終於見到了這位一樣歷經挫敗,又能堅強站起的作者,還好,不算太晚。
你知道我為什麼生氣了吧?一種又為自己欣喜又嫉妒你們的情緒。
就這樣,我們書中見。
美商Trane公司新事業發展總監
黃逸華
推薦序3
在職場踏出穩健的每一步
學校畢業並不是學習生涯的結束,而是進入職場社會大學做進階學習的開始。本書所闡述的是『在學校沒教的就業學分』,是一本教人如何順利進入職場社會大學進修,而且可以獲得高分的參考書。 作者以其親身經歷對職業生涯做了完整的描述,從踏出校園進入職場的第一步開始,到如何漂亮退場,皆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分享及提示。其中最難能可貴的是一些進入職場前應做的心理建設及準備,以及在職涯的每個階段應具備的正確態度與觀念,足以讓社會新鮮人,或是已在職涯中載沉載浮的人,有充分的裝備去面對企業世界中詭譎的遊戲規則,建立自信,並獲致人生最後的成功。
書中有許多寶貴的觀念是我們一直在提醒年輕學子的。一份好的文憑或好的履歷,或許可以讓你獲得面談的機會,甚至得到一份工作,但日後是否可以在職場上有好的發展,取決於你是否審慎的選擇你的第一份工作,而且一旦做下決定,就積極認真的全力以赴。書中第一章提到如何自我評估以決定未來職涯的發展軌道,及如何有系統的整理出自己的核心能力與興趣,做為選擇第一份工作的依據及參考,對即將自學校畢業進入職場的同學助益尤大。
對於我們常常談到的企業形象及自我行銷,書中亦多所著墨,其中更對如何突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如何成為想進入之企業的局內人,及履歷表上的重點有力說法,都提出不同於一般,但很實在的想法及建議,這些都是只有在職場上有過完整實務經驗的過來人才能如此具體提出的。另對於面試前該如何做準備,面試過程應注意的事項,以及面試後該做的功課,本書都巨細靡遺地做了完整的提示,更讓人充分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與無私的分享。
從第二章開始,本書逐步進入對職場新鮮人如何在職場中站穩腳步,力爭上游的指導。包括成功的第一印象、建立人脈及社交技巧、目標管理的關鍵技巧、有效的時間管理、正面態度自我激勵、人際關係維護、如何面對績效評估及升遷、如何做個稱職的主管,到最後的優雅退場機制等,作者用相當清晰的脈絡及簡約的文字點出職場每個階段會碰到的問題,並明確的提出因應之道。
看完《在學校沒教的就業學分》這本書,感覺就像看完一本職涯導覽或指南。這本書可以讓預備進入職場的在學學子、社會新鮮人、已就業者,甚至想更換職涯跑道的人,都能從中有所收獲,得到真正有幫助的實務經驗。成功沒有捷徑,但若有幸能夠有前人寶貴的經驗作為參考,並不斷的自我學習鍛練,應可在通往成功的職業生涯發展路程上穩健踏出正確的每一步,活出無限的生命力 。
台大職涯中心執行長
韓愛玫
作者序
一本書催生一輩子的事業
很難相信這本書從第一次發行到現在已經有五年了,那時候,很少有專門針對二十幾歲年輕人寫的書(已經在工作的二十幾歲年輕人除外),我當時的寫書目的是提供一個工具幫助剛踏出校園的畢業生避免我初入社會時犯的錯與遇上的麻煩,我當時以為這本書只是一輩子做一次就可以的計畫,在出書的興奮期過後,我就可以繼續當我的行銷溝通經理,繼續過我原來的日子。
然而,我滿幸運的,這本書因為引起很多人的共鳴而有了自己的生命。讀者年齡層從十六歲到八十六歲都有,我非常感謝讀這本書的人,我開始受邀到全國各地的企業、研討會、大學,去演講有關年輕員工面臨的各種工作生涯議題。我也接受廣播與電視節目、平面或網路媒體的採訪。我也為《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te)、網路部落格Huffington Post ,MSN與雅虎網站寫稿,在我意識到之前,我發現我已經為自己發展出一個全新的職業,成為一個「二十幾歲職場議題專家」。現在,我已經寫了另外三本財經書,並在《華爾街日報》寫專欄,同時我也能全職投入,深入研究如何讓個人與工作完美結合在一起,一種讓每個人都覺得既有生產力、又很有意義的整合方式。
在這個新版本中,我加入了更新的內容,處理了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快結束時,二十幾歲年輕人正在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包括人際網絡的連結、部落格、創業精神以及跨世代的職場工作技能。不管經濟是否蕭條,很多職場教訓並沒有改變。卡內基在上一次大蕭條時曾呼籲讓每個人都有工作,不要再為工作擔心。這七十五年來商業世界有很多變化,而最近這五年內的改變,並沒有比之前的七十五年變化更大。
我很高興之前的讀者覺得我的建言中肯實用並分享給更多人,我也希望剛剛發現這本書的你也會喜歡這本書,而且願意提供寶貴的回饋意見給我。
雅莉珊卓.賴維特,二○○九年三月
前言
從職場流浪兒變快樂工作人
我大學畢業後就迫不及待地搬到紐約,因為我當時天真地相信一句話:「如果你能在紐約生存下去,你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我是那種在學校很用功、課業成績總是得優等的學生,所以我認為在紐約這個繁華又競爭的城市裡,我要找個工作,攀上步步高升的職場階梯,一定不會有任何問題。即使我之前沒有任何相關經驗,我還是在一家頂尖的公關公司找到一份工作,我當時以為最難的部分已經結束了,就把其餘多準備的履歷表丟進垃圾桶,並熱切地期待領到我的薪水條。這份薪水差不多勉強可以負擔我的房租費。我非常期待在全世界跑透透的商務旅行、充滿刺激的辦公室腦力激盪會議、每個星期五下班後和同事輕鬆瞎混的快樂時光。
三年後,我發現自己卻成為「職場流浪兒」,而且我也從來沒有和同事一起享受過快樂時光,因為每個星期五晚上,我都被同事排斥在外,同事不歡迎我跟他們同座。公司裡有一個經理非常不喜歡我,讓我幾乎相信她可能在前世被我殺了,所以這輩子是我欠她的。我在最初階的工作職務上做了十六個月,但同時一些聰明才智和工作道德沒有我好的人,升遷速度卻超越了我。我請教了一個生涯顧問,也把工作諮詢網站加到「我的最愛」,並夢想在不久的將來我會很快樂地被安置在某一個工作上,而那是個我願意為了它每天早上起床的工作!在這三年,我總共遞了四份工作履歷想找更好的工作機會,希望新的工作可以帶給我一直夢想擁有卻非常難捉摸的工作滿意度。
再這樣下去,我可能會成為達爾文物競天擇理論下的恐龍,在企業環境裡面生存不下去的物種。在那段期間,我花很多時間在酒吧喝龍舌蘭喝到微醺並且一邊抽菸抒發不得志的鬱悶心情。我對任何願意聽我說話的人抱怨,抱怨職場常識已經消失,抱怨我昂貴的研究所教育被浪費在清理全錄機器的廢紙堆裡。當我向母親尋求解答,她說生活不會總是公平而充實的,所以我應該學習忍受我的工作;我父親則聳聳肩不太在乎我的問題地說,他希望在一長串正在受苦的賴維特工蜂中,我能成為商業世界中的第一個勝利者……不過,他也滿懷疑這一點的。我朋友則建議我去念法學院。
重回學校的主意滿吸引人的,為什麼不呢?我們都對學校感到安心舒適,我們都知道故事會怎麼發展:如果你很用功,你會得到很好的分數,每個人都會很開心。但是,商業世界卻完完全全是另一種世界。在企業裡,驅策人們做事的理由有很多是來自權力上的考量、也可能存在一些愚蠢的調整與變動,對踏出校園期待教育與努力的合理結合應該會與成果有關的畢業生來說,企業是一種不太自然的環境。忽然間,我們從幼稚園時期就被教導的成功信條,一下子都不適用了,因為要在商業世界出人頭地與聰明才智和超越一堆已經定義好的期待,一點關係都沒有。在第一份工作中,我們不小心就犯規了,但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這些規則。在企業職場中,我們簡直不知所措。就好像我們忽然被彈射到一艘太空船上,然後忽然登陸在外星球上,我們開始要吃氧氣,呼吸蔬菜才能過活。
你可以改變你的悲慘世界
所以,我最後如何存活下來呢?這個嘛,可以這樣說,在我終於了解到:
企業到哪裡都一樣,我也一樣都是同一個人之後,事情開始改觀。我把自己過去對企業的偏差態度與信念---矯正過來,我知道我如果不調整自己的態度與信念,就不會成功。於是,我不再換工作,開始進修一些相關課程,並閱讀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實用書籍。我把我自己放在顯微鏡下,非常仔細地觀察我在以前待過的公司裡呈現出來的形象,在努力改良並學習如何提升之後,我掌握到人際關係技巧,包括如何斡旋協商、合作、掌握主導權以及建立人際網絡。我也改善了個人工作技巧,包括如何有條理地做事、時間管理以及調整態度等。最後,我克服了過去讓我職場生涯變得非常悲慘的所有消極負面態度,並讓我重回職場生涯。在我三十歲之前,我已經看到這些轉變的成果,而我終於可以說:經過這麼多年的等待,我總算開始很快樂地在企業中工作。
經過這些年,我和很多年輕工作者談過,我也發現我的經驗其實非常普遍,今天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從技術上的分工來說,比他們的父執輩有更多的職業選擇,但是混亂的經濟問題卻限制了我們的機會;對於職業生涯,我們面臨了更高的不確定性。全世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比起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更急著尋求生涯諮詢建議與轉換工作的機會,因為壓力與不滿已經成為伴隨工作的基本配備。舉例來說,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最近的研究發現,在十八歲到三十二歲之間,美國人平均做過八.六個工作;每一個工作停留時間的中位數從一九八三年以來,縮短到只剩一半──從當時的二、二年,到目前的一、一年。
調整思考落差
不過,話說回來,你還是要自己做決定,只要你願意砸下十萬美元繼續在學校進修個三到四年,你可以幫紐約大學的法學院或商學院增加入學申請率。或者,你不想在未來的日子裡背著一輩子的債務、使用著廉價的塑膠用具,那麼你可以學習如何在企業世界的遊戲規則裡贏得一切。要能走到那一步也許很困難,你必須改變你對過去所受教育的態度,一個大學學位文憑只是一張紙,也許能讓你得到一次面試機會,甚至順利得到一份工作。但如果希望在職場有所發展,你必須把你離開校園的第一份工作視為「它是第一等的、最好的工作」,這個嶄新的世界充滿各種可能性,但你必須願意重新調整你的思考落差,並準備面對一些困難的課題。
企業環境比以前更加艱難,我進入職場、看過一些世面,但我終究沒有回去校園,這就是為什麼我想寫這本書的原因。藉著分享那些幫我在職場中功成名就的策略,我希望提供給剛展開企業之旅的人一些幫助,也希望能為那些已經在職場中辛苦奮戰了一段時間的人重燃信心:要理解這個由上而下的企業世界是可能的。
這本書的內容包括:第一章的主題是內行人給找工作的人的指南,包括已經證實很有用的技巧如研究調查相關行業、和聯絡人會面、準備對面試有幫助的資料文件以及面試等等。第二章告訴你如何轉換到新工作,並建議你採取某些行動,以便讓你可以很快在新公司建立最好的第一印象。第三章會列舉有關認識上司、探索公司內部人脈網絡以及進行不必逢迎諂媚的社交技巧與策略。第四章介紹讓你可以達到任何想要的目標的關鍵技巧,諸如設定目標、自我提升、解決問題與掌握風險等。第五章會講到如何善用你每天在工作上花的八小時,包括有效的時間管理與有條理地做事等,以便讓每一次的溝通都能有效率。
第六章專門處理如何戰勝負面消極情緒,隨時保持正面積極態度,並在面對艱難環境中還能保持工作士氣。第七章的焦點放在如何促使別人和你合作、建立良好的關係,並與個性難搞的人和睦共處。第八章是有關升遷的進階技巧,包括主導績效評估流程、解決可能有礙升遷的狀況、以及組織人事調整的適應等。第九章會引導你第一次當主管要面對的各種任務,帶你操練特定的技巧,例如如何帶領不同世代的部屬、授權、促進開放的溝通,以及解決部屬的績效表現問題。最後一章建議你何時應該離職,並提供尋找新工作與優雅退場的建議。
利用這本書的最好方式是什麼?我建議你可以在紙上大略記下和你有共鳴的概念,這樣你以後也會記得這些概念。把這些筆記貼在你的辦公室隔板上,或任何你可以看到的地方。這本書裡的有些點子也許聽起來很像基本常識,但你可能會非常驚訝在真實生活中很少人真的這樣做。如果你覺得這一切不值得你花那麼多的努力,只要想一想你可能在職場花多少時間就好了。假設你從二十二歲工作到六十五歲,一年只工作二百三十五天,你總共會花八萬個小時,或者說十分之一的人生在工作。那麼,你盡量打造一個有用的工作經驗,不是很應該嗎?
在進入本書正文之前,我還想強調一件事:我在本書中討論的策略都是「最佳做法」(best practice),也就是說,這些方法是處理某些特定情形的最理想做法。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上出人頭地,你當然應該盡量採取這些原則,但沒有人會期待你每一次都這樣做,身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可能成為完美的企業員工,我們可以不斷反覆念咒激勵自己直到腦部缺氧、臉色發青,不過,說到底,我們總是會有一些優點,也會有一些缺點有待改進,工作本身壓力已經很大了,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把這十章讀過,挑出你最能受益的那些技巧或概念,如果你看完這本書並帶走一些能讓你工作更有效率的建議,那麼我就達到寫這本書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