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一週之前的御門聽政,我感覺自己真的老了。張廷玉滿臉憂鬱地開始了冗長的奏報,嘮嘮叨叨,沒完沒了。我剛想打斷他那讓人心煩的發言,卻突然發現張廷玉的頭髮和我一樣花白:我們都老了。」
沒錯,此處的「我」正是晚年的康熙皇帝。「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氣概,在他身上逐漸煙消雲散,剩下的,只是對於王朝前途和自身命運的擔憂,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遺憾。這蒼老的發聲,當然不是出自康熙皇帝本人之口。這位連傳位詔書都沒能留下的老皇帝,在撒手人寰之際,決不曾想過,幾百年後,會有人以他的口吻,替他回憶曾經發生在那段崢嶸歲月的故事,並且將他的內心世界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展現給後人。而這段回憶,不僅局限於一六六二 ~ 一七二二年,而且延展至整個清朝,從努爾哈赤到光緒;不僅局限於富有四海的皇帝陛下,而且述及權傾一方的封疆大吏和執掌社稷的權臣。從而分別形成了《清朝皇帝回憶錄》、《清朝權臣回憶錄》和《清朝疆臣回憶錄》等三本小書。
傳統的歷史人物傳記,往往採用第三人稱,敘述傳主生平事略,並對其功過是非、歷史地位及後世影響做些分析評論。這樣寫固然能夠超然物外,敘述事件更加完整,評論問題更加客觀。然而,傳主的主觀情緒、心態變化,特別是其成長和成熟的歷程,很難刻畫出來。這樣寫出的人物,看起來平面、靜止、呆板、遠離讀者。
當以第一人稱敘述他們的人生,以回憶錄形式展現他們的價值之時,傳主的人物形象頓時煥然一新,立體、鮮活、靈動、貼近讀者。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君臣並沒有為自己留下隻言片語的自傳,細節的刻畫當然有虛構的成分,但並非毫無依據。
清代是距離今天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現存的奏摺、題本、起居注等文獻檔案汗牛充棟,它們以問對、陳奏、硃批等形式,將君臣對話演繹得活靈活現,足以作為回憶錄的史料載體;當前清史研究的若干新成果,也被有選擇地採納,融入其中。沒有這些史料載體和最新成果,我們也無從揣測這些君臣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無法把握他們的所思所想,也就無法再現一個活靈活現的真我形象。
司馬遷講過,讀史有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莫過於「成一家之言」,也就是將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見識,能夠推斷一些現象,形成一些想法;第二個境界是「通古今之變」,即尋求社會發展、王朝更替的規律;第三個境界是「究天人之際」,如果把過去的時光比作天,那麼在「天人之際」形成心靈的碰撞,將自己置身於過去的時代,恐怕就是讀史的最高境界吧。或許只有這樣,才能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落到實處。以回憶錄的形式書寫歷史,書寫人物,或許正是我們「究天人之際」的一種嘗試吧。
下面,請允許我帶領大家回到四百年前,在明朝末年的中國遨遊。我們將看到一個飽受後世爭議的龐大王朝,是如何從關外迅速興起,如何成為中國的統治者,如何把中國推向傳統社會的巔峰,如何造就前工業社會的歷史奇跡,如何在堅船利炮的衝擊下不得不尋求變革與自強,又是如何在制度與習慣的兩難處境中陷入內外交困,並逐漸走向歷史的終點的……
序言
清代高級官員的眾生相,在國內首次以「回憶錄」的形式書寫在廣大讀者面前,在諸多形式的歷史敘述中,這是我們了解歷史,感悟歷史的一條新途徑。
在作者筆下,清代大臣在官場上永無休止的權力爭鬥、清代大臣在生活中的表表裡裡,以及清代大臣與皇帝的磕磕碰碰,都用惟妙惟肖的語言、節奏不一的情節和親切可人的第一人稱寫法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我們的想像中,「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大臣已經成了貪官群體的代名詞。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當仔細讀過這些大臣的回憶錄之後,我們會從更生動、更具體的歷史圖景中,了解清代大臣在國家政治、經濟和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為,以及他們之所以如此的某些本質性的內容。
他們有的貴為當朝首輔,有的貴為一省督撫,權勢首屈一指,地位高不可攀,然而,在不可逆轉走向衰亡的清廷官場上,他們也往往表現為做官難,做大官更難,做一個清廉又能不遭人妒忌,權大又不招皇帝猜疑的大官難上加難。在文字獄氾濫、祕密政治盛行的年代裡,他們無緣書寫自己的歷史,無法留下自己的真實想法。對於這一切,讓我們通過「回憶錄」嘗試著揭開這箇中的難言之隱吧。
不過,這不是小說,也不是報告文學,更不是在「戲說」歷史。作者好學深思,專攻清史多年,並參加清史纂修工程課題,有一定的史學功底,表現出較強的能力和潛力。其寫作的基礎是建立在以翔實文獻構成的歷史素材上,寫作時廣泛地汲取了國內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不是抽象地、孤立地描述作為歷史「個體」的大臣,而是把大臣們的人生經歷、個性特徵、行為感受放置到清朝近三百年廣闊的歷史背景中,通過不同類型大臣的不同遭遇、不同經歷和不同表現,來展現落日輝煌中的清帝國無可奈何花落去,一步步走向衰亡。當然,這不僅僅是清王朝的衰亡,更是封建專制制度、封建主義的衰亡。
從書中,讀者所了解的清代大臣,是多稜的,是立體的,是鮮活的,他們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這些大臣的「回憶錄」正使已經逝去的歷史人物「復活」,並用他們特有的方式講述著那些令人難忘的歷史,不斷地給人們以深刻的歷史啟迪。
序者簡介
于沛
一九四四年生於天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畢業。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現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編譯組組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東北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後記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身跨古代和近代的一個重要王朝。我們今天的諸多社會現象,在距離今天最近的這個封建王朝裡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影子,甚至一些社會問題就肇始於清代。所以,對清代認識的不斷深入,有助於我們攝取歷史帶給我們的智慧,做好今天的事情,造福子孫後代。
皇帝與大臣在權力分配上的此消彼長,從來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旋律之一。在某個時段內大臣權力的增長,為權臣的出現提供了必要條件。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專擅朝政的權臣,清朝當然也不例外。他們對朝政、對國家、對皇帝、對宮廷,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權臣現象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副產品。權臣的存在,權臣勢力的擴張,幾乎無一例外地是皇帝主觀或者客觀的需要;當他不再有這種需求,或者他渴望乾綱獨斷的時候,權臣與皇帝的矛盾就會尖銳起來。清代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君主在制度上的強勢地位,使權臣在與皇帝的較量中不可能占到任何便宜。因此,清代的權臣沒有篡權或者干預皇帝廢立的任何機會。如果皇帝對他們不滿,他們只能任其宰割。因此,清代權臣的結局大都不甚完美,善始善終的很少。
在人們的印象裡,權臣也許是專擅朝政的壞人,是禍亂朝綱的罪魁。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權臣都為非作歹。有些權臣運用手中的權力為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生福祉而操勞,成為忠臣的楷模;有些權臣運用手中的權力為皇帝斂財,給皇帝出主意,想盡各種辦法取悅皇帝,成為寵臣的榜樣;有些大臣運用手中的權力拉幫結派,但並未打擊忠臣,只是增添自己在朝廷的影響力,求得群臣對自己政見的長期支持而已。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展現著自己的出眾才能,用不同的手段實踐著各自的政治理想。
他們是這個王朝的精英,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寵兒。如果我們能站在他們的角度,感受一下他們在不同歷史情境中的心路歷程,我們一定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些權臣的快樂與苦惱,理解這個時代的喜怒哀樂。
本書以第一人稱的筆法,以清代文獻檔案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以「回憶錄」的形式對清代最重要的十三個權臣做一個宏觀勾勒。以第一人稱的筆法寫人物,有助於刻畫和分析人物的內心世界,有助於把握人物與其身上所發生的歷史事件之間的關係,有助於拉近讀者與歷史人物的距離,身臨其境,感受歷史的滄桑。我們希望權臣們的「回憶錄」,梳理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歷史,講清清史上的大事,揭開讀者關心的諸多清代疑案,以活靈活現的人和激動人心的事,淋漓盡致地呈現一幅幅清代社會、清人生活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
本書選取的權臣,分為幾種不同類型。
──資深謀臣型:比如范文程。他能讓皇帝言聽計從,他能讓自己的建議迅速變成朝廷法令。儘管這樣的大臣並沒有專擅朝政,但權勢依舊熏天。
──傳統專權型:比如鰲拜。他倚仗自己在朝廷大臣中的崇高地位,藉輔佐的皇帝過於年幼的機會,在處理國務時較為跋扈,為皇帝所不喜。這與歷代傳統的權臣,諸如董卓、曹操類似。
──黨同伐異型:比如明珠、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穆彰阿。這類大臣不是依賴一己之力,而是通過結成官僚集團影響和控制朝政,其中某些集團還形成勾結或者對抗之勢。
──攝政專權型:比如多爾袞、載灃。清代一共曾經有過三個攝政王,其中濟爾哈朗很快就被多爾袞架空。作為攝政王,他們掌握著國家實際的最高領導權,是不稱皇帝的皇帝。
──效忠朝廷型:比如奕訢、李鴻章。他們以各種方式表達對朝廷的效忠,因此在權臣序列中,是罕見的善終者。
──皇帝寵臣型:比如和珅、曹振鏞。他們憑藉皇帝的寵信長期占據首輔的位子,大權在握。
同樣是權臣,多爾袞、范文程和鰲拜身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彰顯了清王朝奠定國基的艱辛;同樣是權臣,明珠、年羹堯、隆科多身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彰顯了康熙、雍正時代開創盛世的雄心;同樣是權臣,張廷玉的謹慎與和珅的貪財,彰顯了乾隆盛世的兩面──一個噤若寒蟬的戮心盛世,一個金錢為王的財富盛世,在擁護與憂慮之間,在信念與現實之間,塑造出一個矛盾的盛世;同樣是權臣,曹振鏞、穆彰阿的為官哲學,彰顯了乾隆盛世負面影響的擴大化,特別是朝臣發言權的喪失,明哲保身傾向的加強以及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政治思路;同樣是權臣,奕訢、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的努力及其失敗,不得不告訴人們:正在經歷著數千年未遇之歷史巨變的清王朝,在被動應對這一切的過程中無可奈何地走向沒落,即使是時代的精英也無力挽回;而同樣是權臣,作為攝政王的載灃,其悲劇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二十世紀初的清王朝,在革命的洪流中氣數已盡,退出政治舞臺只能是他的唯一選擇。
這些權臣的政治生涯,其實就是清王朝由開國走向鼎盛,由鼎盛走向沒落的歷史。他們的人生,就是清代歷史的縮影。他們在清代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書由作者獨立完成。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資料室、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圖書資料中心提供的文獻檔案支持,在此感謝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資料室吳玉清、王緒芬兩位老師。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于沛教授一直關心本書的寫作,並欣然為本書作序,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作者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