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醒覺與肯定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塊寶。教育的目的,無非是教導他認識自己,開展他的人生,實現他的生命光輝。每個人生來都具有實現生命的潛能;那是唯一的、獨特的,值得父母去珍惜,值得教師去疼愛,值得自己去肯定和自豪的。每個人天生與別人不同,能力各有所偏,興趣殊異,遭遇的環境不同,根性與氣質迥異。如果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要讓自己活得跟別人一樣,無非否定自己;如果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期待他的成就跟別人一樣,相對的也會否定孩子的自我實現。
禪家認為每個人既然不同,就應該教他自我肯定,依照自己的能力、興趣、因緣去過實現的生活,這實現的生活就是見性;倘非如此,就會自我迷失。所以說:
萬象之中獨露身,
惟人自肯乃方親。
昔年謬向途中覓,
今日看來火裡冰。
每個人都應該肯定自己,接納並實現自己的人生,這才活得親切、喜悅、幸福。如果一味在人群中追求虛名,沽名釣譽,無非是一場造作和虛幻,到頭來就像火裡的冰一樣,是空而不實的。
今天的教育,由於過度強調智育,以升學為教育的唯一指標。結果,疏忽了個人能力的開展、生活智慧的啟發,以及對生命的敬重與肯定。它導致文化生態的扭曲,個人精神生活的空虛,道德責任的虛弱與貧乏。我們一再強調五育均衡的教育,但是每一本書、每一堂課,都僅及於知性的認知和分數的計較。智育好的學生,埋沒在書堆、分數和彼此競爭之中,思想刻板,情感冷漠,生活經驗匱乏。智育成績平庸者,教師和家長便抱著失望的心情,卻又忽略對他們的啟發,他們在學校生活中所得到的是失敗與茫然的經驗。
今天教育上所產生的弊病,誠然源自教育觀念的錯誤。社會大眾把教育視為讀書,把讀書和考試當做取得學歷和謀取職位的工具。結果教育的內涵狹隘化了,教育只是讀書,而不是心智的開展;只偏重升學,而疏忽了精神生活的引導。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迦納(Howard Gardner)是研究人類心智發展的專家,他說:我們的社會有三種偏見,以致在教育上很難展開心智潛能的啟發,那就是測驗主義、西方主義、甲等主義。測驗主義過分強調智商的重要和知性的考試;西方主義則將注意完全集中於衡量與比較上,不理會東方微妙的觀念-直覺的、非邏輯的智慧。甲等主義則太重視成績單,對切實的智慧則不夠重視。由於以上的偏見,我們對於學業成績平庸的孩子,往往忽略了他們的才華和潛能,以致被抑制下來。
迦納所說的三種偏見,對照我國教育現況,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不但忘記東方那種眾生平等和人人都可以見性成佛的直觀觀念,尤深陷於西方的量化和物化的價值理念裡,把孩子放在智育成績的競賽場上,而嚴重疏忽人性潛能的開展和啟發。
現在你也許要問我,什麼是人性潛能的開展。這個觀念要從佛經中的一段話說起。在《長阿含經》中記載著一則故事,說佛陀誕生時,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
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
這段故事象徵著佛教智慧的根源。它以佛一出生就做如此宣誓,來表示所有的教義都建立在這個基本的觀念上。這個唯我獨尊指的是接納自己,實現自己。人必須透過「空」的修行功夫,把一切虛幻捨去,揚棄一切貪婪、嗔心、愚癡和執著,才能看到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實現真正的自己,這就是生活的最高智慧。
每個人都有潛能,要依照自己的潛能去生活,而不是欽羨甚至摹仿別人過生活,這就是生命之實現。空卻一切虛妄和造作,好好過實現的生活,便是禪家所說的「真空妙有」。
個人的能力彼此不同,甲老是寫錯字,國語考不及格,但在運動場上卻很出色。乙的數學成績差勁,只考個位數,卻是一位很手巧的裝潢木匠。丙看起來一無專長,成績也無可恭維,但是卻很能自知知人,是一位很好的推銷員。教育所要強調的是引發個人,去實現自己的潛能,接受並珍惜自己,亦就是啟迪自信和豪氣,它使人活得有尊嚴,有成就,有幸福。
迦納把智能分成八個基本型態,絕大部分的人都具有其中一項或多項的能力。如果在教育上能加以啟發、鼓勵,讓擅長的智能開展實現,就會有具體的成就。這八種智能型態是:
●語文型的人:對於語言文字的音韻、節奏、意義表現得特別敏銳。
●音樂型的人:他們對音樂特別有興趣,喜歡各種聲音、樂器和歌唱。
●邏輯智慧型的人:對於分類和有圖案的東西著迷,他們善於計算、推理、下棋和有條理的想像。
●視覺空間型的人:他們喜歡機器,善於構想結構性的藍圖,對方位、標記、形狀能把握得很精確。
●身體動覺型的人:對自己身體的動作、姿態極為敏銳,他們喜歡的是舞蹈、運動、特技、表演、書法、美術、工藝等。
●內省型的人:善於反省和了解自己的情感,他曉得自治,計畫自己的未來,發揮自己的能力。
●人際型的人:善於了解別人,注意別人的變化,這種能力是多元化開放社會所最需要的。
●自然觀察型的人:善於觀察大自然的種種現象,區分、辨識其不同的特質,對生物世界有相當認識的能力。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各類嘗試的機會,發現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予以誘導和啟發,使其能力得以開展。從而喜歡自己,建立自信,從事與自己能力有關的工作。其實,每個人都具有以上七類能力,只是各有所偏,各有所長,才顯出不同的型態。即使在相同的型態裡,亦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教育的職責就是要發現並鼓勵孩子去開展自己的才學。人唯有配合自己的專長,投注於工作,應用於生活,才會有滿足感。事實上,工作的喜悅和生活上的滿足,並非決定於待遇,而是決定於是否能夠在生活與工作中自我肯定,把工作做好,讓自己有著實現的感覺,而這種實現將使他在工作上獲得極大的成功。
教育的宗旨不在於把每個人教成一樣,而是在共同的規範與必備的知識之外,加強個人才能的啟發,使每個人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因緣,實現和成就自己的人生,這在佛學上稱做「成所作智」。每個人都能依自己的根性因緣成就,都能過實現的生活,就叫做「平等性智」。
父母親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從小就教他跟別人比較和競爭,結果孩子的教育變成了競爭的手段,而真正重要的事-發展他的潛能-則被忽略。出人頭地的觀念,很容易否定孩子的潛能,而導致他的潰敗。
我以前在演講中常引述一則寓言:
有一天,一群動物聚集在一起開會,討論學校的課程。兔子說賽跑重要,一定要列入課程。鳥兒說飛翔重要,一定要列入課程。老鼠說挖地洞重要,也一定要列入課程。最後,他們把各種重要的技能都列入課程,強制他們的孩子學習。
結果鳥兒的飛翔本來應該考甲等的,後來為了學習用翅膀挖地洞,把羽毛弄壞了-牠既沒有學會挖地洞,連飛翔也考個丙等。兔子為了學飛翔,從樹上跌落而骨折-牠不但飛不成,連專長的賽跑也出了問題。
教育的結果,沒有一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潛能發展成長,反而都受到創傷而垂頭喪氣。
今天的教育是不是跟這則寓言有些相像呢?我們是不是把各種不同才能的孩子,放置在同樣的升學和製造文憑的生產線上,以致否定了孩子發展潛能的機會呢?我想,答案是不言可喻的。因此,現在正是改變教育觀念的時候,我們所要重視的就是啟發潛能,肯定每一個孩子的天賦,予以鼓勵和誘導。
禪的宗旨就是見性成佛。見性就是實現自己的本真,成佛就是個人的充分醒覺。因此,成佛並非有一個身外的佛可以成就,而是要從自己的潛能與實現中,去成就圓滿的人生。南唐的慧超和尚問法眼文益禪師:「如何是佛?」
法眼的答覆是:「汝是慧超。」
法眼文益指出,只有慧超能依照自己去實現,去修證,去服務一切眾生,去實踐大乘菩薩行,那就是佛道。這個觀念不正是現代教育所急需借鏡的嗎?
請注意!教育的目的是幫助一個人自我實現,而不是透過慾望和野心去塑造一個不幸的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