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理想校園空間的體現
我的柏克萊校友程孝民小姐的新作——《從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到第一代綠建築——柏克萊大學城百年建築風雲錄》,喚起了我的許多回憶,也引發了我許多的感觸。
我1980年代末期在加州柏克萊大學修習建築博士學位,在柏克萊這個大學城待了六年。初到美國西岸這所有很多諾貝爾獎教授的學術殿堂有仰之彌高,卻又與有榮焉的心情,但最令學習建築的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其實是校園裡端莊典雅的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群以及有寬敞草坪及許多百年老樹的校園空間。其中Sather Gate(沙瑟門)周邊典雅卻又親切熱鬧的廣場氛圍,最令我心儀。到柏克萊之前,我在台灣大學擔任數年的研究助理,參與台灣大學的校園建築與空間設計準則的撰寫,親身體會這個校園,可說是心中理想校園空間的體現。
甫到柏克萊大學之初,在Bowles Hall(玻麗斯館)這棟學生宿舍住了兩年。這個居住經驗,與我親身體驗,以及觀察到的台灣各大學學生宿舍簡直是天壤之別。這是一棟富含西班牙建築語彙的古典建築。門廳、餐廳、花園,都是典型的西班牙式的空間格局,寬敞大方,餐廳空間約六米高,高大的落地窗有花園景觀。大實木餐桌,各國學生每日餐聚,以自助餐方式供應午晚餐。柏克萊大學號稱是平民的大學,但當時的美國,確實是泱泱大國,學生餐廳已有大氣。我也去過教授交誼廳,其空間品質與供餐方式,當然更為高級。
柏克萊大學創校之初舉辦了許多校園國際競圖,因此校園內有不少設計品質極佳,體例整齊的古典建築。我在其中停留最多時間,體驗最深的是學校的圖書館,名為 Doe Memorial Library(杜爾圖書館)。圖書館的立面、門廳、梯間均比例嚴謹,落落大方。 閱覽空間的天花板設計為圓拱形,更顯高敞,但家具、燈具、閱讀桌的安排,卻又親切而寧靜。這樣的建築,透露出一種恢宏的格局,再加上豐富的藏書,當然孕育出很多心胸開闊的學子。
在柏克萊開始修習課程時難免有典型的學生焦慮,心懷成本觀念,想盡快完成學位。有一天,我的指導教授說:舊金山與柏克萊是很生動的地方,你應該有在這裡生活的態度,而不是一個過客。我忽然大受啟發。那一個週末,我轉換了心情,漫無目的到校園的後山行腳。
從此,週末我就有了尋幽訪勝的心情,看遍了後山一棟又一棟的雅致住宅。這些房子都不是建商蓋出來的豪宅商品,而是有品味的業主找好的建築師設計出來的房子,一般而言都低調,木構造為多,掩映在樹蔭綠意中,窗明几淨。因為都是在山坡上,很多都有極佳的景觀。這些房子少有高牆,從屋外可看到內庭及部分的空間。我常東張西望,觀察房子的設計,照相。我印象深刻的是,住在這裡的人常與我打招呼,非常親切,屋主大多靈秀清新,聞不到一點市儈氣。
我就這樣走遍了柏克萊校園北丘的每一個角落,也走遍了舊金山的許多地方。這裡真是山明水秀,不愧是美國最宜居住的城市。
但我的老巢,柏克萊建築系館Wurster Hall(渥斯特大樓),在當時被稱為全校最醜的建築物,有清水混凝土灰暗的外牆與類似停車場的空間設計。設計師因為太了解建築系學生的生活方式與他們極為可怕的破壞性,因此把系館設計成一個耐髒,容易清理維護的工廠空間,因此與校園其他典雅溫潤的古典建築大異其趣……
在柏克萊的經驗告訴我一件事,台灣社會還是太市儈。我們只會量產上億的豪宅,卻少有寧靜雋永的住宅。我們有許多校園空間,也透露出市儈氣,我的高中母校建國中學的建築設計奇差無比。台灣大學的建築設計許多也粗糙不堪,校園空間的經營缺乏一種名校應有的氣度。許多高中校園的大門都掛有紅色LED 跑馬燈,跑著如「狂賀本校榮獲績優學校評比第一名」等等字樣,絲毫不覺有何不妥。
這本書中所收錄的建築,可以提供我們這個市儈的社會許多啟發。
林盛豐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教授
作者序
用建築,寫歷史
柏克萊,既是大學,也是城。但也許是靠星星太近,在柏克萊大學的光芒掩蓋下,這座同名小城幾乎難得在世人面前顯露自己的光芒。
柏克萊大學作為世界一流的知名學府,來自它頂尖的學術理論及研究發明,也許改寫過世界人類的歷史;在啟動劃時代的思潮上,也可能引領過風騷。但若要問起這所人才濟濟的大學,到底對周邊的鄰里社區有過什麼具體貢獻?在我看來,自然首推這座小城的建築景觀。
柏克萊大學創校後,發展到一個成熟的階段,便大張旗鼓的舉辦大學校園國際競圖比賽。一時間,多少建築高手雲聚柏克萊。這些來自寰宇八方的設計菁英,在建築藝術與環境規劃的意旨上,果然為這座知識殿堂帶來不凡的視野與願景;也為早年美國西岸的草莽之地,注入了歐陸文化深厚的底蘊,以及當時西方世界最先進的建築思潮。
當初,為大學校園建築而入駐小城的建築名家,在傾注全力建造大學殿堂之餘,也將畢生所學精華,在校園周邊的社區建築上施展開來。受惠於和名門殿堂毗鄰而立之賜,小城裡也有了名家建築的身影。
柏克萊大學創設的建築系,是美國西岸最早成立的建築人才養成機構。此間既有大師風範可以傳承,又得名師親炙的事務所可以見習,環境設計教育搖籃裡陶冶出來的後起之秀,在往後西岸城市的發展中,亦紛紛扮演起棟樑之材的角色,而距離校園最近、也是多數人才最早在此發跡起步的柏克萊小城,自然受益最多。
除了人才齊備之外,以舊金山市衛星小鎮起家的柏克萊,在往後的歲月裡也無不跟隨著舊金山都會區的繁榮擴張,而受其庇蔭和牽動。尤其在1906年發生舊金山大地震之後,驚魂未定、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紛紛朝海灣對岸的柏克萊小鎮遷徙。這批遷徙潮不僅帶來避難的災民,也帶來尋求安居樂業的巨賈富商。有了財力資金的大量挹注,加上建築人才大展所長,小城裡風格獨創的建築風貌,遍地開綻。
隨著大學城建設的光華照人,除了早年為避災而來的富賈仕紳,往後更吸引來功成名就之士,或為顯耀財富,或想覓得一處退休養老之地,紛紛朝小城聚攏。挖礦致富的實業家、海上歸來的老船長、民生工廠大亨、銀行家……,在小鎮蓋起了一棟棟華宅。還有攜著家產而來的新移民,身家豐厚的大學教授、專業人士,也都先後成為「美麗家園」的追逐者,讓小城建築風貌的遞嬗,一再蓬勃擴張。
在這些先後入駐的移民當中,還有一群思想先進、眼光深遠而獨到的前衛人士,他們散居在北柏克萊丘一帶,不僅企圖要在文化藝術上力創新局,更在住屋型態上尋求劃時代的變革。他們主張建築要與自然共生、呼應環境風土,既要善用太陽光、讓植物發揮降溫減熱效益,更要追求建築造型與周遭環境和諧共融的美感。當年雖然沒有「節能減碳」的口號,但其順應自然的精義,比起現代人在地球暖化的催逼下,紛紛揚起「綠建築」的大旗,更要提早了一百多年。
正是這一批被當時一般居民謔稱為「瘋人丘」上的波西米亞人,為柏克萊小城的建築風格帶來異質而多元的變貌。儘管先行者已渺,然而佇立小城近百年的老宅,彷彿仍存留著他們曾經有過的人生大夢;在企圖融入自然的努力下,卻又不忘為自己保留一些獨特風格的獨白空間。這些異軍突起的建築新生,加上大學校園裡端莊典雅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群,一時間,柏克萊猶如建築萬花筒,百花齊放,相互爭輝。從某一方面來看,也如實反映了柏克萊致力於追求「多樣化」的人文精神。
這本書所寫的多半是20世紀初期完成的建築,其中校園裡的經典建築多已列名「國家註冊歷史性場所」、「聯邦歷史資源名錄」、「加州註冊歷史地標」、「柏克萊城市地標」。校園外的住宅建築,也有不少是在「柏克萊城市地標」之列,即便不在其中,也早已擠身為百萬名宅。
只是日久時深,不少「與自然共生」的屋宅,如今已然深藏於叢林綠莽之中。探訪過程有如驚異探奇,充滿冒險犯難的插曲,是當初料想不到的逸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