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圖書訂貨會媒體推薦「2012最值得期待的十本好書」之一
中國知識分子淪亡史
--在功名和自由之間的掙扎與抗爭
真正的知識分子,是知識的探索者、承載者、傳播者、運用者和捍衛者。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們不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成果,而且,他們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竟然成了此後中國知識分子一座難以企及的高峰。本書將這個時代作為一個座標點,敘述了此後兩千年間,知識分子們如何淪亡。
其中:主流知識分子們在統治者軟硬兼施的政策下,從特立獨行的士,到「只有韜略、沒有立場」的策士、再到「專為帝王服務」的謀士、最後到「完全按奴才標準設計」的進士,一步步地蛻變;學術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從獨創到「為帝王謀」、從儒學到理學、從「格物」到「致良知」、從經世致用到考據,慢慢黯淡下去;在「功名,還是自由」的選擇中,知識分子們步步後退:莊子根本不出仕、嚴子陵堅決當隱士、陶淵明迷途知返、李白左右搖擺、蘇軾終身不離官場、柳永在風月場中自我麻醉、唐寅只能寫一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詩文;統治者對知識分子的精神摧殘和肉體殺戮,更是觸目驚心。最後,在西方列強到來之際,知識分子與國家一同淪亡。
作者簡介:
周非(筆名),本名周飛,一個時代的思想者,學自然科學出身,曾長期從事經濟管理工作。自八○年代起,作者將文、史、哲、經貫通起來,從梳理中國傳統文化開始,致力於文化問題的研究與思考。2006年,作者在清華園中完成第一本專著《拷問歷史》,出版後被譽為「思想臥龍」;2009年出版的《非議歷史》,創造性地將中國傳統歷史按文化發展的脈絡劃分為十個時代,揭示了「智謀文化」和「大一統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影響中國兩千多年歷史的發展;2010年,抱著要「還諸子百家本來面目、為中國文化正本清源」的目標,完成並出版了《諸子百家大解讀》,以大視野、大背景、大系統,對諸子百家進行了重新分類和解讀;2011年推出了《中國神話的文化解讀》,提出「實現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要從復興中國神話開始」;2012年初,《中國知識分子淪亡史》在大陸出版,旋即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被專家和媒體評選為「2012最值得期待的十本好書」之一。周非在工作之餘,還在大學兼職授課,建有「周非文化創意工作室」,並著有多部電影、電視劇及動畫片劇本。
章節試閱
第二章
主流知識分子的蛻變
真正的知識分子,是知識的探索者、承載者、傳播者、運用者和捍衛者。但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在統治者軟硬兼施的政策下,從士到策士、再到謀士、最後到進士,逐步喪失了上述功能,一步步地蛻變,直至淪亡。
蛻變的脈絡
真正的知識分子,是知識的探索者、知識的承載者、知識的傳播者、知識的運用者和知識的捍衛者。但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在戰國以後,在統治者軟硬兼施的政策下,卻逐步喪失了上述功能,一步步地蛻變,直至淪亡。統治者為了加強統治,需要知識分子為他們出謀劃策。他們利用知識分子的方法有兩條:一是設立選官之法,以高官厚祿誘之;二是利用儒家思想,教導知識分子們: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為天下做貢獻。而天子是天意的代表者、天下蒼生的主宰者,所以,他們應該為天子竭忠盡智。這樣,隨著朝代的更替、集權的加強、意識形態的日益狹隘,在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中,中國知識分子就由「士」蛻變為「策士」,再由「策士」蛻變為「謀士」,最後,又由「謀士」蛻變為「進士」,而且,「進士」們所學習、掌握、運用的知識也變得越來越狹隘、虛假。所以,傳統上,中國對知識分子的稱呼,有多種多樣,如文人,這是指他們不會「武」;讀書人,是說他們只會讀書;士大夫,指做官的文人;士子、舉子,是考功名的文人;秀才,是以讀書為業的人,等等。
第一步,在戰國時代,很多士從君子義士蛻變為策士。士和策士,都是一些有追求、有本領、有修養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區別在於:一是「追求」不同,士追求的是獨立的、公共的目標,策士追求的是附庸的、個人的目標,策士為了實現個人的富貴,已經不顧自己的初衷、不擇手段、不問正義了;二是「本領」不同,策士在具有真本領的同時,需要加上能言善辯、見風使舵、機詐巧變了;三是「修養」則更不同,士是重道義、重氣節的,而策士則是目的至高無上,道德底線下沉。
第二步,到了天下大一統的漢代,策士們失去了朝秦暮楚的土壤,只能為一個帝王謀(為朝廷謀、為劉氏天下江山謀),這時,策士就蛻變成了謀士。謀士在追求、本領、修養三個方面也有改變:追求的目標,大而言之是天下太平、國家富強、政權穩固,小而言之,就是自己有地位(舞臺)、有功名、有發言權;在本領上,主要是看買家,因為這時,只有一個買家──皇帝。皇帝尊儒,就學五經;皇帝好道術,就談鬼神;皇帝要奇謀,就學太公陰符。在個人修養上,以朝廷的倡導為依據,或忠或孝,不惜做假、講大話、打保票。
第三步,隋唐建科舉制,謀士們進一步隨之而蛻變為進士。一個「進」字,道出了它的實質:爭當帝王的奴才、爪牙,他們的追求,就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他們的本領就是掌握敲門磚──熟讀聖賢文章、寫好策論和八股文;他們的修養就是存天理、滅人欲,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元明以後,朝廷科舉以「四書五經」為主,進士們所讀的書、所寫的文章,內容日趨扁、窄、虛,其追求、本領、修養,也就可想而知了。
謀士、進士之外,畢竟聖賢書讀多了,有人以孔教徒自居,感到朝政腐敗、官員貪婪,行為與聖賢教導相距甚遠,為了維護聖人們建立的倫理綱常,他們開始與朝廷有了分歧,或對抗、或冷眼、或嘲諷、或清議,這就是所謂的名士。但這些人與西方的反對黨有本質區別,他們的言論,與所謂的「自由言論」、輿論監督更是大異其趣。
至此,還有什麼科學研究呢?還有什麼民主制度的探索與發現呢?還有什麼人格的獨立呢?畢竟,真正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個別人,而這極個別的人因為沒有信仰、沒有獨立、沒有方法、沒有土壤、沒有條件,也就不會有所成就。邵康節窮天地之理,流變為算命;朱熹格物致知,得出聖人已經說出了一切,只要讀聖賢書就行了;王陽明致良知,只叫人「悟」,再不用刻苦學習、思考了。
這時,有些人看到了外面的風景之角,大呼這時已經是「萬馬齊喑」,要趕快「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是,哪裡去找人才呢?主流知識分子已經淪亡了!
……
第三章
獨立精神的萎縮
獨立性,這是知識分子履行使命的必備品格和條件,但是,「功名,還是自由?」在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裡,卻成了知識分子們萬難的選擇。物換星移、朝代更替,獨立精神竟然逐步萎縮,直至不見蹤影。
李白式痛苦:一個命題的提出
為了探討中國知識分子獨立性問題,我創造了一個「李白式痛苦」的命題,表達的意思是:知識分子處在功名與自由之兩難選擇境地的痛苦。
一千多年來,很多人認為,李白的痛苦是當不到大官,因為他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但他的理想又是「大濟蒼生」,不當大官,怎麼去實現這種理想呢?所以,他痛苦!
我以為,這一點結論,是小看了天才李白。李白其實有兩大追求──所有知識分子都應該擁有的兩大追求,只是在李白身上反映得最突出,這兩大追求就是:自由與功名。當然,李白對功名的追求,是為了「大濟蒼生」,而不是為了個人富貴,這一點,是他人格高於一般熱衷於功名者的地方,屬於境界問題。歷來研究李白的人,多說李白有道家之風,李白想當官,又想成仙。其實,想當官,就是追求功名;想成仙,就是為了自由。然而,這兩者之間,在傳統社會裡,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為功名之路,已經被官家壟斷,要想當官,就得犧牲自由、犧牲個性,按官場規則(包括潛規則)說話做事;反之,要想張揚個性、獨立特想,不說與官家作鬥爭,至少也不能進入官場。李白後期,多次想過要捨棄當官的念頭,但在「三不朽」思想的支配下,他怎麼也捨棄不了。想捨棄而捨棄不掉,多麼痛苦啊!所以,李白的痛苦有兩個層次:低層次是當不到大官,實現不了「大濟蒼生」的理想;高層次是為了自由,想摒棄當官的念頭而摒棄不掉!
就這樣,李白處在了功名與自由的萬難選擇之中!
我們來剖析李白的一首著名的關於月亮的詩,這首詩的題目叫做〈月下獨酌〉,全詩如下: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千古以來,人們將這首詩看作是大詩人寂寞獨飲的一個寫照:李白很孤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但浪漫的李白與眾不同,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於是乎,李白、月亮、影子三者交織在一起,來了一場「盛宴」。
但如果將這首詩看成是「李白式痛苦」命題的一種象徵,則其意象,立刻深遠起來。
這首詩正好可以作為李白身處兩難境地的一種寫照:明月代表自由,影子代表功名。自由如同明月一樣,高高在上,讓人無限嚮往,但可望而不可及;功名卻像影子一樣,相伴相隨,揮之不去。自由與功名,只有在喝酒歌舞時,才能統一在一起,顯然,這種統一是一種夢幻。在現實生活中,自由難得,只能「相期邈雲漢」!
天才人物對人生都有著深深的感悟,他們當然知道自由的可貴;可是,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卻是功名,認為人生在世,只有建功立業,才能永垂不朽。所以,孔子雖然嚮往「浴於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但他一輩子並沒有落實在行動上,他從小就想著做官,一步一步地從管理員幹起,終於當上了大法官(魯國的大司寇),但很快就被排擠離職,之後,他便茫茫如喪家狗,奔走於諸侯之間數年,目的還是想獲得高官高位,可是,他求職比今天的大學畢業生還難。近七十歲後,他自知無望,加上身體的不濟,才無奈地回到老家,開辦了培訓學校;而辦學的目的,還是培養當官者,期待後生。孔子這樣大智慧的人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可想而知。
其實,知識就包含了對人生意義的探索,而且是一個大課題,真正的大知識分子,怎麼會認識不到自由之於人生的重要性呢?!但是,放下功名,何其難也!從信仰上講,何以安身立命?儒家的價值觀在影響著,似乎只有當官治國平天下才是唯一的光明大道;文化傳統在影響著,那些建功立業的事蹟,總是不絕於耳目,「入世」思想占了上風,「出世」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生存問題,也使得文人們必須去當官。或許,在像魏晉南北朝這樣的亂世裡,人們還多少認識到、反思到生命的真實意義,而在太平年代,知識分子們則就無法離開官場了。中國自東周以後,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正是循著一條逆向之路,步步萎縮的:春秋戰國時,是一個多元化選擇時代;兩漢時期,是當官或不當官兩種選擇;魏晉時期,不得已時,能下決心退隱;唐朝,特別是大唐盛世,當官還是歸隱,就成了一個萬難選擇的命題;唐以後的太平年間(包括治世、衰世),功名已經深入到文人的骨髓之中,想放也放不掉了,甚至「自由」二字,已經遺忘。
我在下面,按年代的順序,選擇七個人做代表:莊子出於對人生的真知灼見而棄功名如敝屣,根本不出仕;嚴子陵只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堅決當隱士;陶淵明對功名是說放就放;李白放也放了,可心中掛念不已;蘇軾總想著放,知道應該放,但他一輩子也沒放;柳永是得不到,便在風月場中麻醉自己,但在能得到的時候(晚年),竟然還是去取功名了,雖然是個芝麻大的功名;唐寅則是得不到,故意說放,但牢騷之至、經常寫一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詩文。
這些人中,李白是一個分水嶺,也是一個典型,在他身上,二者的矛盾達到頂點,更何況,他還有那麼好的一首〈月下獨酌〉詩做注腳。
……
第二章
主流知識分子的蛻變
真正的知識分子,是知識的探索者、承載者、傳播者、運用者和捍衛者。但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在統治者軟硬兼施的政策下,從士到策士、再到謀士、最後到進士,逐步喪失了上述功能,一步步地蛻變,直至淪亡。
蛻變的脈絡
真正的知識分子,是知識的探索者、知識的承載者、知識的傳播者、知識的運用者和知識的捍衛者。但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在戰國以後,在統治者軟硬兼施的政策下,卻逐步喪失了上述功能,一步步地蛻變,直至淪亡。統治者為了加強統治,需要知識分子為他們出謀劃策。他們利用知識分子的方法有...
作者序
〈序〉
在功名和自由之間的掙扎
賀雄飛
當我打開周非的這部新作時,想起了這樣一句猶太諺語:「如果你想在冬天躲雨,就造一個茅屋;如果你想在許多個冬天躲雨,就造一個石屋;如果你想讓後代記住你,你就造一座環繞城市的圍牆;如果你想永垂青史,就寫一本書吧。」我為周非先生的另外兩本專著《拷問歷史》和《非議歷史》也曾做過「接生婆」,但幾乎沒寫過任何文字,儘管那兩本書也寫得非常不錯。在審讀這部書稿的時候,我的內心油然而生出一種強烈的自豪感,這本書將使作者名垂青史。
古希臘的「歷史學之父」希羅多德在他的代表作《波斯戰爭》中,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他的事業的目的在於,保存那由於人而存在的東西,使其不致為時間所湮沒,賦予希臘人與野蠻人光榮,賦予令人讚歎的行為以充分的頌揚,使後世能夠紀念他們,並使他們的榮耀光照數個世紀。」這句話告訴了我們這位西方「歷史學之父」的主要史觀,但並不是歷史學要告訴我們的全部。亞里斯多德曾明確的向我們保證,人類作為一種自然存在的物種來說,擁有通過生命周而復始循環的不朽性,在生死變換之間體現了他們的永恆存在。但是,中國歷史書中出現的許多人物都被無限放大了,而且體現的並非人類的偉大品格和智慧,正如凱瑟琳‧莫蘭(珍‧奧斯汀小說《諾桑覺寺》的女主角)在談論歷史時說道:「我總認為,要說歷史是枯燥無味的,那就怪了,因為大多數歷史是編造出來的。」中國的史書尤其如此。這回周非先生反其道而行之,用輕鬆的筆墨從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起源和座標點談起,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主流知識分子的蛻變過程說得一清二楚,從士到策士,再到謀士、進士和名士,不僅闡釋了知識分子的功能和精神追求,還揭示了他們的痛苦和迷惘,以及在功名和自由之間的掙扎與抗爭,並在瀟灑之後自甘墮落。同時還揭露了二千多年來,統治者對思想異己的殘酷鎮壓和無情打擊,以及通過「焚書坑儒」和「文字獄」,把他們從「百家爭鳴」弄到噤若寒蟬,直至徹底沉淪與墮落,變得只會說大話、謊話、牢騷話和馬屁話,大多沉溺於「酒色溫柔鄉」與「白日夢」,最後由歪門徹底拐入邪道。與此同時,中國的學術思想也一直在衰退,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從儒學到理學,從「格物」到「致良知」,從經世致用到我注六經,再到對經典的捨棄、篡改、偽造和歪曲,不僅沒有新思想的影子,連基本的底線都沒有守住。這是中國歷史和中國知識分子莫大的悲劇,也是對古希臘歷史追求人類不朽光芒的巨大反動。
中國許多史學家所謂的「史學」,其實是對中國歷史細枝末節的娛樂化演繹,唯獨缺少的是獨特的史觀和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特別視角。周非先生的這本書則不同,他穿行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彷彿一頭闖進古董店的公牛,用牠尖利的犄角頂撞了傳統的堡壘,不僅是對中國歷史的另類解剖,也是用理性的光芒反思中國知識分子的墮落與沉淪,既是一曲悲壯歷史的輓歌,也是一首中國知識分子的安魂曲。正如吳思先生在他的新作《我想重新解釋歷史》一書中所言,「創造理論好比是蓋房子,理論的地基要打到單細胞生物,因為在根子上所有的生物都源於單細胞。單細胞生物存在的問題,生命展開後出現的問題,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那個根源。順著單細胞生命演化的思路,物質問題、社會問題、經濟問題都能得到解釋。」中國知識分子最缺乏的就是對絕對真理價值觀與生命信仰的捍衛。知識分子最核心的靈魂就是:人生的終極意義在哪裡?怎麼安身立命?怎麼樣讓人生意義最大化,怎麼樣走入人類精神的永恆和不朽。知識分子的真正功用,就是為社會提供他們觀念的產品,這些產品有助於人們更準確的把握事實的真相和建構新的價值體系。
每一個知識分子最終都會在歷史的審判臺上接受檢驗,一切的盛世繁華和功名利祿都彷彿過眼煙雲。誠如耶穌所云,「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它的美榮就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唯有主的道路是永恆的。」後來,馬克思的女兒燕妮問一位歷史學家:「您能用最簡明的語言,把人類歷史濃縮在一本小冊子裡嗎?」這位歷史學家回答說:「不必,只要四句德國諺語就夠了。一、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二、時間是篩子,最終會淘去一切沉渣。三、蜜蜂盜花,結果卻使花開茂盛。四、暗透了,更能看得見星光。」用一句猶太聖典《塔木德》中的格言說就是:「人的眼睛是由黑白兩部分組成的,可是神為什麼要讓人透過黑的部分去看東西呢?因為人生必須透過黑暗,才能看到光明。」而要用佛教來解釋所發生的一切的話,那就是世界萬物皆有因果。中國歷代的思想者和知識分子都將接受歷史和上帝的審判。
沉淪意味著新生,當代的知識分子站在先哲的肩上,應該給出更加滿意的答案。
是為序,與周非先生及廣大讀者共勉。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於北京
(本文作者為中國著名出版家、猶太教育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
〈序〉
在功名和自由之間的掙扎
賀雄飛
當我打開周非的這部新作時,想起了這樣一句猶太諺語:「如果你想在冬天躲雨,就造一個茅屋;如果你想在許多個冬天躲雨,就造一個石屋;如果你想讓後代記住你,你就造一座環繞城市的圍牆;如果你想永垂青史,就寫一本書吧。」我為周非先生的另外兩本專著《拷問歷史》和《非議歷史》也曾做過「接生婆」,但幾乎沒寫過任何文字,儘管那兩本書也寫得非常不錯。在審讀這部書稿的時候,我的內心油然而生出一種強烈的自豪感,這本書將使作者名垂青史。
古希臘的「歷史學之父」希羅多德在他的代表作...
目錄
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序:在功名和自由之間的掙扎/賀雄飛
□前言:關於知識分子/周非
第一章 座標點
遠古的記憶 偉大的傳統
知識分子的樂園
獨立之精神──諸子蜂起
自由之思想──百家爭鳴
一個讓人神往的地方
第二章 主流知識分子的蛻變
蛻變的脈絡
士:道德君子、言行義士
策士:由學而術,功名至上
謀士:圍繞帝王,盡心盡力
進士:讀聖賢書、謀功名事
名士:抗爭無力、清談無益
第三章 獨立精神的萎縮
李白式痛苦:一個命題的提出
逍遙於自由自在的精神王國
堅持自己的生存方式
迷途知返
「功名,還是自由?」這是個萬難的問題!
怎麼也不肯離開官場
瀟灑之後還是要回到功名上
不得其門而入便自甘墮落
第四章 迫害史
聖人也殘暴
獨裁者的焚書坑儒
中國書籍的厄運
科學家的悲慘遭遇
文字獄
第五章 沉論與墮落
大話、謊話與馬屁話
文人牢騷尋常事
清高、傲慢與文人相輕
沉溺酒色溫柔鄉
由歪門到邪道
白日夢
第六章 學術思想的衰變
中國的學術思想一直在衰變
從「學」到「術」:戰國「百家」的急功近利
從百家爭鳴到大一統:漢初學者們的「為帝王謀」
對經典的捨棄、篡改、偽造、歪曲
無人相繼的「絕學」
信仰追求與神學研究
從「道統」到理學
從理學到心學
從經世致用到考據
第七章 特殊時代
元朝的正統地位
空前絕後的開放
發達的經濟
昌盛的文化
「百科全書式」的學問家許衡
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郭守敬
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關漢卿
小結
第八章 淪亡之後
全面淪亡的時代
李贄形成不了新思想體系
黃宗羲們無法設計出新制度
方以智無法創立新知識體系
四大救國存亡運動必然失敗
新文化運動的實質只是複製,而不是復興
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序:在功名和自由之間的掙扎/賀雄飛
□前言:關於知識分子/周非
第一章 座標點
遠古的記憶 偉大的傳統
知識分子的樂園
獨立之精神──諸子蜂起
自由之思想──百家爭鳴
一個讓人神往的地方
第二章 主流知識分子的蛻變
蛻變的脈絡
士:道德君子、言行義士
策士:由學而術,功名至上
謀士:圍繞帝王,盡心盡力
進士:讀聖賢書、謀功名事
名士:抗爭無力、清談無益
第三章 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