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邊讀邊試、邊試邊反思,非常有趣
創造力是未來個人、團隊、組織和國家的成就基因,提升國民的創造力也就變成各級教育必須實踐的目標。
歐盟將二○○九年列為創造力與創新年,腳踏實地地在各級學校展開創造力教育運動,初期是以改變創造力教育守門人,──教師的認知和態度為目標。一年後的研究發現,八八%的老師終於相信人人可以創造,九四%的老師更相信創造力是學校應該培養的根本能力。
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從第一本書《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到這本書《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同樣在驗證「人人可以學習創造力」的主張。
歐盟和史丹佛大學的創造力教育之所以成功,都在強調「創意發想、創新執行和創業精神」一氣呵成的創造力體驗教學。臺灣的學校教育比較忽略創新執行和創業精神的培養,也比較忽略實境教學。這幾年,超過九○%的大專院校陸續開授所謂的三創或創立方課程,就是企圖改善一氣呵成的創造力教育。希莉格在「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的三創實驗室教學是值得臺灣參考借鏡的。
創造力教育也必須跨領域,書中所舉的例子從科學、管理、心理、藝術到日常生活,正好驗證了異花授粉的效應。她和很多暢銷書的作者一樣,也適時運用幽默故事或笑話,來詮釋或分析她所提出培養創造力的概念或方法。
這些能耐的確是臺灣創造力教育特別需要的,她的這些能力又跟她個人的背景相關,大學讀的是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卻可以被破格信任來擔任「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的執行長,多元探索中逐漸發揮跨領域整合教學的《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
作者也提出了「創新引擎」的理論架構。這個架構包括知識、想像和態度三個內在因素以及文化、環境和資源三個外在因素。而創意的發想和創新的執行,到最後創業的精神,就是內外在因素交互影響的歷程與效果,這和近年來創造力的匯合理論(confluence approach)不謀而合。
《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列舉許多提供給學習者練習、體驗和反思的技巧或活動,而許多技巧和活動都是取之於生活、用之於生活的實例。邊讀邊試、邊試邊反思,非常有趣。
我鄭重推薦這本書。
◎吳靜吉(國立政治大學名譽教授∕創造力講座主持人)
推薦序2
創意人才與創新之都的啟發
Tina的上一本書《真希望20歲就懂的事》在台灣銷售超過七萬本,日語版在日本更超過30萬本。那本書中文版我曾幫忙寫推薦序,與有榮焉。這次的新作品《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又有不同的境界,當然也很樂意共襄盛舉。其實前後兩本書的原文副標題都是「創造力速成課程」,這也是我研究與教學上關心的議題,我只能說她「教」創造力真的有一套,也很會寫書。
二○○九年底《真希望20歲就懂的事》一書在台發行時和她結緣,結果發現我們於一九七五至一九七七年曾同時在紐約上州的羅徹斯特大學念書。之後二○一一年政大創造力中心有機會和史丹佛大學在台北共同舉辦了REE Asia「創業教育圓桌會議」的亞洲年會。在籌備的過程中,透過越洋電話會議有多次互動。她一再強調,圓桌會議應讓與會的「創業教育工作者」有更多的時間交流,參加的人不用多,要找對的人來參與就好,結果我們辦了一次三天成功的國際會議。
今年二月初在曼谷的REE亞洲年會,Tina也一如往常,活躍全場,以「動態工作坊」的方式要大家設計一個比名片更有創意且更有效的識別工具。另外,她就《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部分內容先行和大家分享,在同往機場的途中,也將原稿讓我先睹為快。
Tina的博士學位雖是腦神經科學,也曾在高科技公司待過,但過去十多年,她在史丹佛大學致力於創造力教育,設計思考的啟發教學。矽谷今日得天獨厚的創新環境是歷經過去半世紀以上,諸多人才及因緣的累積而成。而她就在這個脈絡的中心點(史丹佛大學)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和產學研各界的創新「匪類」朝夕相處,使她可以嘗試不同的教法。一九九八年她發起了「創業圓桌會議REE」,希望在工學院當中能注入創業精神的種籽,並將之擴展到全球。
這些實際的教學經驗與這麼多學者、專家、學生的互動,讓她信手拈來都是有啟發性的案例。她也廣泛收集任何有關創造力思考的文獻,並巧妙地散落在各章節裡。二○○九年在台的晚宴上,她就提到寫這本書的計畫,和上本書不一樣的,在《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中她更重視環境面,從較易引發促進創意的空間安排,到較大的創新群聚。
創造力除了有關個人的內在主要三元素,包括態度、知識與想像力缺一不可。從外在來看,她則歸納出資源、文化及環境三個元素。美國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像矽谷、西雅圖或奧斯汀,他們的創新成果都有目共睹,創新人才也往那邊聚集。Tina將六個元素之間的互動做了較有系統的說明,這些元素相互牽引、依賴,他們的交互作用決定了創新場域的興衰與持續發展,創新場域會吸引創意人才更進一步的靠攏。這和佛羅里達的「創意新貴」及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的「創意城市」有呼應之處。
台北若也想擠身「創新之都」,我們的環境與文化,除了以Tina的方法多培養一些本土的創意人才,能不能吸引到全球創意的人士到台灣工作與生活是關鍵。我們在Mobile Monday、創立方、Startup Lab,看到一些外國人是在台北找尋創意與創業的機會,將台北當作其棲息地。其次,繼去年的世界設計大會,在更多相關的會展與集會,我們能不能吸引到各種創意作品或展演能到台北來發表或示範,也是一個檢證。最後在台灣發想或創造的創意組合,不管是產品、服務系統或知識,有沒有機會行銷到全世界,才是更大的挑戰。
Tina這本書除了教我們如何培養個人的態度、知識與想像力之外,也多處提到我們的公、私部門能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塑造什麼樣的文化及使它成為創意滋長的棲息地。希望任何想成為創新之都的地方及人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啟發。
◎溫肇東(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3
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有一句廣告詞說: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在這個創意即生活,生活即創意的美麗多變的世界,創意也可以成為每個人的超能力。
在史丹佛大學擔任「科技創業計畫」執行長的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將生活無處不是的創意變成課堂上的案例與知識,透過討論、環境營造、文化的力量,激發學生源源不絕的創意,閱讀完《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就像是上了她一系列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課程精髓。這本書不僅是理論書籍,告訴大家如何利用她所創造出來的創新引擎架構;也像是一本練習簿,透過案例重新激發你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讓你在看書的同時隨時跳出新想法。
無論你是老師、工程師、企業家、學生、藝術家,都適合看這本輕鬆、幽默又激勵人心的書籍,看完這本書,就立即啟動你的創意引擎吧!
◎吳妍華(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推薦序4
如魚得水,優遊自在
在我的學習過程中,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好學生。我太喜歡問問題,例如課本裡寫:「狗抓到兔子。」我就要問狗為什麼一定能抓到兔子?老師厭煩,我就只好自己想答案。我喜歡拼積木,卻不看說明書,我要自己試、自己找答案。不喜歡既定的軌道。
我是魚,我要在大海。如果我再活一次,再當個學生,我會活得很好,因為這個C世代的學習環境很適合我。網路科技的學習就是大海,Click點擊觸控 、Connect連結、 Community社群、 Cloud雲端,都是創新的工具。
創新要靠理性,創意需要靠感性,人文藝術與科技的結合,理性與感性的交織,我們可以在大海中優遊自在,找到自己的路。
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博士的新書《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將啟動創意的有效方法傳達給科技人、教育工作者與青年人。我很樂意推薦。
◎林百里(廣達集團總裁)
推薦序5
創造力是競爭力的關鍵因子
最近這幾年,我對台臺灣的教育體系感觸良多。學生讀書似乎只為了考試、單純追求標準答案,因而缺乏創意及想像力。臺灣人才培育是否能順應來自世界的挑戰及變革,令我感到憂心。
認識《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作者Tina Seelig後,我了解到,創造力是競爭力的關鍵因子,也是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之一。創造力是可被孕育的,這也為我平日習慣的思維帶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對Tina最早的印象,始於我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就讀的孩子們,他們時常和我分享關於Tina的故事、課程內容,徹底地震撼了我;一直以來,自認為頗有創意的我,驚覺必須要被重新教育。
我因此回去史丹佛大學上了設計思考課,將所學運用在公司培育創意人才。Tina總是精力充沛,充滿活力和創造力,處事俐落卻不失優雅。她也以這樣的風格,流暢地架構《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讓讀者輕易地進入她的世界中。我期許,在這本書的推廣之下,年輕的一代能加入創新行列,創造開放的環境及文化,為臺灣的未來點燃這個不會停止轉動的成長引擎。
◎李謀偉(李長榮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推薦序6
創新之人容易走上創業之路
創意、創新是每個人一生中最珍貴,最有意思的成分。通常有創意、會創新的人,也常常走上了創業之路,賺創造出來的錢,過更有樂趣的生活。
人本來都很有創意。但從小到大的學習方式,背書、考試、升學,一直在抹殺或澆熄創意,真的很可惜。到後來,很可能會創新、創業的人,都是那些不想念書,或成績不好的人。賈伯斯、比爾蓋茲、艾里森(甲骨文)、戴爾,連卡內基都是其中之一。
萬物中好像獨有人是有創意的生物。讓我們一起用《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的內容,活化我們的腦神經細胞。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推薦序7
創意恰如一方井,看你如何去探勘
常被問到相同的問題:「創意能不能教?」我總是不禁咕噥抱怨著:「能不能問個比較有創意的問題?」
其實創意是人與生俱來的潛能,恰如一方井,井中蘊藏多少水源、油源或創意源,是註定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未被限定的「開發創意源的能力」,大部分的創意潛能,都還深藏在井底。所以創意或許不能教,但是探勘或開採創意源的能力是學得來的。
每個人的創意天賦雖有高低,但相去不遠,但是創意源開發的程度大相逕庭,其實當有人被讚美「好有創意」時,並不是這個人比較有創意,而是創意源的開採能力比較強。這本《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便是最好的創意源開採訓練工具,讓讀者可以在學習跟練習之間,探測自己的創意源蘊藏,學會在個人及組織安裝「創新引擎」,從而跨領域自由揮灑。
很早就在創意創業圈聽過作者婷娜.希莉格(Tine Seelig)的盛名;但是坦白說,即使作者的前一本《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在台灣也蔚為一時風潮,好友也買了本送我,但是書名看不出有什麼創意,我其實未曾細讀。但是在享用過這本《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之後,強烈的滿意感及好奇心,讓我在半夜忍不住翻箱倒櫃找來細看,這兩本書便陪伴我度過那原本以為窗外會風風雨雨的颱風夜,直到不覺東方既白,站起身來,腦海中倒是風風雨雨,有說不盡的想法。
◎劉奕成(悠遊卡公司董事長)
推薦序8
創意人的第一件作品
有人生下來就比較有創意嗎?設計師該如何尋找靈感?創意思考邏輯是可以訓練的嗎?設計真的要靠運氣嗎?有人天生就比別人幸運嗎?設計這門課沒有課本,也沒有參考書,因此需要靠自己的經驗累積來找出答案。《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這本書能給你部分的解答,但很抱歉,另一部分還是得靠自己了……
時常遇到瓶頸,想不出好點子?或許代表你該換個方式尋找靈感,改變平時的生活習慣,換個角度看這個世界。只翻設計雜誌、設計書是非常單一的刺激,不容易激發出什麼新點子,應該多接觸其他領域的書、影片、展覽,才會有異花授粉的效應。聰明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刺激和衝擊,平時花越多時間在觀察,吸收越多資料,就越快能想出好點子,做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成功的人是因為他運氣好?在忌妒之前,先想想這個「運氣」是哪裡來的?是天上掉下來的還是人家努力得來的?書中提到 Richard Wiseman所做的實驗證明那些「運氣好」的人看的是大方向,觀察事情時比較仔細,因此容易捕捉到許多「倒楣鬼」錯失的良機。把忌妒的時間用來學習如何培養出更精準的觀察力,看到更大更遠的局面,你將是下個「運氣好」的人。
《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中利用很多案例和實驗來印證許多創意的基本原則,利用輕鬆卻有根據的方法讓創意人理解其中的道理,更用種種方式推翻了許多迷思和壞習慣。
了解創意的基本原則,訓練出最有效率的思考模式,讓自己在最佳的狀態下創作,才真的是每位創意人的第一件作品。
◎王艾莉(王艾莉設計公司負責人)
導讀
不論在應付未來的物理環境變化,以解決生態、能源、糧食、水資源的各種問題,或想在當前的「科技→知識→應用→行銷」經濟體系中占一席之地,那麼孕育「創意」、啟動「創新」,及完成「創造」的這整個過程,就是問題解決者必須擁有的三個行動指標。《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一書的作者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認為,能夠成功的依附著這三個指標而完成創業鏈的三個能力要素,是知識(knowledge)、想像力(imagination)和態度(attitude),而這三種能力是可以經由教育的歷程而提升的!我完全贊成她的觀點,因為我們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已經疊積相當多大腦可塑性的證據,支持正確適切的後天學習,可以改變大腦的神經迴路,是真的可以做到老、學到老、用到老的!
但是對希莉格的三元素論,我總覺得缺少了一個更重要的元素,就是「社會的適切性」(social appropriateness),包括合情合理的(sensible)和美的(beautiful)感知。其實這兩個向度正是讓一個有創意的人對創新和創造歷程上癮的動機,前者引來外界的稱讚,後者引出自己內心的自我欣賞。希莉格設計的很多教案,和她旁徵博引很多他人成功的教學案例,真的都很精采,很有啟發性,但因為缺少社會的適切性考量,不免讓人感到有些作為太功利取向而有反社會的徵象,所以我才特別強調,在三創世代中,三要素加「一」的必要性,以免造成為了達到創新目的而忽略社會觀感的遺憾。
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訓練班》這本書真的很好讀,內容很豐富實在,希莉格是位很好的老師,她一直在實踐學習心理學中一個亙古恆新的定律:「要學好一件事,就去做那件事!」也就是說,要有創造力,就去做創造力的體驗練習。所有智者都會贊成的一句話,就是「從做中學,那是唯一的方法(Learning by doing, that is the only way)!」
曾志朗(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