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迎接無權位「潛領導」的時代
那些年在亞太區工作,每個禮拜幾乎都坐飛機商務旅行。在沒有電訊干擾的機上看很多雜誌也想了很多,其中一件記憶猶新的事,是在二○○六年十二月底,從新加坡飛回台灣途中閱讀的《時代》雜誌;當期的年度風雲人物不是人而是一台電腦。雜誌的封面是台簡潔而現代感的個人電腦,螢幕上呈現一個斗大的YOU,意思是說電腦加上你就是今年的風雲人物!
《時代》雜誌認為由於資訊時代來臨與知識透明化,使得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能影響世界的人。過去人類幾千年的歷史,擁有權位者才能取得第一手資訊與知識,他們透過資訊與知識獨占以領導組織統治世界。然而電腦與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打破資訊與知識壟斷,使得無權位領導的時代逐漸來臨。所以即使是升斗小民或是小職員,只要你有足夠的知識與創新能力,你就有機會透過網路傳播把你的點子向世人傳達。這樣的現象影響商業組織與政治活動,逐漸有許多沒有權勢但卻有真正領袖風範的無名小人物,他擁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能夠超越頭銜,影響人們的想法、行動,吸引人們追隨並創造最具向心力與生產力的團隊。
事隔多年了,也常閱讀或聽到類似的觀點,但個人該如何做呢?卻一直沒看到比較具體與全面做法的論述,《潛領導》這本書滿足了我心中的這個期待。全書三部分,以邏輯與結構化的論述引導讀者了解外在情況及因素,進而自我鍛鍊成為潛在領袖,並提供從日常生活中實踐潛在領導的方法。這是一本員工、主管與老闆都該細細品味的好書。
陳文堂∕前諾華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
推薦序2
個人最好的品牌與頭銜
這年頭不容否認在某些行業,沒有響亮的頭銜,還真不容易建立起初步的業務或工作關係。一般企業內有其職級與職稱,職務低的人通常受職務高者的指揮。但是不是每位頭銜大、職位高的人都能讓同仁心服口服?便宜行事?在職場工作,你心中一定明白哪些工作夥伴值得你尊敬、感恩,這些人不一定具備響亮頭銜。
我觀察周遭一起工作的Y世代們,更不會因為你職位高、頭銜大,就非對你心悅誠服、五體投地。沒有實力、空有頭銜會讓人輕飄飄的,要是不夠謙虛、沒有反省能力,更是會虛張聲勢,自我感覺良好。更不要以為具備響亮頭銜,開始灑錢就可以收買人心,加薪水、給紅利的邊際效果能持續多久,大家心中有數。
我觀察有些企業獲利雖然不高,但員工表現出很好的忠誠度、樂在工作。某些企業雖極賺錢,但員工感覺被操到爆、流動率高,留下來的看在錢的份上也只好忍氣吞「金」。
這個重大差異的關鍵點在於領導。當然職務高的人影響力也許更大,但沒有響亮頭銜的人一樣能夠發揮看不見的領導力,鼓勵啟示(inspire)他人。
不要氣餒自己的頭銜怎麼多年不長進,頭銜是老闆給的,操之在人,何況頭銜有時只是社交的工具而已。
一個扎扎實實成功的企業,在長期甄選培養晉升領導者時,會在員工每一個發展階段評估, 觀察是否遵守誠信,心胸開闊,格局遠大 (不一定都是溫良恭儉讓),在工作中能呈現出一顆服務人群的心,能激勵幫助他人,在逆境時也能不卑不亢、奮力再起。
這本書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發揮領導力,唯有專業、創新、贏得別人信任,才是個人最好的品牌與頭銜。
葉慶煌∕台積電人力資源處長(本文作者為台積電人力資源處長,曾任福特六和汽車公司人力資源副總)
推薦序3
此書為必讀之「管理『勝』經」
身為一位專業的跨國人力資源主管二十多年與PM國際專案經理人,我在工作職場上看到非常多正面與負面的行為。人們無論在任何職級常會在時間或內外在環境的壓力下,犯下大大小小令自己或他人難過的決定,即便是成功其背面也是充滿了挫折與難過,進而影響自己成為一位真正內外兼修的領袖。南.羅素自創「潛領導」一詞,期許任何有志成為潛在領導人皆能言行一致,相信自己,真心待人,有效地激勵他人,為組織與社會無私地做出貢獻。南也在《潛領導》這本書中提及我們所得到的很多反饋,其實是來自於我們自己本身的所作所為以及平日如何待人。如果讀者能詳讀本書並實際鍛鍊自己,相信自己與他人,每個人的工作將不再只是工作。
此書也可謂是所有PM暨專案管理人員的最佳管理實務參考書籍,也可以成為因應全球化佈局之國內企業派外人員最佳管理參考書籍。今日職場上之無國界(No-boundary)管理模式, 無論是工作內容、管理模式、溝通模式,皆與過去大家熟悉的管理方式有重大改變,因此,已無法再倚賴過去傳統管理暨溝通模式。需靠新的管理思維行之。
《潛領導》一書中所述,正可以協助所有的專案管理經理人及跨國管理者找到一本此領域中最佳管理參考書,只要用心體會及習得此書中所述、行之四海皆準的管理原則,讓大家日後, 可打破過去管理框架,不用再倚靠正式的職務頭銜,可以很輕鬆地領導來自不同部門、公司、甚或國家、人種的人,一同工作為達成單位工作目標來努力。本書不但能協助大家迅速成為此管理領域中的佼佼者,也能幫助自己找到內心的羅盤,成為一位快樂的專案工作人。
對於國內所有走向全球化佈局公司人員,不論位階高低,建議此書皆為必讀之「管理『勝』經」。
劉筠棋|宏達電人才資源處副總經理
推薦序4
正面的影響力
在今日高度競爭的時代,許多上班族經常抱怨為人下屬的無力感,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主管,一展雄心。但有趣的是,並不是當上主管,就自然而然能有所發揮,並因此靠著頭銜受人敬重,甚至反而要面對更多的挫折感。這是為什麼呢?
身在職場多年,我觀察到最普遍的情況是,在職場的發展是否順遂,職位上的權力與無形的影響力,在不同的情況下,雖有其優先順序,但長遠而言,兩者的重要性不僅不相上下,甚至影響力將帶來更長遠的效應,這驗證了本書作者所說的「潛領導」。
這是一本容易閱讀的領導力書籍,書中沒有艱深的用語,但卻能提供讀者一個讓心靈小憩的私人空間,相信您會從中發現正面的力量,讓您學習如何運用正面的影響力,獲得他人信任,建立友善與互信互利的職場關係,樹立您的個人品牌。更重要的是,讓您因此更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意見,在職場上更受器重,更加無往不利。
周素惠|人資協理.德州農工人資碩士
推薦序5
《潛領導》讓你在「跨領域協同作業」悠遊成功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傳統機械、材料、化工、電機、電子、資訊、通訊等專長,進入二十一世紀,並不是不重要;而是要突破既有成就,超越目前限制,往往需要跨領域協同作業的能力。美國史丹福大學帶動矽谷地區,源源不絕的創新創業,進而影響全世界,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即為卓越的跨領域協同作業能力。台灣在電腦、微電子、手機等資通訊相關產業累積的能量,能否成為接下來的醫材、智慧機電、綠能等新興產業,發展的燃料,跨領域協同作業的能力,將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此書從「外在影響力的培養」切入,描述在二十一世紀的職場上,誰是具有潛在領袖特質的人;並藉由「內在的鍛鍊」,指出潛在領袖養成之道。書中最後提出「潛在領袖模型」,點出四項核心行為,帶動基本的內心修為,使潛在領袖超越頭銜與權威,展現非凡的作為。其中「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貢獻給組織,無論是否升遷都不改其衷」和「以每個人都是贏家時才是真正勝利的心態投入工作」,應該是最能引領跨領域協同作業的「致勝哲學」。
《潛領導》另外值得一看的是,畢業於史丹福的作者,不只是單純將其二十年,從最低月薪的員工,到數十億元市值企業副總裁的實務經驗,寫成一般的原理原則;更難得的是重要章節,都附有自我評量工具,讀者可以自我檢視,是一本操作性的工具書。例如:第十四章〈朝向正確的方向〉,提到「不一定是筆直大道」,重點是要「對準目標」;並提出九個問項,供讀者自我檢視,是否已對準組織目標?
因此,不管是學校剛畢業,或在職場多年尋求突破,甚至想轉戰他處者,本書絕對值得放在案頭旁,當做馳騁二十一世紀職場,做好跨領域協同作業的工具書。
陳幸雄 博士|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室總監
導言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中國俗諺
本書寫作的理由:為明天打造更好的領導風格
朋友們看到我們跟獅子、大象、花豹或河馬近距離拍照的照片,都會問:「你們不怕嗎?」 說到底,我們前往非洲荒漠探險又不是去迪士尼動物王國玩,親眼見到群獅獵捕、殺死獵物, 大家的感受都十分強烈,但我從來不覺得害怕。的確有時腎上腺素激升,感官會變得更敏銳, 但我對追蹤系統跟導遊的專業很有信心,恐懼因此消弭於無形。
真希望我也可以這樣讚美組織內的領導階層或主管;但身在職場,我總是感到害怕。
我擔心在經濟危機升高的今天,人性貪婪、物欲橫流,將造成組織人心更加渙散,難以凝聚。我也擔心對某些公司來說,裁員是萬不得已的決定,但有些公司卻將裁員當作輕易解套的手段。我更擔心像童話《國王的新衣》所說的,主管們只願相信光會說好聽話的顧問,以為「一切都沒問題」。
但事實並非如此。事實上,今日職場上問題叢生,員工挫折感強烈、氣憤難平、倦怠、恐懼,不再對公司抱有期待,更別提大家彼此猜忌、以小人之心度人、完全缺乏信任。高高掛在牆上的牌匾刻著「人是最重要的資產」,應該通通拿下來--彷彿是上個世紀沒有兌現的承諾, 如今聽來格外諷刺。當然不能說每個組織都是這樣,但這類情況多不勝數。
二○一一年,我巡迴十幾個州,訪問了許多企業,向幾千名員工演說過。我的看法是:大部分企業有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在這個時代的職場上,大家不再像過去不顧一切努力付出,有創意也不願分享,對工作的興趣消減。由於智慧財產權與創新想法是員工得以出類拔萃的利器,不是區區薪資可以買到的。因此若老闆仍抱著「這些人」能保住一份工作就該知足感恩的心態,很難激勵員工加倍付出努力。
人們在等待能帶領員工的主管,而且總是留神觀察主管是否言行一致。他們在尋找值得信賴的人,他們在找「像你這樣」的人。
在非洲荒漠中,獅群跟在帶頭的獅子黑尾巴後面圍捕獵物,但在企業中,人們不會因為一個人具有主管的頭銜就甘心追隨,員工可以自己決定要把寶貴的想法、熱情及忠誠貢獻給誰。
重點是我們大家是有選擇的。我們可以繼續忍受這令人沮喪的惡性循環,讓心口不一、貪婪放縱的主管繼續領導,也可以下定決心創造明天會更好的企業,前提是建立新的領導模式,此一模式是指不具頭銜的領導,因此並非由階層、職位或責任範圍決定。你不需要別人的任命、拔擢或提名,你是下決定的人。我將其命名為「潛領導」。
何謂潛領導?
「潛領導」一詞是我自創的,我從領最低薪資的小員工,一路升為數十億元市值企業的副總裁,顧問業務生意興隆,數百名職階各異、來自不同企業的主管都是公司的客戶。潛領導指的是常識判斷,然而在職場上卻甚少見;唯其一旦付諸實行,可以為組織建立互信基礎,帶來積極的風氣,樹立美好的典範,自然風行草從,上下一心。潛在的領袖,職位未必高人一等,卻以行動創造了成果。
蓋洛普研究團隊強調:「人們追隨領袖必有其原因,一旦問到何以願意追隨,他∕她們都能夠相當明確地說出最希望在領袖身上看到何種特質,可能是值得信賴、具備同情心、性格穩健或給人帶來希望。」 1 潛在領袖有與眾不同的作為,並且擁有四種特質:自我調整、播下無限可能的種子、發自靈魂的勇氣及致勝哲學。
你面臨何種挑戰?
人們工作、溝通、合作、分擔責任的方式,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了,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明白,而且未來仍將繼續演變。我們也知道,與此同時,辦公室文化將持續改變,不斷有新面貌產生。那麼你呢?你也改變了嗎?你懂得與時俱進嗎?
以下這些你符合幾項?你希望看到工作成果,但往往……
■ 你的下屬不肯向你報告。
■ 你共事的夥伴跟你很不一樣,可能來自不同地方或屬於不同世代。
■ 你遲遲未獲得自己應享的職位或領導權力。
■ 你缺乏足以監督、獎勵同仁工作表現的工具,如:績效考核、獎金或加薪。
■ 你缺乏現階段應具備的技能,好在職場上勝出。
■ 你讀過一些市面上關於領導才能的書,但書中提到的概念與你面臨的情況差距甚大。
■ 你在大學裡就習慣與人合作,但現在你雖充滿熱情,卻不曉得該如何帶領他人。
■ 有時工作分配超過你的專業範圍,但你老闆不肯明確指示。
■ 組織文化及官僚體制讓你疲於應付。
■ 目前為止你的績效考核或工作表現考評不如預期。
■ 你想達成人生目標,在工作上力求表現。
上述這些困難你遇到了幾項?若目前沒有,你覺得自己未來可能會遇到嗎?
我在受邀演講的大會上、合作的公司裡遇過許多人,如果你的情況跟這些人類似,比方想看到同事的工作表現,但同事卻不肯向你彙報;帶頭執行計畫,卻沒有實質權力或得不到感謝;或者你得跟來自不同部門、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一群同仁共事,那這本書是專為你而寫的。
假如你有員工也有頭銜,但你明白,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上,擁有權力不等於擁有追隨的人, 也不保證能獲致成功,還需要一點「別的東西」,那麼本書適合你閱讀,能提供你所需的「別的東西」。
假如你想在下一個世代的組織或商業領域中崛起,成為新一代的領袖,發展新世代需要的技能,或洞察吸引人自動跟隨的奧祕,贏得非凡成就,這本書也為你而寫。
所以不管你是必須協調公司內部提案的行政助理,或自行開設工作室與廠商合作,或你帶領的團隊來自四面八方,或你目前的團隊中有人想成為下一個領袖,你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實用的方法、見解跟訣竅,立刻派上用場。
不過,請你注意:假如你在找的是傳統的探討領導學書籍,從理論、發展、特色或風格切入,這本書不屬於這類。上亞馬遜網路書店去找,符合上述要求的書有六萬八千八百九十三種之多。假如你相信擁有主管、經理或總監之類的頭銜,便等於擁有影響力及眾多追隨者,這本書也不適合你;又假如你渴切希望處理事情的方式,能夠回到網路發明前的時代,沒有今日蓬勃的媒體、全球性經濟、機動式人力與日新又新的工作性質,這書你還是別讀了吧。
那麼本書的重點是什麼?本書的目的是幫助現代人在持續改變的職場上達成目標,發揮潛在的領導力量。本書談的是你在職場上的未來。
該怎麼做?
拿著蘋果說它是柳橙,這顆蘋果也不會因此變成柳橙;同樣地,升一個人做主管,這人也不會因此成為好的領袖。真正的領袖風範與頭銜或職位無關,也不是高層「冊封」就算數。大家應該都看過孚眾望的同事比主管更受同事敬重、喜愛,他說的話也比較有分量。
真正的領導力並不是上完領袖養成訓練班、讀完一本書或參加過一場會議就會自動產生,而是一己的選擇,發自內心的承擔。面對每一個狀況,我們可以決定要不要出來領導,也因為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領袖。
想在變動迅速的職場成為有效率的工作者,你就必須突破傳統認知的努力範圍,如培養技能、增進知識、累積更多訊息及訣竅。成功意味著更投入,包括精進內在的修煉、自覺及個人成長。本書告訴你如何培養外在的技能及態度,同時反省自己、提升內在修為。
潛在的領袖是什麼樣子?
假如你跟我同時使用「信任」這個字,我們倆的意思可能差很多。因此我想幫助你想像,在變動不居、日新又新的職場上,一名潛在的領袖是什麼模樣。我相信只要你能夠想像,你就能了解領導的意涵;一旦決定出來帶頭,你就能成為真正的領袖。所以我的第一個目標是讓你看到,哪些與眾不同的表現能為你帶來追隨者,協助你創造亮眼的成績、成就非凡的未來。
我的第二個目標是幫助你將這些概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上,因此本書中充滿各色各樣的例證、典故、訣竅及小技巧,也有許多思考練習,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工作性質及過往經驗。某些例子你可能會較有共鳴,有些可能沒什麼感覺。
我建議你吸取有用的部分,其他的則不必理會。但在你閱讀之前,希望你能夠沉澱一下,以好奇、開放、充滿興致的心態拿起這本書。沒人知道何處可覓得未來成功的種子、或下一場絢爛。有時是一個想法,一個不同於往常的觀點,或一個正在發展、即將為未來職場帶來巨大變革的概念。我希望你可以在這裡找到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