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莉進浴室很久了,早該洗好澡了,隔著門,媽媽在外頭一邊催促,一邊習慣性的叨叨唸個不停:莎莉,妳該不會又把肥皂放進浴缸裡了吧?我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別讓我跟在妳的屁股後面收東收西,好嗎?然而,莎莉在裡頭什麼也沒聽見,她正雲遊在她的世界,一個無關現實的世界。《莎莉,離水遠一點》姊妹作,父母的看法、孩子的想法對照呈現,耐人尋味,適合兒童,也適合大人。
作者簡介:
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1937年生於英國。童年在夏山學校度過。在這個可以隨心所欲的學習環境裡,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作畫。
十七歲那一年,因為拒絕服兵役,而選擇了軍事服務的工作,其工作內容包括:戰地急救、護林、農耕、打掃貧民區、蓋學校……等。
約翰.伯寧罕年輕時常以打零工的方式浪跡各處。1960年,他回到英國,一邊為交通局畫海報、幫雜誌社畫漫畫、設計聖誕卡,一邊思考自己未來的去路。他發現,在所有的工作中,他最想做的,就是畫一本書。
1963年,他的第一本書《Borka》問世,此書旋獲英國繪本最高獎項-Kate Greenaway Award的青睞。從此以後,約翰.伯寧罕的生活即以創作繪本為主,他的作品被譯成十數國語言,是一位頗受世人肯定的繪本作家。
約翰.伯寧罕擅用孩子的觀點描寫人生,由於他深體大人與小孩必須一起分享繪本,所以,他的創作目標是兼顧大人與小孩,讓他們在閱讀作品時,能夠各得其所。
在約翰.伯寧罕的作品當中,中譯本包括:《外公》(台英社)、《和甘伯伯去遊河》(台英社)、《遲到大王》(信誼)、《我的祕密朋友阿德》(遠流)、《莎莉,離水遠一點》(遠流),《雲上的孩子》(遠流)《喂!下車》(遠流)等。
譯者簡介:
林真美(台灣省台中市人。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曾從事幼教和發展障礙兒童「早期療育」工作。目前在大學兼課,教「兒童文學」,並經常與兒童、繪本為伍,為〈大手牽小手〉系列、〈沒大沒小〉系列之催生者)
推薦序
「三讀繪本」與「再三讀繪本」/林真美
近日閱讀《繪本力》(日本岩波書店)一書,得知日本寫實報導作家柳田邦男在自稱的「人生後半」重拾繪本,並深有所感的呼籲日本與他同齡的大人能夠「三讀繪本」。所謂的「三讀繪本」,就是指幼時的「悠遊」與為人父母時的「伴讀」,外加累積無數人生經驗後的老年「品茗」。
柳田邦男是一位長年對日本社會問題、生死問題提出批判、反省的作家。在他57歲那一年,他25歲的次子,在徬徨間,用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對柳田邦男而言,是莫大的打擊,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試煉。有兩個月之久,他陷入了自省、自責和鬱悶的深淵。一直到第三個月,他的心情才漸漸有了舒緩的跡象。
就在這時,有一天,他信步到車站附近的一家書店,並且「異乎尋常」的,來到了暌違數十年的繪本區。柳田邦男自稱,他當時對自己的行徑,頗為茫然,事後想想,認為那或許是潛意識的驅使,讓他有著要與兒子小時閱讀的繪本「重逢」的衝動!
果然,他看到了好些令他懷念的作品,另外,也看到了二、三十年來被他「荒廢」了的、不曾謀面的「新書」。於是,他買了數本繪本回家,細細的讀、慢慢的體會。結果,柳田邦男從繪本中找到了溫暖和慰藉,並解讀到了繪本中的深刻意涵,而這些,都是他不曾有過的繪本經驗!
從此,他「栽」進了繪本書堆。繪本不僅適時解救了他,也成為他終老的一項「新發現」。他發現,有許多的繪本,凝縮了最常被庸碌繁忙的大人所遺忘的事物,像是幽默、想像、生死、熱情、孤獨……等等。這位因為人生「三讀繪本」而對繪本刮目相看的「初老」老人,遂建議大人實有必要時時與繪本相伴,甚至,不該錯過了脫離育兒階段之後的後半人生。
是啊!大多數的大人都以為繪本是小孩的「專利」,卻忘了自己也可以是繪本的終身讀者。我們對繪本的感知,其實可以因為人生的歷練而有不同的解讀,尤其,在歷經世事風霜雨露之後,還可以因為一本小小的繪本,到達不需言說就能「醍醐灌頂」的清明境界呢!然而,大多數的大人總是在育兒階段扮演完「陪讀」的角色之後,就迅速抽身,再次與繪本劃清界限。而我懷疑,這些對繪本避之唯恐不及的大人,是否真曾扮演好傳遞的角色?
很遺憾,在台灣長大的我,小時沒有親沐繪本的機會。但我到底還算幸運,可以在成年求學時與繪本於異國相遇,並對它「情有獨鍾」。我喜歡繪本,除了它的「賞心悅目」,最主要是因為它充滿了孩子特質,而在與孩子共讀的過程中,它讓我「發現小孩」,也讓我因這兒童特質的撞擊,而「照見自己」。甚至,有許多的繪本,充滿了對成人世界的「顛覆」,而這就有如平日不斷在對我們成人規範提出「挑釁」的孩子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察覺,那無疑又成了一條思索人生、自我反省的好路徑了。當然,有些繪本還散發著不受年齡層限制的魅力,就像所有的藝術創作那樣,它讓我們會心而笑、或讓我們心意滿滿,有時,則讓我們被深深的打動、且久久不能自已。
所以,「三讀繪本」固然發人深思,「再三讀繪本」似乎更值得做為我們對天下人的呼籲。這就好像熬湯一樣,長時的燉煮,為的就是要提煉出一鍋入味的好湯;一旦大人把繪本當成自己的書來看,且一看再看,那才有可能品嚐出其中的湯頭美味。而唯有自己受用無盡,大人也才有可能透過發自內心的「念力」,把繪本的美,真真實實的傳遞給身邊的孩子!
這樣的經驗,和一般有責任在身的父母或有不同。但當我們在看待繪本時,實有必要打破那既有的「小孩專屬、爸媽陪讀」的疆界。不分年齡、不分時地,繪本既可以拿來共讀,也可以讓人獨自悠遊、或細細品味。而不論是「三讀繪本」或是「再三讀繪本」,都會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三讀繪本」與「再三讀繪本」/林真美
近日閱讀《繪本力》(日本岩波書店)一書,得知日本寫實報導作家柳田邦男在自稱的「人生後半」重拾繪本,並深有所感的呼籲日本與他同齡的大人能夠「三讀繪本」。所謂的「三讀繪本」,就是指幼時的「悠遊」與為人父母時的「伴讀」,外加累積無數人生經驗後的老年「品茗」。
柳田邦男是一位長年對日本社會問題、生死問題提出批判、反省的作家。在他57歲那一年,他25歲的次子,在徬徨間,用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對柳田邦男而言,是莫大的打擊,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試煉。有兩個月之久,他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