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人的話〉
為中外管理學的盲點注入了一絲光明
廖風德
1
我國識人之學,起源甚早,然至三國時代,始蓬勃發展,是有其歷史背景的。
東漢末年,天下鼎沸,由於戰亂流離,使兩漢擢才任官的鄉舉里選制度,無法施行。曹魏為吸收人才,乃設置九品中正制度,即政府在州郡設置中正官,令其品第該管人物,分為九等,以做為任官的憑據。中正官必須具備有詳察識人的能力,才能品鑒人物,為國舉才。因此,識人之學,大放異彩。
劉卲撰寫《人物志》,為當時政治上量材授官建立了客觀標準,同時亦將識人之學系統化、理論化,只可惜一千七百多年來都被忽略了。如今,郭泰選擇此書,推陳出新,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
劉卲的《人物志》,原書有十二卷,內容包括「識人原理方法」與「人才分析運用」等兩大部分,有體有用,非常科學,參考的價值相當高,只可惜他受到當時文風的影響,用字遣詞,精簡深奧,一般人很難了解。不過,《人物志》經過郭泰爬梳整理為《識人學》後,解說文字淺顯通俗,全書精髓,一覽無餘;加以體裁設計完善,有原典,有註釋,有解說,讀者可以速讀,亦可精研。整體而言,郭泰真正是讓《人物志》甦活了過來。
郭泰在《識人學》中,對原典的微言,加以闡揚引伸,發揚光大,使劉卲的智慧重新發出熾熱的光芒。
以論人才為例,劉卲認為「平淡」最為可貴,他說:「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郭泰認為這是劉卲在深刻洞悉人物之後的偉大創見,所以《識人學》中,以平淡之人為上上之材。
郭泰的論點,深獲我心,因為從歷史看,歷代人主擢才,必有其取捨標準,聰穎慧黠之輩,往往或阿其所好,或虛張偽飾,或矯俗干名,以遂其目的。而識人之最難,即在於此。
《識人學》強調、推崇平淡自然,將其列為考察真人才與否的標竿,實在是透視人性、極其智慧的見解。
類似此種評論人才的卓越與解析,全書隨處可見,唾手可得,這是《識人學》最迷人之處。
自古以來,我們的社會即重視人才,強調知人善任的重要。我們推崇漢高祖劉邦或唐太宗李世民,往往不外乎讚嘆他們重視人才,知人善用,網羅了許多安邦定國的良才,締造了輝煌的盛世。然而,有多少人了解,除了少數天縱英才之外,對大多數人而言,識人知人的能力,是要靠揣摩學習才能獲得。
有人曾以藥材比喻人才,非常有意思;世界上沒有能醫治百病的藥材,所以也沒有能勝任百事的人才。某藥能治某病,便是良藥;某人能治某事,便是良才。但是,認識藥材藥性如何,醫生要花費多少功夫?然肯為認識人才人性而投注心力的,又有幾人?
郭泰是個有心人,他以年輕時獻身企管的閱歷和知識,注疏解說我國觀人識人的經典名著,創造出理性的、智慧的、現代的、中國式的《識人學》,實在值得肯定,值得喝彩,值得支持。
美國當代管理學大師彼得‧杜魯克(Peter F. Drucker)在探討如何才能做一個有效的經營者時,再三強調要「活用人的長處」。他認為,為了要獲致成效,必須充分活用一切可能的長處,尤其在人事管理方面,必須強調人的長處的活用。他的說法和諸葛亮「用其所長,揜其所短」、唐太宗「用人如器,各取所長」的用人精義相契合。但是,如何認識人的長處呢?杜魯克並未說清楚。就此看來,識人知人,可以說是管理學的盲點。郭泰選擇經典,以當代的眼光,用自己的智慧經驗,重新詮釋先賢的著作,出版《識人學》,似乎在中外管理學的盲點中,注入了一絲的光明。
2
和郭泰結交,是我邁入中年以後的一段機緣。郭泰的率真豁達,以及回歸田園的生命情調,為我逐漸孤寂涸乾的性靈,注入了一股鮮沛的活泉。
郭泰遷居木柵後,我們有更多的機會一起登山、餮食、酣飲、品茗、清談、高歌。我深深覺得:讀郭泰的書,能領略他的慧識和文采;過郭泰的生活,能體會他的達觀和超脫。我最佩服郭泰的是,他雖然隱遁筆耕,過著田園式的生活,但卻勤勉而規律;他的身上洋溢著台灣傳統農民的氣質和現代企管的精神,令人神往。
郭泰寫作,有如春蠶吐絲,善於將平淡自然化為神奇雋永。所以,他寫書向在談笑風生中完稿付梓;唯獨撰寫《識人學》,卻屢屢面色凝重,酒興索然,生活於沉思之中。由此亦足見《識人學》之問世,不同凡響。
起初,郭泰談及將撰寫《識人學》,我即為他憂喜參半。喜的是:管理為當今顯學,成功的管理在於識人善用。因此,如何做到識人善用,實為管理學研究的核心。誠如「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所云:「事業即是人。」人是一切事業成敗的關鍵。我心想,郭泰若能寫成《識人學》,突破此一關鍵,那麼造福社會上領導管理階層,將是功德無量。
然而,我也擔憂:人是公認最複雜的動物,要做到識人知人,談何容易!人有物欲,亦有理想;人能思慮,也善偽裝。俗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而人類神貌言行歧異,幾少雷同。人的複雜至此,要將人類行為的經驗法則加以歸納,加以驗證,以建立識人知人的通則,是何等難事!非有大智慧,實難以著筆。
郭泰《識人學》完稿後,我先睹為快,才發現我的擔憂是多餘的。郭泰的《識人學》,根據三國時代曹魏劉卲所著的《人物志》原典,加以詮釋解說,融會傳統經驗,注入現代知識,述而不作,溫故知新。我認為,郭泰採「述而不作」的方式來寫《識人學》,是極其高明之舉,因為一個人智慧再高,也比不上整個民族千百年經驗之所積。
我在政大教歷史,知悉匯聚古聖先賢智慧經驗的歷代典籍中,蘊藏無數潛伏不彰的著作,而這些著作,往往是日後嶄新學說的張本。我相信,劉卲的《人物志》,在郭泰的精心研閱、發幽闡微後,以《識人學》的新面貌重現,將是最佳的例證。
3
識人管理之學,我本門外漢,所以當郭泰要我為《識人學》寫序時,我力辭不敢當,因為我認為寫序是名家宿儒的事,我何德何能。不過,郭泰卻爽朗的笑說:「就把寫序當做我們交往的紀念吧!」在盛情難卻之下,我為《識人學》寫上以上推薦的話。
導讀
說明
一、本書原名《人物志》,為三國時代劉卲所著,為我國古代僅存之一本人才學經典,筆者加以註釋與解說之後,根據全書之內容改名為《識人學》,以便讀者易懂、好讀。
二、原典分九徵、體別、流業、材理、材能、利害、接識、英雄、八觀、七繆、效難、釋爭等十二卷,筆者依此十二卷把全書分為十二章,並將各章名更換為現代語,又把每章區分為若干小節(舉例來說,第一章區分為十二小節,第二章區分為五小節,第三章區分為十二小節,依此類推,總共十二章區分為八十五小節),每章的小節又加上標題,以便於閱讀。
三、每章均包括原典、註釋、解說等三大部分。原典部分包括劉卲之原著與劉?之註解,劉卲原典部分,筆者依據中華書局所出版之四部備要版本予以分節,並加上標點符號;至於其中〔〕之註解,為西涼(東晉列國之一)劉?所撰,頗具參考價值,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四、劉?之註解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四部備要》版本有脫漏,亦有誤謬,筆者參考《四庫全書》版本與其前後文義略加增刪與修改。劉?之註解本來無標點,本書中之標點為筆者所加。
五、每章之註釋與解說等兩大部分,為筆者所撰。
六、本書之序有兩篇,一篇是筆者的自序,另一篇是劉卲的原典序(筆者有加以註釋與解說)。原典部分加上注音符號,以便於朗誦。
七、本書之附錄包括五個部分:後序與跋、介紹劉卲與劉?、其他識人之古籍資料、參考書目、《人物志》全文等。有心鑽研識人學者,可參考附錄「其他識人之古籍資料」,做更深入之研究。
八、《人物志》一書是由好友周浩正引介,他當時擔任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之職,經過他不斷地激勵與鼓勵,我總算勉強完成解讀工作。值此再度修訂之際,更是感念在心,若非他推波助瀾,以我平凡的資質,根本不可能完成此艱鉅的工作。
九、好友廖風德兄的序文,畫龍點睛,讀來擲地有聲,為本書增色不少。不料造化弄人,他為本書寫序時得意官場,生龍活虎;如今增修版問世,他竟已永別,辭世多年,令人不勝唏噓。我想藉由此次大幅修訂本書來懷念我這位至交。
《識人學》序
年輕時常聽人說:「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當時似懂非懂,經過幾十年的社會歷練,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看透了仕途的起起落落,這才深刻體會出這句話的意義與可貴。
不論做什麼事,其成敗的關鍵就在知人善任。一般說來,善任雖不易,而知人卻更難。因此,中國自古以來一方面讚嘆「知人則哲」(意思是,假如能夠知人的話,就是有大智慧了);另一方面感慨「賢不可知,人不易識」。由此可知,知人的重要與困難。
知人就是識人,也就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
一般人常把識人與相人混為一談,其實兩者小同而大異。兩者都是觀察、剖析人物,這是相同之處;不過,識人是經由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與言論以鑒識其品德與才能,而相人則是觀察一個人的相貌與體徵以判定其一生的吉凶禍福。
《人物志》是一本專門討論人物的書,其內容全部是經由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與言論以鑑識其質性(品德與才能),為了使讀者容易瞭解起見,筆者在註釋與解說《人物志》之後,將它改名為《識人學》。
關於識人與相人的差異,筆者舉一實例來說明。
清朝名臣曾國藩指派李鴻章訓練淮軍時,有一天,李鴻章帶了三個人求見,請曾國藩分配職務給他們。不巧曾剛好飯後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則進入室內。
等到曾散步回來,李請曾傳見三人。曾說不用再召見了,並對李說:「站在右邊的是個忠厚的人,可委派後勤補給工作;站在中間的是個陽奉陰違的人,只能給他無足輕重的工作;站在左邊的是個大材,應予重用。」
李驚問道:「您是如何看出來的呢?」
曾笑著說:「剛才我散步回來,走過三人的面前時,右邊那人垂首不敢仰視,可見他恭謹厚重,故可委派補給工作;中間那人表面上畢恭畢敬,但我一走過,立刻左顧右盼,可見他陽奉陰違,故不可用;左邊那人始終挺直站立,雙目正視,不亢不卑,乃大將之材。」
曾國藩所指左邊那位「大將之材」,就是後來擔任台灣巡撫鼎鼎有名的劉銘傳。曾國藩這種經由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以鑑識其品德與才能,而後量能授官,這是典型的識人。
中國的識人之學,並非起源自清朝,早在先秦時已見其雛形。在先秦古籍《逸周書‧官人篇》之中,集先秦諸子各種識人見解之大成,主張用六徵(即觀誠、考言、視聲、觀色、觀隱、揆德,請參閱本書附錄三)來鑑識人材。從「六徵」可知,識人學之理論,在先秦已見其雛形,惟架構與內容仍嫌過於簡略。
東漢末年,受到薦舉入仕制度的影響,品評人物蔚為風潮,因此出現了許多識人專家,如:苻融、李膺、郭泰、許劭等。他們都被公認具備識別人材的特殊能力,讀書人一經他們品評肯定之後,立刻鯉魚躍龍門,不但社會地位倍增,而且仕途之門也隨之而大開。他們之間,至今仍流傳著下列膾炙人口的識人故事:
郭泰博通經典,居家傳授,弟子達千人,然而剛到京城洛陽時,沒有人承認他。苻融是識人高手,一眼就看出郭泰是個天才,立刻把他介紹給八俊之首李膺(八俊,指八位人群中才華出眾之士)。兩人論交之後,郭泰隨即名震京師。
苻融不但能鑑識真人材,亦能識別假人材。當時京城有晉文經與黃子艾,兩人以詐騙取得識人之美名後,即裝病不見客。因為避不見客,所以聲望更高,朝廷選用新官吏都要經過他們的品評。苻融覺得可疑,經過深入觀察,認定晉與黃是假人材。他與李膺交換意見之後,公開宣布那兩人「小道破義,空譽違實」。晉、黃兩人的名聲因此一落千丈,不久就逃離了京城。
郭泰是三萬名太學生之首領,為八顧之首(八顧,指八位能夠以德行引導人們向善者),他識人的名氣比苻融還要大,不但一評定終生,而且從未看錯人。他擅長透過貌色、眼神、言語、動作去識人,並經由肯定被鑑識者的長處,使對方依其長處去發揮而成名。
舉例來說,郭泰遊學長安時,碰到一個名叫孟敏的人。孟敏扛著甑(煮東西的瓦器)走過市場,由於行人擁擠,甑被擠落摔到地上打碎了,孟敏頭也不回,神色自若向前走去。郭泰覺得很奇怪,就問他為何看也不看碎甑,孟敏答道:「甑既然打破了,看它又有何用呢?」從孟敏的談話與舉動,郭泰認定他有慧根,乃勸他讀書。孟敏接受郭泰的教導,十年之後,果然成為大名士。
許劭是與郭泰齊名的識人專家。他每月更換題目,於每月初公開品評汝南地方的讀書人,這就是汝南著名的「月旦評」,此一舉動使他成為全國聞名的識人權威。
當時,曹操還是個小人物,只有太尉橋玄看出曹操的才幹,橋玄勸曹操去看許劭。於是,曹操帶了厚禮,很謙卑地去見許劭,不料許劭看不起曹操,拒絕品評他。曹操借機威脅許劭,許劭被迫評曹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了,大笑而去。
苻融、李膺、郭泰、許劭等四位識人大家,雖然留下了精采的識人故事,卻沒寫下任何識人的著作。從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識人之學更見蓬勃發展,於是有關識人的著作紛紛問世,其中較著名的,有下列五本:
(一)《人物志》三卷,魏國劉卲所著。
(二)《士操》一卷,魏文帝曹丕所著。
(三)《九州人士論》一卷,魏國盧毓所著。
(四)《士緯新書》十卷,吳國姚信所著。
(五)《通古人物》一卷,作者不明。
這五本著作大都在歷代戰火中流失了(僅剩片段保留在其他書中),只有《人物志》一書完整地流傳至今,為識人學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人物志》主要討論兩大主題,一是識人的理論基礎與識人的方法, 一是人材的分類、剖析與量能授官。有體有用,參考價值很高。
一、識人的理論基礎與識人的方法,諸如:
(一)九徵篇:識人的基本原理
(二)材理篇:從談話與辯論去識人
(三)八觀篇:識人之八種方法
(四)七繆篇:識人之七種繆誤
(五)效難篇:識人的困難
二、人材的分類、剖析與量能授官,諸如:
(一)體別篇:鑑識十二種偏材
(二)流業篇:從專長識別十二種人材
(三)材能篇:人材的量能授官
(四)利害篇:剖析德、法、術的六種人材
(五)接識篇:八種偏材待人接物之得失
(六)英雄篇:剖析英雄
(七)釋爭篇:剖析爭勝與謙讓
劉卲在公元二二〇年前後完成《人物志》,從三國時代到清朝康熙的一千四百多年之間,只有少數學者注意到這本書,並留下評語,他們是:
──與劉卲同時期的王三省,特為《人物志》寫序,並說此書「修己者得之以自觀,用人者持之以照物」(請參閱本書附錄一)。
──比劉卲稍晚的《三國志》作者陳壽,稱讚此書「該覽學籍,文質周洽」。
──西涼儒林祭酒劉?(屬國師級人物)特為此書作註,以廣為流傳。
──唐朝牛李黨爭中李黨的首領李德裕(唐中世第一等人物,其才超越名臣裴度),讚美劉卲「索隱精微,研幾玄妙,實天下奇才」。
──宋朝阮逸特作序推崇此書,並說此書「王者得之,為知人之龜鑑;士君子得之,為治性修身之【木敬】括」(請參閱本書附錄一)。
──清朝康熙學人臧玉林很欣賞此書,把它與劉勰之《文心雕龍》、劉知幾之《史通》並稱為「三劉之書」。
民國之後,《人物志》漸受注目。湯用彤所寫的《魏晉玄學論稿》,其中第一篇就是〈讀人物志〉;牟宗三所寫的《才性與玄理》,其中第二章就是〈人物志之系統的解析〉;錢穆所撰的《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有一篇〈略述劉卲人物志〉;馮友蘭亦曾撰文論述。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施約克(J. K. Shryock),則以「人類能力之研究」(Study of Human Abilities)為名,於一九三七年將《人物志》翻譯為英文出版,引起了西方學術界的重視。
至此,《人物志》的價值乃逐漸被現代學人所肯定,但因為受到當時文風的影響,用字遣詞精簡深奧,一般人很難瞭解。坦白說,筆者解讀此書嚐盡了苦頭,每一篇章節讀了幾十遍仍不知所云。後來我想到運用切割的方法來解決難題,把該書從章切成節,再把節割成段,再把段分成句,再把句截成詞,再把詞斷成字。然後從「字」反覆思索與推敲,把每一個字確實弄懂之後,再往前推,字→詞→句→段→節→章,難題這才慢慢逐一克服。
更慘的是,解讀完此書之後,整個人似乎被掏空、榨乾,完全虛脫了。足足有三個月沒法工作,每天只能散步、聽音樂。三個月之後,身心才逐漸恢復。很明顯是用腦過度,寫傷了。
解讀完此書有兩大收穫。第一,讀完此書,頭殼發麻,冷汗直流,覺得它就像是一面無情的照妖鏡,把人性中美好與醜陋的部分真實地披露出來。第二,有一任職於軍方人事單位的將領輾轉打了電話告知,說他研讀《人物志》多年,許多章節一知半解,《識人學》使他茅塞頓開,因此特地來電致謝。當時我十分欣慰,覺得寫傷了也值得。
郭泰
二〇一三年十月於北溫
自序
原典序
本序乃是《人物志》作者劉卲的自序
劉卲
〔原典〕
夫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天以三光著其象,人以聰明卲其度〕;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聰於書計者,六藝之一術;明於人物者,官材之總司〕。知人誠智,則眾材得其序1,而庶績2之業興矣。是以聖人著爻象,則立君子小人之辭〔君子者,小人之師;小人者,君子之資;師資相成,其來尚矣〕;敘詩志,則別風俗雅正3之業〔九土殊風,五方異俗,是以聖人立其教不易其方,制其政不改其俗〕;制禮樂,則考六藝4祇庸5之德〔雖不易其方,常以詩禮為首;雖不改其俗,常以孝友為本〕;躬南面6,則援俊逸輔相之材。皆所以達眾善而成天功也〔繼天成物,其任至重,故求賢舉善,常若不及〕。
天功既成,則並受名譽〔忠臣竭力而效能,明君得賢而高枕,上下忠愛,謗毀何從生哉〕。是以堯以克明俊德為稱7,舜以登庸二八為功8,湯以拔有莘之賢為名9,文王以舉渭濱之叟為貴10。由此論之,聖人興德,孰不勞聰明於求人,獲安逸於任使者哉〔采士飯牛,秦穆所以霸西戎;一相仲父,齊桓所以成九合〕。
〔註釋〕
1序,即按次第排列。知人者有智慧,能把眾材依其質性按次第排列妥當。《書經‧皋陶謨》云:「知人則哲,能官人。」(意思是,知人者有智慧,無所不知,故能授人以官職)與此處所指意義相同。
2庶績,指各種事功。庶,音ㄕㄨˋ。
3《詩經‧大序》云:「以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正,雅即是正,即王政之所由興廢。
4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科目。《周禮‧地官保氏》云:「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5祇,音ㄑㄧˊ,恭敬之意。祇庸,即恭敬與中庸。
6躬南面,即恭己正南面。孔子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必須知人善任之後,才能無為而治,恭己正南面。
7克明俊德,指能明瞭俊德之士而任用之。克,能之意。
8舜以登庸二八為功。舜是古代帝王之名,相傳其父頑、母囂、弟傲。有賢德,由四岳舉於堯帝,堯命攝政三十年,除四凶,舉八元八愷(八元與八愷均指古代傳說中的八位才子,計十六人),天下大治。舜繼堯之帝位,在位三十九年,內平外成,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南巡,崩於蒼梧之野。
9湯以拔有莘之賢為名,這是指湯武王拔擢伊尹為宰相的經過。伊尹苦無機緣求見湯武王,於是乘有莘氏的女兒嫁湯武王為妃之機,以奴?的身分陪嫁過去當廚子。伊尹藉解說烹飪之道時,談到治國之方,說服武王推行王道,於是武王乃任他為宰相。另有一說伊尹為隱士,武王派人去禮聘他,請了五次才答應為相。
10文王以舉渭濱之叟為貴,這是指周文王舉用呂尚的經過。相傳呂尚為一高人,垂釣於渭濱,周文王出外打獵與他相遇,暢談之下大為佩服,同載而歸,並說:「吾太公望子久矣!」立呂尚為師,呂尚也因此號為太公望。
〔解說〕
聖賢最為人尊崇的,就是聰明;而聰明最可貴之處,就在於能識人。具備了識人的智慧,才能知人善任,調合眾材,量能授官,完成各種事功。
舉例來說,堯帝能明俊德之士而任賢不傳子,舜帝能舉八元八愷等才子而重用之,湯武王能任奴隸伊尹為宰相,周文王能拜河邊釣叟呂尚為師,這些聖賢都是因為能夠識人,所以成其功業,並獲得美名。
為了求賢舉善,繼天成物,聖賢必須做下列四件事:
一、著作爻象時,就設立君子與小人的卦象與言辭。
二、敘述《詩經》時,區別大雅與小雅,或正或變,道盛或道衰王政之所由興廢。
三、制禮作樂時,稽考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與恭敬與中庸之德行。
四、身居帝王之位時,就去選拔出優秀人才輔佐政務。
總之,明君必先勞聰明於求才,而後才能獲安逸於任使,一方面能臣竭盡效力,一方面明君得賢而高枕,就像秦穆公獲百里奚而稱霸西戎,齊桓公得管仲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知人善任,識人善用,乃君王之天職。
〔原典〕
是故仲尼不試,無所援升,猶序門人,以為四科11;汎論眾材,以辨三等12〔舉德行為四科之首,敘生知為三等之上,明德行者,道義之門,質志氣者,材智之根也〕;又歎中庸,以殊聖人之德〔中庸之德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唯聖人能之也〕;尚德,以勸庶幾13之論〔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三月不違仁,乃窺德行之門,若非志士仁人,希邁之性,日月至焉者,豈能終之〕;訓六蔽14,以戒偏材之失〔仁者愛物,蔽在無斷;信者露誠,蔽在無隱,此偏材之常失也〕;思狂狷15,以通拘抗之材〔或進趨於道義,或潔己而無為,在上者兩順其所能,則拘抗並用〕;疾悾悾16而無信,以明為似之難保〔厚貌深情,聖人難之。聽其言而觀其所為,則似託不得逃矣〕。
又曰:察其所安,觀其所由17,以知居止之行〔言必契始以要終,行必?初以求卒,則中外之情,麤可觀矣〕。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詳〔不詳察,則官材失其序,而庶政之業荒矣〕。是以敢依聖訓志序人物,庶以補綴遺忘,惟博識君子裁覽其義焉。
〔註釋〕
11四科,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個科目。孔子曾經以四科舉門人之長才,他說:「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12三等。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之;困而學之,又其次也。」三等即指上述的三種人。
13庶幾,指好學而可以成材之人。
14六蔽,指愚、蕩、賊、絞、亂、狂等六種不學儒家經典造成的弊端。孔子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愚是愚昧,蕩是無所適守,賊是賊害其身,絞是譏刺別人,亂是興風作亂,狂是狂妄地抵觸他人。
15狂狷,狂者進取於善道,狷者守節無為。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16悾悾,誠懇貌。悾,音ㄎㄨㄥ。疾,憎恨的意思。
17察其所安,觀其所由。這是識人的兩個方法,一是察其安於何處,一是觀其所經由(由,經由、過程的意思)。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是其出處。
〔解說〕
孔子在他的政治主張不獲當道重用時,就長期聚徒講學,並研究識人之學,諸如:
一、針對七十二門人,區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科,各列舉其長才。
二、把人劃分為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學之者三等人,以汎論眾材。
三、稱讚中庸乃聖人之德行,是先王之道,其理至善。他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四、讚美顏回的德行,說他好學不倦,安貧樂道,為難得的可造之材。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五、列舉出因不好學所造成的愚、蕩、賊、絞、亂、狂等六蔽,以戒偏材之缺失。(有關偏材之剖析,請參閱本書第二章與第七章)
六、在上位者,對進取於善道的狂者,與守節無為的狷者,能調合鼎鼐,順其所能,則拘抗並用。
七、憎恨表面誠懇其實無信之人。孔子感嘆人們厚貌深情,表裡不一,人心險於山川,主張識人必須聽其言而觀其所為。他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八、孔子指出識人的三個方法:視其所以(看他為何這麼做)、觀其所由(觀其所經由)、察其所安(察其安於何處)。亦即從一個人所做的事情,先注意其動機,再觀察其做事的過程,最後觀察其做完之後是否心安。
九、孔子也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這也是識人的一個好標準。
總之,人物若不詳察,則眾材失其序,庶政之業勢必荒廢,因此劉卲稟承聖訓,志序人物,著《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