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小記
不是在購物,就是在購物的路上,不在購物的路上,我也有一個購物的視窗(電腦上的,或頭腦裡的),很多人一定覺得,要買東西不就是在街上走,然後看到什麼合意的,剛好可以就買下來嗎?我當然也做在街上走這件事,但對我來說購物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不可輕忽待之,需要審慎處理。
而且這世上,你在路上走著走著看到合意的東西有那麼容易嗎?當然需要謹慎的計畫,從每季的服裝秀登場,我便會做一個下一季要買什麼的規劃,這個有了,那個我沒有穿過可以添一件,在這之間需要跟店員緊密的聯絡,對,就是第六套那件外套,我的尺寸,對,兩個顏色都要,對,拜託你一定要在上市時打電話給我。
唐立淇老師有次星座預測說,我最近有一個重要的合作關係會結束,我一直擔心那是什麼,是拆夥嗎?分手嗎?經紀人離開我嗎?結果,是我常去的服裝店的我的店員離職,再也沒有比這個更重大了,他會傳簡訊給我以新裝的圖片,對我買過的東西有所了解,深知我可能會喜歡什麼,他離職了那店我還是去的,但還要經過面試店員的這一關。
你可能要想,面試店員做什麼,他們找到這個工作不就是已經被面試過了嗎?但要找到一個長期配合的店員,需要跟他有某種程度的契合,了解我的需求,並且還要相信他的審美觀,我需要一個人跟我說我穿這件好不好看,甚至。其實你可以試試看這件你從來沒試過的樣式,以及,提供我哪裡可以修改的專業建議,因此,我原本的店員離職以後我惶惶不可終日,換了三四個才找到一個合意的。
當然,隨著店員走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以前常買Louboutin 的鞋子,但最近接連去了幾次我熟識的店員都不在,有天閒晃至Zanotti(我一直喜歡但沒有契機可以去買它)發現他已經轉職到了那間公司(是他從背後狀甚驚喜的拍我),所以我從此以後會開始穿Zanotti,店員是一間商店最寶貴的資產,如果你拿出真金白銀的真心與他們相待的話。
我在購物時通常會做以下五件事:
一、自言自語。
其實就是與自己對話,自言自語分為兩類,一種是對衣服說的,一排的新裝陳列在那裡,一邊把衣服往右邊推一邊心想,也許,什麼東西? OVER MY DEAD BODY,哈哈哈這是什麼,天啊這是命中注定的相遇,我真的想成為這個人嗎?我本來以為我只是在內心想,後來發現,其實會小聲的在嘴上說。
我也會扮演自己的好友,說,不行啦,那個你有一百件了,或者,這件的料子實在太差根本不合理,
這件你大概不會買,但為了娛樂性試穿一下也不錯(很多時候為了娛樂性試穿一下最後都會演變成結帳,然後演變成時尚失敗),我也很擔心別人旁觀我購物時會疑心我神智是否正常,那當然要看神智正常的定義是什麼(基本上神智正常的定義就是不會自言自語吧),但就像有人看書時會不自覺的小聲念誦一樣,購物時自言自語對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其實神智是否正常的標準,跟自言自語的音量有關,我上次便遇到一瘋人一邊大聲講話一邊逛街,我本來以為他是使用免持聽筒在講電話,後來發現他身上根本沒電話,而且他自語的內容包羅萬象,從股市到服裝的設計理念,最後他坐在服裝店的座位上,一邊喝起一杯不知道是哪個客人的咖啡,一邊對我正在試穿的衣服發表看法,接著就出現兩個警衛審慎的跟在他的後面。
二、跟店員作狀似要緊的商討。
跟店員商討這件事對我來說很重要,態度之鄭重猶如鄉土劇裡,家屬面對從手術室裡出來的醫生。不過是衣服嘛,有什麼好商討的?因為衣服是一種稀有的東西,你有時會面臨抉擇,到底是要買當下的這件,還是等到貨都齊了以後再作打算?可是這時候你不買,說不定到時候就賣掉了。所以需要跟店員商討,並且強迫他們拿出即將要到貨的單子來看,才能做好整個打算。
比如有時候會去那種新品上市的活動,吃點心之餘我絕不喝酒(怎麼可以讓香檳影響購物這種重大決策呢),當然就是要計畫這一季的主要形象,這東西的搭配性、延續性,以及是否經典,或是否帶有夠多的強勁點(一件衣服如果完全沒有強勁點,那它是不值得買的),是不是要訂再小一個尺寸或大一個尺寸,或者我們可以靠修改來補足,這東西跟什麼東西互相搭配,可以達到完美的效果,這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做到的,需要與店員深度的配合。
店員了解我的腰身增減,胸圍大小,可能比任合人都深刻。
當然這冷靜下來想想,不是什麼要緊事,好像肥皂劇裡昏迷的病人總是會醒(頂多失憶吧),不過這商討過程十分有意思,還可以讓店員知道我對這件事是無比認真投入無數心血的。
三、編織巨大的計畫。
我不能想像什麼都不計劃就去買東西的人生,對我來說購物需要精密的計畫,從經濟上(人沒有無限的購物預算或收納空間,所以你買了這間等於消滅掉其他件的可能性,那麼這件到底值不值得消滅掉其他的可能性?就需要考慮了),搭配上(要深知自己衣櫥裡擁有什麼東西,這件是否可以完美的搭配出想要的效果,又或者它跟任何已有的東西都不搭,所以你其實需要為它計劃整個的搭配,從鞋子到整體造型),以及當然,受到時裝雜誌控制的,丟掉,留下,再利用。
我幾乎不丟掉任何東西,我遠兜遠轉的計劃要買什麼,因而我自認我的衣櫥大部分是理智的(理智的投資型單品與瘋狂的配件),所以買什麼東西都需要計劃,需要長時間的想法,需要全身搭配完好的藍圖,我常午夜夢迴會想到那件衣服穿在我身上該是什麼樣子,該與什麼搭配,一個東西如果無法對著它,想像出整體適用在我身上的造型,那便需要更多考慮。
當然,同時我如果推薦別人買什麼,通常都會一併想說這可以跟什麼和什麼搭配在一起,因為這是我購物的思維模式,不是單一的物件,而是,這個東西可以完成什麼造型。
四、躲在更衣室裡。
為什麼要躲在更衣室裡呢?因為購物時需要冷靜一下,而且在更衣室裡可以做很多你不好意思在店員面前做的事情,好比上網查這東西國際網路購物的價格(對不起啊),還有更重要的,有時候你需要穿著那件衣服自拍才不會被服裝店裡的鏡子蒙蔽。
服裝店裡的鏡子都是神奇的鏡子,照起來就是比較高比較瘦,很多時候買回家一照才發現完全是兩回事,這時候需要沒有人性的鏡頭注視,才知道這件衣服效果如何,有人做過研究,為什麼我們往往認為自己本人比照片好看,那是因為我們在照鏡子時都把焦點放在臉上的優點,而忽略比較不那麼對勁的部分,
在鏡頭下面則往往無可遁形,就好像《獨領風騷》這部電影裡的雪兒不用鏡子而用拍立得檢查一件衣服穿在身上的效果,如果生在今日,她會改用智慧型手機自拍。
五、反思自己的人格。
購物時是很好的反思自我人格的時刻,自己是否衝動是否可預測,是否對什麼有偏愛,是否對自己太有信心,都在購物時可以以小見大,偉大的作家會說創作是我的生命,但創作這一季的自己,真正是我生命的寫照。
All the WTF in the World
很多人覺得我寫WTF是種批評,可能有一部分是,但,更多的是,我覺得便是這種時刻讓事情變得有趣,讓時尚變得光芒四射,你能想像滿街都是奧黛麗赫本的世界嗎?你想去到處都是葛麗絲凱莉的地方嗎?凱莉包在愛馬仕接受顧客訂製,我看過奇醜的配色其糟糕的質料選擇,但正是這些包包才充滿了生命力,如果都是完美的駝色牛皮黑色鱷魚皮,有什麼趣味?三色拼接鴕鳥皮的凱莉包除了讓人認知包主有多有錢以外(要是VIP才能享有此項服務),但看到花了這麼多錢,這世上所有的顏色,你偏偏選西瓜紅搭枇杷黃配芭樂綠再搭上金扣,不禁讓人想問你是否水果大王的千金,我認為美有標準,但醜卻有一千種一萬種變化,美令人讚嘆,但很多時候,醜怪讓人開懷。
所以我是懷著很大的感情在看待一切WTF的事物的,這事讓人驚呼讓人想像不到,讓人有搜集的慾望,我有時想買怪異東西時,我朋友會阻止我,他說,如果穿這件,你不會想放一張海產或山產或卡通人物或超級英雄照片在你旁邊以資對照嗎?我心想,那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如果買衣服如同擇偶,大家不是說,最後都選擇會讓我笑的那個嗎?現在這件就很好笑啊我不買誰買啊。
WTF就是讓我頭頂升起大問號的東西,沒有這些問號,人生還有意思嗎,時尚還好玩嗎?當然不,那些做了WTF打扮的人,很少人是因為覺得,對,我這樣超醜的一定要這樣出門,大部分也是覺得好看,或者至少可以引人注目,才這麼做的啊,而在這之前這些人有個防護盾就是,這是時尚你們不懂啦,然後驕傲的聳聳肩,我做的,只不過是,冷靜的說出,咦,不懂又怎樣,從我的角度來說這樣的確不好看啊。
大部分WTF的都是所謂的個性服,但美人服才是衣櫥裡不可或缺的東西。什麼是個性服和美人服?
這是我觀察路人、時尚街拍,以及逛無數的街得到的感想,個性服顧名思義就是,很有個性的衣服,飛鼠褲、不收邊的洋裝、多層次的搭配、奇妙的色彩組合、非常所謂當季的衣服(就是說過了六個月之後,你會想說我他媽當時在想什麼),穿上個性服感受到的,是種自由,是種,你看看我敢穿這樣出門的得意,是一種強大的時尚宣言(別人感受到的往往就是WTF啦)。
只是,個性服可以讓朋友開心(有時候也是微困擾啦,我跟朋友相約去看巴洛克時代的畫展,他就一身西洋古裝騎馬打扮來了,長靴紅外套帽子樣樣俱全,走在他身邊還真需要點勇氣,我第一個反應是幸好我們不是相約去看千年樓蘭女或埃及木乃伊,因為我相信他一定有看那些展的適合打扮),卻未必能引起你想吸引人的興趣。
美人服是什麼?就是那些讓你顯得美的衣服,別說,這世上真的有讓人顯得美的衣服嗎?還真的有,修飾身形、展露優點,每個人的膚色,適合不同的色彩,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吧,在購物時穿上一件衣服,圍上一條圍巾,忽然發現自己身段玲瓏,臉色白皙裡帶著紅潤(當然相反時也有,一件東西在架上看著還不錯,但穿在自己身上就是不對勁,臉色蠟黃,腰身多了一圈),這些讓你在鏡前如同魔法般變身的衣服,就是美人服,如果看見了,一定不能錯過。
更嚴苛一點的美人服不只修飾你,甚至起了點幫助你變美的作用,恰好合身的剪裁讓你少有變胖空間,恰當的顏色讓你更仔細的選擇妝容,甚至髮型,所以美人服太重要了。
美人服的功效可大著,它可以幫你找到工作,更可以讓你在覓得良緣的路上走得更順,但它自然沒有個性服那種,感覺自己走在時尚尖端的刺激感,或者表現什麼大膽的時尚宣言,美人服最大的宗旨就是你是主角,衣服是用來修飾你的。
所以,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衣櫃,看看是個性服多呢,還是美人服多,我並不覺得一定要偏重哪一種,只是,衣服往往是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就看,你想給人哪一種印象了(我個人的話,是兩種都有,我的衣櫥呈現精神分裂的狀態,經典深藍色西裝外套旁邊掛的是流蘇皮衣,黑色克什米爾圍巾旁邊有三條Prada的彩色大皮草披肩,駝色雙排扣外套跟拉鍊連身褲並肩,我喜歡經典也喜歡有趣,所以我十次打扮裡有幾次經典,幾次瘋狂,還有幾次我不想在乎了所以隨便啦)。
我的fashion faux pas 有很多,彷彿用洋文寫就比較高級似的,但其實沒有,不過就是失敗的穿衣經驗,我每每被說你自己也穿得不怎麼樣,其實不怎麼樣我覺得不是一個壞詞,說我穿得像路人,那當然對,我就是路人行人捷運上的民眾,要不然呢?其實,我個人有很多衣著事後回想起來,不是不怎麼樣,而是,你有事嗎,的那種境界。
的確有很多時尚災難發生在我身上,大多時候是因為,我想要讓它發生。
有些衣服就是特別有趣,我看到一個很荒唐的東西在賣,會產生一股捨我其誰的感覺(到底這個念頭哪來的呢?),在架上有兩種東西會吸引我的注意力,第一個是我覺得我穿起來會很好看的東西,另一種則是怎麼可能會有人做出這種東西來不試穿看看太對不起自己了(有時候又覺得其實價格挺合理的然後就會擁有那樣東西),好比之前我去試穿川久保玲的大網洞風衣,為了讓手從正確的袖口穿出來,同時避免把衣服扯裂,還抽筋了,穿上以後我跟店員都結冰了兩秒,旁邊還有落葉飄過,因為看起來很像被網住的鮪魚(人在發胖時千萬不要嘗試網狀物)然後我們就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的開始試下一件了(跌倒擦乾眼淚再站起來這樣)。
我有很多WTF的時刻,但人生如果沒有我覺得也挺無聊的,因為人總有一天會學到什麼東西適合自己,但天天穿適合自己穿起來很合理的衣服其實也挺累人的,因為你就是打造了一個個人形象,而我總是希望時不時地打破一下那個個人形象,因為衣服容許我可以這樣一點、那樣一點,但還是都是自己,發瘋打扮時如果帶有一種明晰,對,我知道這是發瘋打扮,其實很有趣。
很多時候,WTF或發瘋有其正面意義,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碧玉的天鵝裝了,她穿著天鵝裝出現在奧斯卡的那一年,誰還記得當年的最佳穿著是誰?甚至,那年的最佳女主角是誰?都成為了﹁碧玉穿天鵝裝那年的最佳女主角﹂,那件衣服定義了那一年,定義了整個奧斯卡紅地毯的WTF,這種事妮可基嫚或凱特布蘭琪做得到嗎?甚至,可能是奧斯卡史上最讓人難以忘懷的穿著之一,如果紅地毯如做人,讓人發出讚嘆聲固然是好,但WTF可比單純的「嗯」或「喔」要來得有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