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創意產業中,主題鮮明的節慶(festival),可凝聚社群共識、改善藝術環境、活化文化資產、帶動觀光產業等地方發展;在地方上舉辦大型的節慶,可發揮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政治的多重效果,成為城鄉擘畫者的重要策略。節慶也是傳遞傳統的載具,如華人社會的春節、中秋、端午等節慶,負責傳遞文化習俗;現代新興節慶則是創造新的主題,為傳統增添新元素。傳統歷時而流轉、又成為新的未來傳統,節慶與傳統具有雙重關聯性。
本書是作者研究「節慶管理」所歸納的心得與實務做法,書中內容涵蓋節慶與創新有關之學理,輔以國內外節慶實際案例資料。單一節慶如何創新?透過梳理文獻與實務資料,從資源隨創、體驗設計、平台功能與創新價值四大主軸,提出了節慶創新之道。
作者簡介:
陳蕙芬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研究所副教授。
2010年取得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同年進入大學任教,在此之前有十餘年科技與創意產業實務經驗。
研究興趣:教育創新、制度與創新、文創產業管理與節慶管理等。
譯者簡介:
〈自序〉節氣、節奏與節慶
序曲
第一篇 無米、巧婦可為炊:節慶的資源管理
● 天涯何處無芳草:節慶資源管理的隨創觀點
● 信手捻來皆可用:節慶物資資源的隨創力
● 志同道合創節慶:節慶人力資源的隨創力
第二篇 人員、物件與事件:節慶的體驗設計
● 刻骨銘心雋永流傳:美的體驗是共通的記憶
● 運用人員創造節慶體驗:雙向互動是關鍵
● 運用事件創造節慶體驗:吮指回味的體驗
● 運用物件創造節慶體驗:只緣身在此山中
第三篇 交換、交流與交易:節慶的平台功能
● 你來我往樂悠游:談節慶的平台功能
● 節慶平台的交換、交流與交易:以宜蘭綠色博覽會為例
● 春城無處不飛花:節慶作為展演平台
● 緣定三生,佛渡有緣人:節慶作為文化傳承平台
● 大紅燈籠高高掛:節慶作為社區行銷平台
第四篇 產生、傳播與擴散:節慶的創新價值
● 日新又新迎節慶:社會創新樣貌
● 社會創新歷程:宜蘭綠博的生命力
● 節慶多樣創新風貌:國內外案例討論
第五篇 資料篇
● 流轉亞洲
● 流轉澳洲
● 流轉中東
● 流轉歐洲
● 流轉美洲
節語不結語
章節試閱
綠博微笑講堂——產業轉型的推手
南瓜傳奇——旺山休閒農場
南瓜有多少種?100種、200種、300種?有胖有瘦充滿驚奇;南瓜有幾種吃法?蒸、煮、烤、煎、炸,或冷或熱各有一番風味。旺山休閒農場在綠博微笑講堂上,以南瓜為主題,將平凡食物運用創意做轉變,推出「南瓜pizza」、「南瓜豆奶」等體驗項目,讓民眾體驗平凡食材的不平凡風味與做法。
位於宜蘭縣壯圍鄉的旺山休閒農場,早期係種植新疆哈密瓜的農家,目前由農場第一代主人林旺山與第二代林家兩兄弟,一同協力經營。在旺山休閒農場所種的瓜果種類超過400種,農場中展示了各種食用的、觀賞的、收藏培育的瓜類,他們也運用巧思,在農場中設有六、七條各式主題的南瓜隧道,如東洋南瓜、西洋南瓜、美國南瓜及觀賞南瓜等,打造出以南瓜為主題的休閒農場,開創出老果園的新價值。
擁有營養學背景的林智凱負責產品的研發與加工,弟弟林智頡則負責園區導覽,他們發展出各式的南瓜料理,如南瓜豆漿、南瓜咖啡、南瓜薯條、南瓜pizza等,讓到農場的旅客能品嚐南瓜的不同風味。其中最有特色的料理,像是「炸彈南瓜」,使用鐵桶將南瓜進行40分鐘的烘烤,讓南瓜表皮由橙變焦黑,烤熟後的南瓜外形如同炸彈一般,但褪去焦黑外皮後,呈現金黃肉質並散發濃郁香氣,鬆軟甘甜的口感,別有一番風味。
2012年的聖誕節,兄弟倆發揮創意,利用南瓜進行創意布置,搭設一顆由450顆大南瓜組成,總重量達1,500公斤的「南瓜聖誕樹」,而到農場參觀的民眾,也可以在南瓜上刻字、彩繪。將傳統農業結合現代口味、創意藝術,發展出獨特的產品與服務內容,旺山不僅推動當地的觀光發展,也為自己原本精心種植的農產品,增添額外的附加價值。
養鴨傳奇——信仁牧場
宜蘭平原由於天然氣候、地理水文、河渠交錯等多重因素,一直以來都是臺灣地區養鴨重鎮,但隨著屏東、高雄等地的養鴨人家崛起,宜蘭的鴨子部隊人數也開始居於劣勢。不過,宜蘭人還是有其應對之道,也許在鴨子數量比不上其他地方,但是在多元發展上則有精彩的表現,現在除了有肉鴨外,更開始發展「生蛋鴨」,甚至發展各種鴨子的配種中心,專門供應種鴨給高雄與屏東的養鴨人。
位於宜蘭三星鄉,曾經三代養鴨,目前專門飼養生蛋鴨的信仁牧場養鴨人家,就是其中一個從傳統鴨產業轉型的例子。老闆陳信仁表示,民國50幾年祖父開始養鴨,以飼養產蛋鴨為主。後來養鴨業漸漸興盛,此地成為當時最大供應肉鴨的市場;民國82年縣政府基於環保考量,宣布河川禁止養鴨,對於傳統養鴨人家帶來衝擊,養鴨優勢不再,父親因此開始轉型,使用自家飼養鴨子生產的鴨蛋製作皮蛋、鹹蛋,他跟隨著父親的腳步,循傳統的方法製作,堅持不添加防腐劑,並進一步加入「鴨蛋分級」的概念,使產銷更趨精緻化。
為了降低對河川所造成的汙染,陳信仁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養鴨中心的每一場相關課程及會議,成為「水簾式養鴨場」的先驅,將管理養殖模式適度調整,也將鴨生態介紹、撿蛋、製作鹹鴨蛋相關體驗活動帶入鴨場當中,讓遊客到鴨場不只看見成群的鴨子,對養鴨人家也有更深入的認識。而今年信仁牧場也在綠博微笑講堂,帶遊客體驗紅土鹹鴨蛋的製作,讓遊客了解鴨蛋的傳統製作方法,也了解到每項材料背後需要的準備,像是紅土需先調好醃製,以煮沸的水加入略帶黏性、曬乾自然殺菌過的紅土及鹽。
除了發展產品與服務的多元化與精緻化外,信仁牧場對於養鴨仍舊一點都不馬虎,在深入了解鴨子的行為之後,發展出一套特別的養鴨理念:由於鴨子每24小時就會生一次蛋,這樣不斷生蛋,多少會對鴨的健康與蛋的品質造成影響,信仁牧場也因此在每隻鴨子生了將近一年蛋後,就會停止供給飼料一星期,鴨子一看沒得吃,餓了一星期,儘管一星期後又有得吃,卻還是一樣會氣得一整個月都不下蛋,直到氣夠了才又開始下蛋,這樣剛好可以讓鴨子休息一個月左右。
因此來到信仁牧場,民眾不只可觀賞鴨群、體驗撿蛋與製作鴨蛋,還可以聽到信仁牧場的生態解說,對鴨產業、養鴨人家有進一步的了解。
蜜餞翻身——橘之鄉
宜蘭是臺灣金桔產量最高的地方,尤其集中在礁溪、員山、三星一帶,年產量大約有2,000∼3,000公噸。早期的宜蘭人不知如何運用金棗,因此往往放任滿山金棗落地。看在林陳阿鳳阿嬤眼裡十分心疼。阿嬤認為,金棗是具有保養療效的水果,若能妥善加工,定能讓更多人受惠。為了承續阿嬤的理念與精神,第一代老闆開創了橘之鄉蜜餞工廠。
開創工廠之前,林枝漫夫婦開始研究能否將金桔製造成好吃的蜜餞,以幫助果農解決因產量過剩而棄收的窘境。傳統的蜜餞製造方式,因糖漬時間必須要15∼30天,而且要加溫到100˚C以上,果皮會產生「褐變」現象,所以必須使用漂白劑漂白,以美化賣相,為了延長保存期限而添加防腐劑等。這些傳統蜜餞的製造方式,看在林枝漫夫婦的眼裡,直覺「自己都不敢吃了,怎敢製造給別人吃!」因此,如何研發不加漂白劑、防腐劑、香料的蜜餞,就成為首要目標。歷經七年的苦心研究,民國75年,他們終於賣出第一顆無漂白劑、無防腐劑、無糖精且低甜度、低卡路里的透明蜜餞。
民國76年,一家默默無聞的工廠,得到中華民國食品科技學會的新產品獎、食品衛生優良管理獎,橘之鄉的表現,令很多食品大廠跌破眼鏡。橘之鄉的產品成為宜蘭縣政府待客最好的甜點,甚至連外交部、農委會出國訪問都來此採購,贈送外賓,橘之鄉成為最經濟實惠的「縣禮」及「國禮」。
而第二代林鼎剛與哥哥林鼎鈞接掌後,以創意服務融入經營,將原本傳統的蜜餞工廠轉化為分享天然食材的人文空間,並以現今注重天然、養生的觀念,創作出融合在地食材的鴨賞蜜餞料理。在新建的AGRIOZ建築中,除了展示傳統做蜜餞的器具,也在這裡進行「蜜餞實驗場」,讓遊客親手製作金桔蜜餞,經由實際體驗,深化遊客對蜜餞文化的認識。
從橘之鄉的發展,可以看出業者在堅持傳統、在地的同時,也逐步結合現代人的需求,找出蜜餞可以應用的方向,除了結合料理,也增加體驗活動,並使原本純手工的製作方式,改以現代化的衛生作業環境與嚴格的品管機制,獲得了CAS優良觀光工廠的認證,另一方面也開放民眾參觀蜜餞加工流程。儘管面對著傳統產業沒落的困境、外國零食產品的競爭,橘之鄉試圖在堅持傳統的精神
下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丹麥燈節——產業節慶創新
帶來光亮的燈與火給人明亮的感覺,時常成為節慶的主題,因為「明亮」不論在宗教或文化上,都富有正面的意義。有別於傳統上與「火」有關的節慶,丹麥的燈節(Lighting Festival)則充滿了現代感。本文將引用一篇發表在《區域經濟期刊》(Local Economy)的學術論文〈地方創業平台:以斐特烈港燈節為例〉,簡述現代節慶如何成為地方創業之平台。
斐特烈港(Frederikshavn)位於丹麥北端,過去是一個漁村,現在則是一個提供教育、老人照護以及銀行服務的直轄市。造船和觀光曾經是該城市的兩個重要特點,但後來這兩個產業都面臨衰退,因此該城市找了許多替代方案,包括各類創業以及多樣化的經濟策略,當地的專家也提出了各式吸引觀光的計畫,包括轉換為全球第一個透過替代性能源來運作的城市等等。丹麥燈節主要是由兩家照明設備公司所發展的,其中一家跨國企業在此城市開了一家工廠,這些工廠帶來了一些周邊廠商,使該區域形成了照明設備產業群聚,也讓政府在訂定政策時更加考量到這個區域。燈節的想法很快地在公共部門中獲得支持,當地部分技職體系的老師也投入其中,來自公家機關以及工商理事會的個人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些人促使群聚廠商的形成,並結合了教育、文化單位,提供空間及人力讓這個節慶成功舉辦。
燈節並不只是個節慶,舉辦目的更在於活化當地經濟網絡,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地方政府也在這個節慶中獲得許多好處,例如公司可以擴展並且加強他們的網絡、透過展示模型尋求可能的顧客,年輕人可以獲得來自全球最專業的相關教育,員工可以看到他們的產品被採納在城市的地標上。此外,對於私人企業來說,能夠看到他們的建築物被宣傳,可以說是一種「在地社區開發」(loc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燈節醞釀籌備的過程,以及伴隨產生的活動,可說是將節慶視為創業平台的一個過程。燈節的目標是要促進行銷、教育以及經濟網絡,而此活動也確實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反思臺灣目前的節慶多以熱鬧的主題活動為主,似乎是藝術、休閒、娛樂導向為多;若是以丹麥燈節為借鏡,或許可以設計一個與地方產業和專業技能相關的節慶(例如宜蘭的漂流木),不一定老少咸宜,卻能吸引世界相關領域的專業或業餘人士共襄盛舉。如此也許雖沒有童玩節或綠博的熱鬧,但在就地取材或創意創新上也能有同等發揮,也是另一種節慶創造的思維模式。
綠博微笑講堂——產業轉型的推手
南瓜傳奇——旺山休閒農場
南瓜有多少種?100種、200種、300種?有胖有瘦充滿驚奇;南瓜有幾種吃法?蒸、煮、烤、煎、炸,或冷或熱各有一番風味。旺山休閒農場在綠博微笑講堂上,以南瓜為主題,將平凡食物運用創意做轉變,推出「南瓜pizza」、「南瓜豆奶」等體驗項目,讓民眾體驗平凡食材的不平凡風味與做法。
位於宜蘭縣壯圍鄉的旺山休閒農場,早期係種植新疆哈密瓜的農家,目前由農場第一代主人林旺山與第二代林家兩兄弟,一同協力經營。在旺山休閒農場所種的瓜果種類超過400種,農場中展示了各種食用...
作者序
節氣、節奏與節慶
從小看農民曆上的節氣,如小滿、芒種、秋分等,只感覺文字優美、但卻不知其意思,只得亂猜。真正開始注意到節氣的存在,應該是始自於觀察家中長輩的情緒起伏與身體狀況吧,發現其間有令人驚訝的連動關係。節氣有二十四個,是古代中國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跟一天分二十四小時有巧妙的相關性。它不但是農業社會時,指導人們農事的重要依據,也跟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像是
飲食與生活作息,均可能與之牽動。根據媒體報導,在2016 年11月30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決議將「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肯定其為人類特有之時間知識認知體系。
節氣提醒我們生活背後有常規,若我們依循時間之常規而律動,或許不能事半而功倍,但至少可以順心舒坦,也就是生活的「節奏」。大多數人生活都有其慣例,像是起床、用餐、工作、運動、休閒與就寢,在時間與地點上,有其大致的時間與地理範圍。一旦攪亂慣例,像是熬個夜或是易地而眠,都會讓我們感受到節奏亂了,或許會產生不適之感。節奏來自於個人活動的時間、地點與內容範圍的組合,因為歷時的相同性而形成一種規律,符合節奏會讓我們有安全感,不過,久了之後又容易產生厭倦,覺得生活一成不變。或許是因為要打破這種一成不變,而有了節慶。
節慶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華人文化一年有三大節慶,就是農曆春節、端午節與中秋節,我們也形成特定的活動(或稱文化習俗)來慶祝這三大節慶,像是放鞭炮、吃粽子、划龍舟與賞月等。在不同節慶所進行的活動,主要的共同點就是「跟平常生活不同」,我們不可能隨時領到壓歲錢、社會也不會突然集體去公園席地賞月,有些習俗或許因為商業發達而更深入日常生活中,例如隨時可以吃到粽子與年糕,但仍有些習俗嚴守在節慶的範圍內運作。
節慶不但跟節氣相應、與打破生活節奏有關,也常常跟地方文化、物產、地景等資源有關,近代更將節慶視為經營城鄉的策略性工具,英國愛丁堡藝術節是人們朗朗上口的好案例,透過此新型節慶,集結地方資源,創造地方的榮景與地位。綜合上述傳統與新型節慶的實務,我們發現,節慶是傳遞傳統的載具,如春節、中秋等,傳遞傳統文化習俗;新型節慶創造新的主題,為傳統文化增添新元素。傳統歷時而流轉、又成為新的未來傳統,正是本書書名「流轉的傳統」之意,以此隱喻節慶與傳統的雙重關聯性,並加副標「創新之道」以凸顯本書主旨。
本書並非設定為提供給普羅大眾的休閒性讀物,但也非僅針對學術社群,設定讀者對象涵括以下兩大類:一般讀者:對文化、觀光、休閒旅遊、服務體驗有興趣探究者;專業讀者:關心地方創新、文創產業發展、節慶經營管理等議題專研的工作者,涵蓋產官學三領域。
本書的素材來自於作者自2012 年∼2015 年執行的研究計畫,由政大創新與創造力中心執行頂尖大學計畫「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項下的子計畫,這四年的計畫主題分別是「由地方資本角度探討節慶與創意城鄉之關連」(2012.1.1~2012.12.31)、「節慶效益之探討—城鄉意象建構、地方產業化與人才培育觀點」(2013.1.1~2013.12.31)、「社會創新的歷程與實踐:節慶平台觀點」(2014.1.1~2014.12.31)與「體驗設計、學習空間與節慶創新:以宜蘭綠色博覽會為例」(2015.1.1~2015.12.31)。四年的計畫讓我有充足的資源來探索「節慶」的內涵與多元風貌,前往節慶的田野調查工作,也是我忙碌工作中的最佳調劑活動。
本書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的是吳靜吉老師的啟發,他提醒我關注節慶的重要與有趣;然後要感謝本書研究個案參與田野調查工作的人員,包括願撥出寶貴的時間、接受我們訪談的人員,以及計畫聘請前後任認真負責的研究助理群,包括:吳偉綺博士候選人(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陳劭寰博士候選人(政大企管所)、李詩涵、王佳瀅與邱珮瑄(以上均為國北教大教育創新與評鑑所碩士)、洪宇亭(國北教大教育系),他們可能各參與一段期間,但均貢獻良多。接著要感謝本書的三位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的修改建議,協助我釐清自己的文字表達。最後要感謝創新與創造力中心的劉吉軒主任與賴姿妤小姐,以及遠流的曾淑正小姐,在本書的審查行政與編輯作業上協助頗多。
謹將本書獻給我的父母,他們在我幼時帶我出去遊山玩水、開拓視野,但在他們年邁不便行動時,我卻無法帶他們去飽覽節慶的多元風貌;在母親未坐輪椅之前,我曾應允要帶她去宜蘭,但我因未能體察節氣、抓準節奏,以至於未能成行,甚為遺憾。
節氣、節奏與節慶
從小看農民曆上的節氣,如小滿、芒種、秋分等,只感覺文字優美、但卻不知其意思,只得亂猜。真正開始注意到節氣的存在,應該是始自於觀察家中長輩的情緒起伏與身體狀況吧,發現其間有令人驚訝的連動關係。節氣有二十四個,是古代中國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跟一天分二十四小時有巧妙的相關性。它不但是農業社會時,指導人們農事的重要依據,也跟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像是
飲食與生活作息,均可能與之牽動。根據媒體報導,在2016 年11月30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