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臺灣歷史地圖》姊妹作
★議題性×可看性×權威性 全新歷史全民讀本
接地氣觀點,方法論研究,為早期臺灣史開光解密
臺灣的存在,從頭說起──
有圖為證,以史為憑,翻轉臺灣史,全新說故事
你知道在1650年代的安平,有一條東西向的大道,翻譯成英文就是Broad Way(百老匯)嗎?
你知道根據一位蘇格蘭人於1650年代的記載,當時臺南一帶漢人尊奉的72位神祇中,媽祖排名僅第39嗎?
你知道荷蘭時代的臺灣長官召開「地方會議」時,有幾種通用語?需經幾手的翻譯,才能讓鄒族的長老理解他的宣講嗎?
還有,你知道在1683年清軍攻佔澎湖後,康熙帝、施琅、姚啟聖等人都曾想將臺灣兜售,甚至歸還給荷蘭嗎?……
許多與臺灣「出身」緊密關聯的問題,四百多年來一直朦朧、訛誤,甚至曲解;臺灣的存在,必須從「頭」說起!本書以早期臺灣史(1550-1720)扎實的第一手文獻為基底,將精闢的研究成果作有系統的整理,精心規劃成渾沌、開光、翻轉、傳奇四篇共51個主題,超過200幅的珍貴歷史圖像、還原圖、示意圖、解說圖等,擷取關鍵性的場景、紀錄、對話,蒐羅原汁原味、生鮮驚奇、聞所未聞的故事,帶領讀者重返歷史現場,來建構臺灣早期歷史的多元與主體……
兩位作者各有專攻,中研院臺史所翁佳音教授在東番、荷西、鄭氏等領域的獨到見解,學界共睹;具百科編輯經驗的資深編輯人黃驗對文獻素材之統整與編寫素有所長。雙管齊下,能量共濟,精闢而深入地呈現近代初期(Early Modern)170年間的臺灣歷史風華!
本書三大特色
◆定位+揭謎
1554年葡萄牙人在世界地圖上標記一個Fremosa的島嶼、1555年中國徽州幫大海盜在臺灣盜砍樹木遭到追殺──本書以1550年代作為臺灣信史的開端,並將1570-1620年代定義為臺灣史的「東番時期」;以大量的文獻、故事,為臺灣史撥開迷霧、辨正訛誤。
◆精粹+原味
本書將作者翁佳音教授精闢的研究成果與創見,摘其精粹,以此作為基底,同時以重建臺灣歷史現場的概念,彙整各種文獻史料原汁原味的內容,在知識架構下呈現一部故事版的臺灣歷史讀本,並搭配超過200幅的珍貴圖片,還原圖、示意圖、解說圖等,為朦朧的早期歷史打開一個一個視窗,讓臺灣史有立體的、深邃的視野。
◆縱軸+橫軸
本書之撰寫,隨時關照歷史的縱軸、橫軸。從縱軸顯現不同時代之間的脈絡、影響;橫軸呈現不同族群、社會、制度的對比、差異。縱軸,即貫時的(Diachronic),在歷史的進程中尋找脈絡,建立歷史的連續性。橫軸,即共時的(Synchronic),讓同一年代、不同空間的人物、事件或制度形成參照/關聯/對比。
作者簡介:
翁佳音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東亞史、臺灣史(東番、荷西、鄭氏時代),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等。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臺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台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除《解碼臺灣史1550-1720》外,其他著作及譯註有《平埔蕃調查書》、《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康熙臺灣輿圖:歷史調查研究報告》,及《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臺灣地名真相》(合著)等書。
黃驗
文字工作者。從事編輯約35年,歷任雜誌、報紙、出版社主編、總編輯等職。長期專注於:資訊蒐集閱讀、文圖整編及撰作。早年從資深編輯人周浩正學習編輯,參與出版編務;2007年在(遠流)智慧藏公司主編專業版《臺灣大百科‧歷史卷》,轉為研究型編輯。近十年參與:《臺灣史料集成》、《百年風華》專書、「文化深度旅遊」編輯案、《原住民族文獻》、《臺灣歷史地圖》(合作編寫)等;2016年起為自由人,專職編寫《解碼臺灣史1550-1720》。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江樹生/荷蘭檔案、早期臺灣史研究學者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吳密察/臺灣史學者、國史館館長
高中教師一致推薦
臺南一中學務主任 何興中、彰化高中圖書館主任 呂興忠、員林高中 王偲宇、花蓮女中 吳一晉、暨大附中 董錦燕、新興高中 張文菁、宜蘭高中 賴志遠、明道中學 陳婉麗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江樹生/荷蘭檔案、早期臺灣史研究學者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吳密察/臺灣史學者、國史館館長
高中教師一致推薦
臺南一中學務主任 何興中、彰化高中圖書館主任 呂興忠、員林高中 王偲宇、花蓮女中 吳一晉、暨大附中 董錦燕、新興高中 張文菁、宜蘭高中 賴志遠、明道中學 陳婉麗
章節試閱
頭目長老的「地方會議」
公司每年舉辦地方會議,強化與各村社的主從、盟約關係,將他們凝聚在臺灣長官威嚴、慈愛的管轄之下;會議中公開任命長老、頒授權杖,賦予至高無上的權威與榮耀。
1648年來臺的荷蘭土地測量師Caspar Schmalkalden,親眼目睹在赤崁的公司大庭園舉辦的地方會議(Landdag):100多位各村社長老,在長桌並排而坐;臺灣長官、評議會議員、書記坐在前方的亭子裡,後方有一列士兵手持火繩槍、長戟,圍成半圓形護衛著。臺灣長官一面透過年度地方會議,宣布重大政策、任命長老、授與權杖,賦予長老「法統」地位;一面透過此一動員,確立公司與村社的盟約關係,維繫對全臺原住民的統治。
選授長老,權力認證 荷蘭人從1635年起不斷地透過武力征服各部落,迫其簽訂條約,形成領主/臣民的關係,這是在亞洲殖民地擴張的特例。公司在重要村社派駐政務官、牧師或探訪傳道、學校教師,共同執行公司政策、督管部落。對部落的治理,最具統治意涵的年度地方會議,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一獨特制度,為其他殖民地所無。
公司與麻豆社簽訂的第一份條約於1635年12月18日宣告生效後,旋即於翌年2月初,比照麻豆條約,與塔加里揚、下淡水、大木連、塔樓各社簽約;2月下旬,28個歸順村社的長老們齊集於赤崁,參加全臺首次地方會議,長官普特曼斯發表談話,先由翻譯員用新港語朗讀,接著用虎尾壠語(Tarrokayse spraecke)、山地語(bergh spraecke,鄒族語)朗讀,讓村社長老了解;會中規定每一村社依人口比例,選出1-3名頭人、首領,每人發給一件黑絨布袍、一根權杖,作為任命的認證、權力的象徵。到了1644年,正式在地方會議選授頭目與長老。
會議制度的確立,在臺灣長官卡隆任內(1644-1646)形成,往後大致每年舉行,因此,1644年稱為第一次地方會議,以後依序稱第二次、第三次……。全島區分為北路、南路、淡水、東部四個地方會議區。開會地點,南、北路都在赤崁的公司大庭園;淡水會議區在淡水城堡,東部在卑南。
年度考評,賞罰任免 地方會議有既定的議程,以《熱蘭遮城日誌》最後一次記載、1656年3月10日舉行的南路會議為例,依例行儀式,公司士兵先以步槍對空鳴槍三次,繼由赤崁城、熱蘭遮城、臺江內海的一艘快艇,同時以大砲鳴放禮炮,以壯聲威;南路88個村社的長老依序入座,長官在臺灣評議會的議員、牧師等陪同下就坐;會議首先是長官宣講,由翻譯員分別以大木連(Tapopuliaan)、排灣、魯凱(Tongotaval)族語翻譯給所有長老知曉;接著進行年度重頭戲,長官逐一點名接見各社長老,宣讀年度考評,多數長老獲得肯定、續任;少數長老因怠職而遭撤換,改任新人,並授予權杖;不論續任、新任,長官會口頭嘉勉或訓誡,如無例外,都會賞給棉布、菸草。之後,照例宣讀公司的重要規定、長老職責、權杖意涵等等。
這些議程走完,南路的年度地方會議就結束了。下午,公司招待長老們用餐。土地測量師Caspar Schmalkalden對於午宴場景有所描述:餐桌上有豐富的甜酒、燻烤或烹煮的魚與肉,長老們吃得津津有味,吃相卻令人不敢恭維,他們席捲盤中餐,吃不下的就裝入籃子、葫瓢裡帶回家。依照慣例,地方會議選在農曆月圓之日,讓遠程的長老可於夜間趕路。若從北路的牛罵社(今清水一帶)到赤崁的公司大庭園開會,將近200公里路程可有得走。
歷年地方會議都一再重申若干事項,譬如:替換長老是既定政策,如同臺灣長官也要更換一樣;沒被留任者並非遭到羞辱,未來一年好好表現,仍可重登尊榮、威望的長老地位;開會期間不會被算舊帳、會議上的任何發言不會被追究。
全臺行政區劃的雛形 荷蘭人創造出兩項代表權力的信物:親王旗、權杖。親王旗象徵公司對村社的統轄權;權杖賦予長老的法定地位。1642年9月22日,金包里社、三貂社等5社代表與荷蘭人締約、呈獻土地,各社都要求獲贈一面親王旗,否則不走人:最後各都如願。1643年初,淡水河對岸Kipandan社(即Parihoon,八里坌)頭目,攜帶二三壺酒、橘子等物來淡水城堡見裴德(Thomas Pedel)中尉,隨身帶著荷蘭人頒贈的籐杖(權杖),非常珍惜;裴德回贈酒與菸草,問他為何從去年以來都不見人影。他說因忙於割稻,在他的村社連孩童都盼望裴德中尉到訪。最後,裴德送他一條艋舺舟,他承諾只要淡水城堡用親王旗當信號,馬上渡河過來。
1648年3月舉行的北路地方會議,使用了新港語、干仔轄語(Camachat,大肚番王轄區語言之一)、虎尾壠語及山地語(鄒族語)作為通用語。一位鄒族Outwangh社(又作Pangalang,清代文獻作「枋仔岸社」)的長老朥士壠(Lassoerangh),需經由三個翻譯員跟他交談:第一個翻譯員將會議通用語新港語,翻譯為哆囉嘓語(Dorcko);再由第二個翻譯員將哆囉嘓語翻譯為小蘭社群語(小Tackapoelang);接著又請第三個翻譯員將小蘭社群語翻譯為長老的族語。從這一條記載,可見當年臺灣話之多元、繁複,更可想像跨語區、跨族群交流時比手畫腳七嘴八舌的忙碌景況。
荷蘭人在北路、南路派駐政務官;在北部淡水區、東部卑南派駐軍隊。1650年代末,進駐Dokudukol(苗栗中港一帶);1658年初進駐宜蘭的哆囉美遠(Talabiawan),全臺行政區劃的雛形浮現,成為鄭氏時期行政區劃的基礎。
頭目長老的「地方會議」
公司每年舉辦地方會議,強化與各村社的主從、盟約關係,將他們凝聚在臺灣長官威嚴、慈愛的管轄之下;會議中公開任命長老、頒授權杖,賦予至高無上的權威與榮耀。
1648年來臺的荷蘭土地測量師Caspar Schmalkalden,親眼目睹在赤崁的公司大庭園舉辦的地方會議(Landdag):100多位各村社長老,在長桌並排而坐;臺灣長官、評議會議員、書記坐在前方的亭子裡,後方有一列士兵手持火繩槍、長戟,圍成半圓形護衛著。臺灣長官一面透過年度地方會議,宣布重大政策、任命長老、授與權杖,賦予長老「法統」地位;一面透過此...
推薦序
十六、十七世紀臺灣發生了什麼事?
江樹生(荷蘭檔案、早期臺灣史研究學者)
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迎面而來、東西方相遇與激盪的時空中,臺灣作為一個歷史舞台,在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有賴文獻史料來說話──讓史料自己呈現歷史、敘說故事。
1624-1662年,荷蘭人在渾沌初開的臺灣扮演主角,這段逐鹿歷程,隨著19世紀以來荷文史料陸續出土,臺灣史的早期輪廓才逐漸成形、對焦。1980年代起,在荷蘭、臺灣、日本學者的合力編輯下,荷蘭國家史料出版局陸續出版《熱蘭遮城日誌》四冊,為荷蘭時代的臺灣史奠定了基本史料架構;1996年起,我有機會主持《熱蘭遮城日誌》的中譯計畫;後續又主持《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總書信集》的譯註計畫(按:2017年已出版至第5冊),隨著這兩套文獻的中譯本陸續出版,17世紀前半葉以臺灣為中心的各種人文軌跡和自然景觀,豐富、逼真而翔實地呈現在國人面前,更可貴的是,它們是連貫性、有系統的臺灣全紀錄。
《解碼臺灣史1550-1720》將早期臺灣史起自1550年代,等於將荷蘭時代向前推進了六、七十年,為一向朦朧、眾說紛紜的「前荷蘭時代」勾勒出一個概括的輪廓;接續的荷蘭時代,本書廣泛地引用了目前已抄錄、譯介的西方文獻,編寫出一個生動、精采的大眾讀本;荷蘭文獻中有不少村社、地名、人名,佳音發揮了他長於探勘、比定的功夫,一如《大臺北古地圖考釋》那樣,讓一個個的村社、海商或海盜、地圖文獻等,變得清晰具體,荷蘭人與原住民、漢人發生的故事,一一定根於這塊土地。
從書中多處點出「荷規鄭隨」、「荷規清隨」的脈絡關係,可知荷蘭時代在臺灣史的進程中扮演了制定者的角色。荷蘭人在公法、私法(如贌社、稅法、原住民勞役)等法令或制度,分別被鄭氏時期、清代所承襲,論臺灣稅法的起源,不能不提1625年荷蘭人向李旦強徵貨物出口什一稅,重商主義的荷蘭人,帶來了「臺灣萬萬稅」;講起臺灣的房屋交易稅、檳榔稅、居留證、土地所有權等,一樣要從荷蘭人說起。
不論在《熱蘭遮城日誌》、長官書信集,或《一般報告》,都難免因為出自荷蘭人的立場,流於主觀與偏見;對待臺灣史,吾人一樣應秉持客觀、明辨的態度,多讓史料自己說話,多提供討論的空間,而不是一種既定的立場、標準的答案。藉此與本書的作者、讀者共勉。
多語言與跨族群的早期臺灣史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我的老弟佳音,與資深編輯人黃驗,以協作的方式,完成這一部新作,分成渾沌、開光、翻轉、傳奇四大部分,再分小節,配以大量地圖/圖片、註解,以利閱讀,成為一本各階層人士都能閱讀、各取所需的優良讀物,也算是一部口述歷史。
要能方方面面訴說東番、荷西、清初的歷史,又能化繁就簡、深入淺出,嘉惠讀者,並非容易的事。在這本書中看到佳音用他大半的研究歲月所顯出的功力,如他致力於各種不同語文文獻的精讀,熟讀熱蘭遮城(臺灣城)日誌、荷蘭長官書信集、新港文書(190件),就更不用說同時代的日文資料,以及明、清時期的中文史料。他就荷蘭文獻中去破解出一些漢人的名字如亨萬(林宗載、Hambuan)、許心素(Simpsou),從而就中文、日文史料取得印證;沒有語言的優勢,正如當代會葡語、馬來語、新港語、荷蘭語的通譯/通詞,絶對寫不出這本書。這是本書最大的特色。
在當今臺灣史研究以日治、戰後時期較熱門,研究荷西時期及之前東番時期(1550-1620)歷史的並不多,而能就過去地名加以考訂,如大灣、東番、魍港、北港、八芝蘭的起源與地望;指出譯名需要調整的,如普羅文遮城應譯為赤崁省、熱蘭遮城應譯為臺灣城、Favorlang應譯為虎尾壠,甚至有些史事的以訛傳訛,如最早叫臺灣為 Hermosa 的是西班牙人而非葡萄牙人,又如「安平金小姐」嫁給「船醫」的可能性不大;再如韓布魯克牧師英勇殉難的史實和時機都必須修訂,「甲」不是荷蘭人帶來的面積單位……。能精確解讀古文書、訂正長期以來錯誤描述的史事,有這樣功力的,除佳音老弟以外沒有幾人。
本書更值得一讀的是,點出臺灣在世界史中的角色,以及自16年世紀以來族群多元性、語言多樣性的存在,從而也寫出有文字紀錄的臺灣歷史之連續性和獨特性,使得東番、荷西時期歷史更為豐富,令人讀之趣味盎然。無論是關於臺灣史的課綱制定,或是在第一線教學現場的國、高中歷史老師,甚至在大學裡教授歷史、通識課程的老師,都應參考。就是我,閱讀這本書後,過去一些錯誤的觀念,獲得修正;貧乏的早期臺灣史的知識,也得到補充,可謂獲益匪淺。
我常擔心佳音老弟不好好寫「學術論文」,而只在臉書上披露他新的研究成果,以博一個讃!但他樂此不疲,也許是希望普及臺灣史的知識,更希望能很快就得到回應,精益求精。我真心希望他的這本有註解、有內容的書,能得到好的評價,特別是學術界的好評價。謹為之序。
接地氣與想像力構築的新視界
吳密察(臺灣史學者,國史館館長)
老朋友翁佳音兄、黃驗兄要合作出書,面對這樣的陣容(翁佳音是臺灣史的大專家,黃驗是優秀的資深編輯),我不但不能婉拒這個寫序的邀請,還感覺真是榮幸之至呢。
市面上一般流通的臺灣史書籍,我經常說它們的內容是:「我知道的,它都寫了;我不知道的,它都沒寫」,而且寫的也多是「通說、俗說」,等而下之的則是充滿了「誤說」甚至「胡說」。言之有物,而且真有獨到見解,甚至開拓出一個知識之新世界的並不多見。像那樣的書,讀十本跟讀一本沒什麼兩樣,讀了之後的知識儲量,並不會有等比例地成長,甚至還可能誤入歧途呢!但翁佳音的書,則絕對是例外,他每次出書總是令人期待:不知這次,他又要帶我們泅泳於哪一個知識之海呢?
目前數量不算太少的臺灣史研究者當中,翁佳音絕對算是一個「異數」。他總是可以言人所未言,甚至帶你進入一個(經常比臺灣更大的)廣袤的歷史世界。當年,他用荷蘭文獻為我們重建出一個臺灣中部地區的「大肚王」,讓人驚豔。那時我就公開說:荷蘭時代的臺灣史研究,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了。「大肚王」的這個研究之所以可能,不但要能閱讀荷蘭文獻,也要能夠將這些外文文獻與中文史料相比對,最重要的是要對於臺灣內部的微細地理有所了解,這是外國人研究者相對陌生的(據我所知,中村孝志是少數的例外)。因此,外國學者都著力於研究臺灣與外部的關係(貿易),而少研究臺灣內部的問題(傳教事業應該是例外)。翁佳音既可以利用外文文獻(主要是荷蘭文、英文與日文),又熟悉漢文史料和臺語(翁佳音一直認為這兩種材料更是重要),而且對於臺灣地理、民情、風俗等在地知識都鉅細靡遺地了然於胸。因此,他總是可以隨手拈來各種文獻相互對證而見人所未見。最近他在個人的FB上所連載的「地名的野生思考」,就是很多人每天期盼的「臺灣史地新知識」。
我與翁佳音相識甚早,彼此之間也知道各自對於台灣史及其研究的基本看法。因此,我也借這次他的大作《解碼臺灣史1550-1720》出版之際,將我們所主張的一些臺灣史研究之基本看法,做個說明。
首先,臺灣史研究者必須「警覺」到我們據以進行研究之史料,絕大多數是「外來者(或外部者)」所留下來的。這些「他者」透過他們的理解(或誤解)來記載(重現)臺灣。「他者」這個曲光鏡,必然多少會將臺灣變形了(翁佳音經常喜歡舉的例子是:外文書中如何將臺灣的廟宇畫成教堂模樣)。「他者」也必然不會是沒有選擇性地來記載台灣。因此,如何穿過迷茫、扭曲而「穿透紙背」地看到這些他者所製作出來的史料,就應該是研究者的基本工作了。
其次,不論是哪一種史料都內含著製作者的意圖,而且這些史料為何可以穿過時間留存到現在被如今的研究者所使用呢?也就是說,史料必須被「質疑」而不是被原樣地抄錄使用。其實,這也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就是一般所謂的「史料批判」。大學歷史系的大一新生在「史學概論」的課堂上,應該都被老師這樣教過。但或許大家都還記得「史料批判」這四個字,卻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給忘記了。
再者,我們更不能忘記:歷史上臺灣是個「文盲社會」。或許「文盲社會」這個詞用得太猛了!但請想一下:1945年的時候,臺灣具有寫日記程度之文字書寫能力的人口比率有多少?即使臺灣的史料有一些是本地人所留下的,但這些史料卻極為少數,而且也多集中於某些內容(例如:財產、祭祀、宗教相關,或文人之詩作)。因此,非文字的史料(例如:口述、記憶、技術、工藝、器物等)的重要性,就會相對增加。但這卻是一般的歷史學者所忽視,或相對無法駕馭的。
另外,即使是大家相對熟悉的漢文史料,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清代以後所留下來的漢文史料,大都是官僚、官府所留下來的與行政相關的史料,自然有它的局限性。但是對於漢文史料裡幾乎無所不在的士大夫儒教主義,也不能不加警覺。儒教主義不但會扭曲庶民的行動、作為和文化、價值觀,而且也會因此而對於社會的現象有所取捨和特別的詮釋。除此之外,漢字的「表意」性質,也經常誤導了我們對於台灣事物的理解。就如本書中也特別舉出來的例子:「大灣」、「臺灣」、「埋冤」,如果只從漢字的表意性質來看,「大(海)灣」當然與「埋(喪)冤(魂)」相去甚遠,但如果從表音的側面來看,其實「大灣」=「臺灣」=「埋冤」。對於不識之無的文盲來說,當然不能理解漢字所表的意而只能取其音。因此,對於一般人來說,「大灣」、「臺灣」、「埋冤」都一樣,都是Taiwan(甚至是Tayouan);但是對於識字的士大夫來說,它們便有所不同了(尤其,「埋冤」是多麼具有音義兩方的豐富意象啊)。類似的例子,只要看看連雅堂或是最近一些文史工作者的地名(過度)解釋,就知道真可謂是「俯拾皆是」了。但是西洋文字(其實還包括日文、臺語),很容易就會讓人注意到它的表音性質,因此翁佳音常常用荷蘭文和臺語來做他的歷史考證。
上述的關於史料之性質的說明,其實卑之無甚高論。但是卻經常被研究者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給「忘記」了。
翁佳音的台灣史研究,可以說是堅守博搜史料、深入解讀、細緻考證、宏觀解釋這幾個歷史研究者應有的基本守則(雖然不少歷史研究者做不到)。但是,我還要特別強調兩點:接地氣、想像力。一般歷史學者在不知不覺間都會有一些文人氣,也就是不識草木蟲魚、不知稼穡、不知升斗小民之生計,只知家國大事、只知人文雅興、抽象思考。但是歷史的主角除了有英雄、政客、文人、大思想家之外,更多的是每天為生活奔波奮鬥的小民。要瞭解(研究)這些小民的奔波與奮鬥,顯然必須接地氣。這種接地氣,還必須接本地的地氣。我們本土的文字史料相對地少,鄰近的國家又是個「文字大國」,因此不知不覺間常會被數量龐大的外地文字史料裡的知識給「殖民」了。例如,目前建築學者不知從哪裡找來了「馬背」這個詞來指稱臺灣傳統建築的部位,但我懷疑臺灣師傅真是這樣稱呼該建築部位的(至少,我用我的母語講不出「馬背」這個詞)。當然,如今既然是事過境遷之後來理解(研究)歷史,歷史研究者自然也需要有相當的想像力。我雖然認為翁佳音是目前臺灣少數的優秀臺灣歷史研究者,但這樣說下來,他似乎也只是踐行了一個歷史研究者的基本而已(希望他不會因為我這樣評價他而失望!哈哈)。
翁佳音的臺灣史研究雖然不斷地有亮眼的成果,但要將這些成果彙整成書,需要借助於內容架構的規劃、編寫能量的統合,並且還需要一個強力的後製團隊來整編、校勘,力求完美。此次,本書的合作搭檔黃驗,編輯經驗豐富、功力老到,對於臺灣歷史也有深入的瞭解,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從他在書末臚列的註釋(參考書目),可以發現,不僅將翁佳音的學術精華充分轉寫成可讀性的內容,並且全面地擷取了江樹生先生長期而系統地譯註的第一手荷蘭檔案史料,將荷蘭時代臺灣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種種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一一重現,如同將臺灣史曾經失去的記憶重新建置回來,這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嘗試,並且呈現了可觀的成果,一部優秀的臺灣史大眾讀本,當然值得極力推薦。
十六、十七世紀臺灣發生了什麼事?
江樹生(荷蘭檔案、早期臺灣史研究學者)
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迎面而來、東西方相遇與激盪的時空中,臺灣作為一個歷史舞台,在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有賴文獻史料來說話──讓史料自己呈現歷史、敘說故事。
1624-1662年,荷蘭人在渾沌初開的臺灣扮演主角,這段逐鹿歷程,隨著19世紀以來荷文史料陸續出土,臺灣史的早期輪廓才逐漸成形、對焦。1980年代起,在荷蘭、臺灣、日本學者的合力編輯下,荷蘭國家史料出版局陸續出版《熱蘭遮城日誌》四冊,為荷蘭時代的臺灣史奠定了基本史料架構;1996年起...
作者序
假如歷史像一塊五花肉
翁佳音、黃驗
「葡萄牙船員航經臺灣海峽,遙望臺灣,樹木青籠而美麗,乃譽之為美麗之島(Ilha Formosa),於是臺灣之名,廣播於世!」許多教科書、大眾讀物如此描述西方世界第一次發現臺灣,發出這一聲驚嘆,「福爾摩沙」一詞因此成為歐西人士對臺灣的定稱。但徵諸16-17世紀西方文獻,葡萄牙人講到Formosa,多半是指臺灣島北方的一個島嶼,並無「葡萄牙人驚嘆美麗之島」的文獻依據,追根究柢,此說是後來的誤解、遐想與編造,逐漸訛傳成為定說、成為講述臺灣信史源流的一個標準化開場白。
如同18世紀《葡英雙語字典》的〈Ilha Fermosa〉之釋文說葡萄牙人統治過臺灣,有關早期臺灣史的敘述,存在不少訛誤、謬說,許多模糊空間、無人地帶有待解密。這裡摘引一個老編和他經常請益的一位學者之間的相關對話:
老編:荷蘭人在1624年被趕來臺灣,意外地開啟了「荷蘭時代」,但臺灣的信史並非斷自1624年,在此之前若有一段前置期,可上溯至哪一個年代?
學者:1550年代起,東亞華人海盜,即中國史籍所說的「倭寇」便在臺灣進進出出,一直延續到1624年,這七十多年間(「前荷蘭時代」)或可定義為「東番時代」,甚至稱「倭寇時代」也無妨,這才是近代初期(early modern period,1500-1800)臺灣史的開端。
老編:這是大膽設定。「東番」之名,始見於1573年海盜林鳳侵擾事件,這麼說來,「東番時代」與1550年豈不是有一段時間差?
學者:文獻記載1610年代福建海澄有臺灣名產:鹿筋、烏魚子、鰻魚脬,這三味並非一夕之間聲名鵲起,至少先有一二十年的「賞味期」,才形成口碑然後見諸文獻。同理,「東番」之名必也經過一段生成期,然後人云亦云,到了1570年代,「東番」終於正式出現在西班牙神父、大明官方的文書上。
老編:1550-1620年代中文文獻關於臺灣的記載比較片段、含糊,需經多方爬梳、比定,才能建立拼圖;1620年代荷蘭人留下系統性的文獻,這些文獻的抄錄、譯介,十分關鍵;前行代學者村上直次郎、中村孝志、曹永和、江樹生、包樂史等相繼奠定可觀成果,您也參與其中;相對之下,坊間的譯介五花八門,譬如,中文翻譯有倍德基雷姆(Betgirem)、巴西敢(Vassican)、柯達王(Quataong)等等,這些歐式地名、人名,跟這塊土地似乎有段距離?
學者:Betgirem、Vassican即清代中文文獻的馬芝遴、猫兒干;Quataong,從漳、泉音應譯作「番仔王」,這些基本考證,我二十幾年前都作過了。荷西文獻中的地名、人名、村社名,直接音譯,固然帶有異國風情,「具國際觀」、「學術性濃厚」,卻往往不知所云;因此必須徵諸東、西方文獻,從歷史、語言、考古學等多角切入,才能與跟歷史,跟斯土斯民對焦、連結。
老編:這是重構歷史現場,通俗地說就是「接地氣」。荷蘭人引進臺灣的事物、制度之中,有一項是土地面積單位「甲」,其確切根據何在?
學者:這個議題,我二十幾年前就寫過了,荷蘭文獻:「甲」是根據臺灣的漢人自己的計算單位;相反地,最近我發覺,田園開墾計算單位的「張犁」,是源自於荷蘭時代,這種計算,中國本土不常見……
老編:文獻上說,鄭成功左手臂長了幾顆腫瘤,因此延請駐在雲林猫兒干的荷蘭醫生渡海去中國看病,何以另有「鄭成功罹患梅毒」之說?
學者:荷蘭文獻有的寫作morbum(病),有的寫成knobbellen(腫瘤),後者指病名,morbum是拉丁文,泛指生病。中國學者把morbum譯作「梅毒」,該書在臺灣出版前,我未能有機會訂正,殊為遺憾。翻譯失誤,會嚴重影響歷史圖像的重繪與論述的再建立,不能不慎。
老編:1600年代閩粵航海人奉祀的海神,主要有協天大帝(關帝)、天妃(媽祖)、舟神,並未定於一尊;1650年代文獻指出,當時漢人尊奉的神祇有72位,媽祖排名第39,這是有趣的社會現象。
學者:依據當時在臺灣的蘇格蘭人萊特(D. Wricht)之觀察,漢人社會有72尊神,首位是(玉皇上)帝(Ty),其次是地皇(Te-oung)、水仙帝王(Tsuy Zyen Tei Oung)、菩薩、觀音等等,媽祖(娘媽Nioma)排名第39,他所記的傳說滿有意思,指媽祖以在室處女之身,遷居澎湖……;媽祖在臺灣後來居上,且香火鼎盛,是清代以後的事。照清代官方文獻,是天妃娘媽助清打敗明鄭王朝,大清帝國因而敕封為天后。
老編:您在facebook發表許多精闢文章,寫到荷蘭時代臺灣即有「孝女白琴」;又寫到很多連研究荷蘭、西班牙的專家學者也不知道的重要插曲,這讓朦朧的臺灣歷史變得清晰、立體。
學者:我寫FB,主要作為博碩士生的教學討論,兼而反省當前學術或教育界的臺灣史論述,是否有欠缺方法論,或實證批判,或墨守斷代分期的舊規。目前已發表「地名的野生思考」一百二十幾篇、歷史隨筆百餘篇。這些文稿基本上不限於歷史斷代,也不限於臺灣本島,我想具體表現我們國家歷史的世界視野,同時也是釘根土地的喜怒哀樂,讓歷史不再像學術論文那般嚴謹冷硬,或像政治語言那樣武斷、激情,令人神經緊繃。……
以上這些對話揭露出各種鮮為人知,或翻轉常識,或以訛傳訛的史事史觀。在1550年代仍經常被叫錯名字、畫錯方位的島嶼臺灣,從封閉、朦朧的初始狀態,倏然撥雲見日,跨入國際歷史舞台,交織著不少傳奇色彩。2015年初,老編徵得這位學者的首肯:以第一手文獻的生鮮故事為本,擷取前述種種精闢創見,薈萃成編。臺灣的存在從頭說起,呈現一部深度解密、原汁原味的大眾讀本。《解碼臺灣史1550-1720》一書的編撰構想,於焉成形。
本書的一大特色,在於提出長期歷史的概念,起自1550年代,斷至1720年代,涵蓋東番、荷西、鄭氏、清朝四個歷史分期。在編輯的協力下,將51個單篇劃分為四大單元,形成本書的內容結構。臺灣史由各個不同時期、族群、文化,一段一段的接續,不論是脈絡相連,或層層堆疊,它在時空的熔鑄下演化成一個盤根錯節、合為一體的結構。雖有1550-1720的年代斷限,但在編寫上,素材的剪裁、專題的觸角都相對開放、彈性,概因臺灣史的本質具有多種特性:
一、貫時的(Diachronic),歷史是個有機體,形狀像一塊五花肉,皮肉相連、肥瘦相間,一層一層之間存在著各種連續性,因此有「荷規鄭隨」、「鄭規清隨」等脈絡關係,譬如:荷、鄭、清一脈相傳的「臺灣萬萬稅」;清人說臺灣的房屋稅(厝餉)始於鄭氏,殊不知1638年荷蘭人便已開徵房屋交易稅,買、賣雙方都應繳10%稅率;清代當差傳送官府文書的快遞「麻達」,可追溯到荷蘭人征服各村社後訂定的條約,規定原住民應無條件聽命差遣,負責傳遞公司的書信、包裹、箱子、籃子等物,若有怠慢或違令,視同反抗。
二、共時的(Synchronic),同一時期的歷史現象,分別在不同區域或國度發生,其間存在著某種相似性或巧合。譬如,擅長理髮兼拔牙、割瘤、切肢的荷蘭船醫,在臺灣、在長崎的際遇和發展有別,以荷蘭船醫為背景的流行歌曲〈長崎物語〉和〈安平追想曲〉卻異曲同工。1656年德國人保羅.佛斯特(Paul Fürst)繪製的鳥嘴醫生(瘟疫醫生),反映了肆虐歐洲的黑死病,同一期間臺灣飽受天花、瘧疾、麻疹肆虐,有的村社95個成年男子僅34個倖存。同一期間,2歲的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帝)感染天花,遭到隔離,癒後形成輕微症狀的麻臉。透過這些參照,可發現不同的地理空間之相似性、共通性。荷蘭時代將原住民的祭儀視為異端,採取獵巫(witch hunt)手段,驅逐西拉雅族女巫、搗毀各村社的偶像,此舉可放在16、17世紀歐洲如火如荼地迫害異端、絞殺女巫的脈絡中來觀察。
三、在地的(Local),臺灣史研究不僅在彰顯主體性,更要體現在地性。荷蘭人、西班牙人以羅馬字拼音,帶有異國風味的地名、社名與人名,到底是指臺灣何地、何人?學院作家似乎比較無心思,或無力去索解,畢竟,這項工作必須參照東西方文獻,透過歷史學、語言學的視角,才能深入歷史荒原,尋跡辨位。例如,1630年代全臺灣第一大聚落Favorlang,歷來被音譯成:華武壠、費佛朗、法佛朗、法波蘭、法勃蘭等多種洋化地名,都缺乏在地感;譯作「虎尾壠」,歷史現場立即浮現,這是歷史文獻接地氣。
歷史研究是一門科學,不是一種信仰。本書要傳遞的,是讓更具體的史實自己說話,提供一個對話空間,避免強求標準答案。一塊完整的五花肉,要連皮帶肉、有肥有瘦,不能挑肥揀瘦,獨沽一味。臺灣史亦然,觀點、視野不能偏執;受到荷蘭殖民史觀的影響,論者或以為1630年代的臺灣走向泛蘭治世(Pax Hollandica)、臺灣人因接受宣教而成為「文明」族群。這是從殖民者、從政治或宗教來看,但是若從被殖民者及其族群文化來看,觀感截然不同。荷蘭時代是臺灣近代化的先聲,但其不文明的一面不遜於黑暗時期;鄭成功有生之年,開國、復國雙轡並進,並未定調,後人難以代他自主心證;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有時曲折複雜,甚至動機與結果相悖反,鄭成功矢志恢復明室,卻成為東寧獨立的先機;施琅滅鄭後,與姚啟聖都盤算欲將臺灣賣還荷蘭,無奈對方興趣缺缺,只得將臺灣收入版圖。觀點必須全面,才不失信於史;在視野上,除政治史外,本書兼及若干人群、風俗、信仰等文化社會史領域,譬如,早期臺灣部分地區、部分族群存在著「有室家者百不得一」的社會現象,但若逕以「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來概括,則過於簡化。見樹亦見林,應是我們對待臺灣史的一種基本態度。
假如歷史像一塊五花肉
翁佳音、黃驗
「葡萄牙船員航經臺灣海峽,遙望臺灣,樹木青籠而美麗,乃譽之為美麗之島(Ilha Formosa),於是臺灣之名,廣播於世!」許多教科書、大眾讀物如此描述西方世界第一次發現臺灣,發出這一聲驚嘆,「福爾摩沙」一詞因此成為歐西人士對臺灣的定稱。但徵諸16-17世紀西方文獻,葡萄牙人講到Formosa,多半是指臺灣島北方的一個島嶼,並無「葡萄牙人驚嘆美麗之島」的文獻依據,追根究柢,此說是後來的誤解、遐想與編造,逐漸訛傳成為定說、成為講述臺灣信史源流的一個標準化開場白。
如同18世紀《葡英雙語字...
目錄
〈推薦序〉十六、十七世紀臺灣發生了什麼事? 江樹生
〈推薦序〉多語言與跨族群的早期臺灣史 許雪姬
〈推薦序〉接地氣與想像力構築的新視界 吳密察
〈作者聯序〉假如歷史像一塊五花肉 翁佳音、黃驗
【前言】
◎「臺灣」名稱演化簡表1554-1684
◎福爾摩沙族群畫像1550-1650年代
◎大航海時代,臺灣1534-1683
◎十七世紀臺灣城堡分布1623-1668
【I渾沌】摸索‧看見‧相遇
01番薯圖像的形成
02誰在驚嘆美麗之島?
03大灣、臺灣、埋冤?
04福爾摩沙早期住民群像
05臺灣第一站──魍港
06東番海盜忙進忙出
07海禁、走私、護照
08高山國招諭文書
09紅毛番無因忽來?
10把荷蘭人逐去東番
11西班牙人進出雞籠
【II開光】交會‧激盪‧解密
01熱蘭遮城一頁輝煌
02臺灣市鎮一頁傳奇
03此紅毛樓非彼赤崁樓
04濱田彌兵衛的逆襲
05麻豆人的超級枷鎖
06小琉球人滅族記
07頭目長老的「地方會議」
08十七世紀臺灣諸「王」
09鄭芝龍的臺海風雲
10「殺死紅毛狗」之役
11封海、圍城、遷界
12熱蘭遮城戰役特報
13末代臺灣長官揆一
14帶槍投靠症候群
15國姓爺的兩張明牌
16把臺灣還給荷蘭!
17臺灣的抗爭事件1636-1730
【III翻轉】傳承‧轉轍‧尋跡
01逐鹿虎尾壠
02從「逐鹿」到「駛牛」
03什一稅與萬萬稅
04荷蘭人的臺式管理
05天災、疫情與醫療
06理髮師與外科醫生
07從監察特使到巡臺御史
08鄭成功的國土計畫
09一條辮子兩種天地
10政權輪替下的鉅變
11康熙皇帝與臺灣
【IV傳奇】奇遇‧奇談‧神會
01東番女「娶」了紅毛番
02萬能萬用傳教士
03韓布魯克牧師受難記
04東西方神明交會
05在臺奴隸的一頁滄桑
06福爾摩沙島奇異記
07東沙島漂流記
08東西方貨幣通臺灣
09多元文化在臺相遇
10福爾摩沙、臺灣府人口
11 十七世紀臺灣交際語
12新港文書解碼
各篇註釋
圖片來源
〔附錄一〕十七世紀地名、村社今昔對照表
〔附錄二〕西元年代與明、鄭、清年號對照表(1550年代至1720年代)
【後記】
〈推薦序〉十六、十七世紀臺灣發生了什麼事? 江樹生
〈推薦序〉多語言與跨族群的早期臺灣史 許雪姬
〈推薦序〉接地氣與想像力構築的新視界 吳密察
〈作者聯序〉假如歷史像一塊五花肉 翁佳音、黃驗
【前言】
◎「臺灣」名稱演化簡表1554-1684
◎福爾摩沙族群畫像1550-1650年代
◎大航海時代,臺灣1534-1683
◎十七世紀臺灣城堡分布1623-1668
【I渾沌】摸索‧看見‧相遇
01番薯圖像的形成
02誰在驚嘆美麗之島?
03大灣、臺灣、埋冤?
04福爾摩沙早期住民群像
05臺灣第一站──魍港
06東番海盜忙進忙出
07海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