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立志做小」的農夫CEO:有機小農的創新營運模式,把一畝田,行銷全世界的共好經濟學
農夫,同時也必須是經理人,
否則菜長出來了,一旦賣不掉,再辛苦,都歸零。
◎飲食是人類維生之必要,該怎麼做,才能安心吃?讓農夫CEO告訴你。
◎由2.5個人力所撐起的1.2公頃的小農園經營模式,適合有志青年與家庭複製。
◎友善環境的食農教育,10年來吸引40多個國家的青年學子前來觀摩學習。
◎生產之外,提高土地的多元價值與收入,翻轉農夫所得與社會地位。
◎導入農業六級產業化發展政策,整合在地產業,形成地區最具特色的共好價值鏈。
◎頤禾園小農營運模式,已複製到四川、山西,協助地震重災區就地重建。
◎協助成立有機愛心農場,推動「手心翻轉」活動,幫助弱勢孩子自立而後立人。
有機小農的經營之道,必須要有獨特的小農思維。陳禮龍所經營的「頤禾園有機農園」,是台灣第一個有SOP、經由MOA認證的有機小農場,也是一個融入美學、文化、環境教育與觀光的新興休閒、體驗、教學示範型農園。
國外的「社區支持型農業」概念經過他不斷修正、優化後,轉換出一套「立志做小」的商業營運模式:在2.5個人力所撐起1.2公頃的農業規模中,引進企業經營、數位管理及品牌行銷等知識,專注「地產地銷」(在地生產,在地銷售),讓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縮到最短,不僅降低碳排放量,還能做到友善土地,維護共好環境。
「科技」是理念和手段,「農夫」才是陳禮龍腳踏「食」地真正想做的事情。
曾經是科技業總經理的陳禮龍說:「做什麼,就要像什麼!」他的目標不僅是透過有機耕作恢復大地生機,將農藥島淨化為生態島,還要以「善」的循環,來幫助「綠」的永續。如此一體共生、生生不息,致力讓有機小農經營模式複製到每個地區,逐步點亮台灣,點亮世界。
身為農夫,可以從友善環境的栽植做起;非農夫的你,可以從支持友善環境的在地小農做起。
本書重點
建「觀念」:有機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形態,不是只有「吃」這件事,同時也要尊重大自然,把美好的生態環境留給下一代。
懂「方法」:透過大數據管理,做到計劃性生產、縮短食物里程、減少碳足跡、落實社區支持型農業,讓農夫財務永續。
按「步驟」:有機農園SOP,幫助有志於從事有機農業的人,第一次當農夫就上手。
作者簡介:
陳禮龍
現任:
頤禾園有機農園創辦人
新竹縣農會、竹東地區農會四健義務指導員
台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祕書長
新竹縣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中華MOA協進會顧問
新竹縣政府農業處顧問
四川成都新津台灣農業創業園區諮詢顧問
四川成都邛崍高何有機農業示範園區顧問
山西臨汾雲丘山景區有機農業示範園區戰略顧問
獎項:
1996 傑出企業家
1997 跨世紀競爭力企業獎
2000 新世紀傑出企業家金鼎獎
2000 傑出企業領導人金鋒獎
演講及授課經歷:
為企業、機關舉辦食農教育講座,在大專院校、中小學校推廣環境教育,以及擔任社區大學講師、行政院勞動部桃訓中心講師、自強基金會講師、新竹縣青年農民輔導業師……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感動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月足吉伸│中華MOA協進會副理事長
王瑞榮│四川瑞雲集團主席
李文權│農業科技研究院院長
李淑珍│台北市立大學教授
邱子權│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
邱鏡淳│新竹縣縣長
黃其光│國際扶輪社首位台灣總社長
許明德│清華大學財務規劃室主任
張連水│山西雲丘山旅遊開發公司董事長
陳禮龍夫婦花了十年的時間從零開始,不僅踩得穩,而且有很多人陪伴著一起走;他們把手掌向下伸出,給予了土地、環境與人的友善,才能有這麼快樂的成就。──月足吉伸 中華MOA協進會副理事長
陳禮龍戴著草帽,在烈日下彎著腰,左手拿著幼苗,右手扶著泥土,像極了古時候的劍客……,原來土地就是他的江湖,「科技」是理念、手段和標籤,農夫才是他腳踏「食」地真實想做的事情。──王瑞榮 四川瑞雲集團主席
陳老師建構年輕農務者(青農)立業成家的新模式;他所提供的企業經營管理、優質農產品產銷的數據,更佐證了模式的可行性和永續性。──李文權 農業科技研究院院長
頤禾園成功的因素很多。首先,陳禮龍將管理專長運用在小型農業上,遊刃有餘;其次,農家出身的俐芳堅毅刻苦,支持禮龍「自強不息」;第三,不管人生、事業如何起伏,他們始終不忘「善」與「綠」的初衷。──李淑珍 台北市立大學教授
作者以尊重大地的「善念」為出發點,聚焦社區經營與計劃性生產來調節產銷,以穩定經營體質,支持農場運營及公益投入,值得許多有志從事農業新創的後繼者參考與學習借鏡。──邱子權 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
陳禮龍先生貫徹有機農法、食農教育及國際推展,吸引世界多國大學生到竹東認識台灣農業,還不時送愛心到偏鄉鼓勵弱勢學童,簡單付出卻展現無限的愛!──邱鏡淳 新竹縣縣長
陳禮龍將他在科技業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在有機農場的創新創業。他從「善」出發,以善做「綠」,推行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綠色產業;他更走向國際化,廣泛與國外有機農場交換心得,招收國外學生來實習,把台灣小農行銷到全世界。──許明德 清華大學財務規劃室主任
頤禾園不僅僅是有機種植,還是觀光旅遊的好去處。彎下腰採摘,感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境;直起腰照相,感受「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情趣。在阡陌間行走,觀賞「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裡啼」美景;更別說在金黃的稻穗間擺開餐桌,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醉裡不知身是客,錯把田園當家園,好不快哉!──張連水 山西雲丘山旅遊開發公司董事長
媒體推薦:
近期媒體報導
.客家電視「高峰客家力」第126集:立志做小的農夫─陳禮龍
.《遠見雜誌》陳禮龍、彭俐芳 善待田地 寧休耕換好土壤
.《遠見雜誌》黃金百大農夫
.《大紀元》務農存到第一桶金,陳禮龍打造農村夢
.《人間福報》做有機兼做公益 為山區孩童買雙鞋過年
.大愛電視「小人物大英雄」第19集:有機農夫愛送鞋
. TVBS「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有機菜農送鞋記
名人推薦:各界感動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月足吉伸│中華MOA協進會副理事長
王瑞榮│四川瑞雲集團主席
李文權│農業科技研究院院長
李淑珍│台北市立大學教授
邱子權│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
邱鏡淳│新竹縣縣長
黃其光│國際扶輪社首位台灣總社長
許明德│清華大學財務規劃室主任
張連水│山西雲丘山旅遊開發公司董事長
陳禮龍夫婦花了十年的時間從零開始,不僅踩得穩,而且有很多人陪伴著一起走;他們把手掌向下伸出,給予了土地、環境與人的友善,才能有這麼快樂的成就。──月足吉伸 中華MOA協進會副理事長
陳禮...
章節試閱
■大自然教導我的生活之道
夏天,清晨四點,是我們家的起床時間。趁著天未亮,我和老婆已從家裡出發,直奔農場,開始一日的農活。一日之計在於晨,真是農夫的生活寫照。
我們的農場裡,不用除草劑、殺蟲劑,不施化學肥料、生長激素,種子是有機、非基因改造、無藥物處理的,蔬菜和雜草併肩站,放養的雞隻怡然自得地清理蟲蟲和農餘(採收後剩餘的菜葉),水稻田裡也有福壽螺的蹤影,陽光照拂、雨露滋潤,這裡的生態是自然共生的,農作物隨心所欲地吸收著天地賞賜的自然菁華。
跟著二十四節氣的大自然律動,何時該種下什麼作物,我們就按部就班地循著工序去細心栽植、照顧。別小看農作物,它們是很精明的,哪個季節適宜栽植、冒出頭來享受大自然,它們可是一清二楚。在對的時節種下它們,提供乾淨的土壤、水和空氣,用不危害環境的方式避去蟲鳥之害,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時間到了,它們就會給予農夫最好的回饋。
除了固定每年兩期的稻作之外,我們會順應時節和北台灣氣候,產出時令有機蔬菜。通常,五到十一月,會種下地瓜葉、番茄、空心菜、莧菜、小黃瓜、絲瓜、蒲瓜、苦瓜等夏季蔬菜;十一月到隔年的五月,就種茼蒿、芥藍、菠菜、青花菜、白花菜
和蘿蔔等冬季蔬菜;有一些蔬菜則是全年都合適栽種,如:小白菜、青江菜、A菜等。
可是,拜農業科技和大量進口食物之賜,現代人少有搞得清楚時令蔬果的。在大賣場、超級市場、傳統市場,甚至餐飲業,誰管「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台灣諺語),想吃就買得到的便利性,才能討消費者歡心。久而久之,什麼是時令食物,
大家都傻傻分不清了,以為台灣這個寶島,在夏天也能產出白蘿蔔,冬天還吃得到苦瓜,真是無所不能了。
種植違反產地和產季的農作物,若非興建特殊的溫室,刻意仿造出農作物原有的生長時節環境,不然就得使用非常手段,如:基因改造、化學藥物。想當然爾,在這些過程中,必須額外耗費多少資源,又可能製造出多少汙染。只為了隨時都能滿足一時興起的口腹之欲,而如此工程浩大地對抗大自然,值得嗎?
回歸田園的這段日子,我更加深刻體會順應自然的道理。人類文明、科技再先進,也無法違背自然。以往,人們自以為「人定勝天」,做了許多傷害自然的事,事後卻發現,大自然是會反撲的,而且反撲的力量駭人。環境汙染、生態異常、臭氧層破洞、暖化、聖嬰與反聖嬰……到頭來,是全地球都受創,自以為強大的人類,也不能倖免,得自食惡果。
起碼從自身做起、即刻實踐吧!學著敬天順時、師法自然,至少從每一個人腳下的那一塊「食」地、每一個人餐桌上的食物淨化起,以有機農法保育珍貴的水土和生態,讓自然資源得以永續。
為了安全、健康、自然、環保、生態、永續,有機耕種有極其嚴格的條件,先進國家也有立法規範。在台灣,農委會於二○○七年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將有機農業及其產品納入政法的法律規範中。
要達到農委會定義的有機農業,必須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的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以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的系統管理,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看起來只是五、六十個字的定義,但是執行起來卻是比慣行農法多十倍的心力。
這麼費工,誰要來做有機農業?沒有理想,沒有堅持,是做不了的。還好,我很明白自己做的選擇,用我自己摸索出來的效能模式,負責任、甘之如飴地去實踐。唸的是電子,專精的是科技和企管,還好我先前「實事求是、講究精準」的職業病還在,也派得上用場。
我的一畝田,三人的小農場,人力很精簡,但一切工序絲毫不馬虎。從土壤、水質的採樣、檢測與分析,有機栽培的播種、育苗、移植,有機質堆肥與土壤肥培管理,田間的雜草、蟲害管理,有機作物的採收及採收後的處理、包裝,甚至到有機農產的驗證,銷售對象與配送作業,所有環節,我都一手包辦,並建立詳細的Eco Farm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標準化作業程序),務求完全符合有機與友善。
以友善環境的有機農法耕種出來的有機米和時令蔬菜,有最高的品質與營養價值,但絕大多數的新鮮時蔬都禁不起長里程和長時間的運送,食物里程愈長,營養價值愈容易流失,碳排放量也愈多,亦不符合友善自然原則。所以,若要完全順應自然,有機農產最好還要達到「地產地銷」(在地生產、在地銷售),低或零食材里程。說穿了,就是古人的生活智慧,腳下的土地,長得出什麼作物,就料理什麼來吃,也就是「從產地直接到餐桌」的概念。現代人喜歡吃捨近求遠、違逆時節的食物,其實都是違反自然的。
一天的農活之後,往往痠痛布滿全身,但是望著農園裡和樂共生的一切,會格外珍惜大自然教導我的生活之道,「身體是累的,而心情是愉悅而滿足的。」
■現代有機農夫的專業養成
近幾年來,開始應邀在社區大學和一些機構授課,我發現,相較於十多年前,綠色就業的意願似乎提高些許。有愈來愈多人返鄉務農,投入友善環境的耕種行列;當然,也有不少都市人夢想著,有一天能夠自在於田野間,做個不受拘束的農夫……
無論動機是就業或興趣,能有愈來愈多人認同有機耕種,願意為友善環境盡一分力,我總是感到欣慰;因為這表示,「綠」與「善」的面積會愈來愈擴大。
有意願、有心務農,該從何入門呢?其實,台灣各地都有提供培訓的管道和課程,以及在職進修、創業平台等,方便就近參與。
十多年前,我也是參加農委會的「園丁計畫」,一周之內接觸了花卉、蔬菜、畜產各種領域,理出自己對農業的興趣,也讓自己取得等同農民的資格,從一連串的課程培訓,將自己養成一名專業的有機農夫;而今,農委會更開設了農民學院,從農業入門班,到初階、進階、高階訓練課程,甚至還有輔導平台、農場見習計畫等,管道和課程都更多元且完善。
我個人認為,找到一個正在運行中的農場去實地見習是很重要的一環,而且時間至少要六個月,最好是十二個月,正好歷經一輪春夏秋冬。目前,頤禾園也是農委會農民學院登錄的見習農場之一,現正指導一名見習學員專業的農業知識技術和農場經營管理實務。以我的經驗,理論和實作一定要並行。光是坐在教室裡,吹著冷氣,腳踩水泥地,頭頂天花板,學怎麼務農,是很奇怪的;一定要自己下田,雙腳踩在農地裡,頭頂著天和日頭,腳踏實地也腳踏「食」地,用雙手和身體去實際體驗農務的辛勞,才能了解耕種的學問和問題點在哪裡,也才能以農夫的視角去看待務農這件事。
然後,現代農夫不能只是一名會耕種的農夫,也還必須是一名稱職的農場經理人,從生產、銷售到金流、物流都要懂得掌握,這一點是我一直強調的。要習得好技術,把菜種出來,並不難,但若不擅經營管理,下場就不會圓滿;因為,菜長出來了,卻賣不掉, 一切辛勞就歸零, 一再受挫於「 為什麼沒有人來買我的菜」,最後就會想放棄。
即使已經務農多時,我還是持續不斷地在進修,與時俱進,提升並擴展自我的各項能力。例如:參與環境相關論壇與會議、MOA 有機觀摩與進修、行銷策略研習等。不久前,為了取得見習農場認證,我也去農委會受訓過,學習如何當一位可以指導見習學員的農場主。農委會規劃的教學指導訓練課程,從農業產業界定與經營模式分析、數位農務、農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與應用、善用管理循環提升工作效能等,幾乎都著重在管理與行銷層面。
足見,培養多重能力、扮演多重角色,已成現代農夫的趨勢,不再像傳統農夫只專注於下田耕種那麼單純了。
對於有志成為有機農夫的新農,我有一些過來人的建議:
1、親朋好友開始: Family and Friend,2F概念。找到基本收入,保持基本盤。
2、多餘農地出租:供給市民做有機小農園,以增加額外收入,立於不敗之地。
3、降低繳費門檻:建立超商或網銀繳款機制,以方便客戶繳款,吸引客源。
4、農場作物為主:方便包裝配送,貨暢其流。
5、各種體驗練兵:重複操作練習,找出農場價值。
6、制定作業流程:導入企業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7、積極參與採訪:理出核心價值,訓練自己口條。
8、持續交流進修:參加專業課程,擴大專業領域。
9、充分運用時勢:順應時事話題,適度切入宣傳。如:消費券、奧運、低碳等。
10、熱心公益活動:後山星子計畫、環星計畫、吃好米送好鞋、手心翻轉計畫。
11、加強農場宣傳:整合農場資源,企劃亮點活動。如:奧運插秧、國際稻草人、在地食材異國料理等。
12、深入校園教學:教育從小開始,強化食農教育、環境教育的向下扎根。
13、參加產學合作:融入學術研究,增加農場亮點話題。如:參與農產品碳足跡研究計畫。
14、連結國際志工:擴大國際視野,增加農場的國際能見度和知名度。
15、持續培養新農:複製成功經驗,持續優化管理。如:綠種子計畫、綠手指計畫、社區大學、專業農民研習等。
16、加強可持續性:複雜的事簡單做,簡單的事重複做。如:吃好米送好鞋活動七年,IFFC 國際有機農村體驗營四年,每一年配合農場生產的插秧、割稻體驗活動,可持續優化、降低成本。
■一隻鞋的善意
幾輛車子,一輛跟著一輛,行駛在蜿蜒的山路間,前方的路是崎嶇的,但車上的每一個人的心情是愉悅滿盈的。我們穿山越嶺的目的地,是新竹縣的後山五峰鄉大隘部落及尖石鄉那羅部落,車子行李廂裡滿載著新鞋,是要給深山裡弱勢小朋友的新年禮物。
一晃眼,連續七年了。這些年來,一到接近過年的時候,我和「穀」東們都會很期待,他們甚至會主動問我,「哪一天要號召我們當一日志工,一起送鞋給山裡托兒所裡的孩子?」冬季的山裡,氣溫很低,空氣很冷,我們的心裡卻暖呼呼的。
一拿到新鞋,孩子既興奮又激動,迫不急待地打開鞋盒,又看又摸,卻捨不得穿到腳上,深怕踩髒了新鞋。一張張稚氣又天真的臉龐堆滿掩不住的笑容,他們緊緊抱著鞋盒,像是得到什麼珍奇寶物般地寶貝著。這樣的場景,每一次都深深打動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感動的淚水總是不自主地在眼眶裡打轉。「真心感謝孩子們,讓我們有送鞋來山裡的機會。」回程時,總有人這麼說。
我會開始送鞋,是在一次與尖石鄉丁立偉神父的閒談中得知,尖石山上小朋友有這樣的需要。新竹後山裡,資源匱乏,多是弱勢家庭,青壯的一輩到城裡打拚,而孩童則留在老家。這些小孩子,住在偏鄉僻壤,接受隔代教養,得到的資源和關愛都非常地有限。
「有人到山裡來看他們,孩子們都很高興,心裡會有被關注、寵愛的感覺。」那羅天主堂方濟托兒所的趙秀容修女跟我這麼說。
趙秀容修女來自義大利,幾十年的人生歲月,無私無悔地奉獻給尖石這深山裡的孩子們,早先還得到國外去募款,這些年來終於樂見國內的善心和捐款進到這偏遠山區來。
二○一一年, 民國一百年, 是我們第一次送鞋, 最初目標是一百隻鞋,也就是五十雙。(後來追加到七十六雙,因為總共有七十六位小朋友。)五十雙鞋,一般感覺好像花不了多少錢,二、三萬元吧,但對於有機小農而言,就是一兩個月辛苦農活的收入。
於是,我發起「吃好米,做好事,送好鞋」活動,每賣出一箱有機米就捐一隻鞋子,「消費者支持有機小農,有機小農幫助弱勢孩童」,形成善的循環,來支持綠的永續,孩童長大有能力時,再回饋給其他弱勢者。
「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到位。」為了送給小朋友合腳又合意的新鞋,我們帶著男童、女童各三款新鞋先上山一趟,一一幫每一位小朋友丈量尺寸,並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再根據小朋友的實際需要和喜好去採購新鞋。第二趟上山時,就號召更多的志工跟我們一起去,把新鞋親手交到孩子們的手上。
送鞋的這一天,孩子們一早就很雀躍,因為前一個星期已經量好尺寸、選好款式了,他們早已滿心期待著這一天的來臨。「謝謝叔叔、阿姨,謝謝你們!」孩子們回以無邪的笑容,融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那一刻,我們似乎也找回自己童年時的純真快樂,那種新年有新鞋穿的滿足。
「他們需要的就一點點,我們能給的也就這一點點。衷心希望好鞋能保護他們的腳,讓他們的路可以走得更穩。」也希望,他們會記住這份快樂,長大之後,或有能力之後,把這份善再傳出去,就可以有無限善的循環。
例如:我們曾經送鞋給新竹縣竹東鎮天主教世光教養院拙茁家園,之後並以手心翻轉計畫協助他們成立耕心農場,如今這裡的身心障礙青年已經有能力工作賺錢了,儘管薪資不多,他們仍自願參與我們的送鞋活動,自主決定買新鞋給其他需要的人。這就是善與綠的結合,形成生生不息的善的循環。
七年來,送鞋活動持續著,而且每一年都有更多人加入、送更多的鞋。今(二○一七)年,我們還送鞋到海外,包括:越南、四川地震重災區高何鎮。未來,送鞋活動也會一直繼續,也期待有更多人一起來參與。
■絡繹於途的國際交流
「Green」(綠色,有機,生態,環保),已經是國際共通語言。全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如果我們不自救,最終就是一起走向毀滅。淨化地球,刻不容緩。農夫,可以從友善環境的栽植做起;非農夫的你,也可以從支持友善環境的農夫做起。
以友善環境的有機栽植來連結國際,是一開始就有的規劃。我總希望,這一點一點的「綠」,不只點亮自己的家鄉,還能無限擴展。我一個人的步伐有限,絕對不足以踏遍全世界的農村,但是可以藉由與國際友人的交流,到世界各地去播下綠色的種子。
頤禾園成立至今,經由AIESEC 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的協助,國際交流已經接待過來自全球五大洲、超過四十個國家與地區的數百名國際友人,無論是以旅遊、觀摩、交流、體驗或實習等各種型態,我都竭誠歡迎,也願意毫無保留、竭盡所能地傾囊相授。我的目標很單純,就是要將傳統的農村與國際連結,讓國際友人親身感受台灣農村之美與精緻農業,學習中華文化、客家文化,再透過他們的實際感受,將友善環境的心意傳遞到世界各地,彼此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這些年來,我們辦過無數場的國際農村體驗營、國際青年農事體驗營、國際輕旅行接待等,也因此奠定頤禾園品牌的國際知名度。透過提供全方位的農村生活、農事體驗,及有機農作研習、生態導覽、自然資源保護教育、原鄉部落農業行銷等,建立友善環境與惜福感恩的觀念,響應縮短食物里程的在地消費理念。
前面章節裡提到的國際有機農村體驗營(IFFC, InternationalFun Farming Camp),是頤禾園的一大特色,以做中玩、玩中學習與體驗的形式,推廣環境教育與食農教育;全英語的語言環境,更附加了語言學習與國際交流的價值。而這些來參與國際有機農村體驗營的國際志工,絕大多數不僅認同頤禾園友善環境的理念,回到居住國之後也身體力行地實踐並推動綠色生活,也是另一種型態的綠色種子、綠色力量。
除了眾多來自:中國、香港、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菲律賓、澳洲、俄羅斯、哈薩克、捷克、德國、葡萄牙、瑞士、加拿大、美國、巴西……等國家或地區的青年友人、志工外,也有許多參訪團前來進行交流,如:日本農法大學校長、國際有機農業技術交流會、瑞士草根大使、菲律賓草根大使、韓國草根大使、台日低碳社區交流、日本農業團、大陸湖北武當山道家訪問團、國際扶輪社青年服務團……等等。絡繹不絕的國際交流, 顯示友善環境的理念已經逐漸在全球各地扎根, 我也期待, 不久的未來,即可看到這些綠色種子各自成長、茁壯、開枝散葉,
發揮他們的力量,再去感染更多的人,一起盡「善」盡「綠」。
■大自然教導我的生活之道
夏天,清晨四點,是我們家的起床時間。趁著天未亮,我和老婆已從家裡出發,直奔農場,開始一日的農活。一日之計在於晨,真是農夫的生活寫照。
我們的農場裡,不用除草劑、殺蟲劑,不施化學肥料、生長激素,種子是有機、非基因改造、無藥物處理的,蔬菜和雜草併肩站,放養的雞隻怡然自得地清理蟲蟲和農餘(採收後剩餘的菜葉),水稻田裡也有福壽螺的蹤影,陽光照拂、雨露滋潤,這裡的生態是自然共生的,農作物隨心所欲地吸收著天地賞賜的自然菁華。
跟著二十四節氣的大自然律動,何時該種下什麼作物,我們就按...
推薦序
■建構青農立業成家新模式的創新農業指南
李文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院長
認識陳禮龍先生是在他擔任「新竹婦女社區大學有機蔬菜班」講師的時候,每週五晚上三小時的課,加上週六早上四小時的實地演練有機耕作;他帶我進入了有機農業生產的門戶。就我所知,在竹東軟橋里的「頤禾園有機農園」,是台灣西北部都市近郊,最接近天地人合一的有機農場。在這裡孕育了熱情、純真、自然、打拚和融合科技,有機農業所有的元素,轉化、凝聚在這塊土地和陳老師、陳師母身上,成為「善與綠」的緣分。
我的農業生技公司創業和任職農科院,和陳老師息息相關。他提供了場域,並指導同仁生產、銷售有機草莓,建構成為年輕農務者(青農)立業成家的新模式;陳老師提供的企業經營管理、優質農產品產銷的數據,佐證了模式的可行性和永續性。經過結合許多從事有機、友善農耕而成功同好者的經驗,分析新世代農民翻轉傳統慣行農業的有力元素,竟然也是「善與綠」,因其廣度及深度,此種成分成為陳老師的天然,不禁令人感動不已。
因緣際會,新政府相當重視「小農生計發展和農業資源永續發展」,我也持續不斷地將在陳老師身上所學到的「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理念結合到青農育成輔導方案,更進一步發展成為企業青農或青農企業家育成體系,期望以「打群架」(群聚)的團體戰,提供小農在農村發展經濟的範例。有了陳老師這本「農夫CEO」當為創新農業指南,經過學習、發展小農自我優勢特色,透過社區、社會互助網絡,發展小農成功的六級農業産業、不斷複製到各地,繁榮鄕村經濟,是指日可待的。
陳老師十年來,回鄉創新農業的努力過程,足可成為典範,直到現在仍然不斷地影響很多人,包括我在內。有一次,我笑著問他當初以二十四萬元創農業,到底有沒有賺錢,現在營收多少?從他燦爛的笑容,回答我說八位數字的小農還可以再發展。我心中不禁莞爾:哪天要請他出來代言小農經濟模式和有機農業。沒想到,之後就接到他電話,希望我能為他即將出版的書寫序,真是莫大榮幸!很希望這本書,將他成功的經驗、經歷分享、激勵「立志務農」的朋友,心存「善與綠」,再加上善理財務和資訊科技,台灣的農業大地,必然回饋給我們「豐富多彩、滿足的人生」。在陳老師、陳師母身上我們見證了這個魅力。
■疼惜土地,與農民那顆「向天奮鬥」的心
邱鏡淳│新竹縣縣長
大街小巷總是可以聽到「自己種、自己賣」的熟悉叫賣聲,那是辛勤汗水伴隨最真摯期盼的驕傲。自稱科技漂鳥的陳禮龍先生,從科技業大老闆轉行成為竹東軟橋社區有機農場主人,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秉著客家人的勤奮與執著,悟出了歸園田居、崇尚自然的道理,貫徹有機農法與食農教育及國際推展,拼湊出最美的新竹面孔。
「新竹」就是「雨後春筍」!朝氣蓬勃、希望無窮,稻菜花草更在新竹風、新竹雨的滋潤下加速茁壯。很多農民為了家人好、為土地好而耕種,這是以愛為出發點的產品,值得驕傲與信任,人與人之間也因為正向的態度,不斷地學習成長,並透過互信的方式,讓更多人分享食物的原味。
「上學前放學後,農事做不完」,一直是年少最深刻的記憶,多麼希望所有的父母官,心存疼惜農民那顆「向天奮鬥」的心。或許「第一次當農夫就上手」並不容易,但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心境,還有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悠然,就不是金錢可以買得到的。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綠地,透過陳禮龍先生《「立志做小」的農夫CEO:有機小農的創新營運模式,把一畝田,行銷全世界的共好經濟學》,無論是農夫、居民或旅人,在小小的園地中,仍得以咀嚼出最樸實且誠懇的滋味。
感佩陳禮龍出身科技人卻投入善與綠的有機農場經營,在社區大學倡導糧食自給、土地友善,吸引世界多國大學生到竹東認識台灣農業,還不時捐贈銷售有機米的部分所得,送愛心鞋到偏鄉鼓勵弱勢學童,簡單付出卻展現無限的愛!
■推行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綠色產業
許明德│清華大學財務規劃室主任.前中興保全總經理
我和陳禮龍先生認識近二十年了。
那時,我任職中興保全總總理,要推出新一代保全系統,找了幾家科技公司合作研發。陳先生當時是新竹科學園區一家網路公司總經理,我們成了合作夥伴。
後來陳總經理離開科技業,回到新竹竹東老家務農,倒是讓我嚇了一跳。一般來說,科技人都是在退休後才想隱居山林,享受田園之樂。陳總經理在少壯之年轉行農業,倒是比較少見。
後來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要開辦「有機農場研習營」,因為自強基金會位在清華大學校園,所以尋求附近新竹地區的有機農場合作,結果找上了竹東地區的「頤禾園」共同合作開班。
頤禾園的園長正是陳禮龍先生,而我是自強基金會董事長,就這樣我們兩人又搭上線了。
這期間,我數次參訪頤禾園,了解課程進度、上課狀況。頤禾園位在竹東偏鄉的山谷,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在那裡我享用零里程的最新鮮食材;從山谷引來的淙淙流水,清凉透澈,泡腳是一大享受。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山谷裡時常飄來山嵐,拂面而過,令人心神淨化。
我發現陳先生不是隱居務農,而是將他在科技業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在有機農場的創新創業。他以本身的網路專業,結合網路科技與有機農業,建構農場無線網路,不僅方便田地現場資訊及時上傳,也可網路遠端監控農田。另外,消費者可利用網路,透過雲端下單及便利的繳款機制,完成購買。
他從「善」出發,以善做「綠」,敬天順時,師法自然,推行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綠色產業。他更走向國際化,廣泛與國外有機農場交換心得,開辦國際有機農場體驗營,招收國外學生來農場實習,把台灣二.五小農行銷到全世界。
雖然只是小農,他不忘善盡社會責任。「吃好米、做好事、送好鞋」,義賣自己生產的好米,義賣所得買新鞋子送給新竹五峰鄉尖石村深山裡的弱勢學童;推動「手心翻轉」計畫,幫助天主教竹東世光教養院拙茁家園收容的身心障礙兒童,自己種蔬菜,從手心向上接受幫助,轉換成手心向下播種,自食其力。
歷經十年的奮鬥,如今斐然有成。陳園長不吝將他的經驗與心得寫成了這本書,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把社區有機小農的理念,散播出去。
有句話「條條道路通羅馬」。陳禮龍園長證明了:只要有心,不僅條條道路通羅馬,更是條條道路都是康莊大道。
■以「新綠色革命」提升食農產業的格局
邱子權│財團法人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
人類在過去數十年間,透過綠色革命(Green Evolution)帶動了糧食收穫的增加,並成功逃過了馬爾薩斯(Malthusian)對於人口成長將帶來糧食恐慌的末日預言,但隨著許多已開發國家民衆對飲食健康與環境永續的重視,各界對於這項以仰賴化學肥料及農藥導入的作物生長模式的可持續性與副作用,也開始展開反思與檢討。
有機農業便是友善大地的其中一種耕種方式。其好處除了減輕民眾對基因改造作物與化學肥料長期對人體與環境影響的疑慮外,也有助於支持土壤的健康與促成生態的多樣性。然而其作業除需種植技術與知識投入外,耗工費時,使得有機農法耕種所得的農作物普遍存在成本與售價較高的現象,也讓農民在不擅長行銷的情形下,降低對此種耕種模式的普及率。
本書作者以尊重大地的「善念」為出發點,投身有機農場的事業經營,在「小農」的規模下,藉由社區經營,會員在地化的概念,聚焦社區經營與計劃性生產來調節產銷,以穩定經營體質,並透過創造農場體驗等附加價值及導入科技管理的作法,來增加多元收入,支持農場運營及公益投入,非但能提升在地產業,降低碳排放,達成產地資訊透明的作用,也能提升鄰里顧客信賴,也讓其有機農法耕種模式得以延續。在農民平均年齡已屆高齡,年輕世代返鄉投入務農比例較低,農業經營亟待創新思維的今日台灣,值得許多有志從事農業新創的後繼者參考與學習借鏡。
「好食好事基金會」作為一個推廣食農創新與國際化的基金會,致力推廣以創新的思考來解決未來食農的產業與環境在「透明」、「健康」、「永續」方面的課題,我們樂見更多青年能同本書作者一般,投身台灣農業,更期待青年的投入與創新,在未來能創造出兼顧產能效率與環境永續的「新綠色革命」,共同提升台灣食農產業的格局。
■建構青農立業成家新模式的創新農業指南
李文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院長
認識陳禮龍先生是在他擔任「新竹婦女社區大學有機蔬菜班」講師的時候,每週五晚上三小時的課,加上週六早上四小時的實地演練有機耕作;他帶我進入了有機農業生產的門戶。就我所知,在竹東軟橋里的「頤禾園有機農園」,是台灣西北部都市近郊,最接近天地人合一的有機農場。在這裡孕育了熱情、純真、自然、打拚和融合科技,有機農業所有的元素,轉化、凝聚在這塊土地和陳老師、陳師母身上,成為「善與綠」的緣分。
我的農業生技公司創業和任職農科院,和陳...
作者序
啟動善念
「若不是娶了村姑,我怎麼會成了農夫?!」很多人當我是在說玩笑話,但這的的確確是真話。
回想十年前,從科技業跨足有機農業,一來是原先的事業遇上了瓶頸,二來也是出自一分疼惜,疼惜故里年邁的親人和漸呈荒蕪土地,於是毅然決然放下手上的光纖網路智慧宅,追隨老婆的腳步返鄉,改拿鋤頭,頭戴斗笠,腳踏「食」地,重新出發。
我們的一畝田,不大,位於新竹縣竹東鎮的軟橋里,老婆的故鄉;一開始,只有小小的二分地(約三畝地),但是絕對友善。軟橋這個社區,可說是天生麗質,坐擁好山、好水,早在大約二十年前,就已開展有機農業,只是早期大多以溫室栽種,之後歷經幾次重大天災,溫室幾乎被摧毀殆盡,而村裡的老農們又無力重建,以致於沒落了好一陣子。
眼看著這裡的人們和土地漸漸衰老,我和老婆心裡相當不捨,於是在決定二度創業時,我堅持從「善」出發,我想要友善這裡的人們、這裡的土地、這裡的環境,將這裡打造成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綠」色樂活農村。所以,我的農園取名「頤禾園」,有頤養、頤育萬物之意,也是安適居住之所。
中年轉業,自己戰戰兢兢,身旁的親人也跟著憂心忡忡。「做有機農業,是賺不到錢的!」岳家裡的長輩們都持反對意見。更何況我還是個十足的門外漢,不看好我的大有人在。而我自己,心裡其實也是惴惴不安,從在辦公室裡坐鎮管理公司、邏輯演算光纖數據,到面對田裡頭那麼多不受控的天地因素、活生生的作物和蟲鳥,著實也花了好一段時間去調適。
然而,需要時間來過渡情緒和心態的人,並不只有我。直到多年以後,我才不經意地知道,我的孩子們也曾經有過掙扎期;有一段時間,他們在自我介紹家庭背景時會略過我的職業,因為我不再是科技公司的總經理,而是一名有機農夫……
農夫,提供糧食,餵養人們,是何等重要的職業,為什麼社會地位那麼的低下?在學做一名專業的有機農夫時,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大家都只注意到土地上長出來的東西,而漠視了價格以外的成本,例如:土壤、水資源、技能、知識……輕農夫,賤價格,不思食材真正的價值,寧可把錢付給醫生,也不願意付給農夫,扭曲的價值觀與心態頗令人費解。
「改變!」既然,我為我的人生下半場選擇了有機農業這條路,我就想要為這個產業做一點正向的改變。但,要怎麼做呢?左思右想,我決定順從返鄉時的初衷──以善做綠,「動機對了,方向就對,我要用善的力量來轉變農村。」
環境保護意識抬頭,有機生活已然是全球趨勢。既是一件好的事、對的事,有機農夫就不應該妄自菲薄。有機農夫要正視自己的價值,也要讓消費者認同並支持有機產業的價值,將有機農夫的社會地位和所得都從底端提升上來。如此一來,就能吸引更多有相同理念的新血回到農村,逐步擴大友善栽種面積。
可是,光這樣還不足以升級食物生產體系,必須要進一步賦予有機農業新價值和創造附加價值。我想到了工商業的創新發展模式,於是援引日本的農業六級產業化發展策略:借用一級農業尊重自然的智慧,連接二級工業品質化、制度化與標準化措施,鏈結服務業的資訊、流程與品牌符號,最後進階為六級產業,成為融入美學、文化、創造的新興農業。此外,我也導入國際連結,接受國際志工到頤禾園實習,進行經驗的交流與推廣。
也就是,做為一個現代有機農夫,除了精於耕作、農事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能創新經營管理農場,懂得整合產業和跨界資源,擅用科技、行銷等輔助工具提升效能;而且,更要勇於擔負起「綠」的使命,致力推廣環境教育,並且不吝惜地將自己的know-how(專業技能知識)傳遞出去,而不是只獨善於自己的一畝田間。
我常常自嘲,「在農田裡的實作技巧,我或許不夠好;但發想創意和知識、經驗的傳承,我可以做得很好。」我是真心想要推廣、升級有機產業,所以也不怕人家來學。我甚至願意「整廠輸出」我的有機農園營運模式給有心從事有機產業的人。因為,我的目標就是「可以複製N個有機小農場」,累積許許多多的綠色光點,一點一點地點亮農村。複製善念→複製小農場→複製價值→複製尊嚴→複製快樂,這是我的願景。
善念,很容易獲得呼應和擴散。在匯集消費者支持有機小農的過程中,我得知新竹深山裡的偏鄉孩童需要幫助,於是想到「賣有機米、買好鞋」的方式,讓消費者買米支持有機小農,有機小農買鞋幫助偏鄉孩童,如此結合善綠,以善的循環來幫助綠的永續。
這個「吃好米、做好事、送好鞋」的買鞋幫助偏鄉孩童的活動,從二○一一年至今,已經連續執行七年了,每一年都有許多認同我們理念的志工來參與,一起開車穿越崎嶇的山路,前進深山裡,將新鞋親手送到孩童的手中。孩童們拿到新鞋時所展現的真摯笑顏,每每融化志工們的心,這個活動就一年又一年地持續且擴大。
從送鞋的活動中,我又發想到以社會企業結合有機農業的概念。天主教世光教養院拙茁家園收容的是身心障礙的孩子,二○一三年起的連續兩三年,我們都送鞋到拙茁家園。二○一五年,我們決定以社會企業型式啟動「手心翻轉計畫」──從手心向上,接受幫助,到翻轉手心朝下,自己工作幫助自己,將來有能力還可以幫助他人。我們幫助拙茁家園在軟橋里建置了一處愛心農場,並經由扶輪社的募款協助搭建溫室與冷藏設施,讓這些慢飛天使透過園藝治療,習得幫助自己的技能,再進一步去幫助別人。現在,他們已經能夠有收入,而且還有一點點助人的能力,也能參與我們送鞋給偏鄉孩童的活動。
善綠結合的模式,引起海內外的迴響。在台灣,除了新竹縣竹東的拙茁家園,還有桃園市龍潭美好基金會。在台灣海峽的另一邊,則有兩處正在啟動:四川地震重災區的邛崍市高何鎮、山西臨汾市鄉寧縣雲丘山,希望在不久的未來,即可化山窮水盡之境為柳暗花明之未來。
一轉眼,頤禾園十歲了。十年來,我的感想是,良善的心一啟動,就會感染其他人一起呼應,把疼惜擴散出去。因為,疼惜的心,是一棵種苗,慢慢向下扎根,向上茁壯成長,就會喚醒更多人的自覺,一起投入,形成良善的循環。
湛藍的天,青綠的地,一陣清風拂來,田裡的稻子隨風輕盈舞動,像是綠色的浪,一波接著一波,傳遞著愉悅之情,大自然是該如此的自在、快活;到了抽穗的季節,則換上一地的金黃波浪,這就是時節的律動。頤禾園的企業識別標誌,靈感即來自此。一個迎風搖曳的「田」字,由四塊大小不一的農田所組成,綠色色塊代表的是土地,藍色色塊代表的是藍天,黃色色塊則是金黃色的稻穗。
頤禾園,是我真心經營的一畝田,是有機(green)的、生態(eco)的,是綠色的,也是友善的。歡迎大家一起來實踐有機生活,協力傳遞「善」與「綠」,共同守護土地、守護家園、守護地球。
啟動善念
「若不是娶了村姑,我怎麼會成了農夫?!」很多人當我是在說玩笑話,但這的的確確是真話。
回想十年前,從科技業跨足有機農業,一來是原先的事業遇上了瓶頸,二來也是出自一分疼惜,疼惜故里年邁的親人和漸呈荒蕪土地,於是毅然決然放下手上的光纖網路智慧宅,追隨老婆的腳步返鄉,改拿鋤頭,頭戴斗笠,腳踏「食」地,重新出發。
我們的一畝田,不大,位於新竹縣竹東鎮的軟橋里,老婆的故鄉;一開始,只有小小的二分地(約三畝地),但是絕對友善。軟橋這個社區,可說是天生麗質,坐擁好山、好水,早在大約二十年前,就已開展...
目錄
推薦序 (按姓名筆劃排序)
月足吉伸 快樂而成功的「善」與「綠」傳播者
王瑞榮 結合民居保護、文化創意、自然共榮的有機新業態
李文權 建構青農立業成家新模式的創新農業指南
邱子權 以「新綠色革命」提升食農產業的格局
邱鏡淳 疼惜土地,與農民那顆「向天奮鬥」的心
許明德 推行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綠色產業
張連水 走進當代桃花源,頤禾園裡耕天下
引言
李淑珍 善與綠的腳蹤永不止息
00 自序 啟動善念
Green 1 我的一畝田
1.1 阿禾流浪記
1.2 一畝從「善」開始的「綠田」
1.3 立志做小,我的2.5人小農家
Green 2 我是iFarmer
2.1 大自然教導我的生活之道
2.2 我的營運模式:「社區支持型農業」優化版
2.3 擁抱科技,滑出智能管理
2.4 頤禾園有機農園SOP
Green 3 食農教育
3.1 現代有機農夫的專業養成
3.2 向下扎根的環境教育
3.3 來當一日農人
3.4 國際有機農村體驗營
Green 4 可食地景
4.1 一顆柿子的價值
4.2 鄉間幸福好食光 part1 竹東稻田版
4.3 鄉間幸福好食光 part2 關西民宿版
4.4 鄉間幸福好食光 part3 湖口芋來遇有味
4.5 鄉間幸福好食光 part4 五峰浪漫泰雅原食
Green 5 有文化的產業
5.1 有機農業新價值
5.2 樸拙美學
5.3 在地文化
5.4 自然生態
5.5 深度體驗
Green 6 因善而美好
6.1 一隻鞋的善意
6.2 手心翻轉計畫
6.3 善的社會縮影
Green 7 綠善到對岸
7.1 四川省邛崍市高何鎮
7.2 阿霞:天上掉下來的機會
7.3 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雲丘山
7.4 張楠:我找到了屬於我的地方
Green 8 擁抱世界
8.1 絡繹於途的國際交流
8.2 國際志工 亞洲篇
8.3 國際志工 歐洲篇
8.4 國際志工 美洲篇
9 結語 希望園丁
如果農夫沒有遇上村姑 科技漂鳥就不會變成希望園丁
10 後記 村姑說:以良善的心,盡其在我
附錄 CEO的有機生活
推薦序 (按姓名筆劃排序)
月足吉伸 快樂而成功的「善」與「綠」傳播者
王瑞榮 結合民居保護、文化創意、自然共榮的有機新業態
李文權 建構青農立業成家新模式的創新農業指南
邱子權 以「新綠色革命」提升食農產業的格局
邱鏡淳 疼惜土地,與農民那顆「向天奮鬥」的心
許明德 推行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綠色產業
張連水 走進當代桃花源,頤禾園裡耕天下
引言
李淑珍 善與綠的腳蹤永不止息
00 自序 啟動善念
Green 1 我的一畝田
1.1 阿禾流浪記
1.2 一畝從「善...
商品資料
-
作者: 陳禮龍
-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8-30
ISBN/ISSN:9789573280569
-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56頁
開數:25開
- 商品尺寸:長:210mm \ 寬:148mm \ 高:15.5mm
-
類別: 中文書> 社會科學>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