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可是一開始並沒有人知道「基因」存在DNA裡!環遊世界的達爾文與隱身修道院的孟德爾,只能分別以自己的方式做實驗。物理學家戴爾布魯克嘗試用量子概念解釋突變,薛丁格則以一本小書吸引許多科學家一起思考「生命是什麼?」。
看看華生、克里克與佛蘭克林的雙螺旋恩怨,與鮑林又如何競爭?不起眼的果蠅、黴菌、噬菌體,對於分子生物學有何貢獻?資訊科學家加入遺傳密碼ATGC的解碼,用了些哪些策略?rRNA、tRNA、mRNA讓人暈頭轉向,果汁機、離心機能幫上什麼忙?
透過想像力,不斷試誤、拼湊,好幾個世代的科學家接力實現了孟德爾的夢,成就了今日的基因工程、生物科技與精準醫學。
作者簡介:
陳文盛
陽明的榮譽退休教授,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
桃園人。從小熱愛文學、藝術和科學,終於決定獻身科學研究與教育,以文學和藝術為業餘活動。東海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在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返台後曾任職於汎球藥理研究所,國立陽明大學遺傳所及生命科學系。
1998年出版自傳《線索:一位本土科學家的心路歷程》,陳述細菌染色體研究的一段歷史。
《速寫台北》網路社團的共同版主,喜歡和畫友們一起寫生分享。這一輩子最難解的煩惱還是找夠大的帽子。最崇拜的偶像仍然是兔寶寶。
章節試閱
第1章
鴿子與豌豆
1859 ~1900
有一天,我剝下一張老樹皮,看見兩隻很罕見的甲蟲, 就兩手各抓一隻。然後我又看到第三隻,新的品種, 我捨不得放棄,所以我就把我右手抓的那隻丟進我的嘴巴裡。天哪!牠射出某種苦辣的液體燒燙我的舌頭,我被迫把那甲蟲吐出來,牠不見了,那第三隻也不見了。
——達爾文(Charles Darwin)
達爾文的夢
在劍橋大學就學的時候,達爾文就展現自然學家收集標本的高度熱忱。在18世紀,歐洲的自然學家四處觀察周遭的動物、植物、黴菌等各種生物,收集標本,來研究大自然。他們重視觀察和歸納,通常不太進行科學實驗。這門屬於比較軟性的科學,是很多經濟寬裕的中產仕紳的時尚嗜好。
達爾文生長在富裕的家庭,祖父是個有名的醫生伊拉士摩.達爾文(Erasmus Darwin),外祖父是有名的瑋緻活瓷器公司創辦人維奇伍德(Josia Wedgwood)。他本來進入愛丁堡大學攻讀醫科(當時英國最好的醫學院),但是他對醫生的工作興致索然,荒廢功課。這時期他加入一個研究自然史的學生社團,培養了野外觀察研究的嗜好。在愛丁堡兩年之後,父親毅然將他轉入劍橋大學,希望他畢業之後從事牧師的工作。當時英國的牧師一定要有大學的學位。
達爾文在劍橋結交很多自然學家朋友,不時聚會並從事野外活動,自己也開始狂熱地收集甲蟲標本。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後,沒有依照父母的願望去當牧師。命運帶他走上一條他完全預想不到的路。他加入了費茲羅(Robert Fitzroy)船長所領導的環球勘查航行,扭轉了他後半輩子的一切。
那年8月底,他收到劍橋的老師兼朋友韓斯洛(John Henslow)教授來信,告訴他皇家海軍的小獵犬號在尋找一位能擔任無薪自然學家和地質學家職位的紳士,參加他們環球調查航行。1831年12月27日, 達爾文登上小獵犬號,展開這趟未知之旅。這趟環繞地球一周、為期五年的航行,讓達爾文接觸到非常繁多的生物物種及化石。他不停收集樣本、製作標本、歸納整理,連同生物與地質報告一起寄回英國。這些物種的多樣性以及地理分佈的廣泛,讓他非常著迷。
小獵犬號回到英國的時候,達爾文已經是一位聞名的自然學家了。他開始到處演講和發表論文,開始有系統地整理和分析那些數量龐大的標本,很多專家都加入幫忙。從這些經驗,他開始發展出物種起源和天擇的理論。為了支持物種不是牢固不變的理論,他進行很多育種雜交實驗與觀察。他的基本理論大約1838年就開始成形了。1839 年初,達爾文被選為皇家學會的會員,很高的榮耀。同時他與大他九個月的表姊艾瑪.維奇伍德(Emma Wedgwood)結婚,艾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這樣表姊弟近親的結婚,有違他在演化論中提到的
「雜種優勢、近交衰退」觀念。
1855年一位四處旅遊,收集標本的自然學家華萊士(Alfred Wallace)發表一篇論文〈論調控新物種形成的定律〉(On the Law which has Regulate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Species)。華萊士和達爾文很不一樣,出身貧窮,幾乎一輩子都如此。他受到幾位旅遊自然學 家(包括達爾文)的感召,先後前往亞馬遜河流域和馬來群島進行很 長時間的研究,經費都是依賴販賣他所收集的標本所得。他在這篇論文說:每一個新物種的出現都不是無中生有;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 都已經有親屬的物種存在。他認為這個論點,可以解釋他所觀察到的生物和化石的地理分配。達爾文的朋友認為這很接近他的理論了,但是達爾文不以為意。他還是慢條斯理地整理資料,打算寫一本叫做「天擇」的巨著。
1858年春天華萊士在馬來群島患病,躺在床上發冷發熱,突然想起12年前讀過的《人口論》。馬爾薩斯的這本經典提出族群的個體數 目快速成長,終將超越自然資源的成長,帶來必然的災難。他想,生物物種的演化似乎可以從這個角度思考。面對自然的天敵、資源的不足,他說:「為什麼有些會死,有些會活?答案很清楚,整體來說 最適者會活。面對疾病的威脅,最健康的逃離;面對敵人,最強壯、最靈敏、或者最狡猾的逃離;面對饑荒,最好的獵人或者消化系統最好的逃離,等等。然後我就想到,這自動的程序必然會改進種族,因為每一代劣等的必定會被殺死,優秀的會存活,亦即最適者存活⋯⋯ 這樣子動物體驅的每一部份都可以依照需要修改,就在這修改的過程中,沒有修改的就死掉,於是每一個新物種的特殊形狀和清楚的隔離都可以得到解釋。我越想越相信,我終於發現我長期追尋解決物種起源的自然定律。」接下來幾天,他將他的想法寫成一篇20頁的論文, 寄給達爾文。
這年6月華萊士的論文抵達的時候,達爾文自己的著作也已經撰寫了一段時間。他看到相隔半個地球的華萊士竟然提出和自己相同的演化機制,這篇論文刺激了他快速整理出一篇論文,和華萊士的論文一起在7月1日舉行的林奈學會上宣讀。當時華萊士還在婆羅洲,達爾文則在辦兒子的喪事,兩人都不在現場。文章最後發表在《倫敦林奈學會學報》。
達爾文自此發憤圖強,開始撰寫一本巨著的摘要。沒想到這份摘要後來就演化成五百多頁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1859年出版之後,大受歡迎,印製的1250本一下子就賣光。那年他已經50歲了。
在引言中,達爾文就如此綜合整本書的要義:「當物種生下來的 個體數目遠超乎可能生存的數目,就會有不停的生存競爭;一個個體只要有稍微對自己有利的變化,在生命複雜而且隨時變化的條件下,就可能有更佳的生存機會,也就是『天擇』。以穩固的遺傳原理而言,任何通過篩選的品種就會傾向繁殖它改變過的新形式。」達爾文和華萊士的演化論都是如此主張:物種數目隨著時間增加,個體爭奪有限資源,在自然篩選的壓力下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達爾文甚至在《物種起源》中提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可能源自一個共同祖先,這是演化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他曾經在筆記本中畫了一幅「生命樹」(圖1-2),並在這頁上頭寫著「I think」(我想)兩個字。對此,達爾文曾經在寫給華萊士的信中如此說:「雖然我不會活 著看到,我相信有朝一日,大自然的每一個大界都會有相當真實的族譜樹。」他說的「界」是指當時生物分類的動物、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的三個界。達爾文以及當時的分類學家歸納動植物的族譜,所依據的是個體形態的相似性。單靠形態的相似性來判斷親緣性的話,誰都很難把植物與動物歸納在一起,更別說黴菌、細菌這些原生生物。
一百年後,達爾文的夢成真了,而且不但每一個「界」都有一個 族譜,所有的「界」其實都涵蓋在同一個族譜中。也就是說動物、植 物、黴菌、細菌等通通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這樣單一的族譜是19世紀的科學家很難想像的。
支持這單一族譜的堅強證據來自細胞裡的分子訊息。儘管一種細菌、一棵樹和一個人,怎麼看都不像,但是我們的細胞中有無數相似的蛋白質和相似的基因。親緣越接近的生物之間的蛋白質越相似,基因也越相似。這種細胞分子的共通性存在於地球上每一種生物之間。地球所有生命屬於同一起源的證據確鑿。
從這分子訊息所建立的族譜的角度來看,演化的步驟就反映在基因的變異。基因的變異造成蛋白質的變異,蛋白質的變異造成個體性狀的變異。族群中不同性狀的個體,才接受自然的挑戰和篩選。
演化論不可或缺的一環
但是達爾文不知道這些。他知道物種發生可遺傳的變異是演化論的一項要素,有這些可以遺傳的變異,才能在大自然的競爭中篩選出適合生存的物種。沒有變異,就沒有演化。但是物種的變異如何發生?如何遺傳?達爾文沒有答案。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的話,他的天擇說只是個半成品。
達爾文自己說:「篩選的力量,無論是來自人類,或者是大自然 透過生存競爭以及適者生存施加的,絕對要依靠生物體的變異。沒有變異的話,就沒有任何效果;個體的變異不管多微小,就足以達到效果,而且大概是新物種形成的主要或者唯一的工具。」
對當時的學者,生物的遺傳變異實在很令人迷惑。從人類本身的世代相傳到畜養的動植物的育種,都可以很明顯觀察到生物體各種性狀的遺傳和變化。這些現象好像有些規律,例如有些子代繼承親代的特徵(「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有些卻呈現和親代不同的特徵或不同的組合。對這些現象,大家不管如何思索,都歸納不出具體的章法。
當時歐洲最能夠著手思考遺傳現象的,大概就是園藝學家了。園藝學家接觸很多不同品種的植物,並且進行雜交產生新品種。不過他們的實驗結果也很令人困惑,例如紅花的品種和白花的品種交配,有些植物產生紅花或白花的子代,有些則產生粉紅色花的子代,有些的後代甚至開紅白相間的花。他們無從歸納出任何可靠的原則,得不到到任何具體的結論。
達爾文自己也做了很多遺傳實驗,嘗試找出支持演化論的原理。他於1868年發表兩巨冊的《馴養下的動物與植物之變異》描述這些實 驗和觀察,記載了很多他做過的遺傳實驗。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孟德爾的遺傳論文已經發表了兩年,達爾文顯然不知道它。
達爾文對鴿子有深厚的興趣,他曾經做過很多的家鴿交配實驗。歐洲的家鴿應該是從野生岩鴿馴化育種而來的。達爾文曾用家鴿交配,竟然看到具有岩鴿型羽毛花紋的子代。達爾文認為這些子代是恢復到野生的形態,認為他觀察到的現象是物種演化的見證。
達爾文還做了很多的植物育種實驗,超過50種,包括豌豆、蘭花和亞麻等。不過他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這些植物的性狀遺傳,他比較有興趣的是「雜種優勢」,以及它與演化的關係。所謂「雜種優勢」是指親緣比較遠的雙親所生育的後代會比較優異、比較有競爭力。和它相反的就是「近交衰退」,也就是近親交配容易出現衰弱有缺陷的體質。「雜種優勢」在畜牧和農產育種上很重要,達爾文相信它在演化中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達爾文甚至和孟德爾一樣,也種植豌豆做研究。他種植過41種不同品種的豌豆。孟德爾研究的豌豆性狀,例如豆子的圓皺、植株的高矮、花朵的顏色等,達爾文都有觀察,但是他沒有像孟德爾那樣進行雜交實驗。
達爾文倒是做了金魚草的雜交實驗。有趣的是,他讓雙瓣花和三瓣花的親代交配,第一代子代都是雙瓣花;第一代子代互相交配後,得到的第二代子代有88株雙瓣花和37株三瓣花。這二者的比例是2.4:1,已經接近著名的孟德爾豌豆實驗的3:1比例(見下文)。達爾文在著作中曾提到這結果,但是沒有做任何分析和申論。另外,他做了櫻草雜交實驗,第二子代也同樣出現3:1的比例。對於這類實驗結果,他都沒有特別重視它可能具有的意義。
對這些遺傳實驗結果進行數學的分析和思考,超出達爾文以及其他自然學家的訓練和能力。它們都要到具有嚴謹數學訓練的孟德爾的手中,才得到應有的歸納和分析,背後的基本原理才得以釐清。
攪拌式的遺傳
達爾文顯然一直都不知道或者不注意孟德爾的遺傳論文。他一直到過世(1882年)都執著於當時流行的「攪拌遺傳」理論。「攪拌遺傳」認為子代的性狀是雙親的性狀攪拌而形成的。這樣的想法比較直覺,比較容易被接受,譬如白人和黑人生下灰色皮膚的小孩,或者紅花的植株和白花的植株生出粉紅色花的植株。
此外,「攪拌遺傳」產生的變化比較小。微小的變化正合達爾文 演化論述的胃口,他認為演化的驅動力主要來自微小變異的累積。他說:「天擇得以達成,必須依賴非常微小的遺傳變異,每一個變異對 個體的生存都有助益。」
「攪拌遺傳」有問題。如果性狀的遺傳是攪拌式,那麼隨著世代的延續,族群成員所具有的性狀就越來越接近中間值,到最後就沒有太大的變化。演化中如果出現一個優勢的特徵,它在傳宗接代過程中,就會迅速被沖淡稀釋了。它如何在緩慢的天擇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當時格拉斯哥大學的工程學教授簡金(Fleeming Jenkin)就指出這個矛盾。他舉了一個假設的故事說明他的論點:「假如有個白人因為船難留在一座黑人住的島上⋯⋯我們這船難英雄或許會成為國王;他或許會在求生過程中殺死很多黑人;他或許會有很多妻子和小孩⋯⋯我們白人的優質應該會讓他活到很老,但是無論經過多少代, 他都無法讓他的後代子民變白⋯⋯第一代會有幾十個聰明的黑白混種年輕人,比一般黑人聰明許多。我們可以預期好幾代,佔據王座的都是膚色接近黃色的國王;但是會有人相信整座島上的族群會漸漸變白或變黃嗎?」
對這樣的駁議,達爾文如此說:「簡金給我很多麻煩,不過他比 任何其他論文或評論還有用。」達爾文自己也承認「攪拌遺傳」有問題。1866年,他在一封寫給華萊士的信上提起他做的甜豆雜交實驗:
「我拿彩紋女神(Pink Lady)和紫甜豆(purple sweet pea)交配,它們是顏色差異很大的品種。我得到完全是這兩種的變異,沒有中間品種,即使在同一個豆莢中也是如此。」也就是說,這實驗結果類似孟 德爾所觀察到的,不符合「攪拌遺傳」的理論。
達爾文之後提出攪拌遺傳的變奏,叫做「泛生說」(pangenesis, 圖1-3),出現在《馴養下的動物與植物之變異》第17章。泛生說認為遺傳單位(達爾文稱之為「微芽」)是個體的細胞所產生,經過體液流到生殖細胞。雙親的微芽就藉著精子或卵子而傳遞到子代,在子代體中混合,這樣子就使得雙親的特徵出現在子代身上。
「泛生說」也受到挑戰,這次來自達爾文的親戚,一位遠房表弟高爾頓(Francis Galton)。高爾頓聰慧又多才多藝,聚生物學家、數學家、統計學家和發明家於一身。他是達爾文演化論的支持者,但是身為科學家,他不盲從。他嘗試幫助達爾文釐清遺傳的問題,在達爾文的鼓勵下,他用兔子做輸血實驗來測試達爾文的「泛生說」理論。
高爾頓根據「泛生說」的論點,推論微芽會從血液流到生殖細胞,所以他就把垂耳兔子的血液輸給直耳的兔子,然後讓後者和直耳的兔子交配生小兔子。結果所有的小兔子還都是直耳的,沒有一隻是垂耳的,顯然垂耳的微芽沒有發揮作用。高爾頓本來希望用實驗支持表兄的「泛生說」,卻得到相反的結果。身為科學家,高爾頓還是發表了這項研究結果。對這研究結果,達爾文馬上提出撇清,他說他的「泛生說」並沒有說微芽是血液所傳遞的。如果微芽是靠血液傳遞的話,那麼沒有血液的原蟲和植物就無法進行遺傳。
海峽另一邊醞釀的風暴
當達爾文演化論在英國引起大風波的時候,另外一場風暴正在海峽另一邊的歐陸醞釀著。這場風暴卻要潛伏三十多年才引爆出來。
地點是在當時奧匈帝國布諾恩市的聖湯瑪斯修道院。聖湯瑪斯修道院屬於奧古斯丁修會,那是當時天主教裡最自由的修會,非常注重教育與研究。它的教條是「從知識到智慧」。他們的領袖聖奧古斯丁曾經如此說:「如果你祈禱,你在對上帝說話;如果你閱讀,上帝在 對你說話。」
那時候的歐洲,除了大學之外,奧古斯丁修會的教會是最大的圖書寶庫,受到皇帝和教會的支持與鼓勵,是窮人受教育的天堂。出身貧窮農家的孟德爾原本在帕拉茨基大學攻讀哲學和物理學,經濟窘困,還接受妹妹用嫁妝資助。在他很要好的物理老師法蘭茲(Friedrich Franz)推薦下,他於1843年進入聖湯瑪斯修道院,頗受院長(也是農藝學會會員)賞識,支持他進修和研究。1849年,孟德爾 開始在普通中學試當數學和希臘文的替代教師。第二年,他參加中學物理教師的鑑定考試,沒有成功。再過一年,修道院院長送他到維也納皇家帝國大學就讀,一直到1853年。
當時帝國大學中,孟德爾的老師包括兩位馳名的植物學家。其中,植物解剖學系主任芬哲(Eduard Fenzl)是個保守的植物分類學家,相信生物的發育有神聖的生命力主導,而且生物基本上是穩定, 不會變異的;植物生理學系主任恩格(Franz Unger)則比較前瞻,提倡生物變異的研究。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859年才剛在英國出版,隔年德文版也出 版,在奧匈帝國流傳。恩格站在達爾文同一邊,認為生物品系不是恆定,會隨著時間和空間變異。在保守的環境下,這樣的論點曾經給他帶來解聘的危機,還好有慕尼黑大學的植物學權威納吉里(Karl von Nageli)支持他。
孟德爾日後進行的豌豆研究,風格和當代的植物學家很不一樣。他把這生物學問題當做物理學問題研究,使用邏輯的實驗設計以及嚴謹的數學分析。這應該和他在帝國大學受教於兩位物理學家很有關係,其中一位是物理學家都卜勒(Christian Doppler)。都卜勒早年因為發展出「都卜勒定律」而馳名世界,這個定律解釋了為什麼車子接 近或者離開我們的時候,喇叭聲的頻率會改變。孟德爾入學第一個學期就上他的課,後來也當過他的實驗示範助理。另外一位物理學家艾丁斯豪森(Andreas von Ettingshausen)則精通統計學,寫過一本排列組合的書。日後孟德爾分析豌豆實驗數據所使用的統計分析,顯然受到這位老師的影響。數學教育讓他得以用統計學在看似雜亂的數據中找到秩序。1856年,孟德爾再度參加中學教師的鑑定考試,這次仍然沒有通過。考官之一是他老師芬哲。傳說在考試的時後,芬哲和孟德爾之間有意見衝突,芬哲相信「精源論」,認為精子決定一切,孟德爾卻認為卵和精子一樣重要。
這次考試失敗之後,他就放棄教書的夢想,開始在修道院種豌豆做遺傳研究,先後延續了七、八年。這項工作的背後動機,或許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
孟德爾本來選來做遺傳研究的不是豌豆,而是小鼠。他讓野生的褐色小鼠和小白鼠雜交,再觀察後代皮毛色的變化。這事情讓當地的主教知道了,主教覺得禁慾的修道士怎麼可以從事這種玩弄性交的實驗,就出手阻止。孟德爾只好改做植物的研究,開始在花園裡種植豌豆。對這件事,他曾經如此說:「雖然我不得不把研究對象由動物改 成植物,但是有一件事主教大概不知道,植物也是經由性交產生下一代!」
就這樣子,命運讓孟德爾踏入豌豆的遺傳研究。如果主教沒有干涉,他還是用老鼠做研究的話,他絕對不可能像豌豆那樣子進行雜交、分析幾百隻甚至幾千隻老鼠子代。遺傳學的歷史應該會很不一樣,孟德爾的名字後世可能沒有人知曉。
物種變異的爭論
孟德爾為什麼要做老鼠或豌豆的雜交研究呢?他是抱著怎麼樣的信念?我們從他發表的論文中的論述可以看出來。他說:「花卉的人工育種交配中,雜種顏色出現的顯著規律性,其中應該隱藏著大自然的法則。」所以,孟德爾是抱持著尋找大自然法則的信念出發。
和其他做相同嘗試的科學家(例如達爾文)比較,他使用的是前 所未有的研究策略。他把定量及或然率的分析方法帶入遺傳學的研究,分析各種「特徵」(孟德爾的用詞)出現在子代的數目和頻率, 完全不理會這些特徵如何產生。也就是說,他完全不在乎豌豆花是白色或紫色;他只在乎白花的子代有多少,紫花的子代有多少。花色生理學這個黑盒子,他完全跳過去不理會。
不過豌豆的實驗雜務還是不能避免。豌豆是一年生的植物,一個生長週期是一年,所以做實驗很花時間。此外,豌豆是雌雄同花,會自花授粉,也就是說同一朵花的雄蕊會用花粉讓雌蕊內的卵受精。孟德爾要進行雜交實驗,就要避免自花授粉。他必須把花朵中未成熟的雄蕊預先切除,避免授粉;然後再從其他植株花朵中的成熟雄蕊取下花粉,進行授粉。這樣子一朵一朵花地進行雜交工作。八年來,他總共進行了大約兩萬八千株豌豆的雜交。
孟德爾從種子商人取得34個不同品種的「純種」豌豆,具有各種 不同的性狀特徵,有的是植株高矮不同,有的是花朵顏色不同,有的是豆子形狀不同等。最重要的是這些品種都是純種的,也就說紫花的品種自我授粉之後得到的後代也都是紫花,不會變;白花品種自交的後代也都是白花,不會變。孟德爾花了兩年的時間證實這些品種都是純種。純種的豌豆才適合拿來進行雜交實驗。
他的研究策略相當簡單,就是先雜交兩株特徵不同的純種豌豆, 觀察子代的特徵,統計不同特徵的後代的數目,然後嘗試在這些數據中尋找出一個規律來。
第1章
鴿子與豌豆
1859 ~1900
有一天,我剝下一張老樹皮,看見兩隻很罕見的甲蟲, 就兩手各抓一隻。然後我又看到第三隻,新的品種, 我捨不得放棄,所以我就把我右手抓的那隻丟進我的嘴巴裡。天哪!牠射出某種苦辣的液體燒燙我的舌頭,我被迫把那甲蟲吐出來,牠不見了,那第三隻也不見了。
——達爾文(Charles Darwin)
達爾文的夢
在劍橋大學就學的時候,達爾文就展現自然學家收集標本的高度熱忱。在18世紀,歐洲的自然學家四處觀察周遭的動物、植物、黴菌等各種生物,收集標本,來研究大自然。他們重視觀察和歸納,通常不太進行科...
推薦序
為什麼要再探孟德爾之夢?
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每一個重要科學理論形成的背後,都有一個長期摸索碰撞的過程。只有透過對這段歷史的回顧,了解科學探究活動的始末,我們才比較容易掌握這段科學知識內在發展的脈絡。科學知識才不會淪落成一堆無趣、冰冷的教條,而是一個充滿人性活動的心智結晶。因此從科學史下手,永遠是一般人接近科學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是科學教育中最有效的入門方式。很可惜在中文的世界裡,大部份有關科學史的書籍都出自翻譯,而教科書中科學史的敘述多半是片斷或是語焉不詳。因此學生在這樣的養成過程中,對科學態度或是研究精神的陌生與疏離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每個人都認同科學史在科學教育中的重要性,但願意花費心力,投身在這個領域中的學者並不多見。陽明大學陳文盛教授這本《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毫無疑問為科學史的中文寫作提供了一個新的面向。我相信它未來對從高中到大學這個階段的生物學教育,會有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是從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1859年)開始談起。大家都知道達爾文的演化論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而他在《物種起源》中很清楚提出了生物個體變異與天擇的關係。但生物個體的變異怎麼樣忠實地從上一代遺傳到下一代?這是演化論成立的重要關鍵,而達爾文對遺傳學的認知是錯誤的!少了正確的遺傳理論,演化論是跛足而殘缺的。這時候孟德爾的出現就有了特別的意義。
孟德爾從豌豆交配的實驗結果發現生物遺傳的規律(1865年),彌補了達爾文的缺憾,開啟了探究遺傳基因的新紀元。隨後基因從一個抽象的遺傳概念,逐步落實到DNA的物質基礎上,最後一直到闡明了DNA的遺傳密碼怎麼決定蛋白質胺基酸的排序(1967年)為止,本書完整回顧了這一百年從古典到分子遺傳學的發展歷史。
本書的另一個特色就是仔細重現了這個階段所有重要實驗(不論成功或失敗)的緣起、實驗設計與實驗結果對後來發展的影響。現在大多數學生,甚至包括許多老師在內,對於許多古典的遺傳學實驗都早已忘懷。但我認為這些實驗其實是訓練學生批判性思考最好的教材:在粗陋的工具與局部知識的限制下,如何針對重大的科學問題設計實驗、解讀實驗的結果,碰到實驗的挫折又該怎麼去克服等等。
只有透過在這種摸索、探究的過程中,科學家怎麼提問、怎麼相互詰難,我們才能看出不同科學家行事的風格、科學的品味和他們所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另外作者不時也會將這些實驗發生的時代背景一併提出,更可以加深我們對這些重大科學進展的歷史感。
當然本書也有一些讓一般讀者不容易親近的障礙,特別是許多專有名詞與實驗的生物系統,會使得所描述的實驗過程不容易完全了解。換言之,這是一本需要下一點功夫閱讀才能領會其妙處的書。所以我會特別推薦本書給任何喜愛遺傳學的人,尤其是那些正處於高中到大學階段的同學們。同時,我也期待未來會有更多類似的作品出現。
見證分子遺傳學的榮光
徐明達(陽明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分子遺傳學是20世紀科學最大的成就之一,這個發展使得看起來千變萬化的生命現象,有了一個一以貫之的基本理論,讓我們對生命的奧秘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而且對醫藥、農牧、環境科技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甚至因為對基因體序列的分析,而發展出新的科技及資訊產業。
這個偉大的成就起源於孟德爾的仔細觀察及分析,並提出革命性的看法,後來再經過很多科學家的努力及奮鬥,最後才得到這個寶貴的知識。這一段曲折、複雜又有趣的過程,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很重要的一個章節。享受現代舒適及豐富生活的人們應該去了解這一段歷史。在這一本書裡,陳文盛教授用他的生花妙筆將這一段重要的歷史娓娓道來,不但把專業知識用淺易的文字描述出來,更把科學家在奮鬥中的人性歷程——意外、失敗、轉折、興奮——展現出來,讓讀者了解科學知識並不只是教科書裡簡化的敘述,而是有深厚的感性層面,這一點對於科學教育非常重要。
我個人的學術生涯剛好和這段歷史重疊,我有幸參與這個歷程,因此讀這本書時特別有很深的感觸。很多的發現在當時都令人非常興奮,也是讓我持續在這個領域研究的原因。陳教授也是參與這方面研究的傑出學者。我們要感謝陳教授特別花時間,把這一段重要的科學史呈現給大家。
從求知、求真到人性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孟德爾之夢》的內容不但生動有趣,更具深遠的教育內涵。我認為所有華文世界的知識份子都應該了解遺傳學,而以此書做為入門引薦,進入21世紀生命科學的世界。
這本書最引人入勝之處,是陳文盛教授以自身從事生物遺傳學研究的科學家身分,深入淺出,娓娓道出遺傳學歷史的演變、錯誤的不斷修正,並且在其中穿插一連串有趣的生命故事。書中不少人事和理論被證實的過程,勾起我數十年學術研究生涯的回憶,而觸動我對於那一段時光深深的懷念。
我自己在196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中期也正在研究人類核酸的修復機制。人類有些疾病和核酸的正確或不正確的修復有關,在那段期間,核酸腫瘤學在生命科學的研究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終於在21世紀的今天,變成醫學發展最重要的領域。從這一點來預卜將來科學和醫學的新發現,將不只更進一步了解人類疾病的成因,更能夠找出更多有效而傷害性較少的治療方法。所以,生活在21世紀的普羅大眾也要了解什麼是遺傳學、什麼是DNA、什麼是先天具有的毛病,以及哪些疾病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習慣合併先天問題而引發,才能夠預防疾病的發生。
對DNA、遺傳學和細胞繁殖有興趣的讀者,會發現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的整合在遺傳學上的重要性。只是對單獨一種科學具有深入了解是不夠的。同時,從這些科學家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努力從事研究,不只是來自於自發的好奇心,還有無私地發揮自己所能、奉獻他人的利他精神,也是驅動他們努力不懈追求真理的動力。
遺傳學從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開始,經過果蠅、黴菌、噬菌體,進入DNA結構激烈的競爭,到了解DNA的複製、對突變和適應的分辨等等;從達爾文、孟德爾一直到華生、克里克,再到今天基因圖譜的解碼(有賴美、英政府和民間的合作),處處都呈現人類從求知、求真為出發點,推動科技不斷進步,終於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幾乎每天、每個月、每年都可以看到這兩種精神交互作用所帶來的最美好的果實。這種人性與科技進步之間互動所帶給我們的成果,顯示二者不可分離的關係。孟德爾在1860年代,大概也沒有夢想到一百五十多年後,他的研究啟發了這麼多有益於人類的發現。我揣測這個詮釋,可能是陳文盛教授把這本書取名為「孟德爾之夢」的理由吧!
我個人特別對於每位科學家不同性格的敘述感到興趣。這代表求真的科學精神(scientific inquiry)與人性(humanity)互動所產生的結晶。雖然這些年來,科技的進展加速,似乎遠遠超過人道可以駕馭科技的能力,但是未來的世界是否更美好,將取決於人道與科學之間緊密的互動、影響、導正的最終結果。
為什麼要再探孟德爾之夢?
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每一個重要科學理論形成的背後,都有一個長期摸索碰撞的過程。只有透過對這段歷史的回顧,了解科學探究活動的始末,我們才比較容易掌握這段科學知識內在發展的脈絡。科學知識才不會淪落成一堆無趣、冰冷的教條,而是一個充滿人性活動的心智結晶。因此從科學史下手,永遠是一般人接近科學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是科學教育中最有效的入門方式。很可惜在中文的世界裡,大部份有關科學史的書籍都出自翻譯,而教科書中科學史的敘述多半是片斷或是語焉不詳。因此學生在這樣的養成...
作者序
扎實學習,培養有備的心靈
「 為什麼」比「什麼」重要
1953年夏天,美國長島冷泉港實驗室的第18屆「定量生物學研討會」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會場的聚光燈聚在DNA身上。華生(James Watson)在大會演講,講他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剛發現不久的DNA雙螺旋模型。這是雙螺旋首次公開露臉。在另一場演講,赫胥(Alfred Hershey)發表他們著名的果汁機實驗。
生物學的學生們應該都讀過赫胥和他的助理蔡斯(Martha Chase)做的「果汁機實驗」。他們用T2噬菌體(感染細菌的病毒)進行實驗。他們想問的是:DNA或者蛋白質是遺傳物質?一般的教科書告訴我們:赫胥和蔡斯用放射性的硫標示噬菌體的蛋白質,用放射性的磷標示噬菌體的DNA;他們發現T2感染大腸桿菌的時候,進入細菌的是放射性的磷(DNA),沒有放射性的硫(蛋白質),所以赫胥和蔡斯證明了基因是DNA。
事實是這樣嗎?顯然不是。如果我們置身於1953年的這場大會,我們會聽到赫胥說:「我個人的猜測是,DNA不會被證實是遺傳專一性的獨特決定者。」他不確定遺傳物質就是DNA。
如果我們再閱讀他們前一年發表的論文,我們會看到文中如此說:「感染的時候,大部份噬菌體的硫留在細胞表面,大部份噬菌體的磷進入細胞。」注意,文章只說「大部份」的硫留在表面,和「大部份」的磷進入細胞。可是大部份的教科書都說「硫」全部留在外頭,磷「全部」進入,所以DNA是遺傳物質。
這篇論文發表前八年(1944),美國洛克斐勒研究所艾佛瑞(Oswald Avery)醫生的實驗室也提出支持DNA是遺傳物質的論文。
艾佛瑞的實驗室用各種生化和物理技術,分析造成肺炎雙球菌遺傳改變(「轉形」)的化學物質。他們在論文下結論說:「在技術的限制內,具有活性的部份不含有偵測得到的蛋白質⋯⋯大部份或許全部都是⋯⋯去氧核糖核酸〔DNA〕。」
艾佛瑞和赫胥都是嚴謹的科學家,深知實驗技術的限制,無法排除他們的DNA樣本中完全沒有蛋白質(或其他物質)的存在,所以不能肯定基因就是DNA。假如他們斷然宣稱基因就是DNA,他們一定飽受批評。
胡適曾經說:「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能說八分話。」在證據不足的時候,要維持客觀的存疑態度,不輕易論斷。這是科學家必須具備的嚴謹治學精神。艾佛瑞等人以及赫胥和蔡斯的研究結果支持DNA的遺傳角色,沒有錯,但是他們都沒有排除基因含有蛋白質或其他物質的可能性。這樣保守的邏輯論證是絕對必要,不能妥協的。
如果我們把時間再提早九年(1935),我們就會碰見剛好相反的情況。那時同樣也在洛克斐勒研究所的史坦利(Wendell Stanley)純化了菸草鑲嵌病毒,並且成功將病毒結晶起來。病毒能夠結晶,顯然純度很高。他分析晶體的化學成份,發現只有蛋白質。此外,純化的病毒依然具有感染力,所以史坦利下結論說:「菸草鑲嵌病毒可以看成一種自我催化的蛋白質⋯⋯需要活細胞的存在以進行複製。」這項研究讓那個時期的科學家更相信蛋白質是遺傳物質。
現在我們知道菸草鑲嵌病毒的遺傳物質,其實是包在蛋白質中的RNA。這RNA佔病毒重量的6%,但是史坦利沒有偵測到它,顯然是技術上的不足。根據不完美的技術所得到的結果下結論是很危險的。完美的技術是很稀罕的。
教科書教我們DNA(以及有些病毒的RNA)才是基因的攜帶者,沒有錯,可以背起來。但是如果我們簡化歷史,說艾佛瑞等人以及赫胥和蔡斯證明這件事,我們就辜負了他們堅守的科學精神。這樣的科學精神正是學生亟需學習的。
這些例子凸顯閱讀原始論文的重要性。在原始的論文中,我們才可以接觸到原始的數據、推理和結論,而不是被扭曲、過度簡化或過度詮釋的結論。閱讀原始論文,我們才能設身處地從作者的角度思考,了解來龍去脈,而不只是背書本告訴我們的條文。
求知不能只是用背的。華生說過:「知道『為什麼』(觀念)比學習『什麼』(事實)還重要。」他早在大學時代就領悟到應該盡量接觸原始論文和資料,不要太依賴教科書。教科書的內容大多是根據二手或更多手的資訊,做簡化的陳述。簡化的結果常常就是誤導。難怪戴爾布魯克(Max Delbrück)會說:「大部份教科書交代科學發展史的方式都百分之百的愚蠢。」
生物學應該是這個樣子
1953那一年,我才八歲。我真正接觸DNA的時候,已經是25歲。
那時候我剛剛進入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UTD)的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第一學年上了「分子遺傳學」和「巨分子物理化學」兩門核心課程,我才知道分子生物學是怎麼一回事,DNA是怎麼一回事,遺傳密碼是怎麼一回事。
出國前,我接觸的傳統生物學,像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解剖學等,大都是相當表面的陳述,缺少基本層次的理論。讓原本大學聯考選擇「甲組」(理工和醫科)的我相當失望。接觸到UTD的這些課程,才讓我產生無比的興趣與熱情。突然之間,我發現生物學應該就是這個樣子,有物理、化學和數學支撐著的生物學。
當時UTD才剛成立。分子生物學系第一屆的學生只有六位。老師的人數卻是我們的兩倍。我選擇的指導老師漢斯.布瑞摩爾(Hans Bremer),是從物理學家轉行的生物學家。系裡的老師中,他治學最嚴,我選他也是因為他的嚴格。我希望從他那裡學習自律,收斂鬆散。當時希望當他學生的還有一位美國女孩,漢斯選擇了我。我就這樣子踏入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領域。
漢斯成為學術上影響我最深的人。他親自教我實驗技巧、教我撰寫實驗記錄和科學論文,還和我逐字修潤講稿並排練演講。最特別的是他開的「論文研讀」課程。他挑選重要的論文,讓我們課前閱讀,然後在課堂中不厭其煩地討論,不放過任何細節,例如:作者為什麼要做這項研究;實驗為什麼用這一個技術不用那一個;數據的分析和詮釋有什麼漏洞;實驗的結果告訴我們什麼,沒有告訴我們什麼。這樣嚴謹的要求和瑣碎的磨練,是我研究生涯的最重要修煉之一。
漢斯在第二次大戰結束後從德國移民到美國。他來達拉斯之前,先後在分子生物領導人戴爾布魯克的研究所,以及史坦特(Günther Stent,見第2 章)的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系裡還有很多老師也是來自歐洲。他們或他們從前的老師,有些會在這本書中出現。
例如,我們的系主任是來自英國的克魯茲(Royston Clowes);他是有名的遺傳學家海斯(Willim Hayes,見第4 章)的前學生。來自德國的藍恩(Dimitrij Lang)是電子顯微鏡大師的克林施密特(AlbrechtKleinschmidt)的學生,他們兩人發展出用電子顯微鏡觀察DNA的技術(見第4 章)。
系裡還有一群輻射生物學家,其中魯柏特(Stanley Rupert,見第10章)是DNA修復的拓荒者之一。1958年他在大腸桿菌中發現修復紫外線傷害的光裂合酶。這個酶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可以修復被紫外線破壞的DNA。1970年代,土耳其學生桑卡(Aziz Sancar)在他指導下分離到這個酶和基因。桑卡因為這個酶,與其他兩位DNA修復酶的研究者在2015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我剛從UTD畢業的時候,漢斯曾推薦我到加州大學柏格(Paul Berg,見「後記」)的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但是柏格說要等到隔年才有位子,我沒有等。我和另一位老師到俄亥俄州醫學院做博士後研究。柏格後來因為發展重組DNA技術,得到1980年的諾貝爾獎。
在俄亥俄州的時候,我曾做了一項四股DNA結構的研究。那時候我寫信請教剛從英國劍橋搬到美國沙克生物研究院的克里克,他看了我的文稿後告訴我,那四股DNA的模型在五年前已經有位蘇格蘭的科學家發表過了。我如果想進一步研究的話,他建議我可以進英國克魯格(Aaron Klug,見第7 章)的實驗室。我沒有聽他的。克魯格1982年得到諾貝爾獎。
除了這幾位,這本書中提到的其他人物,我都只有在書籍和論文中接觸到。最早是在UTD的時候,漢斯拿戴爾布魯克1949年發表的〈一位物理學家看生物學〉(A Physicist Looks at Biology)給我們看。在這篇回顧文中,戴爾布魯克陳述他和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兩人以物理學家的觀點來看,基因應該是化學分子;但是以分子而言,基因卻太過於穩定,很詭異,似乎有違現有的物理原理。薛丁格甚至在《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書中,提出遺傳學中可能隱藏著新的物理定律。這個煽動性的想法吸引了很多菁英物理學家,積極投入遺傳學研究。戴爾布魯克等人更形成「噬菌體集團」,用大腸桿菌和噬菌體為研究題材,在細胞中的分子層次研究基因。
漢斯還給我們另外一篇史坦特於1968年發表的回顧文章〈那就是那時候的分子生物學〉(That Was the Molecular Biology That Was)。史坦特把從《生命是什麼?》到1953年的雙螺旋這段時期稱為分子生物學的「浪漫期」,因為這段期間,很多人都心懷尋找新物理定律的美夢。在接下來的「教條期」,基因的研究開始揭開明確的分子機制和理論,一切結構和機制似乎都可以用現有的物理化學原理解釋,沒有提出新物理定律的必要。戴爾布魯克等人的浪漫美夢,儘管帶領了革命的風潮,仍舊只是一場美夢。
一個逐夢的故事
那時候的我正在實驗室中打拚,只想早日畢業,所以對漢斯給我們的這些課外讀物沒有太在意。等到離開UTD好幾年後,身處於學術生涯,回顧起來才體會到漢斯的用心。他是在薰陶我們,要放寬眼界,要見樹又見林。
2005年,在我擔任國家講座的期間,台灣大學的于宏燦教授安排我去做一系列的五場演講,題目是「分子生物學的崛起」。之後,我將內容擴充,開始在陽明大學和東海大學開一門叫做「孟德爾之夢:分子生物學開拓史」的課程,給大學部和研究所的學生選修,一直到現在。這段期間,我也曾經簡化科學內容的部份,加重時代背景(包括藝術與哲學的發展),在通識教育的學程中開課。
我用「孟德爾之夢」這個名稱的想法,是出於孟德爾告訴修道院同僚的一句話:「我的時代將會來臨。」我為了它先後閱讀了四十多本參考書籍、這段歷史中的重要論文、還有很多的網頁資料,包括紀錄影片和口述歷史。我把這些教材整理起來,加上一些延伸讀物及網路資料,提供給學生們閱讀和參考。10年下來,我開始覺得應該把這一切撰寫成書,因為雖然關於這段歷史的英文著作很多(參見附錄「延伸閱讀和網路資源」),但是中文出版物很貧乏,一直到2009年遠流出版的《創世第八天》中文版三巨冊。《創世第八天》是歷史學家賈德森(Horace Judson)的經典報導文學,講的是分子生物學三、四十年的黃金時期,內容非常豐富,包含一百多位學者的訪談。我曾推薦這本書做為上課的參考書,但是發現幾乎沒有一個學生真正去讀它。那超過一千一百頁的內容,除了特別有心的,一般學生或老師都會卻步。
我開始寫我的書。我要從頭說起,不只是談那三、四十年的黃金時期。我從孟德爾和達爾文開始寫起,因為基因的概念是那個時期開始孕育,DNA也在那時候被發現。從孟德爾發表豌豆論文,一直到日後遺傳密碼的解碼,基因神秘面紗的揭開,剛好歷經了一百年。這本書說的就是這一百年中的基因歷史。
這些故事中,我要注重科學方面的申述和推論。賈德森是歷史學家,不是實驗科學家。他在《創世第八天》中科學推理方面沒有達到我的期望,在課題的取捨方面也不太符合我的主觀喜好。我要讓讀者從當時研究者的角度,思考研究者面臨的問題,看他們如何利用儀器和技術解決問題。這些研究必須用當時科技環境的角度檢視。分子生物學到底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仰賴很多其他學門(例如物理、化學、數學和資訊科學等)的知識和技術,特別是一些新出現的觀念和科技。有趣的是有些新儀器竟然來自平日的生活用品。例如廚房用的果汁機,就一再出現在這段歷史中。果汁機誰都會用。反過來,有些科技儀器(例如X射線繞射晶體圖學),在操作上和分析上都非常專業,就不是可以輕易解說清楚的。
最了不起的是研究者為了解決當前的課題,在沒有現成技術可用之下,自己摸索,發明出新的技術來。例如:梅塞爾森(Matthew Meselson)和史塔爾(Frank Stahl)為了測試DNA複製模型,使用超高速離心機發展出密度梯度離心的嶄新技術。這種嶄新的技術不但成就了該項研究,也成為日後相關研究技術的典範。
準備你的心靈
問題的思考、策略的選擇和結果的詮釋,都和科學家個人的背景很有關係,特別是他們的教育和經驗。對書中關鍵的人物,我會做一些背景的描述,尤其和他們的發展有關的部份。達爾文和孟德爾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在同一個時期做了很多(有些類似的)遺傳研究,但是他們研究的風格和成就都非常不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兩人的學識修養非常不同。
除了個人內在的因素,外在時空的機緣也是研究成敗的重要因素。讀者會在書中看到不少讓人驚異的發現。科學發現過程不像大眾想像般依循一條直線,有規劃、有條理地前進,而是有很多路線錯綜交織在時空中,充滿了錯誤、曲折、意外和運氣。機緣常常是研究成敗的重要因素。意外的好運帶來令人驚喜的突破。但是,機緣很容易被錯過。19世紀的巴斯德就說過:「機會眷顧有備的心靈。」
這段科學史中也不是都如意順利,它充滿錯誤、歧途和失敗。你知道華生和克里克建構了三個不同的DNA模型,才得到正確的答案嗎?你知道科學家花了14年的功夫才解完遺傳密碼,而前八年發表的理論和模型通通是錯的嗎?這些失敗的故事,都不會出現在教科書中,但是它們都可以幫助我們對科學研究的本質和發展有正確且踏實的理解。
錯誤、歧途和失敗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當我們選擇高風險的研究時。指導老師給學生或者計畫書規劃的研究題目,通常不會是高風險的,通常有可以預期的結果。但是,當學生脫離這個課題,追求自己的夢,他就踏上陌生且高風險的發現之旅。兩個最明顯的例子是:華生和克里克的DNA雙螺旋結構,以及梅塞爾森和史塔爾的DNA半保留複製模型。這兩項研究既不是指導教授規劃,也不是研究計畫規劃的。克里克和梅塞爾森當時都還是研究生,在進行別的論文題目。他們都是抽空從事這些「課外活動」,跌跌撞撞圓了他們的夢。
別忘了,當初孟德爾的遺傳研究也是「課外活動」。他沒有論文指導老師,也沒有研究計畫。他只是修道院裡的一位修士,在沒有任何酬報下,只有院長和同僚的鼓勵(大概也幫忙吃了很多豌豆),八年中完成兩萬八千株豌豆的雜交實驗。他為了什麼?他只是為了發掘其中「應該隱藏著的大自然法則」。
這些大大小小的冒險活動在本書中佔據重要的地位。我們隨著這些冒險家面對挑戰,隨著孟德爾思考豌豆雜交實驗的結果,隨著華生和克里克在來自四處的線索中抽絲剝繭,構思DNA的結構。一個謎題的解答帶來另一個謎題,一個挑戰接著一個挑戰,編織出精采的歷史。
這不是一本輕鬆閱讀的科普書籍。不管我們用何種方式進行,科學的學習永遠不是輕鬆的,永遠要花腦筋和精神的。別相信人說科學可以輕輕鬆鬆學習,那是騙人的。真正扎實的學習,永遠必須付出扎實的力氣。
將這本書捧在手上翻閱,隨時停下來思考,慢慢咀嚼和消化。碰到太艱深或太生澀的題材,不妨放下書,沖一杯咖啡,休息一下再回來,也不妨暫時跳過,或者找人討論。除非你已經是專家,你一定會碰到障礙,沒有關係。如果這本書說的你都懂,你就沒學到什麼。發覺自己不懂或不解,就是進步的第一步。進步也是一步一步地前進。
讓這本書帶給你收穫與快樂,也幫助你準備你的心靈。
謝誌:
感謝教育部2002~2005年和2008~2011年兩屆國家講座,支持我進行這方面的歷史研究和教學。也許這本書可以看做身為講座的一項成果分享。
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最要感謝的是《科學人》雜誌張孟媛副總編輯的努力推動和編輯。她嚴謹認真的訂正和修潤,使得這本書增色不少,並且減少了很多瑕疵和錯誤。我聽從她的建議,自己畫封面圖和每一章刊頭的小圖。用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帶來更深的充實感。也感謝「優升活設計中心」在封面與版面構成,以及邱意惠在科學圖解繪製上的美好協助。
謝謝徐明達和周成功兩位教授審閱我的初稿,給我很好的修正和建議。謝謝孫以瀚教授幫我審閱他專長的第二章內容。謝謝周、徐兩位教授,以及和信醫院黃達夫院長為我寫推薦序。
這十年來,我幾乎每年都在在陽明大學和東海大學開課,講「孟德爾之夢」。有些很有心的同學很熱情地來上課,很認真地撰寫出很精采的報告。去年在陽明大學的課程,我讓同學們閱讀這本書的初稿。同學們還幫我糾正一些錯誤。感謝所有的這些學生們。
最後謝謝我太太玉芬一路的支持和鼓勵。
本書獻給我的老師漢斯 以及歷年來和我一起認真工作認真玩的學生們
扎實學習,培養有備的心靈
「 為什麼」比「什麼」重要
1953年夏天,美國長島冷泉港實驗室的第18屆「定量生物學研討會」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會場的聚光燈聚在DNA身上。華生(James Watson)在大會演講,講他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剛發現不久的DNA雙螺旋模型。這是雙螺旋首次公開露臉。在另一場演講,赫胥(Alfred Hershey)發表他們著名的果汁機實驗。
生物學的學生們應該都讀過赫胥和他的助理蔡斯(Martha Chase)做的「果汁機實驗」。他們用T2噬菌體(感染細菌的病毒)進行實驗。他們想問的是:DNA或者蛋白質是遺傳物質?一般的教...
目錄
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
推薦序
為什麼要再探孟德爾之夢? 周成功
見證分子遺傳學的榮光 徐明達
從求知、求真到人性 黃達夫
自序
楔子 酒館中的狂言 ................................................. 1
第1章 鴿子與豌豆 .............................................. 5
達爾文是自然學家,著重於觀察和歸納,孟德爾受的訓練則是比較嚴謹的物理和數學。孟德爾用數學建立起的遺傳原理,大力支持達爾文的演化論,提供了生物演化的遺傳基礎。
第2章 果蠅與黴菌 ............................................ 31
白眼突變果蠅的實驗結果,扎扎實實支持著孟德爾的遺傳論,還因此發現了性聯遺傳!以X射線誘發的紅麵包黴營養需求株,連結生化與遺傳學,成為快速方便的實驗材料。
第3章 量子與基因 ............................................ 55
薛丁格引用戴爾布魯克的模型,從量子力學的角度討論基因為何物、如何儲藏大量資訊。物理學家舔嚐到遺傳學的物理意義,遺傳學的弔詭更使他們感到興奮。
第4章 噬菌體與吃角子老虎 ........................ 73
細菌對於噬菌體的抗性是突變還是適應?關鍵在於有沒有基因參與,以及發生的時機。賭場裡吃角子老虎機的中獎率,剛好啟發了一個巧妙的實驗。
第5章 灰姑娘與果汁機 .................................. 97
「基因」是蛋白質還是DNA?蛋白質多采多姿,DNA就像灰姑娘般被冷落了。利用果汁機阻斷噬菌體感染的一個簡單實驗,如何幫助DNA翻身?
第6章 鐵絲與紙板 ........................................... 113
DNA可以製成結晶,X射線繞射晶體圖學便成為研究DNA結構的利器。以理論推算實驗得到的數據,球、紙板與鐵絲即可架出分子模型。
第7章 毛毛蟲與蝴蝶 ......................................137
華生與克里克最擔心的是DNA結構會很無聊,沒想到他們看到美麗高雅的雙螺旋,其中隱藏著達爾文和孟德爾追尋的秘密。他們尋找毛毛蟲,卻發現了蝴蝶。
第8章 羅塞塔石碑與紙牌屋 .......................153
DNA上的鹼基如何編寫遺傳密碼?鑽石密碼、三角密碼、無逗點密碼⋯⋯利用羅塞塔石碑概念的解密策略,吹垮了紙牌屋般缺乏證據支撐的眾多模型。
第9章 琥珀與乳糖 ...........................................167
噬菌體T4的「琥珀突變」,從序列關係支持了DNA與蛋白質的共線性。大腸桿菌先消耗葡萄糖,之後才利用乳糖,基因也可以受到調控!
第10章 糖水與指甲......................................... 185
雙股的DNA如何複製?利用同位素標記是個可行的方法,但要怎麼檢視結果?指甲的密度應該接近DNA,先剪一片指甲丟進糖水裡試試看。
第11章 信使與轉接器 ...................................209
一定有某種物質,把遺傳訊息從細胞核帶到細胞質中的核糖體。RNA是最可能的信使。現在還缺一個可接特定胺基酸的「轉接器」,而20種胺基酸就
要有20種轉接器!
第12章 濾紙與密碼......................................... 223
密碼子應該由三個鹼基構成,這三聯體假設似乎很合理,但沒有人知道該如何做實驗測試。胺基酸、tRNA與核糖體之間怎麼配對?一張濾紙,就能簡
潔篩出密碼與胺基酸的關係。
後記 ........................................................247
附錄
基因的百年歷史與後續的里程碑 ............ 261
延伸閱讀與網路資源 ................................ 263
索引 ...................................................... 265
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
推薦序
為什麼要再探孟德爾之夢? 周成功
見證分子遺傳學的榮光 徐明達
從求知、求真到人性 黃達夫
自序
楔子 酒館中的狂言 ................................................. 1
第1章 鴿子與豌豆 .............................................. 5
達爾文是自然學家,著重於觀察和歸納,孟德爾受的訓練則是比較嚴謹的物理和數學。孟德爾用數學建立起的遺傳原理,大力支持達爾文的演化論,提供了生物演化的遺傳基礎。
第2章 果蠅與黴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