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台灣讀者的序
格鬥遊戲是個美妙的世界
台灣的朋友你們好,我是職業電競選手Tokido。
台灣每年都會舉辦「TWFighter Major」格鬥遊戲(一般簡稱「格遊」)大賽,包括觀眾在內,約有一千人的規模,我每年都會應邀來參加這個盛會。印象中,台灣的朋友熱情又有禮貌,能參加這麼了不起的交流大會,我心裡很感動。非常感謝好友向玉麟的努力奔走,我才有這樣的機會。
台灣和日本距離很近,又有很多好吃的美食,所以我一直很想把中文學好。有十三年沒有買過學習書籍的我還特地跑去買書來看,只不過中文太難學了,我進步得很慢(尤其是發音和聽力)。
《只有勝利,才是我的存在意義!》這本書裡所寫的,都是我在格遊世界裡所學到無可取代的寶貴經驗,因為有這些經驗,才能成就現在的我。由於日文版是在幾年前出版的,所以裡面寫的一些事情現在回過頭看,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也覺得當時的我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啊,很期待台灣的朋友能投以愛護的心情來閱讀。
經過了幾年,我的想法變得更加成熟,也更加確定格鬥遊戲真的是很好的運動。
近幾年,電玩廠商推出的遊戲大多是以純玩樂為主,但是我想,只要玩家用對方法練習,一樣會對人格的成長有所幫助。
格鬥遊戲因為要對戰,所以一定要有練習對象才行。但是如果自己對格遊不夠投入、意興闌珊,對手一定會感覺得到這股氣氛而調頭離去。
這本書裡我提到,在格遊的世界裡,好人才能出頭天。那些長壽型的頂尖高手都是希望自己和對戰的對手能夠一起成長的玩家。就算比賽迫在眉睫、很想拿冠軍,但為了彼此的成長,還是很努力和對方練習,長遠來看,這樣的玩家才能成為屹立不搖的勝利者。格遊就是這麼美妙的世界,我是這麼認為的。
托大家的福,現在在日本,電玩在電視新聞媒體上面曝光的機會大幅增加,還成立了發行職業電玩選手執照的協會。台灣的格鬥遊戲規模或許還沒有那麼龐大,但是這幾年來自在國際上表現相當優秀的台灣選手不斷增加,日本選手當然也不能被比下去囉。
雖然在賽場上彼此是對手,但大家都很努力的想讓全世界看到,我們是抱著認真的心態在打格鬥遊戲的。從這個立場來看的話,我們又是互相合作的盟友。我很希望和台灣的電玩選手們一直保持切磋琢磨的關係。
最後我想說的是,若是能透過這本書引起大家對格鬥遊戲世界的熱情和興趣,將是身為本書作者的我最開心的事了。希望今後大家繼續給予支持和指教。
專文推薦
體驗人生最美好事,就是從事自己的天職
職業電競選手是現今年輕人眼中的夢幻職業之一,但是能夠以電競選手為職業的人,機率卻是微乎其微的低。以我個人為例,我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接觸格鬥遊戲,直到三十二歲才成為台灣第一位格鬥遊戲職業電競選手。
我也曾經跟許多人一樣,夢想著在人生職涯能夠做著自己最拿手也最喜愛的專長,不僅賴以維生更能實現夢想。然而作夢的同時,隨著歲月的逝去漸漸放棄希望,我甚至已經打算只將格鬥遊戲當做一生的興趣,每天在飯店業裡庸庸碌碌工作,換取心靈和生活的安定。
結果三十二歲時的我卻像中了樂透,成了名符其實的全職格鬥遊戲職業選手,每年飛去十幾個國家參加比賽和活動,體驗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從事自己的天職」,還結識了世界各地的頂尖玩家,當然也包含本書作者Tokido。
我認識的Tokido是個直率開朗的好青年,不論是為人或是在遊戲裡對戰,都有一種誠實又單純的純粹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同樣身處在勝者為王的圈子裡,每個人的個性、成長背景、信念都不同,絕大多數的人追求勝利難免會有一點黑暗的心態在內,比方說隱藏自己的訓練方式或賽前刻意避開某些對手不跟他們練習,但Tokido卻是明亮又單純的特例(笑),他總是很大方地和大家分享討論他的知識,甚至在賽前互相練習切磋。
Tokido爽朗的格鬥遊戲玩家性格背後,是一個誠實面對自己的故事。表面上一帆風順的人生,終究會遇到抉擇和挑戰。經由閱讀本書,相信大家就能夠清楚理解,想要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選手,所謂的天分和環境是一開始就存在、是我們無法掌控的,唯有磨練和經歷才是切切實實的,透過難能可貴的成功、無數次失敗和領悟,牢牢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記憶裡。所以必須不斷挖掘自己的內心深處,尋找自己才有的珍貴特質,重新認識自己之後加以發揮,迎接而來的就會是另一個更廣闊的領域。
我跟Tokido一樣常常被問到:「你的家人支持你從事這個行業嗎?」我想每一個人在人生中都必須時時檢視自己,不論電子競技的美夢看起來多麼華麗夢幻,但它終究是競技,一對一的賽場上其實是無比的殘酷現實。只是抱著「因為我沒有其他的專長,但是電動打得還不錯」這樣的心態,而想藉由虛幻的電競夢來麻醉自己,終究是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仍舊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像我們這樣伴隨著格鬥遊戲長大的玩家,就算說格鬥遊戲是我們這輩子交往最長久的對象也不為過,我們投注的所有意念、汗水,最終都藉由無數場的對戰、勝利與敗北而昇華,教會我們許許多多其他人事物無法領略的道理。凝聚了Tokido對於格鬥遊戲熱情的這本著作,希望能讓大家稍微理解,當格鬥遊戲就代表我們的人生的時候,其背後的意義早已超出了電玩遊戲的框架。
向玉麟GamerBee(台灣第一位格鬥遊戲職業電競選手)
專文推薦:
自信的選擇
《只有勝利,才是我的存在意義!》是一本環繞著對電競電玩投入熱情與爭戰鬥勝之心的著作。作為日本最高學府東大畢業的職業電競選手,作者Tokido始終懷著一股旺盛的驕傲自覺與追求勝利的競爭之心,本書清楚地描述了他異於尋常人們對東大生的期待,尤其在日本強調規矩、從眾與重視出身文憑的文化裡,他的選擇自然挑戰著日本主流社會的認知。
在日本社會裡,作為一個象徵充滿未來前景的東大生且擁有國際論文發表的研究經驗,卻選擇放棄了社會對東大生習以為常的期待,這是對社會的第一重世俗挑戰;而以傳統上認為高學位不應選擇的電競選手作為職業,面對位階分明的日本社會結構則是第二重的社會挑戰;在全球競爭年輕世代不斷投入的電競世界中,要維持常勝的戰果,更是其經年不斷面對的第三重自我挑戰。唯其不易與異於尋常,Tokido筆下的自我看得出洋溢的自信驕傲。
同樣重視文憑、關注升學的台灣社會,電競電玩一樣常常被認為妨礙學業、影響年輕人學習,甚至造成誤交損友的旁鶩。即使二○一七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運動產業發展條例,將電競正式納入運動產業的一環,我們的運動主管機關仍然有著各種不同的理由,不願面對法令的存在而持續推遲排拒。這不是因為我們的官員膽敢違背法令,而是我們的社會包括許多家長團體、教育組織仍然反對與擔心學生沉迷於電競電玩。更直接地講,這是整個社會的氛圍仍有一種視電競電玩為不當嗜好與恐懼成癮的憂慮。
這其實是一個舊時代面對新社會的疑懼,我不想從電競電玩的產業價值來討論,而更願意用一個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態度來對待。對於架構在網路時代的電競電玩可能的發展與衍生,說實在的,我覺得現在呈現的形式與現象不過是一個剛開始的起步。在AI、大數據、雲端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科技的不斷演進、互動增生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一個新的時代正在開啟醞釀之中。而作為正逢其時的一種當代產業衍生,我們真的難以預料它可能的發展、變化及其可能的變異。
如果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我們所處身的時代,Tokido這本書中所描寫非常個人化的心路歷程,及其面對既有文化認知的挑戰,正可以作為當代時空座標下的參考,看看當前二十、三十世代成長的焦慮與執著。書中所呈現的熱情與奮鬥之心如此昭然若顯,而其非常個人的英雄主義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也就如此清晰自然。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電競電玩的人,本書呈現了一個電競英雄崛起的努力。如果你想了解三十世代以下年輕人思維前緣的一隅,本書亦不失為切入的一扇窗口。就把這本近乎自傳的書寫當成探知這個時代新種族的一種文本吧!
林崇傑(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長)
專文推薦:
重新認識電競這個新世界
講到打電動,很多爸媽總會大搖其頭,覺得孩子整天沉迷,未來該怎麼辦?曾經,我也是這樣的父母。
就和一般孩子一樣,我的孩子江大成從小就愛打電動,而我和先生當時又忙於補教事業,沒有太多時間監督他,所以會請家教盯功課,只有週末才讓他玩;雖然也有偷玩被我們抓包的時候,但我一直告訴他一個基本原則:「把該做的事都做好了,就可以去做想做的事。」
大成很清楚媽媽的堅持,所以他也認真地將學校功課維持得很好,一路從師大附中考上台大經濟系,雖然我們都期望他能往金融圈發展,但後來發現,其實他一直悄悄地在為自己的「電競人生」鋪路。
大二升大三那年,他看到推出《英雄聯盟》的美國遊戲大廠Riot Games在募集實習生,於是自己著手錄製英文的自我推薦影片,並且自己剪輯和後製,還跟我們分享Riot Games的官網資訊,我們才發現它是一間非常正式的大公司,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其間,大成還邀請我們到首爾參觀《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的實況錄影,也讓我對「遊戲產業=不務正業」的想法開始改觀。
之後,大成加入台大電競隊,帶著我和先生參加在台北花博館舉辦的電競賽,當時全場的觀眾都聚精會神地盯著大螢幕看。當我們看到大成專注比賽的神情,你可以感受到那不只是單純打game,而是有策略、有團隊默契的智力和技術考驗,也慢慢可以理解電競這個行業的魅力所在。
為更進一步投入電競世界,大成在大四時跑去應徵YAHOO!奇摩電競部門的工作,開始擔任內容生產師,從節目企畫、寫腳本到執行、主持一手包辦。大學畢業後,又自己安排跑到北京和上海參加《英雄聯盟》世界大賽,退伍之後就到北京就任中國數碼文化集團董事長特助,和電競的連結也更深了。
看著大成一路從玩家、當實況主到真正投入電競產業工作,他用他的方式告訴我們,「電競」不單只是玩game而已,它也是一條很有前景的路;也因為孩子帶著我認識電競世界的過程,讓我初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嘴角便不自覺上揚。
作者Tokido是對電競痴狂的東大高材生,他用打game累積的技術和理論,轉化為考上日本第一學府──東大的動力,還一路成為世界級的電競選手和受人矚目的焦點。相信愛玩電動的孩子以及家有愛打電動孩子的爸媽們,都能透過《只有勝利,才是我的存在意義!》這本書重新認識「電競」這個很不一樣的新世界。
徐薇(英文名師)
專文推薦:
電競.永不言退的精神
「不可能!哪有這麼多人在玩電競?」「你們做電競題目要小心啊,他可能有道德上的風險。」面對外部長輩的警告,我們仍想一窺究竟,104《電競不一樣》專題歷時五個月,我們和電競選手、電競產業共感「永不言退」!
二○一七年八月底,有感於電競產業利多紛至,我們好奇究竟是消息面炒作?還是市場力量已真實拉動產業需求?
透過104徵才資料庫定義「遊戲電競相關工作」,彙集遊戲電競公司徵才以及其他產業但職缺名稱或工作內容提及遊戲電競相關,截至二○一七年第三季,遊戲電競相關工作約一萬兩千個,五年來已大幅成長兩倍(一九七%),高於同一期間全體工作數增幅一○九%。
遊戲電競相關工作集中於網路業、電腦軟體服務、數位內容等三大產業,合占近六成,其職缺集中於電話客服、軟體設計工程師、線上客服、電玩程式設計師、國內業務等五大類。原來,資訊與通信科技(ICT)產業因為電競找到了新出口,產業鏈已漸趨完整,早已超出傳統的網咖或情色暴力。電競真的不一樣了!
儘管相關職缺大幅成長,我們也關心遊戲電競職人的薪資和升遷究竟如何。
在六百六十五萬名104求職會員資料庫中篩出符合條件的七千四百九十八人,共計八千一百七十二筆遊戲電競工作經歷,受惠於產業蓬勃發展,遊戲電競職人全體月薪中位數三萬五千元,比圈外高出五千元,多出十七%;最亮眼的是高階主管,月薪八萬萬七千元,比圈外高出一萬萬七千元,多出二四%,而且平均年齡三十三歲,比圈外年輕三歲。
可以看出,遊戲電競職人月薪高、年紀輕,除了反映產業崛起,也因新科技整合、社群經營以及數位內容的需求,更能吸引年輕人卡「好」位,這和論資排輩的傳統職場有著顯著差異,年輕人總難在大企業當上高階主管。
104《電競不一樣》發表當天,我們特別邀請年輕學子到現場與會,不同學校、不同科系,唯一相同的是對電競的熱情與專注。其中一位政大學生在發表會後私訊我:「有這些數據,就能更安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原來,他長久以來面臨家人的反對,電競,玩玩可以,當職業,萬萬不可!
國內多數電競玩家無法像東大畢業的世界電競冠軍Tokido一樣幸運獲得家人支持,就連二○一二年《英雄聯盟》世界冠軍成員Lilballz宋寬柏也曾經歷被父母斷絕網路的時候。
在《只有勝利,才是我的存在意義!》這本書中,作者Tokido從電玩中悟出了幾件事:廣泛的閱讀資料、用最短時間攻下敵人、不錯過偶然、找出持續下去的熱情以及鍛鍊身體;此外,更學會如何制訂戰略、培養速度感、把握機會並使熱情專注,至此可以理解為何九‧七%的國內企業會因求職者平常喜歡打電玩、當過電競選手或曾待過電競產業,進而增加面試及錄取的機會。
電競,不只是賽局,還是一種追求極致的精神,而Tokido的電競賽局,早已展現出職場精髓!本書不只是一位電競選手的奮鬥史,還是一位日本父親無畏傳統、力挺高學歷之子追逐夢想的故事。如果你正面臨人生抉擇,這裡有想望,也有出口。期待台灣有更多的Tokido,快樂而奔放!
張雅惠(104公共事務部資深經理)
專文推薦:
電玩是正蓬勃發展的明星產業
從小就很羨慕會玩又會念書的人,本書作者Tokido就是這樣的人,東大畢業的他在求學過程中不但功課好,電玩更是打得超棒,甚至還出國比賽拿下世界冠軍。
他的父母對他非常放任,只要成績優秀,就會買新的遊戲給他,其實這也是時下一般父母對小孩的管理方式。不同的是,Tokido就算是念書也是為了打電玩,他比任何人都懂得如何利用時間,只要不能打電玩的時間都拿來念書,加上父親的期望,最後他考上了東大。
Tokido除了有打電玩的天分之外,他對電玩更有一股別人無法企及的熱情。他在書中表示自己玩格遊已經長達二十年之久,都還沒有感覺到膩這個字,試問各位,如果一件事要你做二十年,你會不會像他一樣?還是早早就放棄了?
當然,要成就一件偉大的事業除了天分及熱情,努力更是不可或缺。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後,Tokido每天至少不斷的練習,大賽逼近時,還得留下來「加班」。是的,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完全取決於自己願意花多少心力去投入這項目標,而這也是他成為備受格遊界推崇的職業選手的重要關鍵。
最後,想問問讀者有多久沒有好好看完一本書了?這是我拿到這本書的第一個感覺。在現今這個網路時代,似乎愈來愈少人接觸紙本,包括我自己,但在看完這本《只有勝利,才是我的存在意義!》時,讓我重拾了看書的感動。真心推薦本書給所有想要進入電競產業的年輕朋友,以及正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的選手,甚至是已為人父母者,電競絕不是當年那個不務正業的電玩娛樂,而是一個正蓬勃發展的明星產業,透過本書,相信會有不一樣的理解與認識!
賴俊光(YAHOO!奇摩電競頻道總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