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各界名家豪情推薦
作家 平路
日本歷史作家 洪維揚
歷史旅行愛好者、《旅飯》網站創辦人 工頭堅
日本歷史旅遊達人 熱血威爾&熱血P
實踐大學應日系助理教授 蔡亦竹
歷史學者、廣播及電視節目主持人、評論者 胡忠信
《薰風》季刊主編 姚銘偉
專文推薦:
名家推薦(依照來稿順序)
今年是明治維新150週年,日本NHK大河劇以「維新三傑」的西鄉隆盛為主角,日本出版社也湧出一波西鄉隆盛的出版熱潮,與之相關的新書超過一百本。如果說要推薦一本可以快速帶入角色與歷史事件,絕對是百萬級的暢銷書──司馬遼太郎的《宛如飛翔》。──日本歷史旅遊達人 熱血威爾&熱血P
在江戶末期到明治維新的過程中,西鄉隆盛扮演了個性鮮明且異軍突起的角色。在創造新國家的過渡期,許多改革之士的骨子裡多多少少暗藏著支配國家的野心和掌握權力的慾望,但唯獨西鄉不是。在司馬遼太郎筆下,西鄉隆盛只是純粹奮勇向前,不斷捫心自問能為日本這個新生國家做些什麼。如果沒有西鄉這位純粹又正直的日本男兒,就沒有後來我們所看到的日本。──《薰風》季刊主編 姚銘偉
我因對坂本龍馬的好奇與喜愛,而一頭栽進幕末與明治歷史旅行之踏查與實踐。然而在一邊閱讀、旅行、紀錄的過程中,心中不免便有越來越強烈的疑問:究竟日本如何走向了軍國主義擴張之路?從某些訪談與作品評論中,曾讀到司馬因年輕時的參戰經驗,產生對歷史與國家的反省,並透過作品來尋求答案。做為讀者,我也等於是跟隨著司馬先生的探索,同樣思考著不只是日本,甚至是整個東亞近代史的議題。──歷史旅行愛好者、《旅飯》網站創辦人 工頭堅
日本評論家將《宛如飛翔》與《龍馬行》以及《坂上之雲》並稱,認為是司馬遼太郎闡述日本近代史最重要的三部作品。司馬遼太郎以擅長的從天空俯瞰大時代動態的筆調,描述明治初年政壇上的最大衝突──征韓論,以及最後內戰的西南戰爭。讀者不妨透過《宛如飛翔》來認識維新時期的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川路利良等薩摩志士以及從封建制度過渡到絕對主義天皇制的明治初期吧!──日本歷史作家 洪維揚
司馬豐富且獨特的歷史觀點,和司馬始終熱愛「人」這種對生命的熱情,讓原本可能無味的鳥瞰式手法反而給了讀者「和司馬先生一起談歷史」的另類臨場感。以明治初期為主題的《宛如飛翔》除了是精采的歷史小說之外,更記載這段新生國家希望與苦痛並存的歲月。現在的我們,也可以從中探討勇氣、哲學、犧牲的意義,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國民,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並思考如何建設自己的國家。──實踐大學應日系助理教授 蔡亦竹
司馬遼太郎的坦誠率直之處,在於重新建構「虛像的西鄉」。再偉大的革命鬥士,即使有「開國元勳」的稱號,有唯一「陸軍大將」的頭銜,如果昧於時勢,無法與時俱進培養國際觀,必然也會走入歷史的黑洞。司馬遼太郎善於書寫日本人的心靈幽暗意識,他以「百科全書般」的豐富史料,非常細緻地建構「幕末維新」,也解答了我們的疑惑。──歷史學者、廣播及電視節目主持人、評論者 胡忠信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宛如飛翔(翔ぶが如く)》這個充滿詩意的標題,讓人聯想到形容薩摩隼人極其傳神的鹿兒島方言:與其哭泣,不如一戰。絲毫不躊躇猶豫勇敢飛身躍下一戰的古代隼人,彷彿就在眼前,小說中的主角西鄉隆盛與諸多薩摩勇士,自始至終都抱持著這樣的豪情……這或許是讀者對這部小說的第一印象吧。近年,小說家宮城谷昌光在某場對談中揭示了司馬遼太郎使用在原題的「翔」字靈感,來自《詩經‧小雅‧斯干》。原本日文中並無「翔ぶ」(とぶ)這個字,司馬採用「翔」字取代原本漢字的「飛」。斯干詩文形容宮室之美「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如同鳥兒張開雙翼、雉雞展翅飛翔一般,這首描寫兄弟同心協力建造新宮室的詩文,或許也指涉西鄉隆盛與大久保利通二人在建設新國家的心境吧。
150年前的明治維新是日本轉型為現代化國家的改革運動,當時做為留守內閣的西鄉隆盛除了大力推動廢藩置縣、地租改正,將舊日本粉碎重來,更想輸出革命精神至朝鮮,以強烈方式喚醒鄰國。自海外考察歸國的大久保利通,深感日本封閉落後,認為應暫時停止對外爭戰的政策,全力發展內政,建立起國家官僚體系。兩人同樣在為「明治新國家」的規劃與建設而努力──即使主張向海外輸出革命精神的西鄉與重視內治的大久保利通最後選擇的方向已有歧異。
司馬遼太郎歷史小說的特點,在於其具「動態」的特質──描寫許多時代性與社會變動的細節,除了生動的情節刻畫,還忠實重現歷史時空。或許是因為他在二戰中的「學徒出陣」經驗,他始終在文學中尋求「這個國家為何會變成這樣」的答案。他的作品當中,比起書寫事情如何走到這步(How),反倒蘊藏更多事情為何走到這步(Why)的內容,在司馬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歷史因果的脈絡。
從《宛如飛翔》這部作品,可以看見新生日本如何在國內不同勢力的爭論甚至流血內戰間產生,還有當年日、韓、清國外交攻防與勢力劃分的決定,造成琉球歸屬與台灣主權問題百餘年後仍餘波盪漾。
這也是為何今日我們應該讀司馬遼太郎的《宛如飛翔》。150年前的新生日本,內政外交皆面臨嚴重問題並隱含分裂危機:內有自封建制度及鎖國時代步向現代國家的過渡危機,外有歐美列強的垂涎覬覦。要如何在那樣的情勢下存活?要如何在不同的意見中找出共識,齊心為國家未來努力?……司馬遼太郎歷史小說之所以不朽,正因為它總在讀者心中激起不斷外擴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