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謝謝你這麼說:守護自己並維持關係,讓日常生活變踏實的語言
唯有傾聽自己的聲音,才能聽懂別人的話。
忽略自己的內心,也會輕視他人的心意。
▲SEVENTEEN主唱DK愛薦▲
▲韓國三大網路書店讀者平均9.6/10高分好評▲
▲韓國銷量近4萬本,吸引實力派歌手韓東根創作同名單曲▲ 「你就把打工看得那麼重要嗎?」
大學時經濟困難的作者,收到教授批評,讓她在低潮期受到很大的打擊。
「用禮券買本書吧!姊姊看書的時候不是最能感到幸福的嗎?」
妹妹的這句話,則讓作者從低潮中,獲得了極大的安慰。
許多看似不經意或出於好意的話語,因為碰觸到了當事人內心的黑暗,而成為傷害人的武器。「怎麼可以對我說這樣的話?」我們常因為家人、朋友或身邊的人所說的話感到受傷,甚至消極地選擇不再與他人對話。
然而,我們該好好檢視自己到底會因為哪些話而受傷。每個人都有脆弱的部分,如果能知道自己感到受傷的原因,情緒通常也能有所緩和。此外,我們說的話代表「自己」,一旦無法控制自己想要說的話時,就表示失去了好好展現自我的能力,最後容易淪為只懂得跟隨他人標準而活。
本書收錄了生活中各種可以分享「好的對話」的方法,同時也帶領我們透過「話語」回頭審視內心,更進一步了解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唯有更了解自己,才能帶著自己的話語,帥氣地活出自我!
◆ 面對他人的訴苦,選擇兩邊都批評,多半只是想炫耀自己很聰明、清高。
◆ 為了拉近雙方關係拚命給出空洞的稱讚,最終只會建立起虛浮不實的情誼。
◆ 把「全有或全無」的心態放進人際關係中,會造成關係的淺化。設定界線不是「不要越過這裡」,而是「我尊重你的自由和個性」。
◆ 試著學習「沉默」,有助於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在溝通時慢下來思考。
失去「自我」其實是從失去自己的話開始的。沒有自己的話,就無法成為人生的主人。
作者簡介:
金有珍(김유진)
大學和研究所均主修文學,目前專職寫作。與不同年齡的人舉行各種形式的讀書會,學習文學諮詢治療,並在各圖書館、學校、機關等舉辦寫作講座。著有《每天被你迷住》、《謝謝你這麼說》等書。在寫作和演說的過程中體悟到自己是在寫喜歡的東西,而非為了炫耀知識或戰勝別人,因此相信在為了向他人傳達心意而尋找合適的語言或文字時,就能誕生最美且可愛的語言。
譯者簡介:
陳宜慧
政治大學韓文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福岡‧別府‧湯布院隨行聖經》、《我不是孵蛋器》、《丟掉香奈兒包,活得更漂亮》等書,以及數本多益試題與解析。敬請賜教:tp6u6cjo4@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Kasin(極簡生活家)
小妮子(IG關係療癒創作者、專欄作家)
山女孩Kit(《山之間》、《沒有名字的那座山》作者)
曾彥菁(《有一種工作,叫生活》作者)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魏世芬(聲音修繕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同感推薦
媒體推薦:
作者利用一則則平易近人的日常故事,娓娓道來我們在溝通中易觸犯的盲點,帶領大家透過了解自己,擺脫重重枷鎖和外界干擾,好好說出屬於自己的話語!──Kasin(極簡生活家)
言語是影響著人際關係間能量流動的管道之一,《謝謝你這麼說》幫我們覺察說話與聆聽習慣,進一步守護自己並創造群體間更多有意義連結,和作者學習讓生活變踏實的語言,重新覺察潛藏在日常的對話,透過「溝通」更了解自己吧!──小妮子(IG關係療癒創作者、專欄作家)
若你總是在對話的過程中感到挫折,那麼就試試看作者說的:反覆下車。讓我們的心好好休息,擁有再次上車的力量,照顧好自己,就能面對全新的風景。──山女孩Kit(《山之間》、《沒有名字的那座山》作者)
本書談的並非傳接技巧,而是關閉對話的動機,與重啟對話的契機。最終我們會明白,對話不僅是信號的輸送,是信念的交鋒,或許還能彌合創傷的裂縫。──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當你的聲音在這空間出現時,這空間產生什麼變化?輕巧的、溫暖的、害羞的、炙熱的、失控的──《謝謝你這麼說》就是這樣一本輕巧的小書,讓你分別說跟不說,自己的跟對方心理的變化。──魏世芬(聲音修繕師)
雖然我們每天、每刻都在進行各種溝通,卻少有機會能好好坐下來,重新調整、再次學習說話這件事。這時,不如就參考作者所說的練習方法──靜心閱讀本書吧!在一頁頁作者分享的觀念裡,重新檢視自己的表達習慣;也在每個故事或案例裡,找到值得借鏡或仿效的說話之道。──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名人推薦:Kasin(極簡生活家)
小妮子(IG關係療癒創作者、專欄作家)
山女孩Kit(《山之間》、《沒有名字的那座山》作者)
曾彥菁(《有一種工作,叫生活》作者)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魏世芬(聲音修繕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同感推薦媒體推薦:作者利用一則則平易近人的日常故事,娓娓道來我們在溝通中易觸犯的盲點,帶領大家透過了解自己,擺脫重重枷鎖和外界干擾,好好說出屬於自己的話語!──Kasin(極簡生活家)
言語是影響著人際關係間能量流動的管道之一,《謝謝你這麼說》幫我們覺察說話與聆聽習慣,進...
章節試閱
對話的背後是關係
有一首詩叫做〈時間告訴你美麗的祕訣〉,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想要擁有漂亮的儀態,千萬別以為只有自己在走路。」
被解釋為美麗儀態的英文單字「poise」有著沉著、平衡、優雅、冷靜且自我控制的意思。這似乎是在說,在生活中,如果想擁有更好的態度(姿態),就要記住自己是和其他人一起生活的。
「話」又是如何呢?想把話說得沉穩優雅,又想要有威嚴,需要什麼樣的姿態呢?那就是不要忘記「自己是和大家一起生活的」。對話不能單獨進行,也因為必須和別人互動,所以會被感動,但也可能受傷。
有時我們會因為某句話高興得不知所措,也可能聽到讓自己受傷,所以放在心裡許久的話。雖然有些話能瞬間成為我們的能量,但也會有侵蝕我們自尊心的話。某些話我們聽了會感動流淚,有些話則會被我們當作耳邊風。有的話會越嚼越香,但某些話卻一輩子折磨著我們。我聽過的那些話都是什麼樣子的呢?
二十幾歲時,我好不容易送走初戀,迎來了真正的戀愛,我覺得停滯不前的初戀不是愛情,並沉浸在幸福快樂的新戀情中。但是一年過後,我和那個人分手了,從說分手的那天起,我的悲傷就像可以寫進百科全書中一樣可觀,也看不到悲傷泥沼的盡頭。我愁眉苦臉了好幾個月都無法打起精神。
在那段不論碰到誰都會流下眼淚的日子,我的指導教授對拿著論文大綱的我說:「你把打工看得那麼重要嗎?」
其他學生經常與教授面談,並討論論文的方向,但我卻是自己擬了大綱就擅自開始寫論文,所以教授覺得我很荒唐是理所當然的。我不斷道歉,走出房間後淚流滿面。我沒辦法反駁教授。我每周都要打兩到三份工來還學貸並繳房租,賺取生活費對我來說很重要,雪上加霜的是和男朋友分手。在失戀的痛苦中我的錢不夠,必須打工,還要寫論文。「打工有那麼重要嗎?」這句話在這樣的低潮中傷害了我。
那件事發生幾天後,對首爾很不熟的妹妹說要來找我,也許是察覺到我的狀態不太好吧。妹妹在陌生的首爾街頭迷路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才見了面,但沒聊多久她就要離開了,她小心翼翼地拿出裝有禮券的信封。
「用這個買本書吧!姊姊看書的時候不是最能感到幸福的嗎?」
我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當時妹妹的那句話比任何人所說的話都讓我得到更大的安慰。
如果要我選出一生難忘的話,那就是教授和妹妹說的這兩句話。雖然我這輩子聽過很多其他的話,但這兩句是在我最貧窮且辛苦,內心惶惶不安,動不動就想哭的時期聽到的話。
話有兩個特性。第一,對話不是一個人可以進行的,每句話都能代表著說那句話的人、當下的情境,以及兩人在那個情境下的互動。這就是話的第一個特質,「關係」。在彼此的關係中給予傷害和安慰就是對話的特質。第二,話語有著不斷變動的特性。一句話給人的感覺不是永恆不變的,要給這句話套上什麼框架取決於自己。「賺錢有那麼重要嗎?」說這句話的教授不久之後用依舊生硬的語氣說:「已經寫到這種程度了,就讓你過吧!」
我很感激「這種程度」這句話。
話會傷人是必然的,但把話視為安慰是一種選擇。我想,可以稍微改寫一下山姆.萊文森(Sam Levenson)的詩。
「如果你覺得對話是獨自進行的,那你可能會受傷。
如果你希望得到安慰,就要想著你不是一個人。」
不說自己的話,就得跟隨他人的標準生活
我們說的話代表「自己」。悲劇的開始往往是我們無法控制自己要說的話。但只要我們發揮判斷他人所說的話時百分之一的能力,冷靜地思考自己將要說出口的話,就會減少許多交流時受傷的事件。
說錯話是人性,所以因此而受傷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我們的對話只是單純語言的相遇,還會造成這種傷害嗎?如果語言只是符號,是不是就不會有人因此受傷?然而,對話不是單純的符號碰撞,而是不同立場、知識和智慧的交流,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識形態、經驗和背景。
三十年前爆紅的旅美韓僑歌手楊俊日因為言行不符韓國民族性,所以被拒絕更新簽證,因此幾乎要退出演藝圈,最近他的人生則成為熱門話題。他的曲風、舞蹈、在舞台上的表演與造型在一九九○年代初似乎太前衛了。他最近在某節目中唱了自己三十年前的歌曲之後,被主持人問到未來計畫時如此回答。
「嗯,我不制定計畫。我認為,每時每刻都竭盡全力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說有什麼計畫的話,那就是希望能成為謙虛的爸爸和老公。」
他所說的話很特別嗎?「不制定計畫,每天都努力生活最重要」這句話是人人都很常聽見的話。但是,為什麼大家卻被這句話感動得熱淚盈眶呢?因為他的經驗在背後支撐著他。雖然退出韓國演藝圈後,他仍多次挑戰要成為歌手,但每次都失敗,因此只能拋下這個夢想,從事英語講師或餐廳服務生維持家計,同時扮演好爸爸和老公的角色,這樣的生活經驗讓他的這句話變得更有價值。
即使是相似的話,不同的人說,聽起來的感覺也不一樣,那是因為說話者的經驗不同。透過這段經歷,他思考並煩惱了許多事,因此這句話是他在這段過程中領悟到的感觸。如果想知道一個人所說的某句話是什麼意思,就必須思考他是如何生活的,因為人們所說的話都是生活經驗的產物。
我經歷過什麼?
我遇到什麼樣的人?
我看過什麼?
我讀了什麼?
我是如何思考的?
我做過什麼事?
我的生活有什麼煩惱?
世界上充斥著許多好話,透過網路和手機隨時可以看到眾多名言,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收集到某人累積的知識之語、洞察之語、安慰之語、智慧之語。我們可以隨時聽到並記錄這些話,也能儲存,甚至可以花錢購買,並將這些話加工後換成自己的話。試著在YouTube上搜尋「自尊」,馬上就能看見大量的名言。這些名言中有源於自身經驗的話,也有把他人的名言拼湊在一起後編造出來的話。兩者顯然是有差異的。歌手楊俊日的話屬於前者,因此帶給我們莫大的感動。
法輪禪師說:「凝聚別人智慧的是知識,而不是智慧。」我們平時是帶著自己的經驗,以及從中領悟的小智慧說話,還是用別人的智慧集結而成的知識說話呢?坦白說,我是後者。是因為缺乏經驗和思考嗎?不是的,是因為我認為比起自己的經驗和洞察,別人的話看起來更帥氣且令人印象深刻。
比起從自己的經驗和思考中得出的「我的話」,許多人更喜歡名言、經過權威認證的話,或得到大眾認可的話。因此,我們把自己的話丟了,帶著「聽來的話」生活。如果失去自己的話,就必須跟隨他人的標準生活。就算自己的東西更有價值,許多人還是喜歡追隨別人的東西。失去「自我」其實是從失去自己的話開始的。沒有自己的話,就無法成為人生的主人。
這並不是說集結他人的智慧不好。人如果沒有他人的幫助,是無法獨自生存的。但是,如同再漂亮的房子、再貴的衣服和包包、他人的財產和名譽,都無法成為自己的,別人的話也不是我的,用這些話生活會讓我們失去自主性。那些話也無法讓我們更有價值,因為只要出現更好的話,隨時都能輕易被取代。
用自己的話說話的人是很有力量的,因為從自己的經驗得出的智慧話語是真實的,所以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說話者也會因此更有自信,所以即使出現錯誤,也能很快承認並道歉。如此一來,我們與他人的衝突也會減少。現在,請大家問問自己:
「我是用誰的話來生活的呢?」
不被稱讚動搖才能不被指責左右
能在聊天時表達情緒的表情符號中,有一個表情符號是無條件稱讚,它通常用在以下的情境中。
你還能呼吸啊,很棒喔。
你工作的樣子很讚。
腸道運動很活躍喔,太好了。
讀空氣也是一種才能,做得好!
看著這個表情符號,我忽然想起高中時的自己。當時我的綽號是「稱讚醬」。因為很常誇獎別人,所以朋友們為我取了這個綽號。表面上看起來是暖洋洋的外號,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哎呀,不用問有珍啦,她什麼都說好看。」
不分時代,十幾歲的青少年對包包、運動鞋、衣服,甚至是文具等的設計、顏色和品牌都非常敏感。但是,每次朋友們問我的意見時,我都會回「很好看、漂亮、很棒」。是因為我對時尚或設計沒有自信嗎?還是因為家境貧寒,所以我打從一開始就沒興趣?或是為了得到朋友們的喜愛?嚴格來說,這三個因素都曾影響我,其中,第三個理由是最主要的原因。
現在的我又是如何呢?我的稱讚大部分是為了親近他人。高中時成為「稱讚醬」或許也是為了交朋友。因此,雖然當時人緣看似很好,全班幾乎沒有和我不熟的人,但是卻沒有真正的摯友。
我為什麼要為了與人建立關係而選擇稱讚別人呢?可能是因為我很容易受對方的心情或情緒的影響,也很習慣看別人的臉色。雖然我現在比以前好了一點,但仍然保留了一些這個特性,我相信只有讓對方心情變好,我們的關係才會好。
另一個選擇稱讚別人的原因是,我是喜歡被誇獎的人。但是喜歡被稱讚的人,往往對批評也很敏感。總而言之,就是對別人說的話會有很大的反應,而且容易被他人的話所左右。然而,如果總是輕易被如同蜜糖或匕首之類的話所動搖,人際關係就很可能因為一句話而變好或變壞。
因為工作而認識的P是非常親切且細心的人。他的話很多,口才很好,所說的話有一半是稱讚。我們才剛見面,他就對我大加稱讚,讓我聽了很不好意思。為了不負過去「稱讚醬」的綽號,我也誇獎他的成果,此後幾年我們經常互相問候,並一起工作、吃飯。就這樣,我們透過稱讚累積了友情。
但是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覺得他讓我很不舒服。我感覺到他的稱讚中有太多的空洞,甚至包含許多空頭支票,因此難以判斷他說的哪些話是真心的。漸漸地,我開始把他的話當成耳邊風。
最後,我終於委婉地指出這個問題,他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不愉快。比如,他多次說要一起做某個計畫,但是卻遲遲沒有履行,對於這個空頭支票,我表示:「我們好像很難共事,不如就當一般朋友也很好。」我也開始對他浮雲般、沒有靈魂的稱讚保持沉默。某天,我發現自己已經兩個月沒聯絡他了,於是打電話問候。
「……喂?」
自從認識他以來,這是第一次聽到他如此冰冷的聲音,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刪除了我的電話號碼,因為那是回應陌生電話的語氣。我對他不同以往的反應感到驚訝,臉也因此發燙,簡單問候就掛了電話。從那以後,他也沒再聯絡我。
我沒能聽到他的說法,所以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比起疏遠的關係,我更遺憾的是我們建立的是互相稱讚的膚淺關係。容易因為他人的話受到傷害和動搖的兩人,緊緊貼著稱讚這個OK繃,但是這樣的關係既脆弱又危險。一旦某個人隱約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段關係就無法再維持下去。
和他疏遠後,我仔細思考過去我所說過的稱讚。那些不真心,為了與人和睦相處或建立親密關係而說的話,究竟削弱了多少關係。因為稱讚而親近的關係終將因為這些膚淺的話而結束。
在關係中的過度稱讚有時會成為相互束縛的陷阱,並讓人時刻當心自己無法符合這些稱讚,甚至為了讓自己符合稱讚的內容花費過多的精力,或因此說謊、開空頭支票,就像為了演戲穿上不合身的衣服一樣,很容易感到不舒服。我們會因此不能與人坦誠相待,關係也會受損。甚至可能會讓我們落入以下的狀況。
「我的外號是解決師,所以孩子們一有問題就會跑來找我,這實在很傷腦筋,為什麼會對我有這麼高的期望呢?」
「部長每次開會都說我工作做得很好,讓我常常周末都要加班,好累。」
「大家都稱讚我是孝子。為了不辜負這個稱讚,我很認真照顧父母。但其實我不太喜歡他們,我覺得自己好偽善。」
「男朋友的朋友都說希望有像我這樣的女朋友,所以我覺得自己好像有義務讓大家知道我很棒,因此我常常只在社群軟體上傳幸福的照片,但事實並非如此……」
「雖然我很會讀書,但我希望聽到別人誇讚我的外貌。所以我一邊減肥一邊讀書,但實在太累了,好想放棄一切。」
「大家都說我充滿熱情,我總覺得好像時時刻刻都有人在看著我,所以不管做什麼都要很努力,但我覺得負擔好重。」
法尚大師說:「稱讚和批評是同根的。只有不被稱讚所左右,才能不被批評所動搖。」只喜歡聽恭維的好話,身邊就會聚集那樣的人。一群脆弱的人聚在一起反覆稱讚或批評對方,不用多想也能知道結局是悲傷且令人遺憾的。即使大家都是好人,但如果承受他人稱讚或批評的能力很弱,也會送走寶貴的緣分。
看著手機裡的電話簿,想想親近的人吧,想想自己是否因為這種對話而和他們維持著扭曲的關係。比起只會恭維的人,我們更應該積極認識心地善良且堅強的人。為了培養健康的關係,即使是再好的稱讚,也該有個限度。
對話的背後是關係
有一首詩叫做〈時間告訴你美麗的祕訣〉,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想要擁有漂亮的儀態,千萬別以為只有自己在走路。」
被解釋為美麗儀態的英文單字「poise」有著沉著、平衡、優雅、冷靜且自我控制的意思。這似乎是在說,在生活中,如果想擁有更好的態度(姿態),就要記住自己是和其他人一起生活的。
「話」又是如何呢?想把話說得沉穩優雅,又想要有威嚴,需要什麼樣的姿態呢?那就是不要忘記「自己是和大家一起生活的」。對話不能單獨進行,也因為必須和別人互動,所以會被感動,但也可能受傷。
有時我們會因為某句話...
推薦序
前言/唯有累積好的對話和語言,生活才能變踏實
我想分享一個有點丟臉的小故事。某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打電話給媽媽,那天媽媽想講的東西很多,所以我覺得通話的時間特別漫長。雖然我們不是世界上關係最好的母女,但對彼此來說,我們都算是不錯的傾訴對象。不過那天對媽媽的長篇故事,我居然這樣頂嘴了。
「媽,能不能告訴我重點就好?」
說出那句話後,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媽媽也因為女兒的抱怨閉上了嘴,頓時沉默下來。雖然後來她一如既往地寬容,打破了尷尬的氣氛,但我還是覺得很對不起她。偶爾才打一次電話給媽媽,卻對她說的話感到不耐煩,我對這樣的自己很失望。詩人朴濬在某次採訪中所說的話更刺痛了我的心。
「看似瑣碎沒什麼目的的那些話,會讓人與人的關係和情感變得更深厚。」――《時事雜誌》
看了這篇報導後,我想起不久前見面的作家吳善花說的話。她主要為青少年寫文章,並在學校或圖書館等開設以親子為對象的課程,是作家兼青少年活動家。她身邊總是圍繞著許多青少年,常常因為接到孩子們的緊急通知,擔心得連覺都睡不好,手機總是開著。她有時會去兒童之家或少年輔育院陪伴孩子,以成人朋友的角色守護孩子成長。很多人都會問她和孩子們聊些什麼?
「我真的沒說什麼,就只是傾聽而已,聽他們說早上起床的故事、吃東西的事、去哪裡玩的故事等等,雖然這些好像都是廢話,但是你知道嗎?沒有人聽他們說這些沒用的話,但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兩位作家的話觸動了我的心,我問自己,我也常常說著「毫無用處的話」嗎?我有好好聽別人講「瑣碎的話」嗎?
未達某些「標準」的話,往往會被視為毫無意義,或「不像話」的話。或許我們因為言語受到傷害的原因,就是因為沒辦法自由自在地說出這樣的話吧?正如兩位作家所說,如果有人能傾聽我們說這些沒有用的話,將會給生活帶來很大的安慰。
我們常常有在別人面前一定要說出有用話語的壓力,也有著說出帥氣的話才能得到認可的焦慮,甚至還有想藉此超越別人的競爭意識,以及一點讓自己被看見的欲望。我們也因此受到傷害。也就是說,我們在廢話和有用的話之間承受著雙重痛苦。
世界上不只有表裡如一的話,乾淨俐落的話中有時藏著鄙夷,毫無修飾、沒頭沒腦的話中可能包含對方的真心。那麼,從各種話中守護自己的方法是什麼呢?
IQ244、世界天才排名第四的趙尚賢強調應該用大腦訓練法鍛鍊大腦。每個人都有自己能承受的壓力值,只有平時就訓練大腦,才能有意識地注入健康的壓力,我們的壓力忍受值也才會隨之上升。也就是說,只有讓大腦平時就暴露在適當的壓力下,承受壓力的能力才會增強。
用話語守護自己的方法不也是一樣的嗎?有些人會對別人的每一句話都過度敏感,並因此受傷,這意味著心變脆弱了。越是這樣,越必須讓自己暴露在好話和傷害自己的話中,因此,我們必須「對話」。
這本書收錄了對話的各種方法,也用我經歷的許多小故事來說明如何照顧自己並維持人際關係。話是好的,雖然偶爾也會造成傷痛,但是如果只在意話語帶來的傷痛,就會失去真正珍貴的東西。
《清秀佳人》的主角安妮曾經對出生以來從未做過「想像」的瑪莉拉阿姨提出這樣的忠告:
「你錯過了多少東西啊!」
希望大家不要因為逃避對話而錯過任何寶貴的東西。
金有珍
前言/唯有累積好的對話和語言,生活才能變踏實
我想分享一個有點丟臉的小故事。某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打電話給媽媽,那天媽媽想講的東西很多,所以我覺得通話的時間特別漫長。雖然我們不是世界上關係最好的母女,但對彼此來說,我們都算是不錯的傾訴對象。不過那天對媽媽的長篇故事,我居然這樣頂嘴了。
「媽,能不能告訴我重點就好?」
說出那句話後,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媽媽也因為女兒的抱怨閉上了嘴,頓時沉默下來。雖然後來她一如既往地寬容,打破了尷尬的氣氛,但我還是覺得很對不起她。偶爾才打一次電話給媽媽,卻對她說的話...
目錄
前言/唯有累積好的對話和語言,生活才能變踏實
1對話無法獨自進行
對話的背後是關係
聽了這些話,心裡很難受
想算塔羅牌的真正原因
想說的話都說不出口
委屈就輸了
2當語言跟不上心靈時
不說自己的話,就得跟隨他人的標準生活
沒靈魂的反應有什麼用
最終成為自卑感的那些東西
為了防衛不堪的自己所說的話
如果要從「正確」和「親切」中選一個
讓人察覺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
好好休息吧,如果希望停止說出傷人的話
內在小孩
沒有一○○%正確的話
3不被稱讚所左右,不被指責所動搖
對方有自己的立場
你只喜歡你塑造的我
不被稱讚動搖才能不被指責左右
最近與「老人」的對話方法
在爭吵中退一步不代表輸了
似對話非對話的表情符號
無力感和背後議論的關係
現在是需要「我們」的時刻
4讓我的生活變踏實的那些話
「我不太清楚」,不要裝懂
「我要下車了」,可以反覆上下車的力量
「偶爾做飯給自己吃吧」,如何照顧疲憊的自己
「我喜歡你」,不怕拒絕的理由
「我來幫你吧」,雖然不知道行不行
「我有自信」,我也很喜歡自己
5用對話守護自己並維持關係的方法
有時會辜負他人的期待
不費精力自我審查
從All or Nothing中脫身
對話不光靠「語言」
為何該親近他人的話和文章
我是give還是take?
彼此沉默也不尷尬
如果想拋棄分枝並專注於本體
因為提問而變得更牢固的關係
6仔細聽別人胡扯
彼此的話中有過去
謝謝你告訴我
那不是你的錯
傾聽時要盡量放慢步調
先傾聽自己
尾聲/帶著自己的話,帥氣地活出自己
前言/唯有累積好的對話和語言,生活才能變踏實
1對話無法獨自進行
對話的背後是關係
聽了這些話,心裡很難受
想算塔羅牌的真正原因
想說的話都說不出口
委屈就輸了
2當語言跟不上心靈時
不說自己的話,就得跟隨他人的標準生活
沒靈魂的反應有什麼用
最終成為自卑感的那些東西
為了防衛不堪的自己所說的話
如果要從「正確」和「親切」中選一個
讓人察覺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
好好休息吧,如果希望停止說出傷人的話
內在小孩
沒有一○○%正確的話
3不被稱讚所左右,不被指責所動搖
對方有自己的立場
你只喜歡你塑造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