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作者序
人人心中都有一間雜貨店
身為六年級生的我們,童年裡少不了雜貨店的回憶——比如在淡水阿嬤家隔壁的仔店,吃著塑膠袋裝的綠豆冰;在台南大天后宮旁的店仔,鼓著腮幫子用力吹出太空泡泡;以及平鎮平安新村裡,爺爺熟識的那間雜貨店,有著一座繽紛的糖果櫃,大人總是閒坐門前,一句搭著一句聊天。
為了回味曾經聞過的氣味、見過的風景,二○一五年春天,我們踏上了台灣老雜貨店尋訪之旅。
隨著車行過許多不知名的小路,我們的視野從都市穿越到鄉村,而佇立街角的雜貨店,則見證從古至今的在地變遷。從這些店主的口中,我們聽聞了各種島嶼身世——那是個人拚搏的成長史,家族的遷徙,甚至大時代的戰爭故事。
將近兩年內,我們的「老雜行動」總計出訪十多趟,足跡遍及全台,最北到萬里,最南至恆春,最密集曾一個月有一半時間不入家門,走過逾一百個鄉鎮,涵蓋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等族群,共訪得四十間雜貨店,最後於本書收錄三十二間。
* *
《老雜時代》於二○一七年八月出版後,我們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把書送到雜貨店老闆的手上。畢竟,他們是書中的靈魂,沒有他們卸下心防的暢談,就不會有這本書。
於是,我們又出發了,巡迴全島把書親自送到這些店家(除了兩間因故未能成行,以郵寄送達)。在採訪時坐過的椅條上、土狗晃悠的部落裡,或依舊忙碌的市場旁,我們拿著書與老闆一一合照。當他們驚喜地翻開書,或戴起老花眼鏡細細讀了起來,那一刻,我們總是百感交集。從路途上的尋尋覓覓到成書的不易,瞬間湧上心頭,讓我們更想藉由這樣的定格,銘記這場相逢。
有時候,雜貨店老闆不在雜貨店裡,而是在萬里的龜吼市集裡叫賣螃蟹,在盛產花生的五結田地裡翻土,在龍潭的大平紅橋下,愜意地釣魚。這是我們送書到店裡撲了空才知道的事。我們藉此認識了老闆們的日常。有位老闆娘則硬把我們拉到對面小吃店,付了錢叫我們好好吃一頓。如此盛情,也是他們的平常。
送完書接下來幾個月,我們誠惶誠恐地等待他們的指正勘誤,結果,卻收到來自南投久美部落的一大箱葡萄,與遠自維也納包裝精美的巧克力。原來是這些老闆送來當地收成的農產,和出國探親帶回的伴手禮,讓那個冬天格外暖心。
承蒙遠流出版公司嚴縝的編輯、盡心的行銷,這本書也收到讀者熱情的迴響。有讀者按圖索驥拜訪書中店家,傳來照片與我們分享;也有大陸自由行旅客、駐台的日本記者,因本書而激起對台灣鄉間雜貨店的好奇。
* *
因為尋訪雜貨店,我們有幸成為遇見故事的人,但僅能用拍照與書寫,捕捉其中一二。因此,後來看見這些雜貨店躍上螢幕,或被以繪畫、模型等形式重現,更覺欣喜。比如通霄的松盛商行、馬武督的榮興商店、出礦坑的美和商店等,都曾受電視媒體採訪,在鏡頭前呈現生動的面貌。
此外,韓國插畫家李美京的《一枚銅板也很幸福的雜貨店時光》描繪各地雜貨店風景,二○一八年推出中文版時,馬可孛羅出版社特邀她根據《老雜時代》繪製吉貝耍的誌成商店,收錄書中。她細緻刻畫了小店與門前的大樹,但唏噓的是,當我們將這幅珍貴的海報寄給店主麗花姨時,這棵庇蔭雜貨店的大樹,已因樹根橫生破壞屋內地板而被砍除,這幅畫也意外留下它的最後身影。
《老雜時代》甫出版時,曾與MR. BOX 袖珍模型設計的黃風然合作,在書店同步展出他的袖珍雜貨店作品;二○一九年,微縮藝術家鄭鴻展(HankCheng)則透過本書,到苗栗出礦坑的美和商店現場取景,製作出1:35 的店家微縮模型,老舊的木門、門前的斜坡路、復古的招牌和摩托車,都在場景中重現,從平面幻化為立體,令人驚喜。
從前,雜貨店是生活,現在則成了回望過往的懷舊象徵。二○一九年七月,阮光民的漫畫《用九柑仔店》改編電視劇掀起熱潮,描述年輕人返鄉接手阿公雜貨店,在復古中注入新意;同年九月「誠品生活日本橋」在日本東京開幕時,則以「台湾ロマン!人情味万屋」(万屋,即古早味雜貨店)為開幕策展主題,集合MR. BOX 袖珍模型與多位插畫家、設計師的作品,並拍攝《老雜時代》多間店家的主題影片,呈現台灣在地風情。
《老雜時代》出版近五年,這本書已走得比我們想像得遠。
* *
五年來物換星移,很遺憾地,截至二○二一年十月,共有六間店家歇業,我們已在新版中更新資訊。同時,也有後代經營得有聲有色,如通霄的松盛商行批發事業興盛,台東卡拿崙的日新商店店主兒子,近年回鄉在部落開了名為「雜貨店兒子」的民宿,以部落生態遊程為特色,成當地亮點。
大部分老闆健朗依然,比如久美部落的桃源商店,老闆娘除了開店之餘照顧放學後的小學生,還與先生一起受訓成為寄養家庭;高雄六龜的酉山商店則說,疫情期間很多村民因停課、停工返鄉,店裡早晚都很熱鬧,生意反而好起來。
我們在電話中一一問候現況,而他們的每一聲「喂」,總是瞬間把我們拉回當年。想當年,我們走訪鄉間,除了備好相機和紙筆,還攜帶了一名幼兒同行。
當時他連話都不太會說,尿布還沒戒,我們常得一邊在店內採訪,一邊壓制他想掃掉整排糖果罐的衝動,或在傳出屎味時,滿懷歉意地就地掩埋換下的尿布。
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學甲遇見一個老闆悠悠說:「我本來要拒絕你們的,看到小孩跟著進來,才想說你們應該不是詐騙。」
也因為小兒有「放風」的需求,我們順遊了竹崎鹿麻產舊火車站,搭上恆春紅柴坑港邊的海底船、彰化溼地的採蚵車,在南澳粉鳥林看海玩沙,到太麻里多良車站追火車。還有一次小兒被雜貨店阿嬤請到屋內和她孫子一起玩,等我們跟老闆阿公聊完,他已經被餵飽一碗飯,還順手拎走兩台玩具車。
就是這些店外的一切,才有本書所延伸出的「人情、風土與物產」吧。
過程中,我們還在店裡挖到許多「寶藏」,比如清朝道光年間的地契、昭和時代的獎狀、國府時期的義胞新村房屋契約等等,在一趟趟豐饒的旅程中,逡巡於老店的往事,也跟著店家一起前進著。
因此,謹以本書獻給所有沒把我們當成詐騙集團,願意賞給小兒茶水和瓜果,告訴我們點點滴滴的,雜貨店老闆們。
* *
在本書推出新版前,二○二一年十月中,我摯愛的好友柔縉因意外驟逝。
我在悲慟中回憶與她相聚過的時刻,包括她在前序中提及的老雜出訪,與每一次天南地北的聊天。她待人溫煦,見事清透,不僅是寫作前輩,更時常為我的人生指點迷津。她謙稱訪老雜時「藉機兜風」,事實上,一向是她太寬厚,我有需要她都願意陪伴。我們慶幸擁有過她的文字,但她的形影,卻已消逝風中。只能恆久想念。
即使生命如星子微渺,她是我永遠仰望的,燦亮的星光。
二○二一年十月於台北
推薦序一
百年庶民生活的浮世繪
陳柔縉
近十年前,林欣誼以報社文化記者來採訪,報導刊出,我的第一個印象,文筆又快又好。之後我們就是好朋友了。她會和攝影師先生曾國祥一起去野外,蹲在小路邊,掀開小葉子找,一起想拍光光整座山的小蟲,所以,當兩年前,她告訴我,他們想一起去尋找全台僅存的老雜貨店,真讓人一點也不驚訝。
出發點非常純粹,時代殘酷,超商、大賣場步步進逼、圍捕,一間一間雜貨店撤旗棄守,他們要搶留住曾經溫熱的老店身影。
他們出發了,第一次出動,我藉機兜風跟過一回,一起到新北的石碇。他們的行動溫柔,慢慢靠近,比較像緩緩融入受訪者的紀錄片導演,而不是拿著麥克風急著找人講幾句話的即時新聞記者。他們也沒有事前調查或預先鎖定什麼,就是開著車,往距離塵囂最遠的地方去找尋。
在石碇探訪過幾處,最後在磨石坑的一家深談進去了,他們就在那裡,像老客人一樣,坐了兩個多小時,屋後沐浴著燈泡黃光的小雛雞都去看過了。戰後初期,老老闆必須去石碇街上批米酒,再用扁擔挑,走六公里山路回磨石坑,一次挑四打,一天跑四趟。以雙腳為物流工具,勞動力的價值卻沒有加計進去,這種勤奮勇猛的老雜貨店經營,我當場驚呼連連,欣誼也寫進書中了。
還有更多我沒聽到,他們再訪的所得。像是日本時代末期,糧食配給,每戶能買的豬肉都有限額,磨石坑「配豬肉」的地方就在這間雜貨店前,排隊買肉的村民都拜託,「肥的給我」。非常生動點到了戰爭時期的配給制,以及肥豬肉今昔不同的地位。
離開石碇後,欣誼和國祥繼續環島追尋。我雖然沒有跟到路,但從書上跟,一樣沒覺得落隊,這就是他們厲害之處了。書稿讀畢,一個日語浮上來:「滿喫」,近乎中文「高度充分享受」的意思。本書圖文並茂,不只在記錄山巔海邊雜貨店的老而彌堅,更寫出一部戰後台灣鄉土史、庶民生活史了。
譬如雲林土庫的鄉土史。日本時代,隔壁的虎尾有了糖廠,虎尾興,土庫跌。但是,「油業最鼎盛時,全台的麻油、花生油價格,端看土庫當天的市價而定。」雜貨店有街上第一部電視,一九七○年代,布袋戲紅遍天,一開機,鄰居全擠進來,老闆說,「還有人看到沒去上班」。主演《雲州大儒俠》的黃俊雄來自雲林,如今,「光土庫就有十多個布袋戲團」,四十幾年前的盛況可想而知。
花蓮鳳林有一個叫「抄貨」的舊時補貨法。花蓮市廠商的外務員先搭火車到各鄉鎮,在車站借腳踏車,騎去巡訪店家,將各店要補的貨寫在明信片寄回公司,公司把貨送到各車站,老闆們再自己騎車去車站拿貨。和今天網購二十四小時內送到家相比,追想過去的抄貨,對那些被層層運轉到手的商品,不由得生出一種工序繁複、慢活精工的細膩美感。
到了宜蘭的南方澳,在那裡聽說了「鯊魚」。幾十年前,當地有一種竹筏出海捕鯖、鰹的漁法,每艘竹筏只一人徒手拉魚線,人力與天搏,風一強吹,就被海吞沒了。雜貨店老闆娘說她常見碼頭躺著一整排苦命人。當地人或許不忍直說屍體,或許也是無奈,就稱之「鯊魚」。
在屏東車城的保力,生活情境與眾不同,老闆娘說,「村裡沒一棟建築是完整的」,因為三軍聯訓基地近在咫尺,沒停的砲聲嘣嘣嘣、軍機轟轟轟、打靶震震震,房屋牆上滿是裂痕。
好幾家雜貨店老闆都談到舊時偏鄉可以私宰豬。新竹關西老闆回憶說,「以前我們半夜起來殺豬,兒子還小,就把豬腸丟給他玩,人家問他長大要做什麼,他都大聲說:殺豬!」讀到這裡,我也跟著老闆大笑了。
這本《老雜時代》的每個單篇,都是如此生動豐富,攀著時間直線敘說鄉土史。幾十條直線,滿布了個人與政經社大事件的碰撞,再與全台四方地域的橫線交錯編織,便成了百年庶民生活的浮世繪。
生活史的書寫,一般依食衣住行育樂分項,安排好綱目,找資料、找專家,再約適合的受訪者,得到預期中的材料,寫入既有的框架。林欣誼則是隨緣遊訪,實地踩踏,透過雜貨店之窗,不斷發現、採集故事,累積心得,再回頭找資料輔佐,雕刻出一個沒有藍圖樣本的作品。如果前者是近似工廠規格化的生產,本書就是文學職人純手工了,筆到意到,渾然天成,視線循著滑順的刀痕游動,讓人感覺自然愉快。或許也可以後見之明說,本來就不必精心策畫,人人身上都背著歷史,用心俯拾,遍地都是好聽的故事,何況採聽人是功力純熟的資深記者。
台北歌廳興盛的時候,苗栗的乾冰廠也很旺。
一九七○年代末期,剛結婚,就借錢買一張單程機票,飛去維也納當廚師。
從二戰戰場扛回的飛機頭,現在還當鍋子煮地瓜湯。
山東老闆十五歲加入游擊打共匪,危急時,他趕快躺下來,搬一個屍體蓋在身上。
……
故事像繁星,面貌如百花,相信讀者也會如我一樣,通過這本書,享受一股湧自內心的「台灣人生命是如此豐富多采」的讚嘆。
陳柔縉:台大法律系司法組畢業,曾任記者,後專事寫作。著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宮前町九十番地》、《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舊日時光》、《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與《大港的女兒》等書。曾獲《聯合報》讀書人十大好書、《中時》開卷十大好書、Openbook 閱讀誌年度好書與金鼎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