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商業周刊》八月選書
專文導讀
溫洽溢|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名人推薦
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
張鐵志|VERSE社長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林佳璇|國際新聞主播
這是那些權傾一時的人物與中國「專家」們(以及季辛吉)不希望你知道的事,那跟他們過去五十年來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往來有關。美國第二?確實。而誰是第一?我們要的是原則、真相與同理心,還是偽善、操控與貪婪?沒有一本書能提供更清楚的答案了。
──美國漢學家林培瑞(PerryLink)
菲什的書提出許多重要議題:我們為什麼要繼續相信許多美國重量級外交家(像是季辛吉、歐布萊特)私底下為中國做顧問?他們優厚的薪酬是由中國共產黨(或是和中共掛勾的公司)所支付。這是一個棘手且重要的問題,由一個前美國駐北京特派員所提出。
──拉那.佛洛哈(RanaForoohar),《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
《美國第二》是一本有關中共如何在美國建構他們影響力的書;該書經過仔細研究,富含自我意識以及有趣的描述。
──季得恩.雷科門(GideonRachman)《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
這是對為中國利益服務的美國領導人的強烈譴責……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商業領域,中國都施加巨大的影響力。讓人大開眼界的一本書,讓我們看到中共如何在幕後操控美國經濟。
──《科克斯書評》(Kirkus)
令人痛心的揭露……本書以尖酸的散文寫成。費雪的調查頗具說服力,他揭開腐敗及諂媚的沼澤如何讓地緣政治影響日漸嚴重。讀者們讀了一定大感震驚。
──《出版週刊》(PublishersWeekly)
《美國第二》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在美國的最佳遊說者不是他的宣傳部,或是他們僱用的公關經紀,而是這些被中國巨大的市場利益所驅使的自我合理化的美國商人們。由於斯通.菲什的精心研究,他的結論很不容易爭論。
──歐維勒.薛爾(OrvilleSchell),「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
媒體推薦:
幾十年來,美國對中國的政策一直存在「圍堵」和「交往」的雙重面向。但隨著中國經貿實力的大幅提升,「交往」的內容和程度大幅超過,並且弱化了「圍堵」,這是作者撰述本書的重要背景,也是作者一連串憂慮的主要起源。作為台灣人,面對台灣近三十年來的「去中國」化(注意引號的位置),對中國的高度依賴,以及台灣各界菁英對中國的期待、渴望,中間利益的連結,實在遠過於美國,因此,非常推薦這本重要的著作。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在本書的第三部第八章中,有一段話我認為應該用螢光筆大大註記:「美國政府應該更歡迎中國人前來美國工作、留學、生活,並強調它並不擔心華裔美人的忠心。拜登應該以美國總統的身分,向華裔美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道歉。向錢學森公開致歉,會是很好的第一步。」畢竟從後疫時期至今,我們聽聞太多美國國內從疫情無限上綱,反過來霸凌亞裔人士的消息,延伸思考,就在全人類正處於疫後重新恢復交流時期,若以「疫前」(或是「疫中」)眼光來論斷他國,恐怕會成為國際排位賽中,名落孫山的新開始。本書從美國大歷史觀點,佐以作者個人經驗,鳥瞰今日美中關係互動;若因此替本書貼上政治標籤,反倒侷限於國際平台可發揮的影響力,故建議讀者應抱持獨立心態閱讀,方可得到更多收獲。
──林佳璇(國際新聞主播)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謝辭
這本書不好寫。寫作過程中,有許多人的幫助:依字母順序,分別為:
MishaAuslin、DougBaldasare、AmandaBennett、ChristianCaryl、NickConsonery、RobertDaly、JeremyDauber、MiriPomerantzDauber、KwameDougan、JulienDumoulin-Smith、JoshEisenmann、SherriFerris、DeborahFikes、UriFriedman、AmandaGhanooni、ZackHosford、MelindaLiu、DavidNudo、CaraParks、LisaFaithPhillips、JennyMcArdle、IskanderRehman、OrvilleSchell、MicahSpringut、DevinStewart、DanStone、AbigailTeller、JeniferVaughan、JeffreyWasserstrom、DavidWertime、MinkyWorden等等,還有許多人因為不想出示真名而無法提及。謝謝大家。
另外,此書和過去幾年我寫的一些文章一樣,都有一群出色的研究人員協助。這些人是WillCooke、MargauxGarcia、JaceGilmore、JinLiu、IsaacRose-Berman、SophiaWeng等。
另外要感謝筆名為大衛.強森(DavidJohnson)的這位筆友:謝謝你對我和我的想法的信心,感謝你的支持。
安.麥丹尼爾(AnnMcDaniel),謝謝你多年的建議和指點。在你身上我學到很多。
這個領域有很多出色的新聞報導,BethanyAllen-Ebrahimian、MeghaRajagopalan、ZacharyDorfman、JohnJudis、EdWong、MikeForsythe、KenSilverstein等人貢獻良多。
另外此前出版的佳作,幫助此書成形。我一再引用了潘文美中關係研究權威大作《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詹姆斯.曼(JamesMann)在此議題上數部大作;張少書(GordonH.Chang)的著作《決定性的連結:美國關注中國的歷史》(FatefulTies)以及馬利德(RichardMcGregor)《中國共產黨不可說的祕密》(TheParty)等書。我同時也大量參考了JuliaLovell、AaronL.Friedberg、JoshRogin、EvanOsnos、CliveHamilton、MareikeOhlberg、BobDavis、LinglingWei、DexterRoberts等多位作者的重要著作。
我的經紀人魏瑟斯本(KimWitherspoon)為我全力不懈的努力,並總是提供出色建議:她願意和我合作是我的幸運。同時也感謝她出色的團隊,包括MariaWhelan和WilliamCallahan等人。
AndrewMiller和MarisDyer把這本書照顧得很好:謝業你們的編輯和支持》
我的家人一路來都非常支持:我愛你,媽媽、爸爸、Aarlo、Hughie、Avery。
喬許叔叔和史提芬叔叔,謝謝你們培養我愛閱讀和愛學習的熱情。
在我十七歲還懵懂無知的年紀,我爸媽允許我在暑假時到新疆旅行:謝謝你們幫助我學習。
這段期間對於在中國的社運份子是特別黑暗的時期。在我於中國那六年期間,我在很多很棒的人身上學到很多,這些人在此都不能具名。
多年前在北京時,我曾經到過市內不太新潮地帶的擁擠公寓中作客,那是兩名中國人權運動人士的家,他們邀我去茶敘。結束後要出門時,和一名相當虛弱的老先生擦身而過,他穿著中山裝,眼神非常銳利。兩名人權運動人士向他微笑招手。「他是誰?」我問道。
「他是上級派來監視我們的鄰居,」他們說,「但他吃過很多苦,所以我們對他儘量客氣點。」
但願日後的中國,會像他們這樣,而非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