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金庸‧無限江湖
人生可以錯過很多,唯獨不能錯過金庸
【版本特色】
‧最受歡迎的修訂版,25年來首次改版!
此版為1970年代至今,流傳最廣、最受金迷喜愛的「修訂版」內容,全面進行逐字精校,並製作更符合現代印刷技術的數位印刷檔。期待這套書的出版,成為下一個金庸百年,影響力最大的版本。
‧最原汁原味的台版金庸!
【金庸作品集】歷經金庸幾次小幅修改,此版本保留了1970年代最初始的修訂內容,其獨一無二的特殊性不言而喻,也是兩岸三地唯一保存完整「降龍十八掌」的版本。
‧融合古典與現代的視覺新意境!
「以經典的金庸書法,搭配現代的攝影照片,提煉出每一部小說的形象與精神!」早期的「黃山圖」、「富春山居圖」,都是用一個概念來表現一整套小說;此次設計,則是將各部小說的特性與印記凸顯表現,並將金庸封面從以前2D的水墨畫,邁向3D電影化的質感。
‧每一款封面映象,都是一個等待金迷來破解的「意象密碼」!
《神鵰俠侶》以「花」做主視覺,並非指涉具象的「情花」,而是強調本書描述愛情之細膩、心動之純粹,和小龍女的純白形象。
【從「愛情」看《神鵰》】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從這一句問情,牽扯出一段愛恨交織的往事,進而帶出一段別離十六年亦生死相隨的堅貞愛情。
南宋理宗年間,嘉興南湖,中秋將近,採蓮女子輕柔婉轉的歌聲中,伴隨著格格嬌笑。悄立柳樹下的道姑,手上沾滿鮮血,心頭思潮起伏。這段移情別戀以致由愛生恨的孽緣,讓李莫愁從此心懷報復,濫殺無辜,「赤練仙子」之名遠播江湖,人人聞之喪膽。情郎與何女婚後十年,李莫愁前來復仇,決意血洗陸家滿門。
這場滅門之禍,牽起了許多緣分,其中,頑劣孤苦的年幼楊過,遇到了郭靖與黃蓉夫婦,一路從桃花島而流落終南山,飽受欺凌,終於叛出全真教,在活死人墓中安頓下來,拜小龍女為師。兩人相依為命,最後日久生情。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不論道德倫常,不理世人非議,即便分離十六年,生死不知,亦真心不悔。
然而,愛情不是只有這一種面貌,還有錯愛、暗戀、單戀、畸戀、求而不得之愛、由恩義轉恨之愛、仰慕之情、家國之愛……江湖不只是武林,更是愛恨交織的紅塵。
作者簡介:
金庸(1924〜2018)
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於1949年因工作調動而移居香港。曾任報社記者、編譯、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職;1959年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誌及書籍,成為香港輿論的重鎮。其關注時局,同時創作武俠小說,每日下午寫武俠,晚間截稿前寫社論時評。如此十七年,創造了巨大的文學成就,而後輻射出藝術、影劇,以及超越文學領域的無限衍生發展。曾獲頒海內外眾多榮銜,於200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金庸不僅是文學家,亦以新聞工作者、社會活動家、學者的多重身分貢獻予大時代,即使退亦不休,持續勤讀修學,終而留給人間一個大俠典範。
金庸自1955年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至1972年《鹿鼎記》連載完畢封筆,再至《金庸作品集》歷經兩度全面修訂,而有舊版、修訂版、新修版三種版本,又因香港、臺灣、大陸、東南亞地域各異,繁、簡體版本發展可觀,亦有英、日、韓、法、義、泰、越、馬來、印尼等多種譯文。
金庸小說以大歷史為背景,融中華文化於其中,並博採江湖傳奇,塑造出多位形象鮮明的人物,成為各創作領域取之不竭的題材。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他們都讀金庸】
彼時在親戚家隨手抓了一本《天龍八部》,讀將起來。才翻了幾頁,便直直墜入金佬筆下之絕妙幻境,整個人失魂落魄。從此我中了一種名為「金庸」的毒,此毒深入五臟六腑,浸染骨髓、無藥可解,且患者甘之如飴。金庸儼然已成為人生不可分離的一部分,是文學啟蒙、是心靈啟迪,是難以抹滅之青春回憶。人生可以錯過很多,唯獨不能錯過金庸。──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作家
金庸光是在他最有名的「射鵰三部曲」當中,每一個武功門派,每一個傳奇人物,可能都精通三五門的功夫。假設「射鵰三部曲」出現上百門的武術,那麼在金庸一生所創作的作品長河中,統計出來的不知道會是怎麼樣的天文數字。而真實世界沒有武俠,那全都是從金庸的腦袋裡面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你怎麼能不佩服那樣偉大的心靈。──李律/文化研究者
如果你沒有收藏過金庸,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讀過金庸,這更是一個好機會讓孩子進入金庸的世界。金庸對於社會學、愛情以及長文故事的寫作掌握度,都是很好的典範。江湖不是虛幻,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武術不是特效,講的就是人性。要在職場好好生存,讀金庸更是一個非常自然的學習方式。──劉冠吟/華山文創園區品牌長
遠流出版的《金庸作品集》,成為世界上唯一仍在出版的修訂初版《金庸作品集》。光是這個賣點,就值得全球金迷擁有一套了。更何況,這次改版(重排文字、精校)所用的封面,都比過去的更有意思,也更漂亮,既與每書主題相呼應(如《神鵰俠侶》用情花圖,《倚天屠龍記》用聖火圖),又充滿現代感,不折不扣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邱健恩/金庸藏家、香港金庸館特約研究員
名人推薦:【他們都讀金庸】
彼時在親戚家隨手抓了一本《天龍八部》,讀將起來。才翻了幾頁,便直直墜入金佬筆下之絕妙幻境,整個人失魂落魄。從此我中了一種名為「金庸」的毒,此毒深入五臟六腑,浸染骨髓、無藥可解,且患者甘之如飴。金庸儼然已成為人生不可分離的一部分,是文學啟蒙、是心靈啟迪,是難以抹滅之青春回憶。人生可以錯過很多,唯獨不能錯過金庸。──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作家
金庸光是在他最有名的「射鵰三部曲」當中,每一個武功門派,每一個傳奇人物,可能都精通三五門的功夫。假設「射鵰三部曲」出現上百門的武術...
推薦序
倪匡評《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的創作年代,是1959年。金庸創造出了兩個極其突出的人物,一個是完全不通世道人情、種種社會規範的「小龍女」,一個是深諳人情世故、身懷絕技,但是卻無視於自己所熟悉的環境的壓力、一意孤行的「楊過」。這兩個人,一個是自然而然、不自覺地反抗著社會,一個是有意要做社會的叛逆。
金庸所寫的叛逆,是楊過和小龍女對當時宋朝社會的叛逆。但是在人性上而論,放在任何時代皆可適合,這是《神鵰》在創作上最大的成功。
《神鵰》從頭到尾,整部書,都在寫一個「情」字。「問情是何物」,是全書的主旨。書中所寫的各種男女之情,各種不同性格的人所遇到的不同愛情,有的成為喜劇,有的成為悲劇,可以說從來沒有一部小說中,有這麼多關於愛情的描寫。
《神鵰》中不但有「情花」,可以致人於死,也有「黯然銷魂掌」,成為至高無上的武功。甚至到最結尾時,還有郭襄暗戀楊過的小女兒之情。
《神鵰》是一部「情書」,對愛情描述之細膩,在金庸其他作品之中,甚至找不到差可比擬的例子。
《神鵰》中,郭靖、黃蓉和楊過之間的衝突,是社會規範和人性的衝突。在衝突的過程中,黃蓉甚至運用了陰謀,本來已佔盡上風的黃蓉尚且要如此,可知人性掙脫枷鎖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神鵰》中楊過歷盡種種艱苦,而成為一代大俠,接受了郭靖「俠之大者」的訓言,但是楊過還是楊過。郭靖替他取名字:「名過,字改之。」是一種希望,他失望了,楊過沒有改變他的本性,這正是金庸在《神鵰》中特別強調的一點。
有人非議《神鵰》中楊過在襄陽城外,擊斃蒙古皇帝的情節:「與歷史不符」。這種批評,拘泥不化之甚。在詳細寫了楊過的一生經歷之後,楊過擊斃蒙古皇帝的一節,正是雷霆萬鈞的力量。宛若鬱鬱之下的豪雨,何等酣暢,何等大快人心!或曰:歷史上根本沒有這樣的事!答曰:中國歷史上根本沒有楊過,外國歷史上又何嘗有一個王子叫作哈姆雷特!
《神鵰》的主題曲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節錄自倪匡《我看金庸小說》)
倪匡評《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的創作年代,是1959年。金庸創造出了兩個極其突出的人物,一個是完全不通世道人情、種種社會規範的「小龍女」,一個是深諳人情世故、身懷絕技,但是卻無視於自己所熟悉的環境的壓力、一意孤行的「楊過」。這兩個人,一個是自然而然、不自覺地反抗著社會,一個是有意要做社會的叛逆。
金庸所寫的叛逆,是楊過和小龍女對當時宋朝社會的叛逆。但是在人性上而論,放在任何時代皆可適合,這是《神鵰》在創作上最大的成功。
《神鵰》從頭到尾,整部書,都在寫一個「情」字。「問情是何物」,是全書的主旨。書...
目錄
【第二冊】
第十一回風塵困頓
第十二回英雄大宴
第十三回武林盟主
第十四回禮教大防
第十五回東邪門人
第十六回殺父深仇
第十七回絕情幽谷
第十八回公孫谷主
第十九回地底老婦
第二十回俠之大者
【第二冊】
第十一回風塵困頓
第十二回英雄大宴
第十三回武林盟主
第十四回禮教大防
第十五回東邪門人
第十六回殺父深仇
第十七回絕情幽谷
第十八回公孫谷主
第十九回地底老婦
第二十回俠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