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 各界專家感動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石世明_資深正念帶領老師/樸石學堂創辦人
這是一本深度和廣度兼具的父母自我照顧/成長/修煉手冊,且終身適用。
對於父母如何自我照顧,這個龐大主題,作者提出的架構完整,層次分明,長年臨床工作淬鍊出的體會,閃耀著犀利而溫潤的智慧,每個重要觀念背後,都有實際練習操作,來培養所需能力,明確,務實,不空談。
李怡如Sangeeta_情緒正念瑜伽培訓導師
麗玲老師是華人正念導師圈,難得同時兼具30多年實務經驗與教養教學的導師!她的著作《心念教養》適合身為父母閱讀,也很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透過此書,我們療癒內在小孩,接納完整的自己,用愛陪伴下一代!
胡君梅_華人正念減壓中心創辦人
很喜歡麗玲用花園形容正念教養的豐富與美,在這書中你會找到栽植自己的花卉的方法。
許芯瑋_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臺灣)執行長
身為新手媽媽,我發現教養是重新學習疼愛自己的歷程,感謝小林老師如及時雨般的溫暖、正念提醒,讓我在這條辛苦千倍、快樂萬倍的教養路上持續前行。
廖清碧_友緣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當我們期待自己如何去扮演父母角色時,要先學習當自己的父母,能夠常關心自己的心理狀況、自己的意願、自己的需要、對自己無微不至,當你有能力關心自己時,才會有餘裕去關心我們的孩子。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後記
與孩子一同練習「慈、悲、喜、捨」四個心念
在華人地區推廣MBPS正念教養系統(簡稱正念教養)時,總是有許多朋友因著時間或地點沒辦法參與成長課程或講座,一直希望我寫書,讓需要的人有機會認識和學習從本土實務經驗所發展的正念教養。因此,如何支持家庭要角中的父母、或是教育、照顧和服務孩子的各級老師、心理師、社工師等等,我一直放在心中,希望有朝一日能「花開」。
整整一年半的時間澆灌,希望父母(照顧育養孩子的人)暫時卸下教養者角色,好好照顧與滋養自己,為教養減壓,親子共好的第一朵花開了。
「這朵花」是我從母親角色和臨床教養、教育的工作中,體悟、練習和實踐正念鑲嵌在教養中的心得。教養教育者需要從自我覺察和自我照顧開始(自覺),就會自然長出覺察和滋養孩子的觸角(覺他),透過發掘內在的智慧與接收並轉化各種方法,找到適切教導孩子展開自我覺察(教他覺),並學習自我照顧和負責的人生(他自覺)。也就是說教養育是從「自覺」、「覺他」,再進入「教他覺」,而後「他自覺」的漫漫歷程。
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中,老人對牧羊少年說:「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非常幸運地,培育花開的過程,我享受到了這分充滿感恩的經歷。
感謝一路支持自己的台中和萬巒家人,尤其是兩位妹妹在疫情嚴峻之時,又於二○二二年三月面臨父親病危及接著六月母親腦出血中風,承接了大部分父母的長期照顧事宜。先生神隊友,在自己追求夢想,不斷被考驗是否有持續下去的勇氣之際,總是用那分體貼的大手支援著我。因著他們的承擔,我能安心的寫稿,沒有他們的支持,不會那麼順利。
感謝在專業成長過程中滋養我的所有老師,包括奠基我專業發展的友緣基金會,以及包含兒少、親子、家庭專業服務,正念修習,還有歷代的國內外教育、教養、心理學家……等等。
感謝難以計數我所服務過的父母們、孩子們與朋友們。點滴服務的過程與其說幫助他們,我更想由衷感謝大家的信賴,讓我有機會陪伴大家成長,並在這過程中豐厚彼此的生命。
生命是一個巨大的網絡,因著很多人的付出與分享,我從而被滋養與受益。這本書所有的練習、體悟和心得都來自大家!我只是一個載體,在這個時節點上散播。
當然,更感謝正在閱讀本書的你,願意花時間一起練習、探索並滋養自己的生命花園。相信你也可以成為傳遞「滋養」的載體,成為慈愛的管道,透過這大大的生命網絡接受愛,也發送愛,讓愛到達更多的角落。
父母的角色,真的很辛苦,然而,我們也會在父母角色歷程中修習生命的慈、悲、喜、捨。看到孩子笑時,心裡升起一分感受,但願他(她)永遠快樂的慈心;看到孩子挫折哭了,心裡升起,但願他(她)不要有痛苦的悲心;當孩子碰到困難,努力克服過關時,他(她)很高興,看著孩子開心也為他(她)高興的喜心;漸漸孩子長大,要獨自生活,看著孩子離開的時候,知道生命可能有喜怒哀樂,不一定平坦,也不一定只有艱難,你的心學習著坦然地祝福孩子獨立生活和面對自己苦樂交融的生命,祝福孩子懷抱全部生命的捨心。這是多麼特別的緣分,你的孩子來到你面前,陪你練習這四個心念啊!
此刻,由衷地向女兒說聲:「謝謝!謝謝妳讓我有幸當媽媽,讓我由生命深處體驗和修習慈、悲、喜、捨!」
最後,在此感恩音樂才華洋溢卻於盛年就離世的哥哥,教我「無常」和勇敢跨出舒適圈開墾「心(新)」的花園。更深深感恩給我生命的父母,守護著「家的花園」,滋養我成長。我所有的智慧,都源自於你們!
感恩所有的所有,麗玲謹以此書,獻給大家!
林麗玲
2023年2月2日於台北內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