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才華與智識兼融的創作
知言
我看書、買書、蒐書,但很少光顧各種徵文獎得獎作品。為什麼?
參與徵文獎的作品,受制於三個不得不的限制:第一,題材;第二,字數;第三,評審。
有心參賽,一定志在得獎:只要能從競賽中勝出,成名立萬就不遙遠。要在『新人徵文賞』中領先,若非題材內容相當新奇、用詞遣字精準優美,就是要能投評審之所好以博得青睞。兩者相比,揣摩評審的喜好,似乎是參賽者較常選擇的方法。由此,大多數的參賽者在寫作的過程,總會加入相當份量的『舊把戲』:玩弄不在場證明、異想天開的計謀、荒誕詭異的鄉野傳奇、人造的靈異事件、失傳已久的鄉村歌謠等等。在符合徵文主旨與揣摩評審喜好的前提下,想在有限的字數內,呈現強烈個人風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大多數的得獎作品,都有『規格化』的氣味:讀者幾乎可以準確預測劇情的發展。能被預測的故事,已經失去了閱讀的驚喜,更何況是講求『誰能先得知真相』的推理小說。
拿到岸田(王留)璃子小姐的這本《密室的安魂曲》,知道這是『(魚占)川哲也賞』的得獎作品時,心中不免懷疑:這是否又是一部『規格化』的作品?
覽過書的封面,一幅名為《汝□□□□□□□□□》(汝輩,且聞安魂曲)的畫。從翻開故事的第一章起,原本的猜想與疑慮就逐一消退,剩下的是隨著女主角的經歷飄動起伏的閱讀心情;一頁翻過了一頁,最後在依依不捨的情緒下,闔上了書。
故事從一位女畫家的個人畫展開始。新城麗子,一位行事風格特殊的畫壇新秀,在京都舉行個人畫展。麗子的大學同學若泉麻美,本篇故事的女主角,帶著高中同學篠原由加,一同參觀展覽。一看到《汝□□□□□□□□□》這幅骷髏畫,由加開始堅稱:麗子知道五年前從密室中失蹤的丈夫,篠原鷹夫,人在何方。然而,麗子與失蹤的鷹夫,別說是認識,甚且連交集也沒有。
在眾人的好奇探究下,麻美將五年前鷹夫失蹤的事情經過,完整地敘述了一回。不料,事過不久,封閉了五年的密室,又發生了一起殺人事件。中了魔咒似的,密室,一間接著一間的出現。
橫跨五年的事件,真相就隱藏在畫中。
作者拋出一個又一個的密室迷團,每個謎團各自獨立卻相互關連;而在緊湊的謎團間,作者不但能精簡又完整的敘述角色與角色間的關係,還能透過對肢體動作、衣著打扮的描寫,將角色的特質具體化。從故事中情節順序的安排,到每個角色的特質描繪,可以感受到岸田?璃子的仔細與細膩。岸田(王留)璃子充分將女性獨有的細膩觀察度以及對周遭事情的敏銳度,表現在故事中。所描繪的每個角色的衣著搭配、口氣表情、肢體語言,這些安排,除了讓角色血肉鮮活,也使整個故事更為立體、真實、近人。以理性的手法處理感性的情感,以客觀的文字敘述主觀的感受;以平淡的敘事筆調,描摩深刻人性;在如此科學的手法下,讀者的確更容易融入故事的情境,感受每個角色的喜怒哀樂。而角色間朦朧曖昧的關係,在她的文字鋪陳下,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捉摸。這項寫作功力,建立了整部作品的重要吸引力。
不在場證明的建立,殺人詭計的設計,計謀的執行等,是推理故事喜歡選擇使用的核心謎團。至於本作,書名雖保留有『密室』這個陳腐的名詞,但岸田?璃子卻鋪陳一個耳目一新的設計。至於如何耳目一新,又是怎樣的新穎法,這些就留待讀者自己發掘與比較。
文學首重表達手法、科學講究的是理性與冷靜。表面上看來,文學科學各有所主,不相瓜葛,事實上,兩者是相互牽扯與連動的表現。科學,是利用細膩且縝密的方法、手段與邏輯,將生活周遭的事物加以分析,在同中尋異,在異中求同,然後將所得到的結果分類歸檔。等到遇到相似狀況時,便能以最快的方式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所以,能夠用中性的文字講述主觀的情緒,能夠用簡潔的筆調勾畫人性的複雜,就是一種獨特的文字風格,這種寫作能力並非天生,事實上,應該是受過科學薰陶的結果。
岸田(王留)璃子,正是一位在科學環境薰陶下成長的女性作家。1961年出生於京都,父親是有名的生物醫學研究者|岸田綱太郎。留學法國的岸田綱太郎,是生物醫學界的巨人之一,他所發現的酵母菌與干擾素,是當今癌症的預防與治療等研究的基石。因為這兩項貢獻,岸田獲得法國巴斯德研究院的榮譽獎章,同時也成為巴黎巴斯德研究院京都分所的所長。隨父親的腳步,(王留)璃子選擇留學法國,在巴黎第七大學主修有機化學與生物化學。在巴黎的這段時間,她接觸到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小說,因而喜歡上推理。曾參加第十二屆(魚占)川哲也賞,並在第十四屆時脫穎而出,與年僅十九歲的神津慶次郎共同獲獎。這也是(魚占)川哲也賞破天荒的出現兩名獲獎者。
對於岸田(王留)璃子而言,得獎才是創作生涯的開始。自2004年獲獎至今,一共發表了五篇長篇小說,《出口□□□部屋》(沒有出口的房間)、《天使□眠□》(天使之眠)、《□□□□.□□□》(韓波俱樂部)、《過去□□□手紙》(來自過去的信)及《□□□□□》(命定的相遇),與一篇短篇推理作品《生命□電話》(生命線)。
岸田(王留)璃子的長短篇作品,或取材自生活周遭,如短篇作品《生命□電話》;或取材自自己的家學環境與專業背景,如《出口□□□部屋》,《天使□眠□》,《□□□□.□□□》,《□□□□□》。這四部篇長篇作品,將書中角色設定為生物醫學的工作者、或是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小說主要場域背景也設定在醫院、實驗室或大學。既然是取材自自身經歷,當然會將相關專業知識包裝進小說中,這些造塑自專業的環境、人物,和融入創作品中的專業知識,就成了小說魅力的魂魄。
事實上,從二十世紀後半葉起,『創作』賣的就不僅是創意,而是渾厚的專業知識。沒有對希臘羅馬神話的貼切掌握,『哈利波特』不可能有席捲全球的魅力;不懂中古世紀宗教歷史,就敷陳不出『達文西密碼』的懸疑情節。推理小說更是專業知識的文思競技場,既要架設懸疑更要解構情節,這其間較勁的,恐怕不只是編織故事的技巧,而是專業知識的力道。自此可知,岸田(王留)璃子的作品,是非常具有當代個人風格的。
岸田(王留)璃子將專業成功偷渡進這篇小說,除了引人入勝的推理邏輯,這還是一部色香味俱全的作品。就以『色』為例,故事中的『色』,當然是來自於繪畫,除了畫作本身,作者還不著痕跡的藏進了藝術文化的歷史淵源與知識。如果要在推理小說界崛起,就試試?川哲也賞;如果想在繪畫界發跡呢?岸田?璃子將答案藏在小說中的某處,粗心的讀者恐怕還察覺不到。這類微妙的知識片段如果從小說中抽去,並不會影響作品劇情;但是將這些知識不著痕跡的包裝與安插進作品裡頭去,卻實實在在豐富了作品的色彩與滋味。
要以一部作品完整呈現作者的寫作風格與個人特色,並非不可能,只是非常不容易。這個不容易對岸田(王留)璃子而言,卻不是一件難事。在《密室的安魂曲》裡,岸田(王留)璃子將自己在巴黎留學時的生活經驗投入小說情節與場景,建立了個人特質;在《密室的安魂曲》裡,岸田?璃子也透過小說人物展現她女性作家獨有的卓越的細膩觀察與筆觸,其獨到的風格已然確立。除此而外,《密室的安魂曲》的字裡行間處處有著作者對於推理小說的熱愛與堅持的表白。
『我更熱愛利用人物描寫吸引讀者的作品。』這是岸田?璃子小姐對推理小說的喜好,更是本篇作品《密室的安魂曲》最佳註腳。
《密室的安魂曲》得獎實屬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