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韓良憶的音樂廚房》出版前夕
二十世紀就快走到尾聲的一個秋天,台灣書市上出現了一本乍看難以歸類的書。熟悉西洋古典樂的書店店員光看書名中有羅西尼三字,或許會直覺以為,當然要放在音樂類書架上囉。還好,有更多人搞不清楚「羅西尼」是個人還是道菜,瞥見「廚房」二字,便想也不想,把書陳列在飲食書籍專櫃。
這本書叫做《羅西尼的音樂廚房》,是我寫的第一本食書。
出書時,飲食寫作在台灣尚未形成如今這眾聲喧譁、山頭林立的熱鬧局面。講白一點,台灣人雖然一直重視吃這件事,但起碼在當時,飲食寫作多少仍被文壇視為雕蟲小技,書市常見的食書多半不是餐廳指南,就是烹飪食譜,飲食文學書不是沒有,卻相對較少,靠著唐魯孫、逯耀東和林文月等前輩講解飲食典故歷史的著作,還有零星的飲食散文作品撐場面,像《羅西尼的音樂廚房》這樣嘗試結合食物和音樂的書,則是聽都沒聽過,遑論看過。
現實狀況如此,因此在書出版前,我雖已在《中國時報》的《娛樂周報》寫專欄,在台北愛樂電台主持週末節目,對於這樣一本跨界的書能否得到讀者肯定,卻沒有多大把握,也不想有太多期待,寧可抱著素人心態來面對出書這件事,從頭到尾都覺得這本書大概只會成為書架上絕無僅有的紀念品,供自己老來緬懷、回憶之用。
不料,書一上市,就受到注目。嘗試結合美食和音樂的寫作宗旨和精神,在當時的書市算是創舉,某種程度上預示了後來出現於台灣書市的類型寫作盛況。而我好像也成了所謂媒體寵兒,各式各樣的報刊專欄邀約、媒體採訪紛至沓來,一時之間,我好像真的成了「美食作家」了。
一切都只是因為這一本書,也就從那時開始,希望這本書能有另一個面貌。
初版的《羅西尼的音樂廚房》沒有CD、卡帶,沒有食物照片,連插畫也是寥寥數張,圖案內容甚至與書中提到的菜色無關,著重意境的呈現。這種編排留給讀者自行想像的空間,不能說不好,但我私心仍希望它不只有文字,也有圖和音樂,如此說不定更能讓人體會美食與音樂結合所能帶來的快樂,而分享這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的簡單樂趣,正是我寫作這些文章的初衷。不過,當時我是新作者,不好有太多意見,只好冀望將來有機會重出此書。
然而世事變化無常,就在出書之後一年多,我認識現在的丈夫,開始遠距離的戀情,又過了一年多,索性移居歐洲大陸,展開不一樣的人生。由於時空的轉換,我從單純寫作飲食散文,慢慢寫起旅遊文字,定居荷蘭之後出的書籍遂以旅遊類型為主──儘管我沒忘了這一生最大的熱情──食物,依然在旅遊書中「偷渡」了不少飲食的篇幅。
直到兩年前出版《吃.東.西》,重拾飲食寫作,對飲食類型文字舊情復燃,重出《羅西尼的音樂廚房》這念頭又開始萌芽。心念一起,一發不可收拾,嫩芽逐漸茁壯,在與食物關係密切的旅遊書《在歐洲.逛市集》出版後長成小樹,再加上在這一年來不時有舊朋新友當面對我講到這本早已絕版的「處女作」,就連在「噗浪」上,也有識或不識的噗友提出熱烈反響。有的讀友告訴我這本書如何陪伴她走過異鄉伴讀或留學的歲月,有的說這書激發了他對食物與音樂無限可能性的思考,更多的人說,這本書讓他們發覺,其實烹飪和吃飯這件事可以不光是日常俗務,而是生活的樂趣。
我聽著聽著,感動又感恩,感動於自己有過這麼多知音,感恩於這些知音對我這本「少作」的包容和厚愛。最後的一把助力在年初到來,我重返廣播領域,開始在台北Bravo FM91.3和台中的古典音樂台越洋主持節目,播放我喜歡的音樂,其中也有不少正是書中提到樂曲,我總算決定自己不能再拖了,時候到了,我該再度推出這本對我意義非凡的舊作。
最早的構想是,不更動文字,把每道菜餚都拍成照片加在文章後面,再配上CD,做成一本有聲書。這個想法後來被推翻,誰教這年頭,除了我這種守舊派外,大多數人都改從網上下載音樂,連唱片界的好友都搖著頭說:「妳建議的那些曲子壓成CD的話,得好幾張做成一套,太佔空間,上網下載放進MP3 player得了。」這話有道理,我打消了加CD的念頭。
圖片呢,根據我小規模民調,贊成配圖的佔絕大多數,我從善如流,只是苦了約柏,也就是我的丈夫兼專屬攝影師,平時我這個家庭廚師一做好了菜,夫妻倆即刻可大快朵頤,為了這本書,約柏卻得按捺著飢腸,打光,拍照,事後還得修圖。在這裡,我真的得感謝他為這本書付出的心血和時間。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我非職業廚師,約柏非專業食物攝影師,因此圖片上的菜餚不見得有餐飲雜誌或烹飪書那麼「美」,但是它們都是真實的,完全未經加工(歐美的專業食物攝影為了效果,有在菜餚上噴蠟或其他化學物質的作法),是我這個愛做菜但廚藝不算太了不起的煮婦,按照書中食譜作法烹調而成,如果我做得出來,那麼大部分讀者只要分得清鹽和糖之區別,炒個青菜也還過得去,就應該也做得出來。如果讀者在烹調和享用這些菜色時,能配上我建議或自己偏愛的音樂,那敢情更好。相信我,那些美好的音符會滲透進入鍋中和碗碟上,讓家常食物變得不凡起來。
呃,至於文字,則是另一回事了。
閱讀舊文時,我偶爾會邊看邊發出怪聲,不是受不了書中某些篇章的愁思或情緒,那些畢竟都曾是我的一部分,我不會否定自己的過去。讓我受不了的,是那些倒─裝─句,我居然忘了自己有過這樣一個愛把中文寫成洋文的時代(我現在偶爾還是會寫倒裝句啦,沒那麼嚴重就是了),考慮良久,決定小幅修改,把我實在太看不慣的一些句法,還有當初引錯的數據資料與零星的校對錯誤,大筆改掉,另外更新一些因時移事往而不復正確的資訊。不過,原版文字的情緒、感受和想法,我並未更動,就接受以往的那個自己吧。
食譜作法方面,也做了一些調整,主要是舊版上市時,部分西洋食材和香料在台灣市面上並不像如今那麼容易取得,因此我用了不少本土材料來替代,這會兒這種種食材在勤奮又能幹的台灣農民巧手種植下,在一般菜市和超市都買得到,我樂得恢復若干食譜的洋面貌。還有一部分食譜,因為我一做再做,這些年下來,作法多少已有變化,大部分都是更簡化了,然而我相信美味未減,說不定還更好吃。
就這樣,相隔十三載後,在二十一世紀第十個秋季,《韓良憶的音樂廚房》爐火又燃,但盼舊雨新知光臨指教。
二○一○年夏末寫於荷蘭鹿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