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向你證明,不是只有冰冷的證據才能相信,
那些話語、神情、淚水……一樣「有跡可尋」。
如果有一天你也可以聽到我面對空椅說話,
你就會明白。
原本林肯‧萊姆只是要到北卡羅萊納州的醫院進行手術,
雖然風險非常大,但哪怕只是多一根手指能動,
他都渴望有機會可以握住艾米莉亞的手。
但就在手術進行前夕,
當地的警長卻因為一件棘手的綁架案前來求助。
萊姆不想耽擱手術,這可是排了一年才等到的機會,
是艾米莉亞說服他接下案子,
一個十六歲的嫌犯應該不至於太難搞定。
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
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讓他們如魚離水,
不僅萊姆的鑑識長才頻頻受挫,
艾米莉亞更把好不容易抓到的兇手刼走,
將自己和萊姆的人生推向地獄邊緣的深淵,
因為他們這次要面對的不是一個兩個兇手,而是……
作者簡介:
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
1950年生於美國芝加哥。11歲時從007獲得靈感,寫了第一部小說,後來並得過多項文學獎。他擁有密蘇里大學新聞系與福特翰大學法律系雙學位,畢業後替雜誌寫過稿,也曾在華爾街工作數年,並利用通勤時間,開始從事自己最熱愛的偵探小說創作。
迪佛成名後,不僅是暢銷排行榜上的常客,也是得獎連連的常勝軍,作品已被翻譯成35種以上語文版本,在150個國家發行,堪稱國際級的暢銷作家。而在他的眾多作品中,為他奠定「驚悚大師」地位的便是「鑑識神探林肯‧萊姆」系列。
迪佛筆下的林肯‧萊姆原本是最頂尖的刑事鑑識專家,卻因公受傷,導致癱瘓在床無法動彈,於是勇敢果決的女警莎克斯成為他的手、腳與眼睛,透過萊姆的指示,深入黑暗的犯罪叢林追查兇手。萊姆辦案時從不相信人心,物證說明一切。經由聯想、推理,他可以一步一步建構兇手的側寫、還原事件的始末,而他對物證的解析能力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這樣鮮活獨特的人物塑造,加上高潮迭起、多重轉折的情節安排,果然「林肯‧萊姆」系列第一本《人骨拼圖》一推出即橫掃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更被改編拍成電影,由兩大巨星丹佐華盛頓和安潔莉娜裘莉攜手主演,蔚為話題。其後推出的系列續集,每一本也都既叫好又叫座,也使得「林肯‧萊姆」成為當代最具魅力的偵探角色之一。
迪佛的其他作品包括「真人測謊機凱瑟琳‧丹斯」、「景探裴倫」等系列,以及《傑佛瑞迪佛的黑色禮物》、《傑佛瑞迪佛的驚奇劇場》、《謊言迷宮》等單行本小說。
譯者簡介:
何致和
1967年生,文化大學英文系、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短篇小說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寶島小說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小說集《失去夜的那一夜》、《白色城市的憂鬱》,譯有《巴別塔之犬》、《時間箭》等。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各界好評推薦!
令人眩惑的精采小說!
──紐約時報
迪佛是當今最優秀的懸疑大師!
──人物雜誌
一趟書頁間的驚悚之旅!
──洛杉磯時報
傑出、引人入勝、戲劇張力十足的一部耀眼之作!
──出版家週刊
傑佛瑞.迪佛是當今最令人折服的心理學驚悚作家。
──倫敦時代雜誌
儘管這部作品比迪佛以往的都還長,但從翻開第一頁起,就無法停下來。
讓你不得不承認,迪佛在劇情及細節的鋪陳上的確是相當巧妙而完整,
甚至飛快進行的節奏更教人欲罷不能!
──圖書館週報
一次怵目驚心的閱讀體驗!別以為你可以輕易抓住這個故事的結局!
──邦諾書店
林肯.萊姆系列的第三集……這一次,
萊姆的最佳拍檔艾米莉亞竟然違抗彼此的默契,擄走嫌犯!
迪佛真不愧是最優秀的驚悚作家,
永遠讓讀者無法逃出他所設下的陷阱。
──VOYA雜誌
要進入《空椅》裡,請先調整好你的呼吸……
──有聲檔案雜誌
迪佛的寫作技巧之所以令人敬嘆,不只因為人物刻劃入微或強烈的戲劇張力,
更因為他總是讓讀者處於緊繃狀態、血脈僨張!
──希區考克推理雜誌
結合科學觀點、心理分析、實物整理,
以及令人屏息的情節和極具說服力的人物安排……
雖是一本不可小觀的厚書,
但在你閤上書的那一刻,絕對意猶未盡!
──亞馬遜網路書店
絕對完美的驚悚小說典範!
──好書情報
迪佛一改驚悚推理小說的陳舊模式,《空椅》帶給讀者無可想像的新體驗!
──寇克斯評論
媒體推薦:各界好評推薦!
令人眩惑的精采小說!
──紐約時報
迪佛是當今最優秀的懸疑大師!
──人物雜誌
一趟書頁間的驚悚之旅!
──洛杉磯時報
傑出、引人入勝、戲劇張力十足的一部耀眼之作!
──出版家週刊
傑佛瑞.迪佛是當今最令人折服的心理學驚悚作家。 ...
章節試閱
1
她來到這裡,把鮮花安放在那男孩遇害和那女孩被綁架的地點。
她來到這裡,是因為她是個胖女生,滿臉雀斑,沒有什麼朋友。
她來,是因為有人希望她來。
她來,是因為她自己想要。
二十六歲的莉狄亞.強納生流著汗,笨拙地沿著一一二號公路路肩的泥地走去。她的本田雅哥汽車就停在路邊,自己一個人下了車,小心翼翼地走下斜坡,走到黑水運河和帕克諾基河匯流處的泥濘河岸。
她來到這裡,是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該做的事。
雖然害怕,但她還是來了。
天剛亮不久,但今年北卡羅來納的八月天特別熱,當莉狄亞走到河岸邊柳樹、藍果樹和闊葉月桂樹環繞的空地時,穿著白色護士服的她已汗流浹背。她很容易就找到那個地方──在晨霧中,警方的黃色封鎖帶十分明顯。
這裡晨韻豐富:潛鳥啁鳴、動物在附近茂密樹叢中鑽動,熱風吹拂過蓑衣草和沼澤水草。
主啊,我好害怕,她心想。她腦海鮮明地閃過一些史蒂芬.金和狄恩.昆茲小說裡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她晚上總愛看這種書,伴隨一大杯「班與傑利冰淇淋」。
樹叢中傳來更多聲音。她暫停腳步,四處張望,接著才又繼續前進。
「喂!」一個男人的聲音,就從她附近傳來。
莉狄亞嚇得忘了呼吸,猛然轉身,手中的鮮花差點掉在地上。「傑西,你嚇到我了。」
「抱歉。」傑西.康恩站在一棵垂柳下,就在封鎖帶圍起區域的附近。莉狄亞注意到他的眼神和她一樣盯著同一個東西:封鎖區裡標識出少年陳屍處的那道耀眼的白色線條。在這個白色輪廓旁,可看見死者比利頭部的位置有一攤暗色血跡。身為護士的莉狄亞,立即看出這攤血已經乾涸很久了。
「這裡就是命案現場。」她輕聲說。
「是的。」傑西抹掉額上汗珠,理了理垂散的金髮。他身上穿的帕克諾基郡警局的灰棕色制服已變得又髒又縐,兩臂腋窩也被汗水濡濕了一大片。他已年過三十,但還像小孩一樣淘氣。「你來多久了?」她問。
「不知道。大概五點就到了吧。」
「我看到那裡還有一輛車,」她說:「就在公路那邊。是吉姆嗎?」
「不是的。那是艾德.謝佛,他在河對岸。」傑西朝她手上的花點點頭。「真漂亮。」
莉狄亞呆了一下,才低頭看著手裡的花。「二塊四毛九,昨天晚上在萊姆超市買的。我知道一大早不會有商店開門……呃……這種時候只有戴爾商店會做生意,但他們沒賣花。」她納悶自己怎麼把話說得拉拉雜雜,便又環顧四周。「還沒找到瑪麗蓓絲的下落嗎?」
傑西搖搖頭。「一點線索都沒有。」
「他也一樣,我猜。」
「他也一樣。」傑西看了一眼手錶,然後又看向凸出在黝黑水面、茂密蘆葦和叢生水草間的腐朽碼頭。
莉狄亞不喜歡這種感覺:一個郡警拿著一把大手槍,看起來卻和她一樣緊張。傑西打算從雜草叢生的斜坡走向高速公路,卻又停了一下,再度看著這些花。「才二塊九毛九?」
「四毛九,萊姆超市賣的。」
「真便宜。」這位年輕的警察說,斜眼瞄了如海一般茂密的野草地,便轉身朝坡頂走。「我先回巡邏車去。」
莉狄亞.強納生走近刑案現場。她想到耶穌,她想到天使,然後祈禱了好幾分鐘。她為比利.史多的靈魂祈禱,在昨天早上的這個地方,這個靈魂才剛從渾身是血的身體中釋放出來。她祈求希望這次發生在田納斯康納鎮的不幸事件能盡快落幕。
她也為自己祈禱。
樹叢中的聲音更多了。啪嗒聲,沙沙聲。
現在的天色比剛才亮了些,但光線仍不足照亮黑水碼頭。深沉的河水流貫此地,鑲上雜亂的黑柳樹、杉木和柏樹的粗大樹幹──有的是活的,有的已經死了,全都被苔蘚和葛藤纏繞而窒息。在東北方不遠處是大蠻荒沼澤,莉狄亞.強納生就像每個帕克諾基鎮過去和現在的女童軍一樣,知道所有關於那個地方的傳說:湖中女巫,無頭列車員……但現在困擾她的不是幽靈;黑水碼頭有自己的鬼怪──那個綁架瑪麗蓓絲.麥克內爾的小子。
莉狄亞打開皮包,以顫抖的手點了根菸,感覺才稍平靜些。她走向河邊,停在一叢被熱風吹彎了腰的長草和香蒲前。
在坡頂上,她聽見汽車引擎發動的聲音。傑西還沒走,是他嗎?莉狄亞緊張地往那裡看去。但她看見那輛車並沒有移動,她猜,他可能只是讓冷氣運轉而已。當她轉頭看回水面時,注意到蓑衣草、香蒲和野稻仍彎著腰,搖晃,沙沙作響。
好像有人在那裡,逐漸接近黃色封鎖帶,壓低身子伏在地上。
不,不,這是不可能的。這只是風,她告訴自己。接著,她恭敬地把花放在一株長滿節瘤黑柳樹的彎枝上,就離那個奇形怪狀、四周濺散暗黑如河水顏色血跡的屍體輪廓不遠。她又開始祈禱了。
在刑案現場的對岸,隔著帕克諾基河,艾德.謝佛警官正靠在一棵橡樹旁,完全不理會晨起的蚊子在他露出短袖制服外的雙臂附近拍翅飛舞。他弓著身子蹲在地上,在林間搜尋任何和那小子有關的線索。
他已經累得頭暈眼花,得扶著樹枝才能站穩身子。和郡警局大多數同仁一樣,他已快二十四小時沒閤過眼,全力投入尋找瑪麗蓓絲.麥克內爾和那個綁匪的下落。但現在,警員一個個回家洗澡、吃飯和小睡,只有艾德仍繼續搜索。他雖然是警局裡最老,也是塊頭最大的警官(五十一歲,身上的贅肉重達一百二十公斤),但疲勞、飢餓和僵硬的關節,也阻止不了他繼續尋找那個女孩的決心。
他再度蹲下查看地面。
接著,他按下無線電通話鈕。「傑西,是我。你還在嗎?」
「請說。」
他低聲說:「我找到幾個腳印,是新的。大概一個小時前留下的。」
「是他嗎?你認為?」
「還會有誰?在這種時間,在帕高這種偏僻的地方?」
「看來,你是對的。」傑西.康恩說:「我本來不相信,但這次你也許說對了。」
艾德認為,那小子一定會再回到這裡。他之所以這麼想,並不是基於什麼犯罪者會重返現場的老套說法,而是因為黑水碼頭一直是那小子躲藏的地方。這些年來,不管那小子惹下什麼麻煩,總是會回來這個地方。
艾德環顧四方,只見周遭樹木枝葉凌亂雜生,恐懼的感覺頓時驅散了疲勞和不舒服。天啊,他心想,這小子就在附近。他拿起無線電說:「由足跡研判他好像往你那裡去了,不過我不能完全肯定,因為他大多踩在葉子上行走。你要小心點,我去查查看他從哪裡走來。」
艾德站起來,膝蓋關節發出咯嘎聲響。接著,他以胖子所能做到的最大極限,儘可能安靜前進,循著那小子的足跡來的方向走──深入林間,遠離河岸。
他跟著那小子的足跡走了約一百呎,就看見足跡通到一座破舊的獵人隱蔽小屋,這間灰色的屋子足以躲進三到四個獵人。槍洞是黑的,看來此屋已荒廢許久。沒事,他心想,沒事……他應該不在裡面。但還是……
艾德深吸一口氣,做了一件這一年半來從沒幹過的事:掏出手搶。他發汗的手掌緊握槍柄,開始慢慢前進,目光不停在隱蔽小屋和地上之間變換,一邊警戒前方,一邊選擇該踩在什麼地方才不會發出聲音。
這小子有槍嗎?他突然想到這點,頓時發覺自己就像一個暴露在毫無遮蔽物的沙灘衝向灘頭堡的士兵。他想像突然會有一把長槍由槍洞中伸出瞄準他,一槍將他射倒。一想到這裡,艾德立刻慌了。他壓低身子,全速衝過這最後十呎距離。他貼在小屋的木牆邊,屏住呼吸細聽屋裡的動靜。屋內沒有人聲,只有昆蟲飛舞的微弱嗡嗡聲。
沒事,他對自己說。看一眼,動作要快。
在勇氣消失前,艾德站起來,朝槍洞看進去。
沒人。
接著他瞄向地板,屋內地上的東西使他露出笑容。「傑西。」他興奮地拿起無線電呼叫。
「請說。」
「我在河北岸約一哩遠的一間隱蔽小屋,我想那小子曾在這裡過夜。這裡有一些空食物包裝袋和水瓶,以及一捆水管膠帶。你猜我還看到什麼?我看到一張地圖!」
「地圖?」
「沒錯。看來是這附近區域的地圖。也許地圖會標識他藏匿瑪麗蓓絲的地點。你覺得如何?」
然而,艾德.謝佛絕沒料到,當他的夥伴聽見這天大的好消息時,竟然會是這種反應:樹林間傳來一聲女人的尖叫,接著傑西.康恩的無線電便斷了。
莉狄亞踉蹌後退,高大的蓑衣草叢間竄出一個少年,衝過來抓住她,以拇指和食指掐緊她雙臂。她又高聲尖叫起來。
「天啊,不要殺我!」她哀求。
「閉嘴。」少年小聲斥罵。他四處張望,動作急促,眼神充滿憎恨。他的身材和卡羅來納州大多數小鎮裡的十六歲青少年一樣,長得又高又瘦,但力氣卻很大。他的皮膚上有好幾道紅腫刮痕,可能是在樹林裡奔跑時被毒橡樹劃傷的。他留著一頭邋遢的平頭,凌亂得像是自己動手剪的。
「我只是拿花來這裡……就這樣!我沒有……」
「噓……」他低聲說。
然而,他又長又髒的指甲卻深深箝進她的皮膚裡,莉狄亞痛得再次尖叫起來,他立刻憤怒地伸手摀住她的嘴。莉狄亞感到他的身體緊貼著她,聞到他身上的酸味,一種久沒盥洗的臭氣。
她拚命掙扎把頭別開。「你弄傷我了!」她哭喊說。
「閉嘴就對了!」他的話簡短得像積雪樹枝的反彈,幾滴口水噴上她的臉。他粗暴地搖動莉狄亞,彷彿她是一隻不服從命令的狗。在拉扯中他掉了一隻運動鞋,但他完全不理會,又伸手摀向她的嘴,直到她停止反抗為止。
傑西站在坡頂上,朝下面喊道:「莉狄亞?妳在哪裡?」
「噓……」少年再次警告。他雙目圓睜,眼神滿是瘋狂。「妳再叫就會傷得更重,明白嗎?妳明白嗎?」他手伸進口袋,亮出一把小刀。
她點點頭。
他推她朝河邊走。
噢,不要去那裡,求求你,不要,她向自己的守護天使祈求:別讓他帶我到那邊去。
北帕高……
莉狄亞回頭望去,看見傑西站在離這裡約一百公尺遠的公路旁,一手擺在眉間遮住低矮的陽光,一邊往下面張望。「莉狄亞?」他喊道。
少年推得更急促了。「老天,快走!」
「喂!」傑西叫道,他終於看見他們了,立即拔腿衝下斜坡。
但他們已經來到河邊,少年在蘆葦水草間藏了一艘小船。他把莉狄亞推上船,然後把船推離岸邊,用力划出。船一觸及對岸,他便把莉狄亞拉下船,拖著她鑽入樹林中。
「你要帶我去哪兒?」她小聲問。
「去看瑪麗蓓絲。妳要去那裡陪她。」
「為什麼?」莉狄亞低聲問,開始抽噎起來。「為什麼是我?」
但少年沒再多說什麼,只是無意識地把指甲碰在一起彈出喀嗒聲響,然後拉著她繼續前進。
「艾德!」無線電傳出傑西緊急呼叫的聲音。「情況緊急!他抓了莉狄亞,我追不上他。」
「他什麼?」艾德喘著氣,停下腳步。剛剛他一聽見尖叫聲,就往河邊跑去。
「莉狄亞.強納生,被他抓走了。」
「該死!」塊頭龐大的艾德罵道。能讓他咒罵的事情就像讓他拔槍的事件一樣少。「他幹嘛這麼做?」
「他瘋了。」傑西說:「只有這個理由。他已經過河了,可能往你那邊跑。」
「知道了。」艾德思考了一下。「他也許會回去拿獵人小屋裡的東西,我打算躲在裡面,等他一進來就逮住他。他有槍嗎?」
「我沒看清楚。」
艾德嘆口氣。「好吧,那麼……你盡快趕來這邊,同時呼叫吉姆。」
「已經呼叫了。」
艾德放開無線電的紅色通話鈕,隔著雜樹叢往河邊的方向看去,卻沒見到那個小子和他的新人質的蹤影。艾德氣喘吁吁地跑回小屋,找到入口的木門,一腳踢開。木門向內旋開發出砰一聲,艾德跟著大步踏入屋內,飛快蹲在一個槍洞前。
他深陷在驚恐和亢奮的情緒中,心思完全集中,只等待那小子進來這裡。因此,他一開始沒注意那兩、三個在他面前飛舞的黃黑色小點,也沒理會頸部傳來一陣搔癢,正沿著脊椎滑下。
但緊接著,這陣搔癢突然爆發成為劇痛,並從肩膀、手臂一路蔓延向下。「我的天啊!」他叫道,張大嘴巴跳了起來,驚見數十隻大黃蜂,身上全披著斑斕的黃色外衣,正群集停在他皮膚上。他慌忙揮開牠們,但這動作卻更激怒這些昆蟲,牠們叮向他的手腕、手掌和手指。他尖叫一聲。他從未體驗過這樣的劇痛,比他以前斷了腿還痛,比他以前不小心被珍放在爐上加熱的平底鍋燙到時還痛。
此時,小屋裡逐漸變得昏暗不明。一大群黃蜂如湧雲般,從屋角的一個灰色大蜂窩傾巢飛出──他剛才把門踢開的時候,飛旋而入的木門撞扁了這個蜂巢,才招來數以百計的小生物群起攻擊。這些黃蜂咻咻飛進他頭髮,停在他手臂上、耳朵上,爬進他的襯衫,從褲管鑽上大腿。牠們彷彿知道隔著衣服叮刺沒用,全往他皮膚上螫。他衝向大門,一邊扯掉襯衫,頓時駭然看見自己的大肚皮和胸膛上,爬滿了身上有鮮亮新月形圖案的昆蟲。他不敢再揮開牠們,只沒頭沒腦地往樹林跑。
「傑西!傑西!傑西!」他哀叫著,但立即發現自己的聲音只像一陣呢喃;刺入脖子的毒針已封住他的喉嚨。
快跑!他對自己說。跑到河邊去。
他這麼做了。以他生平前所未有的速度,大步奔過樹林,雙腿激烈地擺動。快點……繼續跑,他命令自己,不要停。要跑得比這群小王八還快。想想你的老婆,想想你的雙胞胎孩子。快、快、快……黃蜂的數量少多了,雖然他還能看到三、四十個黑點仍黏在皮膚上,牠們令人厭惡的後腿正向前彎,想再度螫他。
再三分鐘我就跑到河邊了,我要跳進水裡,淹死牠們。我不會有事……快跑!逃離這陣疼痛……疼痛……這麼小的東西怎麼會引起如此劇烈的痛?哎呀,真痛……
他跑得像匹賽馬,跑得像隻鹿,飛也似穿過灌木叢。在他淚水盈眶的眼中,這些灌木叢只是一團模糊的影子。
他已經……
等等,等等。這是怎麼了?艾德.謝佛低頭一看,才發現他根本沒在跑。他連站都不行了。他發現自己就倒在小屋外不到三十呎的地方,雙腿並沒有全速奔跑,而是無法控制地痙攣顫抖。
他的手伸向無線電對講機,雖然拇指已被毒液侵入腫得兩倍大,他仍努力想按下通話鈕,但那陣發自腳部的痙攣已蔓延向軀幹、頸部和手臂。無線電掉落在地,他聽見對講機傳出傑西的聲音。通話聲停止的時候,他只聽見黃蜂的嗡嗡聲,漸漸細微,而後終於完全寂靜無聲。
1
她來到這裡,把鮮花安放在那男孩遇害和那女孩被綁架的地點。
她來到這裡,是因為她是個胖女生,滿臉雀斑,沒有什麼朋友。
她來,是因為有人希望她來。
她來,是因為她自己想要。
二十六歲的莉狄亞.強納生流著汗,笨拙地沿著一一二號公路路肩的泥地走去。她的本田雅哥汽車就停在路邊,自己一個人下了車,小心翼翼地走下斜坡,走到黑水運河和帕克諾基河匯流處的泥濘河岸。
她來到這裡,是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該做的事。
雖然害怕,但她還是來了。
天剛亮不久,但今年北卡羅來納的八月天特別熱,當莉狄亞走到河岸邊柳樹、藍果樹和闊葉...
推薦序
傑佛瑞.迪佛與現代推理小說
文/推理作家 既晴
Ⅰ
二十世紀初期,當身材頎長、鷹鉤鼻、穿風衣、叼菸斗、拉著小提琴的英國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正死裡逃生、重出江湖,在《巴斯克維爾的獵犬》裡領盡風騷,享受全球讀者崇敬仰慕及如雷掌聲之際,美國作家奧斯汀.傅利曼(R. Austin Freeman)也創造了最早的刑事鑑識專家宋戴克博士(Dr. John Evelyn Thorndyke),開啟科學辦案新頁。這兩個人在大西洋的兩岸到處找指紋、查腳印,破解各種離奇懸案,彷彿天下神探絕技盡在於此,也令「短篇推理全盛時期」更為絢爛奪目。
不料,如此態勢後為G. K.卻斯特頓筆下的布朗神父(Father Brown)打破。布朗神父矮小肥胖、其貌不揚,卻對人類罪惡心懷獨門洞穿能力,有如神諭。他所標榜的「心證推理」,意圖將推理小說的發展走向,指向犯罪心理學一途,以求演繹出神秘兇手的行為模式。結果,此一改變竟然全面扭轉整個局面,推理作家紛紛不再願意到處找指紋、查腳印了,大家都決定要往犯罪心理學發展!
是以,推理文學的「黃金時期」於焉來臨。赫丘里.白羅出現了;彼特.溫西爵爺出現了;菲洛.凡斯出現了……這些只動腦不動手的貴族神探,把動手的工作全部交給腦筋顯然動彈不得的笨警察去辦。「心證」為主「物證」為屬,黃金時期興盛了二、三十年,最後才因為兩次世界大戰打完,人類再也不相信自己是理性的動物才結束。
對身為推理迷的我來說,黃金時期儘管令人嚮往,有時候也不免悵然:勞碌奔波、滿頭大汗到處找指紋、查腳印的「物證推理」早期傳統一直遭到打壓,在這二、三十年間,從不曾像心證推理般出現過精湛透徹的發揮。
不過,「心證推理」卻也由於這段黃金時期的索極耗盡,導致出現了在資深推理迷間流傳的一句老話:「詭計已經用完了。」
在現實世界中,找指紋、查腳印的鑑識科技,並未因為「詭計已經用完了」而停滯不前,反而日新月異地令兇惡殘酷的兇手更早伏法。最後,連推理作家也不得不改變方向,紛紛向現實世界取材,逐漸發展出現代推理小說。
現代推理小說,有傳承古典解謎傳統的P. D.詹姆士(P. D. James)和柯林.德克斯特(Colin Dexter);有致力建構警察程序的愛德.麥可班恩(Ed McBain)與雷金納.希爾(Reginald Hill);有搜羅歷史素材的高羅佩(Robert H. van Gulik)及P. C.多賀提(P. C. Doherty),種類形式繁多令人眼花撩亂。
其中,在二十世紀結束時,我終於讀到傑佛瑞.迪佛。我所期待的「物證推理復興」,終於出現!
Ⅱ
一九五○年生於芝加哥的傑佛瑞.迪佛,自小展現了過人的寫作才華,十一歲那年就寫出第一本書。除了小說之外,迪佛也寫詩、作曲。拿到密蘇里大學的傳播學士後,即開始在雜誌上撰寫專欄,也擔任《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的通訊記者。未久,迪佛決定進入福漢法律學校(Fordham Law School)進修法律學位,畢業後服務商界,專攻企業法。但在漫長的上班通勤時間,他有了再度提筆創作的念頭,於是,一九八八年以《Manhattan is My Beat》為起點嶄露頭角,兩年後成為專職作家。
迪佛創作初期有Rune和John Pellam兩個系列偵探,寫作生涯雖然還算順利,卻一直未能聲名大噪。一九九七年,迪佛發表了因公受傷退職的刑事鑑識專家林肯.萊姆首部作品《人骨拼圖》,一推出竟引起熱烈轟動,就連作者本人都自承沒想到會這麼受歡迎。
《人骨拼圖》並且獲得尼羅.伍爾夫推理小說獎,使迪佛信心大增,繼續讓筆下的林肯.萊姆偕其搭檔兼愛人艾米莉亞.莎克斯大展身手,屢破曲折複雜、離奇意外的血腥刑案。
由《人骨拼圖》及續作《棺材舞者》不難看出,萊姆系列的成功確實其來有自。
我認為,這來自於推理小說中三個傳統元素的專注強調。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迪佛對「刑事鑑識學」的專注強調。儘管先前已經有派翠西亞.康薇爾(Patricia Cornwell)的女法醫凱.史卡佩塔(Dr. Kay Scarpetta)系列廣受歡迎,但迪佛對於刑事鑑識的重視程度猶然更勝一籌。萊姆從來不相信人證、情況證據、心理證據,他這種唯「微物證據」是問的鮮明姿態,已經到了一種虔誠偏執的境界。而這樣的硬派性格,總令我在閱讀過程中,每每想起黃金時期前以「手提化學實驗箱」的形象,征服推理迷的宋戴克博士。
黃金時期的所慣用的犯罪心理學、行為模式破案手法,已由於現代罪犯裡出現了愈來愈多天才、邪惡、無視社會規範的精神病患或職業殺手,而日漸不敷使用。因為這些罪犯,總能愚弄那些自詡瞭解人類深層心理的傳統神探。
所以,萊姆成為現代推理所需要的新型神探。唯有專注於微物證據,才能閃躲兇手精密布置的心理煙霧彈,以堅實確鑿的物證使之俯首認罪。
其次,是迪佛對「限時破案」的專注強調。儘管《人骨拼圖》、《棺材舞者》及本書《空椅》的篇幅均相當壯大,但綜觀各作的故事情節,自始至終都僅止於短短的兩、三天以內。集骨者、棺材舞者和昆蟲小子,無一不對目標進行連綿、密集的猛烈攻勢,而萊姆往往在微物線索模糊、局勢尚未明朗的情況下,每幾個小時就必須作出一次關乎生死的抉擇,每幾個小時就必須面對一次謎團內幕的逆轉,再配合爾虞我詐、「獵人/獵物」的正邪對決模式,無疑形成了緊迫刺激的高張戲劇效果。
具備了複雜多變的詭譎布局、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冷酷無情的感官衝擊、老謀深算的鬥智過程,難怪,迪佛會被譽為「裝設了定時炸彈的驚悚作家」。
最後,是迪佛對「公平遊戲」的專注強調。在現代無動機、無差別的連續殺人魔刑案裡,黃金時期解謎推理所標榜的──作者與讀者立於同一起跑點,「兇手在我們之中」的理想場景已不復見。兇手身分不重要、犯罪動機無所謂,已成為現代推理的最大弱點。
迪佛沒有絲毫迴避,在現代推理的框架下,他努力作出最大的突圍。每發現一處犯罪現場,萊姆必定會請男看護湯瑪斯搬出黑板來,把警方找到的線索鉅細靡遺地列出,並翔實檢視證據間的各種關聯,試圖引導讀者一同參與辦案、一同破解謎團。
三項專注強調,使萊姆系列不僅精采絕倫,還充滿了啟發性,將福爾摩斯與宋戴克博士傳統的物證辦案原理,賦予了新世紀的華麗。
Ⅲ
若問二○○三年閱讀推理小說的最大驚喜,我一定會說是林肯.萊姆系列的頭兩部作品,而此系列的第三作《空椅》,則讓我見識到迪佛在系列模式中不斷求新求變的精湛技巧。
這一回,萊姆離開了一草一木皆耳熟能詳的紐約市,來到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附設醫學中心治療全身癱瘓,並在動手術前臨危授命,前往鄰近帕克諾基郡的田納斯康納鎮偵辦一起涉嫌擄人、姦殺的少年刑案。野性草莽的南方文化、輕率失準的辦案程序……都使原本就脾氣暴躁的萊姆怒火中燒,但萊姆再度願意以破案擒兇來拯救自己脆弱的靈魂,則讓我讀到「神探永遠渴望解謎」的絃外之音。
以往萊姆在紐約市辦案時,由於熟稔各地區泥土、礦物、水質等特性,儘管兇手神出鬼沒,萊姆總是保住一份地利優勢。但這次不僅手術實驗的危險性令萊姆心浮氣躁,對當地博物學幾乎一無所知,也讓兇嫌的追蹤過程舉步維艱。
同時,在迪佛力求精確的筆觸下,與紐約大異其趣的原始密林如赴當地,增添了臨場的真實感,也讓現地知識不足的萊姆更是捉襟見肘,而人質救援行動依然刻不容緩。在熟悉中持續創造新意,迪佛對類型小說作了很好的詮釋。
《空椅》發表隔年,得到W. H.史密斯傑出讀物獎,在迪佛四次入圍美國愛倫坡獎、三次榮獲艾勒里.昆恩讀者年度短篇傑作獎的輝煌紀錄中,再添一筆。
傑佛瑞.迪佛與現代推理小說
文/推理作家 既晴
Ⅰ
二十世紀初期,當身材頎長、鷹鉤鼻、穿風衣、叼菸斗、拉著小提琴的英國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正死裡逃生、重出江湖,在《巴斯克維爾的獵犬》裡領盡風騷,享受全球讀者崇敬仰慕及如雷掌聲之際,美國作家奧斯汀.傅利曼(R. Austin Freeman)也創造了最早的刑事鑑識專家宋戴克博士(Dr. John Evelyn Thorndyke),開啟科學辦案新頁。這兩個人在大西洋的兩岸到處找指紋、查腳印,破解各種離奇懸案,彷彿天下神探絕技盡在於此,也令「短篇推理全盛時期」更為絢爛奪目。
不料,如此態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