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9 項符合

我知道誰殺了他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8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這本書的書名實在沒什麼新意,就...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12/19
這本書的書名實在沒什麼新意,就連兇手是誰都一樣。我看不到一半就猜到了,但這本書精彩的地方不在於兇手,而是後面編織的少女情誼-友情與愛情。雖然我以多年看小說的經驗猜到了兇手,但對背後的原因完全猜錯,甚至這本書要到最後一章才讓你知道背後所有錯綜複雜的情感。非常精彩哦!我認為這本書裡面...
我知道誰殺了他 我知道誰殺了他

作者:塔娜.法蘭琪 / 譯者:穆卓芸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12-28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我知道誰殺了他

內容簡介

暌違兩年半!《神秘森林》愛爾蘭懸疑女王強勢回歸!
 
  ●《時代》雜誌年度十大好書第一名!
  ●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英國《週日郵報》每週推理小說選書!
  ●入圍2014年「愛爾蘭圖書獎」最佳犯罪小說!
  ●故事大師史蒂芬.金讚嘆不已:「這本書棒透了!驚心動魄,精采刺激,文筆斐然成章!」
  ●《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一讀上癮:「讓人徹底著迷!」
  ●橫掃紐約時報、出版家週刊、Amazon、邦諾書店、沃爾瑪、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洛杉磯時報、週日泰晤士報、獨立書商協會等英美10大排行榜!
  ●作品銷量突破600萬冊,被翻譯為32國語言,盤踞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75週、德國暢銷排行榜67週!
  ●《神秘森林》、《神秘化身》即將由派拉蒙電影公司拍成電影!
  ●英國Euston Films和Veritas Entertainment攜手合作,計畫將《神秘森林》、《神秘化身》、《神秘回聲》改編成電視劇!

  是的,天底下沒有不說謊的女孩……
 
  女學生們往來穿梭在這所貴族女校中,青春正盛,一切都看似美好,只除了一件事:一年前,有個英俊迷人的鄰校男學生,在這裡被冷血地謀殺了!

  他死時身上除了一枚保險套,什麼也沒有。他來見誰?誰殺了他?一年過去了,謎底卻依舊石沉大海。直到有一天,在學校名為「神秘之地」的匿名布告欄上突然出現一張用剪字拼貼而成的紙條:我知道誰殺了他。

  一心力求表現的男警探史蒂芬和以難搞出名的重案組女警探康威合作,將他們的前途賭在這個張貼紙條的神秘女孩手上所握有的真相,然而少女們卻遠比他們所想的更難對付。

  八位可能張貼紙條的少女,分屬兩個彼此憎恨的小團體,一邊跋扈囂張,一邊特立獨行。兩邊皆認為是對方貼了這張紙條,甚至暗示對方可能就是兇手。每個人都有自己亟欲守護的事物,而為了它,少女們將會不惜一切代價……
 
  這是一個關於最純真情感的故事,只有在那樣的青春歲月,我們才能夠擁有如此純粹的信任與愛,那是在進入成人世界後就再也找不回來的東西。但就如同書中少女們彼此隱瞞的秘密,這種純真注定會破碎,這是長大成人的憂傷,也是生命中不得不面對的暗影。而也許只有真實的死亡,才能夠宣洩失去它的哀痛與憤怒。

  【書封設計說明】
  書名少了一個字?不見的那個字不是漏印了,
  而是採用感溫變色油墨印刷,
  請把你的手搓熱後放上去,就可以讓失蹤的字浮現出來喔!

來自全球各地一致最高讚譽

  塔娜.法蘭琪創造懸疑的能力,現今犯罪小說界無人能出其右!本書又是一部步步懸疑、引人入勝的精采之作,保證讓讀者手不釋卷,只想快點發現真相。──《被偷走的女兒》作者/蘇菲.漢娜
 
  這是一本關於忠誠、青春友誼與初戀的驚悚小說,殘酷中見溫柔,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不安的靈魂》作者/凱特.摩斯
 
  塔娜.法蘭琪是極有天分的作家……我多年來一直渴望能讀到一本像這樣的小說!──評論家暨作家/史黛芬妮.密瑞特
 
  塔娜.法蘭琪從不讓人失望!──《對決》作者/伊恩.藍欽
 
  《控制》的書迷絕對會沉迷在這本引人入勝的驚悚小說之中!──《時人》雜誌
 
  《我知道誰殺了他》是法蘭琪迄今最棒的一本小說,無庸置疑。她就是那麼傑出!──紐約每日新聞
 
  法蘭琪真是個傑出的作家,她是捕捉情緒的詩人、情節的建築大師……《我知道誰殺了他》是又一本詭異駭人的成功之作!──華盛頓郵報
 
  法蘭琪書中對人性複雜程度的描寫,鮮有小說家能夠做到,更不用提是遠超出大部分推理小說作者的能力所及了!如果說魔鬼的確藏在細節裡,法蘭琪肯定是魔鬼之王!──洛杉磯書評
 
  《我知道誰殺了他》真是太精采了!……法蘭琪抒情的文字,以及她對青少女激烈情緒的捕捉描繪,令人如此著迷!──蘇格蘭《論壇報》
 
  《我知道誰殺了他》讓青少年的生活以及死亡扣住讀者的心弦,法蘭琪以這本極具野心的小說,宣告了她類型小說大師的地位!──「Crime Fiction Lover」網站
 
  法蘭琪的文字完美精準,不可思議地傳神捕捉了青少年的世界,因此造就這本令人欲罷不能的稀有佳作!──週日快報
 
  法蘭琪是當今犯罪小說家中,最令人驚喜不斷的……《我知道誰殺了他》可能是她截至目前為止野心最大的作品!──每日郵報
 
  兩名警探試圖探索青少女們隱瞞的秘密,一抹超自然的氣息讓懸疑大師的最新作品更加精采……這位都柏林小說家結合文學表現以及複雜精準情節的能力,鮮有人能與之匹敵!──寇克斯評論
 
  法蘭琪的情節設計非常創新,文筆優美,不過她更感興趣的還是角色的塑造。在本書中,她冷酷但傑出地刻劃出了青少年在即將跨入成人世界之前的迷惘,及他們令人困惑的情緒。──西雅圖時報
 
  法蘭琪無疑是當今最傑出的推理小說作家之一……《我知道誰殺了他》令人目眩神迷、無法自拔……千萬不可錯過!──美聯社
 
  法蘭琪的小說是必讀的!除此之外我真的沒有什麼好說。她撰寫的驚悚小說有別於傳統作品,會讓你覺得你真的和她以及故事中的角色一起在調查真相。──「Books with Cass」書店
 
  如同法蘭琪的其他作品,解決犯罪事件並非故事當中最精采或最吸引人的部分,讓我們欲罷不能地翻頁的,是那些受過傷卻依然努力活著的角色。──西雅圖「Island Books」書店
 
  我一開始讀《我知道誰殺了他》,就知道這會是一本與眾不同的小說,我很確定它會是年度最佳選書!──「I Read Novels」網站
 
  一本力道十足、引人入勝、令人一讀上癮的小說,充滿了謊言、秘密,還有一樁已經懸宕一年的謀殺案……讓讀者迫不急待想要更多。──「We Love This Book」書評網站
 
  在最近一次行走於黑暗之地的旅程中,法蘭琪潛入血淋淋、令人戰慄的青少年世界中,顯示她的敘述功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Shelf Awareness」網站
 
  《我知道誰殺了他》集合了謀殺疑雲、心理驚悚、對成長的審視,它的情節緊湊,讓人欲罷不能,這本書絕對會讓法蘭琪大放異彩,成為眾人談論的焦點。──「Girl Reporter」網站
 
  就像《神秘海灣》,《我知道誰殺了他》不是一本看過一次就可以丟掉的犯罪驚悚小說。它有很多殊勝之處,例如語言和角色,我很確定在很久以後,即使我忘光了情節中所有有關犯罪的元素,這些東西還會在我記憶中縈繞徘徊。──「Learn This Phrase」網站
 
  說到撰寫充滿情緒、喚起情感、由角色主導的犯罪小說,塔娜.法蘭琪是箇中翹楚,光是用「出色」二字不足以形容,她的成就是無法言傳的!──「Liz Loves Books」網站
 
  只有法蘭琪能夠寫出這麼冗長、充滿敘述、但卻能夠讓我完全沉醉其中的書!她的描述是如此迷人有趣,讓我還想要更多。這本新作一如往常,美好到令人上癮!──「The Book Geek」網站
 
  《我知道誰殺了他》的角色出眾,一流的文筆及懸疑性,讓我的心狂跳不已!這本書真是太令人興奮了,千萬不要錯過!──「Elou Carroll」部落格
 
  《我知道誰殺了他》以巧妙打造的懸疑一點一滴醞釀而成,法蘭琪的文筆處處閃現美麗的光芒。但她最厲害的還是角色的塑造,觀察入微,層層織就複雜難解又出人意料的人物。──坦帕灣時報
 
  法蘭琪筆下的對話妙語如珠,同時她捕捉青少年說話方式的傳神程度有青少年小說專家的水準,維持懸疑的手法毫無瑕疵……《我知道誰殺了他》的精采程度絲毫不輸給唐娜.塔特的《校園祕史》!──週日泰晤士報
 
  推理小說迷會發現,法蘭琪又一次寫出了一本經典、吸引人的犯罪小說,讓人揣測真相直到最後一刻。──「Book Reporter」網站
 
  經典、挑動讀者神經、令人迷醉,堪稱最棒的犯罪小說!──「Book Addiction」網站
 
  《我知道誰殺了他》裡出現了許多法蘭琪的經典標記:對背景的描寫讓讀者身歷其境,簡直想要伸手碰觸,對角色的情緒和動機探索極為深入,我讀過的作家中無人能與之匹敵!──「Literate Housewife」網站
 
  《我知道誰殺了他》是天才作家法蘭琪的又一本佳作!如果你喜歡聚焦在心理層次的偵探故事,法蘭琪的每本著作你都不能錯過!──「Fresh Fiction」網站
 
  不容錯過的難解謎團……精雕細琢,極端引人入勝,必讀!──《Heat》雜誌
 
  這本年度好書將讓你上癮,請做好心理準備!──《Fabulous》雜誌
 
  文筆極佳,完美結合了錯綜複雜的情節與心理層次的深度,讀者的耐心將得到極為豐美的回報。──衛報
 
  喜歡《控制》的人一定會為這本小說沉迷!──《Elle》雜誌五大最佳沙灘讀物
 
  《我知道誰殺了他》並非令人心臟狂跳的驚悚小說,而是慢火細燉,情節鋪陳巧妙,文字十分優美。──愛爾蘭獨立報
 
  塔娜.法蘭琪跳脫了一般公式,以她優美的文筆,織就出縝密、聰明、令人讚嘆的巧妙謎團。──今日美國報
 
  讓人再次陷入和《控制》一樣精采的騷動!──《Grazia》雜誌
 
  自始至終引人入勝,《我知道誰殺了他》會讓你忍不住熬夜!──「Bustle」網站
 
  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擁有十分豐富的層次,每個層次都充滿了人際關係的心理探索。──「Crime Always Pays」部落格/德克蘭.柏克
 
  塔娜.法蘭琪又寫出了一本令人欲罷不能的小說,千萬別錯過!──堪薩斯星報
 
  本書栩栩如生地描繪出警方訊問的場景以及青少年的陰謀詭計,對話尖銳,細節觀察入微。──華爾街日報
 
  在這本最新著作中,塔娜.法蘭琪大致延續了暢銷小說的所有必備元素,伴隨著些許變化。──愛爾蘭時報
 
  法蘭琪不動聲色地以青少年的秘密織就一張網,中間卻是非常成人的犯罪。──出版家週刊
 
  本書有「李奧波德與勒伯案」和唐娜.塔特《校園祕史》的影子,但所使用的語言和字裡行間的風景無庸置疑地是法蘭琪的招牌風格,一如她挖掘過往秘密使當下真相大白的獨特方式。──《O》雜誌
 
  兩名警探之間有令人愉快的刺激互動,兩人都亟欲證明自己,和老師跟學生交談訊問的場景就犯罪小說而言非常有新意,有如影集《頭號嫌犯》遇上電影《希德姊妹幫》。──「The Debrief」新聞網站
 
  不僅僅是一齣謀殺疑雲,更是一趟扣人心弦的心靈之旅!──德國「Der Westen」網站
 
  複雜的角色和逼真的臨場感是法蘭琪作品的成功核心要素。──Booklist書評
 
  法蘭琪的寫作十分美麗!──波士頓環球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塔娜法蘭琪 Tana French

  愛爾蘭犯罪小說女王。從小由於父親工作的關係,住過愛爾蘭、義大利、美國、馬拉威等地,直至一九九○年才定居都柏林。因為經常搬家,接觸不同文化,使得她的觀察力也遠比一般人敏銳。

  她在都柏林的三一學院接受專業演員訓練,並曾參與戲劇、電影、配音等工作,而這些經歷也幫助她能夠成功模擬角色的各種樣態。《神秘森林》是她的第一本小說,她以優雅的敘事手法,配合人物心理的精準掌握,贏得全球各地書評的一致讚譽,不僅連奪「愛倫坡獎」、「安東尼獎」、「麥可維提獎」、「巴瑞獎」等四項「年度最佳處女作」大獎,更橫掃紐約時報、出版家週刊等全美九大暢銷排行榜,並入選亞馬遜書店「年度編輯選書」。而續作《神秘化身》、《神秘回聲》、《神秘海灣》也同樣本本均叫好叫座,如今法蘭琪已經名列美國、英國、德國十大暢銷作家,作品在全球銷售超過六百萬冊,被翻譯成三十二國語言,其中《神秘森林》、《神秘化身》更即將由派拉蒙電影公司拍成電影,英國Euston Films和Veritas Entertainment則計畫將《神秘森林》、《神秘化身》、《神秘回聲》改編成電視劇!

  法蘭琪的作品向來以複雜的角色刻劃和逼真的臨場感著稱,其構築豐富細膩心理層次的能力,經常與《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並稱,《華盛頓郵報》更譽為「目前存活在世的犯罪小說家中最優秀的一位」!
 
譯者簡介

穆卓芸

  文字手工業者,譯有《神秘森林》系列。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332015
  • 叢書系列: CHOICE系列
  • 規格:平裝 / 57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實在沒什麼新意,就...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12/19
這本書的書名實在沒什麼新意,就連兇手是誰都一樣。我看不到一半就猜到了,但這本書精彩的地方不在於兇手,而是後面編織的少女情誼-友情與愛情。雖然我以多年看小說的經驗猜到了兇手,但對背後的原因完全猜錯,甚至這本書要到最後一章才讓你知道背後所有錯綜複雜的情感。非常精彩哦!我認為這本書裡面最棒的部分是描寫青少女的心理狀態-渴望歸屬、至死不渝的友情、融化世界的愛情、承諾、隱瞞、愛。讓我想到我的叛逆時期。太棒了!
 與其說是犯罪小說、推理小說,倒...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8/01/26
與其說是犯罪小說、推理小說,倒不如說是描寫姊妹情的青春小說,而性別差異,難以引起我的共鳴。另外,故事的一些支線發展,用了超自然情節,也讓我覺得不太能接受。最後,故事剩1/5時,就大致知道梗概,一直期待有個逆轉,當然,也事與願違了。
 我知道誰殺了他是讓人翻開了就停...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7/09/29
我知道誰殺了他是讓人翻開了就停不下來的一本書。書本內容以“命案後一年”及“命案前八個月”二個時間軸交錯進行的方式書寫。作者的文字刻劃出年輕的活力,也道出關於友情、親情與愛情的各種層面。二位刑警在辦案過程中不斷進進退退以各種方法想要揭發真相,究竟誰是好人、誰是兇手,不到最後一刻,真相永遠不會顯明出來。
 《我知道誰殺了他》故事採雙線並...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4/25
《我知道誰殺了他》故事採雙線並行的敍事模式,以命案前及命案後的現今,二個時間軸交錯的方式進行,裡頭描述的都是極平常的生活情景,一部分是警察辦案的過程,如同推理劇般抽絲剝繭,亟欲爭取表現好脫離懸案組的史蒂芬‧莫蘭,和個性剛毅、鐵血手腕的重案組女警探-安東妮特‧康威聯手,二位刑警雖是第一次合作,但倆人一男一女、一剛一柔搭配得天衣無縫,在辦案過程中軟硬兼施,以退為進,想盡各種方法要從八名女嫌疑學生口中得到線索,揭發真相,究竟哪一邊是好人?誰是凶手,不到最後一刻,讀者永遠不會知道真相。
故事背景發生在上流的貴族私立女校,一年前發現了一具隔壁男校風雲學生陳屍於校園內。經過一年的偵查,警方陷入瓶頸、遲遲無法破案。一名校內少女-荷莉‧麥奇偷偷把釘在學校「秘密之地」的紙條交給史蒂芬,這是開放給學生抒發心情的匿名公佈欄。史蒂芬與康威這對搭檔發覺事情不單純,決定重啟調查,輪番盤問八名可能張貼紙條的女學生,他們曉得秘密就在其中,這八位少女分屬不同的二個小圈圈,(分別是荷莉、茱莉亞、貝卡、賽琳娜及敵對的裘安)雙方人馬都把嫌疑犯推到對方,她們一定知道什麼秘密,但卻不是省油的燈,想從她們口中套出話來,簡直比登天還難,究竟她們想隱瞞什麼,想守護什麼?
《我知道誰殺了他》以高中女學生為主角,算是青春友情小說吧!然而我,對高中時期的記憶是什麼?當時的我又在想些什麼?儘管書中描述的青少年時期,籠罩著寂寞與謀殺陰影的高中生活,雖然有點灰暗,已距離很遙遠,如此貼近真實現狀;同儕情誼、互看不順眼的小團體卻能打動讀者的心。年輕過往的美好畫面總是刻在心裡,難以忘懷。縱或故事情節鋪陳稍嫌冗長,但看至結局,並不會因為知道真相而有突兀感或違和感,反而是讓人感嘆這就是年輕人會做的事,是如此地單純而愚蠢。
平靜的校園似乎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可是卻有某些感覺確切地存在著,她們的友誼,平淡的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一樣。成長不就是如此令人苦澀的必經道路?她們有人從來沒有幻想過自己能跟其他人發展一段戀情,有人一直以來暗戀著對方的心情與表白是這樣自然,沒有刻意營造。有人在友情上的被排擠、背叛,此時身邊出現了支持她的好友,協助她重新接受他人的友誼、改變自己。她們黯淡的青春,因為有了友情的加持,而閃閃發亮,她們一起相愛、一同成長,她們甚至相信這份幸褔會持續到永遠。同儕友人感情的發展過程和變化,處處扣人心弦,儘管是校園青春小說的公式,所有青澀戀愛會出現的行為,卻充滿了吸引人的戲劇性。
年輕歲月最大的困擾應該是人際關係吧!尤其是高中時期的「小圈圈」,小團體次文化具有排他性,也兼具相互取暖的功能。誰都不喜歡小圈圈,卻又無形中自成一個組織,是臭味相投,各取所需,抑或排除異己,讓圈外與圈內的自己更加孤獨。坦白說,書中的高中少女執著、偏執的心機,排斥對方的霸凌,真是讓人窒息般難以忍受,為了友誼萬歲、為了成就自己想像的完美情誼,刻意包庇、隱藏事實真相,這些作法,若非書中主角般親身體驗,真是難以想像,抑或男孩子的世界比較單純?
作者刻劃出的年輕活力,也娓娓道出關於友情、親情與愛情的各種面向。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不也是如此,一連串的情感交會,家庭親人、朋友、愛情所交織,才讓生活變得多采多姿。讓讀者看著主角們省思自己、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也回過頭想想、回味過往的學生時光……,生活不就重複著這些……,為什麼生活裡總是給我們許多的抉擇,讓我們不知所措……。或許這就是繽紛的現實世界吧!
作者的文字功力了得,劇情佈局時空交錯而縝密精細,懸疑感和故事節奏都掌握得不錯,警方辦案過程曲折離奇、混入謊言的複雜證詞;筆下設計的人物,不論主角或配角都風格獨特、個性鮮明,處理得恰如其分。尤其是辦案的二位刑警與眾多高中女學生的情感交代,加上角色們努力壓抑卻不經意洩漏的情感,豐富而不會令人感到 瑣碎、煩躁,戲劇的張力都讓人印象深刻,讓人著迷。
愛爾蘭懸疑女王塔娜‧法蘭琪,善於描寫極其細微的小細節,藉由這些枝微末節來描寫高中女生的情誼,對於那種用言語難以表達的煩惱,將青少年的尷尬描寫得栩栩如生且充滿張力,在某些部分頗有同感,文字樸實但緊扣人心,充滿了矛盾與掙扎,讓人感同深受,卻又忍不住想貼近她們的心境。
《我知道誰殺了他》連同警探在內,每個角色都各懷鬼胎,若有似無的引導讀者走進錯誤判斷的死巷子,越是深入追查,竟然越是看不清楚真相的樣貌,直到最後揭曉答案,才恍然大悟。這個案子充滿了欺騙和謊言,作者實在很會說故事,看到故事裡的警探辦案,彼此間的唇槍舌劍,與嫌疑犯之間的勾心鬥角,更是扣人心弦。推薦這本值得一看的精彩小說!
 對成年人來說,也許很難理解、卻...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6/07/12
對成年人來說,也許很難理解、卻也是遺忘已久的事實是:青少年最在乎的是他的同儕,以及自己在其小圈圈中的地位,在意到也許能夠不顧一切,只是為了跟自己同一個小團體的那些夥伴。
 
警探莫蘭有天有個意外的訪客,荷莉。她說她昨晚在學校中被稱作「神秘之地」的佈告欄裡,看到一張「我知道誰殺了他」的留言,留言所指涉的對象,正是去年死在自己學校的男孩克里斯多夫。莫蘭為了能轉調到重案組,自願和人人敬而遠之的女警康威合作,以釐清男孩何以死在女校的謎底。
 
當莫藍跟康威追根究柢之下,發現有分屬兩個小團體的八個女孩,不僅各說各話,還隱約可知道她們隱瞞了跟案件有關的重大線索。到底,兩名警探最後能否釐清男孩死亡的前因後果?男孩的死是否跟販毒的校工有所關聯?而八個女孩之間的互動與明爭暗鬥,又將如何揭露出事情的真相?
 
本書分頭敘述事件的遠因及兩個警探的抽絲剝繭,其中很耐人尋味的,大概是校長對於學生的認知與學生的真實樣態了。校長認為開放佈告欄即可掌握學生的心思,然而從學生的告白中卻可發現,女孩心思的複雜與團體的聯結度,已超越師長與父母之間的想像。
 
對孩子來說,生命中最重要的他人不再是長輩,而是自己的同儕,於是荷莉極力爭取跟同儕一起住在宿舍的機會,這一切只是為了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緊密;而鄰近學校的男孩另一種促進彼此關係的作為,則是彼此吹噓著有過多少女伴。
 
於是為了符應他人的眼光,她們必須精心打扮穿著、共同對付非我族類的小圈圈、然後在必要時還得站出來,就只為了鞏固她們之間看似堅強的友誼。什麼該說、什麼不可做,非有言語,但心照不宣,只有自己這一團可以體會明白。
 
然而她們卻不明瞭的是,也許是因為朝夕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不但是個生命共同體,同時卻也抹滅了獨立人格的可能性。因而她們之間不容許秘密,不容許背叛、也不容許有任何一個人想要逃出這個圈子。剩下的只有盲目的信任。
 
這樣的組合,不但彼此供給能量,卻也是彼此消耗能量。
 
沒有分別、沒有秘密、沒有異見。只是也因此沒有了自我。
 
成年人不懂的是,何以青少年會如何地沉溺在自己的小團體?甚至得要不斷的奉承、套話、威脅或鼓勵,才能得到那麼一小點的反叛與證詞?何以一個看似粗糙的殺人案件,竟經過了一整年卻仍只停留在原地踏步?
 
青少年不懂的是,成年人明明也曾經經歷過青少年,何以無法體會、諒解或支持他們所持有的青澀、掙扎、苦痛及不自由?儘管幾十年後,再回頭看過去的這段時光,會讓人覺得呆蠢、怎會把友誼看得如此重要?怎能完全不顧一切地為朋友兩肋插刀?
 
書末有個有趣的對比:原來荷莉的媽媽也是同所中學畢業,也曾在學期間演過一齣荒唐劇。只是很多年以後已經長大的她,在參加完久久一次的同學會後,朋友又將各分東西,而當初極為在意的那些好姊妹,現在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一本難念的經,也各有各的生命中重要他人。
 
作者塔娜‧法蘭琪巧妙地的敘事手法,讓我們看到在這個友情遊戲下,每個女孩所懷抱的異樣心思意念,還有大人們為了自己利益,所使出的手段與作為。令人不禁也要莞爾的是,我們都以為女生比較從眾,然而男孩之間更怕自己與其他人與眾不同;而且大人不以為意的青少年人際聯結,卻更沒想到在成人之間,人際關係顯得更為複雜與重要!
 
心理學家認為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正在尋求自我認同,於是會多方地跟自己的同儕做比較與互動;而一個成年人內心所算計的,卻無非是如何有助於自己未來生涯發展、如何提升自己的地位等這些很現實的東西。
 
也因此,如果我們一再只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不同年齡層的青少年,很容易就忽略掉彼此之間的相似性: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在玩一場「友情遊戲」,只是對青少年來說,這是一種期待能更了解自己的想望,他們希望能從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對成年人來說,卻只剩下更多的角力與妥協。
 
那麼,當我們看見處在友情遊戲中的這群青少年,可以怎麼想呢?也許書中的這段文字可以是最好的註解:「要說我們這個時代正好掌握了所有真理,其實不大可能。這表示我們之所以無法解釋鬼魂之類的東西,很可能是因為我們還不了解,而不是鬼魂不存在。堅稱鬼魂不存在,其實是一種極度的傲慢。」
 
謙卑的學習與同理,一向是獲得支持與了解差異最好的鑰匙。而且也許若在一開始「成熟」的大人們可以多一些理解與支持,是否結局也會大不相同?
 在一所貴族女校校園內,鄰校長相...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07/04
在一所貴族女校校園內,鄰校長相俊美、家庭富裕的男學生在這裡被殺害,事件發生後因查無犯罪嫌疑人而案情陷入膠著。直到一年之後的某天,女校校園內名為「秘密之地」的匿名布告欄出現了張用剪貼方式拼貼出的紙條:「我知道誰殺了他」,整個事件再度沸騰。故事主角相當多,至少10名,莫蘭、康威兩個警探與女校中八名分屬彼此憎恨的兩個團體,這三個群體間對同一件事實有不同面向的猜測與隱匿,透過令人佩服的的性格描繪力道,將複雜交織的情節以30個小章節一幕幕揭開秘密之地的面紗。就故事內容而言,令人感嘆的是茱利亞、荷莉、賽琳娜和貝卡四人間單純堅定的友情,事件發生後將自己所知道的祕密各自藏在心中(儘管有人猜到了、有人猜錯了),並各自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彼此,有人用肉體換取同伴的純潔、有人藏匿證據散播謊言、有人則不惜讓自己置於人身險境....原來秘密之地存在於她們各自心中,儘管警探破案後並私下認定了祕密之地那張紙條的張貼人,但終究還是猜錯,更印證了作者為故事所下的名稱--祕密之地--神聖不可侵,除非女孩們自己願意。
 很難得有我看不完的書.. 人...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16/03/02
很難得有我看不完的書..
人物穿插敘述好混亂 
翻了10個章節就看不下去了..
第一次這麼後悔買書
很難閱讀又一直沒看到重點..
 如果本書的作者為J.K羅琳,我...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16/02/02
如果本書的作者為J.K羅琳,我想,應該會大賣。大賣給中學生、高中生等作為推理入門小說。而本書對我這個不惑男人而言,根本無法閱讀下去。
作者大量使用現今年輕人的對話來做為主軸,對白充滿了口語化。連同調查案件的警探都變得娘娘腔。大量的對話讓故事變得冗長,雖然為一天的故事,但實在看不下去。

推薦給中學生、高中生等作為推理入門小說。
贊助商廣告
 
博客來 - 今日66折
周遊日本.JR PASS最強攻略:8大區域×30種PASS×60條行程,從購票、使用到附加好康,新手也能輕鬆自由行(附實用QA)
作者:墨刻編輯部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4-02-04
66折: $ 277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純真博物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探究愛與執迷的經典作品)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3-12-05
66折: $ 363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當女孩成為貨幣:一位社會學家的全球超富階級社交圈臥底報告,揭開以性別、財富與階級不平等打造的派對勞動產業赤裸真相
作者:艾希莉.米爾斯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1-10-02
66折: $ 29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作者:小梶沙羅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我不做英雄:一個台灣人在烏克蘭的戰爭洗禮
作者:陳晞
出版社:燎原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13
$ 37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擁有超常技能的異世界流浪美食家 (首刷限定版) 15
作者:江口連(雅)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3
$ 26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3月的獅子(17)
作者:羽海野千花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4-06-07
$ 11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排球少年社團活動!! 4
作者:宮島京平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05-02
$ 93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何處安居?: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最後十二堂課
作者:布魯諾.拉圖;尼可拉.圖翁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4-05-30
$ 266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