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讀《誰是兇手?》(本文涉及部分情節設定,請自行斟酌閱讀)
這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底下的「推理小說」,至少至少,它絕對不是任何意義底下的「本格推理」。「推理小說」一詞,在歷史上眾多出色小說家的努力「破壞」之下,早就變得邊界模糊、面目全非,幾乎沒有什麼奇怪的東西稱得上奇怪。但「本格推理」一詞,至少還保有一點限制性的規則,小說裡至少要有一個案子(謎題),要有一個偵探(解謎者),而這位偵探(也就是解謎者,不管他的真正身分是什麼)必須在小說結束前破這個案子。
在《誰是兇手?》裡,的確有個撲朔迷離的案子,而且還不只一樁,故事裡讀得到的就有七、八個案子,而通過當事人承認的案子還要更多一些;作案的兇手也曲折離奇、多層多面,甚至看起來加害人與受害人還糾纏不清,讓人不知從何說起;小說裡的偵探角色也是存在的,除了龐大體系的檢方與警方都在忙碌辦案結案之外,小說中還有兩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偵探角色,一位年輕的女刑警以及一位美女法醫,她們認真辦案,突破各種迷宮的線索,也作出幾乎與真相一致的答案來;儘管具備一切「本格推理」所需的各種要素,《誰是兇手?》仍然不是我們平日認識的本格推理,因為從頭開始,小說角色都在暗處(包括兇手與偵探),他們每個人都只知道與自己相關的部分案情,而小說讀者卻在明處,我們幾乎看到了全部案子的進行過程,案情對於讀者是毫無懸疑的,它根本是門戶洞開,全盤托出的……。
在推理小說歷史上,也曾有過門戶洞開、故事完整呈現的創作實例,最有名的可能是奧斯丁.佛里曼((R. Austin Freeman, 1862-1943)以「宋戴克醫生」(Dr. John Thorndyke)為角色所創作的「倒敘推理」(Inverted Detective Stories)類型。在「倒敘推理」的小說裡,作者先把案情敘述出來,再讓偵探登場,讀者在明處,偵探在暗處,樂趣就在看偵探如何利用有限的線索,一點一滴「推理」出讀者們已經知道的案情來;在這裡,讀者享受的是步步為營的邏輯推演過程,而不是謎題揭曉的瞬間快感。
但在這部《誰是兇手?》裡,我們的樂趣似乎也不在此,作者固然讓兩位女偵探發現若干不協調的微小跡象,疑心案情並不是表面所呈現的「模樣」,她們相信真相可能不若表面單純,因而步步追查;但作者在謎題設計上,做的事也就到這裡為止,並沒有打算把案情的曲折轉化成數學解題般的知性娛樂。
那麼,如果不是倒敘推理,究竟作者在做些什麼事?也許我可以把這部小說歸類為「心理驚悚劇」(psychological thriller),作者在大部分時候要我們揣測當事人曲折隱晦的動機,也許人類情感與動機的複雜難解才是這部小說的重點,作者讓我們看到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剝落的行為及其背後的動機,雖然案情本身已經一無懸疑,光是理解當事人的心理變化,情節仍然足以峰迴路轉,緊張刺激,讓讀者喘不過氣來。
小說一開始,一位面對憂鬱症產婦的婦產科醫生同意為病人做「自殺加工」,也就是說自殺動機來自於病人本身,自殺手段卻經由醫生的協助(這件事本身就是犯罪);但當醫生再次來到另一位病人家中要為她加工自殺時,卻發現病人已經被殺了,是誰殺了這位想自殺的人?又為什麼殺她?醫生也全無頭緒,但他仍然依約把病人連同房子燒了,這麼一來,連謀殺的痕跡也被抹去了;這個時候,警檢雙方都預備以自殺結案,但醫生知道有一位兇手的存在,而兇手也知道有一個人知道死者不是自殺的,他們彼此都想找出對方……。
故事以非常推理、非常懸疑的方式開場,但很快地我們就發現作者志不在此,她並不想繼續故布疑陣,她很快地就把案情鋪陳開來,並且讓其他隱藏的角色陸續登場,直接招供他們的行為與動機,或者應該說,是死者的強大動機帶著其他角色逐步顯露出他們內心的陰暗與弱點,所有當事人是一步步走向他們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
我不是很願意把《誰是兇手?》歸為「社會派推理」,我不覺得它有很強的社會批判企圖(雖然看來也是有的);但能把一個心理轉折的故事,寫成這樣讓你必須一頁一頁翻讀下去,無法停止,這的確是難得的成績。
推理評論家/詹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