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奠定了米蘭‧昆德拉作為
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文壇大師昆德拉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二十世紀最動人的小說
此生必讀的文學經典★本書曾在華文世界掀起一股昆德拉熱潮,暢銷逾百萬冊!
★全新版書封以昆德拉早期親手繪製的書中小狗「卡列寧」珍貴插畫做設計,並採用200g維納斯麗綺紙,書名燙藍,極具珍藏價值!
★改編拍成電影「布拉格的春天」,由影帝丹尼爾戴路易斯、影后茱麗葉畢諾許主演!
如果生命的每一秒鐘都得重複無數次,我們就會像耶穌基督釘在十字架上那樣,被釘在永恆之上。在永劫回歸的世界裡,每一個動作都負荷著讓人不能承受的重責大任,但在這片背景布幕上,我們的生命依然可以在它輝煌燦爛的輕盈之中展現出來。
可「重」真是殘酷?而「輕」真是美麗?
最沉重的負擔壓垮我們,讓我們屈服,把我們壓倒在地。可是在世世代代的愛情詩篇裡,女人渴望的卻是承受男性肉體的重擔。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最激越的生命實現的形象。負擔越沉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地面,生命就越寫實也越真實。
相反的,完全沒有負擔會讓人的存在變得比空氣還輕,會讓人的存在飛起,遠離地面,遠離人世的存在,變得只是似真非真,一切動作都變得自由自在,卻又無足輕重。
那麼,我們該選哪一個呢?重,還是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布拉格之春」為背景,蘇聯軍隊入侵捷克後,知識分子逃往海外。昆德拉透過一男兩女交織的愛情故事,帶出了對政治、文化、人類生命的省思與嘲諷。
托馬斯和特麗莎的愛情是「重」,特麗莎不惜用盡全身全靈去愛托馬斯,她不願愛情僅限一夜,而渴望日日夜夜,但這樣的重卻反而成為托馬斯的負擔。
托馬斯和薩賓娜的關係則是「輕」,他們只願片刻歡愉,不願永世承諾。但當薩賓娜選擇離開愛情、離開祖國,一身輕盈卻也是一片空無,成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由此看來,誰還能說「重」即是殘酷,而「輕」則是美麗?我們又該如何抉擇?昆德拉藉由故事、夢境、散文、詩歌、歷史,以音樂般的旋律變化呈現出一齣糅合了甜美、憂傷與殘酷的生命鬧劇,也讓「輕」與「重」的辯證成為昆德拉小說中永恆的命題。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流亡移居法國。作品有長篇小說:《玩笑》、《身分》、《笑忘書》、《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的「麥迪西大獎」)、《賦別曲》(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緩慢》、《無知》、《無謂的盛宴》;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評論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簾幕》、《相遇》;此外還有一部舞台劇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靈感來自狄德羅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譯者簡介:
尉遲秀
一九六八年生於台北,曾任報社文化版記者、出版社文學線主編、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講師、政府駐外人員,現專事翻譯。譯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雅克和他的主人》、《不朽》、《戀酒事典》、《渴望之書》(合譯)、《HQ事件的真相》、《馬塞林為什麼會臉紅?》、《哈伍勒的秘密》、《童年》等書,近年開始投入童書及人文科學類的翻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來自各界的最高評價】
成功地展現出勝於嘲諷的智慧與超越絕望的希望!
——時代雜誌
令人驚異的是,一本與其時代背景如此緊密連結的作品,在二十年後卻依然沒有過時。僅管自從1984年以來,整個世界,特別是所謂的東歐地區,歷經了重大的改變,但是昆德拉的小說在今日讀來,卻依然和它首次出版時一樣深入人心!
——衛報
一部眼界開闊又複雜細緻的作品,交織著政治與哲思、肉慾和靈性、趣味和深度……當今寫作男女之間多樣關係的作者中,沒有人比得上昆德拉的智慧觀察。
——華爾街日報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一部愛情故事,也是一本概念小說……機智、誘人、嚴肅……充滿情感,對於性愛與政治之間巧妙的交互作用有極為嫺熟的描述。
——華盛頓郵報
托馬斯與特麗莎是這本小說的兩極。我們應該選擇背負特麗莎過去肩上的重擔,她即使在「布拉格之春」發生後離開,也永遠無法捨棄捷克斯洛伐克,一如無法離開讓她飽嚐嫉妒的丈夫托馬斯,而嫉妒,或許正是讓她永遠無法滿足的原因?薩賓娜可以理解風流醫生探索女性,宛如用手術刀仔細研究物品,而我們又否該選擇托馬斯與薩賓娜體現的生命之輕?我們並不知道何種是最能讓人承受的方式,而這本小說提供了不同角色的面貌,連狗兒卡列寧都是其中一章的主題。這場無常的芭蕾混合了虛幻,以辯證形式的質問,在深思熟慮與帶有詩意的混亂中做出結論,輕與重,兩者同樣令人難以承受,也無法出自於真實的決定。
——【書評家】薩娜‧唐-李歐珀‧沃蝶斯
名人推薦:【來自各界的最高評價】
成功地展現出勝於嘲諷的智慧與超越絕望的希望!
——時代雜誌
令人驚異的是,一本與其時代背景如此緊密連結的作品,在二十年後卻依然沒有過時。僅管自從1984年以來,整個世界,特別是所謂的東歐地區,歷經了重大的改變,但是昆德拉的小說在今日讀來,卻依然和它首次出版時一樣深入人心!
——衛報
一部眼界開闊又複雜細緻的作品,交織著政治與哲思、肉慾和靈性、趣味和深度……當今寫作男女之間多樣關係的作者中,沒有人比得上昆德拉的智慧觀察。
——華爾街日報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一部愛...
章節試閱
1
永劫回歸是個神秘的概念,因為這概念,尼采讓不少哲學家感到困惑:試想有一天,一切事物都將以我們已然經歷的樣貌重複搬演,甚至這重複本身也將無限重複下去!究竟,這瘋癲的幻念想說些什麼?
永劫回歸的幻念以否定的方式肯定了一件事:一旦消逝便不再回頭的生命,就如影子一般,沒有重量,預先死亡了,無論生命是否殘酷,是否美麗,是否燦爛,這殘酷、這美麗、這燦爛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可別太把它當回事,這不過就像發生在十四世紀兩個非洲王國之間的一場戰爭,就算有三十萬個黑人在無可名狀的殺戮之中喪生,這戰爭還是一點也沒改變世界的面貌。
如果十四世紀這場發生在兩個非洲王國之間的戰爭,在永劫回歸之中重複無數次,戰爭本身會有什麼改變嗎?
會的。這戰爭會變成一大塊東西,矗立在那裡,一直在那裡,戰爭的愚蠢也將堅持不懈。
如果法國大革命必須永無休止地重複,法國的史書就不會因為羅伯斯庇爾而感到如此自豪了。可是史書說的是一件一去不返的事,血腥的年代於是變成一些字詞、一些理論、一些研討,變得比鴻毛還輕,不會讓人感到害怕。一個在歷史上僅僅出現一次的羅伯斯庇爾,跟一個不斷返回、永無休止地砍下法國人頭顱的羅伯斯庇爾,兩者之間有著無窮無盡的差別。
這麼說吧,我們在永劫回歸的概念裡所見的事物,不是我們平常認識的那個模樣:永劫回歸的事物出現在我們眼前,沒有轉瞬即逝的情狀給它減輕罪刑。確實,這轉瞬即逝的情狀讓我們無法宣告任何判決。我們能給稍縱即逝的事物定罪麼?日暮時分的橙紅雲彩讓萬事萬物輝映著鄉愁的魔力;甚至斷頭台亦然。
才沒多久以前,我被一種感覺嚇了一跳,難以置信:我翻著一本關於希特勒的書,其中幾張希特勒的照片觸動了我;這些照片讓我想起童年的時光;我經歷過這場戰爭;家族裡有好些人死在納粹的集中營;希特勒的相片卻讓我想起生命中逝去的時光,一段一去不返的時光,但是,從希特勒的相片看過去,他們的死成了什麼?
這個與希特勒的和解暴露出深層的道德墮落,這墮落是一個以回歸之不存在為本質的世界所固有的,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也因此,一切都被厚顏無恥地允許了。
2
如果生命的每一秒鐘都得重複無數次,我們就會像耶穌基督釘在十字架上那樣,被釘在永恆之上。這概念很殘酷。在永劫回歸的世界裡,每一個動作都負荷著讓人不能承受的重責大任。這正是為什麼尼采會說,永劫回歸的概念是最沉重的負擔(das schwerste Gewicht)。
儘管永劫回歸是最沉重的負擔,在這片背景布幕上,我們的生命依然可以在它輝煌燦爛的輕盈之中展現出來。
可「重」真是殘酷?而「輕」真是美麗?
最沉重的負擔壓垮我們,讓我們屈服,把我們壓倒在地。可是在世世代代的愛情詩篇裡,女人渴望的卻是承受男性肉體的重擔。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最激越的生命實現的形象。負擔越沉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地面,生命就越寫實也越真實。
相反的,完全沒有負擔會讓人的存在變得比空氣還輕,會讓人的存在飛起,遠離地面,遠離人世的存在,變得只是似真非真,一切動作都變得自由自在,卻又無足輕重。
那麼,我們該選哪一個呢?重,還是輕?
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Parménide)在耶穌紀元前六世紀提出的問題。依照他的說法,宇宙分作若干相反的對偶:光明─黑暗;薄─厚;熱─冷;存在─非存在。他將對反的一極視為正(光明、熱、薄、存在),另一極則是負。如此正負兩極的區分在我們看來或許幼稚而簡單,只有這個問題例外:重和輕,哪一個才是正的?
巴門尼德答道:輕是正的,重是負的。他說的對不對?這正是問題所在。可以確定的只有一件事,輕重的對反是一切對反之中最神秘也最模稜難辨的。
3
我想著托馬斯已經有好多年了。然而,卻是在前面這些反思的光亮照拂下,我才第一次清楚地看見了他。我看見他,站在他公寓裡的一扇窗前,兩眼隔著天井定在對面樓房的牆壁上,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大約三個星期前,他在波希米亞的一個小城認識了特麗莎。他們待在一起幾乎不到一個小時。特麗莎陪他到車站,陪他一起等車,直到他上了火車。約莫十天後,特麗莎到布拉格來看他。他們當天就做愛了。夜裡,特麗莎發燒,她帶著感冒在托馬斯的家裡度過了一個星期。
托馬斯對這近乎陌生的女孩產生了一種無法解釋的愛。彷彿有人把一個孩子放進塗覆了樹脂的籃子裡,順著河水漂流,而他在床榻水岸收留了她。
她在托馬斯的家裡待了一個星期,身體一復原,她就回到她居住的城鎮,那城,距離布拉格兩百公里。而此刻,也就是我剛剛說的那個時刻,我看到托馬斯生命的關鍵:他站在窗前,兩眼隔著天井定在對面樓房的牆壁上,他思忖著:
該不該要她到布拉格住下來?這份責任讓他害怕。倘若現在邀她來他家,她會過來和他重聚,並且將一生都獻給他。
或者,他該放棄?這樣的話,特麗莎就會繼續在省城偏僻的酒吧當女侍,他也永遠不會再見到她。
他想要她來重聚嗎?要,還是不要?
他望著天井,兩眼定在對面的牆壁上,想找個答案。
他的思緒一再一再地回到這女人的形象上,她躺在他的沙發床上,她並沒有讓他想起過往生命中的任何人。她不是情人,也不是妻子。她是個孩子,從那塗覆了樹脂的籃子裡出來的孩子,而他將她撈起,放在他的床榻水岸。她睡著了。他跪在她身邊。她的氣息發熱,變得急促,他聽見微弱的呻吟。他把自己的臉貼近她的臉,在她的睡夢中輕聲說了幾句安慰的話。片刻之後,他覺得她的氣息平靜幾許,她的臉不自覺地抬起,向他迎了過來。他感覺她的雙唇因為發燒而散出淡淡的苦味,他吸著這氣味,彷彿想讓自己浸潤在她身體的私密之中。他想像她在他家度過漫漫歲月,此刻行將死去。突然間,他清楚地感覺到,如果她死了,他也活不下去。他將躺臥在她身邊,和她一同死去。他被這畫面感動了,他挨著她的臉,把頭埋在枕頭裡,如此過了許久。
現在,他站在窗前,回想起這個時刻。這不是愛情,是什麼呢?什麼東西會這樣跑出來讓人認識它的存在?
然而,這是愛情嗎?他相信自己確實想死在她的身旁,而這種感情也的確太過分了:那時,他總共才見過她兩次啊!或許該說是某種歇斯底里的反應吧,一個在內心深處確知自己不適合愛情的男人,竟然開始用愛情劇來欺騙自己?而這男人的潛意識又那麼軟弱,為自己的愛情劇挑了這麼一個來自省城的可憐女侍,若非如此,這女侍根本無緣走進他的生活!
望著天井對面那片骯髒的牆,他知道自己也搞不清這究竟是歇斯底里還是愛情。
他責怪自己,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真正的男人會立刻採取行動,可他卻猶豫不決,因此剝奪了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時刻(跪在那年輕女人的床頭,確信自己在她死後也活不下去)的一切意義。
他不斷自責,但是後來他卻告訴自己,其實,他搞不清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事是很正常的: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跟特麗莎在一起好呢?還是繼續一個人過日子好呢?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證哪一個決定是對的,因為任何比較都不存在。一切都是說來就來,轉眼就經歷了第一次,沒有準備的餘地。就像一個演員走上舞台,卻從來不曾排練。如果生命的第一次排練已然是生命本身,那麼生命能有什麼價值?這正是為何生命總是像一張草圖。可甚至「草圖」這字眼也不夠確切,因為草圖總是某個東西的初樣,是一幅畫的預備工作,然而我們生命的這張草圖卻不是任何東西的草圖,不是任何一幅畫的初樣。
托馬斯反覆說著這句德國諺語:Einmal ist keinmal,一次算不得數,一次就是從來沒有。只能活一次,就像是完全不曾活過。
4
但是有一天,在兩場手術之間的空檔,護士跟他說有人打電話找他。他聽到話筒裡傳來特麗莎的聲音,她從車站打電話給他,他很高興。不巧的是,他那天晚上有約,他邀特麗莎第二天才來他家。從掛上電話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責怪自己沒有要她立刻過來,他還有時間去取消原來的約啊!他思忖著,在他們碰面之前的漫漫三十六個小時,特麗莎在布拉格要做什麼?他真想跳上車子,立刻進城上街去找她。
第二天晚上她來了,肩上背著一個袋子,背帶長長的,托馬斯覺得她比上次見面時優雅些。她手上拿著一本厚厚的書,那是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她看起來相當愉快,甚至還有點聒噪,她努力要在托馬斯面前表現出,她之所以會經過這裡,完全是因為偶然,因為某個特殊狀況:她來布拉格是為了工作的緣故,大概是(她說得十分含糊)要來找一份新工作。
後來,他們裸著身子,精疲力盡,並肩躺在沙發床上。夜已深了。托馬斯問她住哪兒,他想開車送她回去。她尷尬地答說要去找個旅館,她的行李箱寄放在車站。
前一天,他才在擔心,如果邀請她來布拉格的家,她會把一生都帶來獻給他。現在,聽她說行李箱在車站,他心想,她已經把她的一生放進這只行李箱,在還沒把一生獻給他之前,她先把行李箱寄放在車站。
他和特麗莎坐上停在公寓門口的車,開到車站,領了行李(行李箱很大,而且沉重無比),然後把行李和特麗莎一起帶回家。
事情怎麼會決定得那麼快?可他當初卻猶豫了將近半個月,連一張明信片也沒寫給她。
他自己也覺得驚訝。他這麼做,違反了他的原則。十年前,他和前妻離婚的時候,他在歡樂的氣氛裡,經歷了離婚這件事,就像別人慶祝結婚一樣。他從此明白,自己生來就不是要在一個女人身邊過日子的,什麼樣的女人都不行,他只有在獨身的狀態下,才能當真正的自己。於是他精心安排生活的方式,好讓女人永遠無法帶著行李箱住進他家。所以他只有一張沙發床。儘管沙發床夠大,他還是會明白告訴女伴們,跟人同睡一張床他會睡不著,於是午夜過後他就開車送她們回家。而且,特麗莎第一次因為感冒而留在他家的時候,他也沒有跟她一起睡。他在一張大扶手椅上度過了第一夜,接下來的幾夜,他都去了醫院,他的看診室裡有一張他值夜班時用的長椅。
可是,這一次,他在她身旁睡著了。早上醒來的時候,他看見特麗莎還在睡,但是卻握著他的手。他們的手一整夜都這麼握著嗎?這實在讓他難以相信。
她在睡夢中沉沉地呼吸,她握著他的手(緊緊地握著,他無法把手從緊箍之中抽出來),而那只沉重無比的行李箱就放在床邊。
他怕弄醒她,不敢把手從緊箍之中抽出來,他小心翼翼地翻身側臥著,好把她看得更清楚。
再一次,他覺得特麗莎是個孩子,被人放進塗覆了樹脂的籃子順流而下。我們怎能任由這籃子載著一個孩子在湍急的河水裡漂流!如果法老王的女兒沒有把小摩西從水裡撈起來,就不會有《舊約全書》,我們的一切文明也不會存在了!多少古老神話的開頭,都有人救起棄嬰。如果波里布沒有收留小伊底帕斯,索福克里斯也寫不出他最美麗的悲劇了!
托馬斯當時並不知道,隱喻是一種危險的東西。我們不能拿隱喻鬧著玩。愛情有可能就誕生於一則隱喻。
5
他跟前妻一起生活的時間才兩年,就有了個兒子。在離婚判決裡,法官把小孩判給母親,並且要托馬斯將薪水的三分之一交付給他們母子,同時也保證托馬斯每個月可以去看兒子兩次。
但是每到他該去看兒子的時候,母親總是推遲約定的時間。如果他給他們送了貴重的禮物,他要見兒子顯然就容易得多。他明白,為了他對兒子的愛,他得向兒子的母親付出代價,而且是在事前。他想像將來要把跟母親截然不同的種種想法灌輸給兒子,不過是想想而已,他已經累了。有個星期天,母親又在最後一刻阻撓他帶兒子出去,他於是決定這輩子不要再去看他。
而且,為什麼他就要喜愛這個孩子而不是其他的孩子?除了一個不小心的夜晚之外,這孩子跟他沒有任何連繫。他可以分文不差地付錢,但是可別以什麼父子親情的名義,要他為了父親的權利而戰!
顯然,沒有人會接受這種論調。他自己的父母也責怪他,並且宣稱,如果托馬斯不理他的兒子,他們(也就是托馬斯的父母)也不會再理他們的兒子。他們還繼續跟媳婦維持某種炫耀式的真摯情誼,對周圍的親友吹噓他們的模範姿態和正義感。
沒多久,他就這麼擺脫了妻子、兒子、母親和父親,留下的只有他對女人的恐懼。他渴望女人,但是又害怕女人。在恐懼和慾望之間,他得找到某種妥協;那就是他所謂的「肉慾情誼」。他明白地告訴情人們:只有不帶溫情的關係,任何一方都不擅自剝奪另一方生命與自由的權利,如此才能給兩人帶來快樂。
為了確定肉慾情誼永遠不會讓位給愛情的霸道,他跟每個關係穩定的情人都是隔很久才見一次面。他認為這方法非常完美,還在朋友面前大肆讚揚:「一定要遵守『三』的法則。我們可以隔很短的時間就去跟同一個女人約會,但是真要這麼做的話,就千萬別超過三次。或者我們也可以跟她交往漫漫數年,只要在每次約會之間至少隔了三個星期。」
這方式讓托馬斯可以跟穩定的情人們維持關係,同時也可以擁有許多露水情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他的想法。在他所有的女朋友裡,薩賓娜最瞭解他。她是個畫家。她說:「我很愛你,因為你跟媚俗的東西完全相反。在媚俗的王國裡,你會是個怪物。在任何一部美國或俄國電影的劇情裡,你都只能是一個惹人厭的角色。」
所以他要人幫忙給特麗莎在布拉格找工作的時候,他託的就是薩賓娜。在肉慾情誼不成文的規則要求下,薩賓娜答應他盡力幫忙,結果,沒過多久她就在一家週刊的暗房給特麗莎找到一份工作。這工作不需要特別的資歷,但是卻把特麗莎從女侍的地位提升到了新聞從業人員。薩賓娜親自把她介紹給編輯部的人。托馬斯心想,他從來不曾有過比薩賓娜更好的女朋友。
6
肉慾情誼的不成文公約規定,愛情被排除在托馬斯的生命之外。一旦他違背這條規定,其他的情人就會立刻覺得矮人一截,就會起來造反。
所以他給特麗莎租了一個單間公寓,特麗莎得把那只沉重的行李箱帶過去。他想要照顧她,保護她,開開心心地看著她,但是他一點也不想改變生活的方式。他也不想讓人知道她睡在他家。同眠共枕是犯下愛情罪的具體事實。
跟其他女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從來不睡。要是他去那些女人家找她們,事情很簡單,他隨時都可以走。要是她們來他家的話,事情就稍微麻煩一點,他得跟她們解釋,過了午夜他會送她們回家,因為他失眠,身邊有人就會睡不著覺。這與事實相去不遠,但是最重要的理由卻比這更糟,他可不敢對女伴們吐露:在做完愛的那一瞬間,他感受到一股想要獨處的欲望,無法遏止。深更半夜在一個陌生的生命旁邊甦醒,這讓他覺得很不舒服;早上兩人一道起床,這讓他感到厭惡;他不想讓人聽到他在浴室裡刷牙的聲音,兩人一起吃早餐的親密感覺誘惑不了他。
這就是為什麼他一覺醒來發現特麗莎緊握著他的手,會那麼驚訝!他望著特麗莎,他無法理解自己到底怎麼了。回想剛剛過去的幾個小時,他相信自己方才呼吸著某種莫名的幸福芳香。
1
永劫回歸是個神秘的概念,因為這概念,尼采讓不少哲學家感到困惑:試想有一天,一切事物都將以我們已然經歷的樣貌重複搬演,甚至這重複本身也將無限重複下去!究竟,這瘋癲的幻念想說些什麼?
永劫回歸的幻念以否定的方式肯定了一件事:一旦消逝便不再回頭的生命,就如影子一般,沒有重量,預先死亡了,無論生命是否殘酷,是否美麗,是否燦爛,這殘酷、這美麗、這燦爛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可別太把它當回事,這不過就像發生在十四世紀兩個非洲王國之間的一場戰爭,就算有三十萬個黑人在無可名狀的殺戮之中喪生,這戰爭還是一點也沒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