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永嘉崑劇史話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616 |
![]() |
中文書 |
$ 616 |
![]() |
戲劇 |
$ 630 |
![]() |
各類戲劇 |
$ 630 |
![]() |
傳統戲劇 |
$ 630 |
![]() |
藝術設計 |
$ 630 |
![]() |
表演藝術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永嘉崑劇是肇始於宋元時期溫州南戲直接繼承的一個古老劇種,長期扎根於民間,多在鄉村的廟臺上演出,在各種民俗宗教活動的支撐下得到延續與發展。在歷代藝人的不斷創造下,積累了一大批內容豐富、聲腔演技富有特色的劇目。其文辭淺俗易懂,曲唱平直奔放高亢嘹亮,咬字雖宗中州韻,但收音歸韻卻帶著溫州當地的語音調值。特別是使用「九搭頭」作為聲腔的組曲方式,使其具有原生態的質樸美。在表演方面接近自然主義,往往借助於動物形態來塑造人物性格。
永嘉崑劇雖已生存了數百年,由於正統文人的歧視與輕蔑,故史籍記載極少,在已有的戲劇史的諸多著作中也從未見到它的蹤影,更沒有人對它進行系統的研究。本書作者追尋永崑三十餘年,從永崑的劇種來源、劇目組成、聲腔特點、表演特色、演員創造、布景追新、班社組織等多方面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特別是二十世紀八○ 年代以來,永嘉崑劇在所經歷的生死存亡的掙扎中,出現了許多生動感人的故事,使這部學術性著作帶有某種濃厚的感情色彩。
作者簡介:
沈不沉原名沈沉,1932年生,溫州市人。曾任溫州京劇團導演、溫州市文化處創作輔導員等。二十世紀50年代從事文學創作,曾發表小說、散文、詩歌多篇。1979年任溫州市藝術研究所副研究。1980年後從事戲曲史研究,曾任《中國戲曲志.浙江卷》編委、《溫州戲曲志》、《溫州曲藝志》、《南戲探討集》等責編與主編、《溫州市志》編輯、《溫州詞典》副主編等。2009年以“崑曲優秀理論研究人員”受到文化部表彰。
已出版編著作品有《永嘉崑劇》、《永嘉崑曲》、《洪炳文集》、《章綸集》、《杜隱園觀劇記》、《中國崑曲精選劇目曲譜大成.永嘉崑劇卷》、《琵琶記研討會論文集》、《溫州戲曲史料彙編》等。
興趣多樣,舉凡詩詞曲賦、駢文、雜文、電視劇等均有所涉獵。治學風格:廣采博收,不求甚解。人生信條:一、守信;二、總想弄懂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