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7 項符合

天空下的眼睛:我的家族與島嶼故事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1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文/琹川 我讀《天空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8/16
文/琹川 我讀《天空下的眼睛》。轉載聯合新聞網 2016 .11. 21 這是一部以烽火下馬祖離島的近代史為經,先人篳路藍縷的故事為緯,交織而成的一部家族記憶史,作者劉枝蓮。全書分為「往事不如煙」、「天空下的眼睛」、 「我們在戰地」、 「父親的好宅夢」四輯。 ...
天空下的眼睛:我的家族與島嶼故事 天空下的眼睛:我的家族與島嶼故事

作者:劉枝蓮 
出版社: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9-0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天空下的眼睛:我的家族與島嶼故事

內容簡介

即使是一個被砲彈摧殘、被時代遺忘的島嶼,仍值得被深情的眼神眷顧
這是一部馬祖戰地的庶民記憶史,也是一封獻給家人、家鄉最深情的情書
  
  在島嶼,我站在時代彎點上。
  
  小時候,「建新號」的漁夫口中虛實交錯的故事,包括情報、戰亂、土匪、貧窮……不斷滑過耳朵。於是,我記下血淚交織的哀愁與際遇,在記憶最底層發酵。
  
  長大些,媽媽的故事繞著爸爸,說著奶奶,在她眼眸深情片羽,我讀到光芒與唏噓同列;於是,我決定寫下爸爸的傳奇,那年四、五年級。
  
  再長大些,我讀到戰火威脅,被生活逼到牆角的絕望,離鄉遊子淚汗交織的卑微,無根;而我也在光陰流失中出出入入,漂流。
  
  直到,直到長大,長大到之外,夕霞已走過,一路打撈偷盜耳語碎片,俯身一一拾起,進行刷洗、蒐集、閱讀、訪談……2012年百年滄桑碎片,有了局部線條。
  
  三年來,在睡得少、睡得淺的接力下,催生出《天空下的眼睛》。
  
文壇島友──同聲推薦
  
  作者以靜美、自然的文筆書寫原鄉記憶。季節晴暖或冷冽其實是列島人相同的歷史艱難、生活拚搏的實質印證;相信這本誠意之書,得以收穫一種靜美的原鄉留情。──林文義作家
  
  此書搬演國共對峙,大江海對應小川堂、無情烽火交織有情生活,在幾乎一面倒的以男性為主的戰爭敘事中,靜靜描摹女子與烽火,更難得地細筆勾畫馬祖文化的步調,砲彈與魚蝦,原來可以釀在一只深甕中。──吳鈞堯作家
  
  一幢承載人生不同截點的老宅,彷彿血脈湧動著相同頻率,由作者的行文聆聽先人遷徙的足跡,老宅的心跳與皺紋,伴隨書頁開展,詩意而溫暖。──凌明玉作家
  
  作者將長期在地蹲點的島史與家史融鑄一起,成為一本具有素人特質與獨特文學感交融之書,也是某種帶著社會學觀察的在地之作。──鍾文音作家
  
  這時代的大故事小故事啊——/小小的島嶼,那滾燙的血和淚/那呼天搶地的悲與喜/還終將流向歷史,/千秋萬世,撼動人心;/那不朽的血和淚,悲與喜的/你我他,人類的宿命/世代的共業!──林煥彰詩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枝蓮


  出生於馬祖,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大學兼任講師,長期擔任地方公職,熟悉地方的肌理與歷史。喜歡登山、慢跑、海泳和旅行。1990年開始在熟悉的大海中海泳;1999年跟隨信仰去旅行,造訪過西藏、尼泊爾、印度、佛教聖山等,長達十餘年,熱愛藏族文化。

  2005年開始馬拉松長跑;2012年開始攀登奇萊主北、南湖大山、武陵四秀、嘉明湖等二十餘座台灣百岳。2015年開始寫詩,詩作散見於《乾坤詩刊》、《野薑花詩刊》、《葡萄園詩刊》等國內外詩刊。筆耕地方文化數年,耗時三年長作《天空下的眼睛》,持續與小島同步呼吸。
 
 

目錄

思.我詩父親
 
1

我的夢
老是迭掛著
捲著褲管、跳過浪尖
老船長
那時
老船長扛起舢舨
牽起浪花
燒紅八尺高的寒街
吆喝,上岸。
現在,我依稀讀出
他從額頭而下的汗
落在新溼沙灘上
摺出四個腳印
那是,爸爸牽著我
 
2
海浪敲起鐘聲
一週七個日子,不羈
潮汐
捲起溼了秋的水舞
將我的心絲結成了小繩
卻無端捲走了爸爸歲月
3、2、1倒數
我還來不及鳴槍
跑到最高海拔的強人
何時需要拄著柺杖……
唉!浪子,醉過一夜
只能問,怎麼可以犯規呢?
 
3
十二月陽光
怯渡著冷峻寒夜
不知情的芒草還沙沙寫下
思念二字
我伸手撈起歲月問:
「你安頓了寒冷的冬
怎能不安排勻稱腳步聲呢?」
不答。
那,我就索性踏在風口上
呼暱:「哪兒去了?爸爸。」
海浪回聲──依然緩緩,如鐘聲。
 
 



素樸的偉大/林鍾沂(教授、學者)

  
  枝蓮《天空下的眼睛》正如她自敘「以父親經歷歲月為經,以馬祖時代背景為緯,輻射出不僅於家族遷徙的奮鬥史,也是中國近百年庶民流離與轉折縮影。」這種以個人、家族,以小搏大,化為族群,成了庶民寓言,而這寓言,在枝蓮筆下有著不同面目,關於家族記憶故事,就此展開。
  
  無深情難以成就好文章。《天空下的眼睛》涵蓋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九○年島嶼生活全方位的樣貌。從國軍轉進時的錯愕,到溯流島民生活步序;從出生、居所到信仰;從如何討海、如何蓋房子,到漁家怎樣過年以及婚嫁的趣事,再推向家族從故鄉到異鄉敘事的高潮,可謂從前朝遺夢到摺縫中的小故事。忝為作者老師的我,讚許她將小人物與大環境抗衡的痛楚,濃縮出生命道德觀,這般餘音不絕。
  
  在我看來,身為一位歷史學家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人們已經忘記或即將忘記的東西,重新找回加以記述,並加註自己的判斷,來擴大精神視野。關於這點,枝蓮是做到了。不論是戰爭經歷的記述、馬祖習俗節慶的描繪、父親人生奮鬥的轉折、家族成長遷徙的經過、母親撫養兒女的歷程,都在內文裡呈現言簡意賅的陳述、詮釋和評論。
  
  尤其令我感動的是,她對那些飽歷戰爭及戰地政務苦難的馬祖人寫下淒涼的一段總結:「我們祖上勇敢將過往辛酸默默承受過來,如一塊巨大的海綿,靜靜地吸吮著痛苦的淚水,無聲地蘊藏,好像無聲是應該的,是習慣的,是那麼習以為常。」
  
  「愛行千里,命無邊際」,就在苦難中巧遇了如天使般的父親,用盡力量對兒女、家庭、族群無限地付出,留下真愛的璀璨。這般清語款款,這般歡樂輕巧,讓孩子們絲毫找不著「在衣服上少了一顆紐扣」的遺憾。烽火中的父女情長,相互留下的摰愛與允諾,是這麼直接而真實,令人動容。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檢證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本書以父女二代所見所聞的「口說歷史」,敘述著深刻而雋永的觀察、反思與評論,恰似璞玉般的純潔,實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
  
書前

故鄉。故事。 劉枝蓮
  
  
  我喜歡《閩志》中以「地名長樂,居者安之」這樣記載長樂,人生有什麼比「居者安之」重要呢?長樂有十八個鄉鎮,「潭頭鎮」位居閩江口南岸,鄰靠金鋒、航城、猴嶼、文嶺,是獨攬大山、扼住大江、挽入大海,與馬尾是一水之隔。「馬尾區」是馬祖和大陸「小三通」口岸,目前與馬祖往來頻繁,每天都有固定航班。我為什麼要這麼細細描繪這地理位置呢?因為父母在意,只要在意就是再細微的事,也變重要了。媽媽為我們上的人生第一堂課,便是「我是潭頭人,阿公宜忠,阿嬤麥妹……」;或許是經歷動盪的年代,爸媽怕是我們失散,如是教著我,記住原鄉。
  
  父親劉依清(原名增清),一九二一年出生在長樂市──潭頭鎮的文石村。嚴格說來,劉氏宗族是居住長樂潭頭鎮。我的曾祖父與他的哥哥創業有成,發了小財,便在文石村蓋起房子,舉家遷徙到文石村。曾祖父蓋的宅第是濱海式建築──石牆屋瓦、天井、三進門傳統元素。我愛看建築,尤其偏愛老建築,劉氏潭頭鎮上祠堂,便是我每次返鄉必到的地方。劉氏祠堂牆上的浮雕,刻有二十四孝以及戲曲詩詞中的人物,那些勸人為善浮雕下方,拓印著我的兄弟姊妹名字。
  
  劉氏門樓房以奏公十一世裔孫,從潭頭出發。
  
  父親總說,在家鄉時間太少了。
  
  一九三八年,十七歲,父親隻身來到馬祖島,遇到生命中貴人──曹氏家族。曹氏家族由福建長樂來馬祖定居、討海為生已經第三代了。當時島上漁業採集,多以家族為單位,像父親隻身者,以「依親」(投靠?)呼之,以曹氏家族為眾的牛角村,就有三位名為「依清」者,賴於生活所逼,成了無奈。一九四六年父親與曹氏家族長女結婚,生兒育女,成家而立業,從討海人,從建新號漁船,從漁產加工,從馬祖公車處,從中壢漁產加工社,到馬祖一號漁船,時間跌坐在海浪呼喊中,父親走過風華正茂歲月。在這兒,迎接新生命誕生;在這兒,種下一棟棟房子。這兒有原鄉潭頭鎮路過海水,這兒有福建濱海房子型式,這兒連飛過的候鳥都帶來文石村風沙……。更重要的是,父親在這兒生活了四十年,四鄉五島,每寸土地他都踩踏過;東引捕黃魚,莒光秤蝦皮……,這兒居住的每個人,都是父親的親戚,都是父親的朋友,也是父親精神上的家人。
  
  「這裡是我的故鄉」──父親說。
  
  母親說她從沒想到,有一天,她會搭上補給艦,跨過暗潮洶湧的黑水溝,來到幾代馬祖人沒聽過的臺灣。是呀,我的母親除了那年生病,被抬著送到臺灣就醫外,每每總看她忙碌身影,從來就沒見她離開村莊。就在一九七八年,媽媽生活疆界被打破了,小弟「一國」國中畢業,赴臺就學的那個暑假,爸爸決定全家遷居臺灣。對當時馬祖遷徙潮而言,我們全家遷臺算是中、晚期。嚴格說來,也只是媽媽與弟弟帶著家中供奉的祖先、神明離開島嶼,算是搬家吧!其他家庭成員為了求學,早已離開多年,包括我。
  
  人生隨緣,因緣流轉。初到臺灣,父親安排一家人落居桃園大湳。以市場為生活圈的大湳,有如臺灣人移居琉球八重山,聽得到都是馬祖鄉音,魚丸、魚麵、紅糟鰻……;逢年過節,馬祖粽、落歲飯、冬至搓丸……,連牛角牛峰境五位靈公也分身落居這兒了。一九七九年全家遷居中永和,中永和成了父母新天地,我們在那兒出嫁,弟弟在那兒娶親,父親與我們一起迎接新世代生命喜悅,我們在這兒與父親對坐,聚散起滅在這兒發生,時間長河不斷扮演「蝴蝶效應」,我們羽翼輕輕一拍打,竟埋伏了晚年父母狂風暴雨如晦。父親決定,將自己永生安厝在中和寶山之巔,這裡冬天無風,夏季溼熱,海浪故鄉在夢裡。屈指一算,在臺灣島上生活了四十年。
  
  父親:「家人在哪兒,故鄉就在哪兒。」
  
  「我們生命的『今天』乃是過去的延續,倘不時的回顧,『今天』的我即不具意義。」愛沙尼亞紀錄片老導演法蘭克‧赫斯這般說。因此,追憶絕非無意義,過去其實不會出走或走出去。翻開馬祖百年走過歲月,我們無法切割大環境背景、民情風俗、集體傷痕以及迫於生存的出走與遷徙。作為一名馬祖人,父親的女兒,總想在時間之河裡,截取一段逝水,然後透過語言文字,說過去發生的一些什麼事……。
  
  然而,記憶有如海浪不斷侵蝕沙堆上的城堡,不斷坍塌,或者說不斷雕塑出各種不同狀態,於是我們無法關注剩餘,或者鉅細靡遺復原,而是關注侵蝕過程中的輪廓,透過不斷回到過去,讓消失邊界越來越立體,如此而已。
  
  談過去,追憶過去,其實是為了尋找自己,我是這麼想。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910053
  • 叢書系列: 台灣文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文/琹川 我讀《天空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8/16
文/琹川

 我讀《天空下的眼睛》。轉載聯合新聞網  2016 .11. 21

這是一部以烽火下馬祖離島的近代史為經,先人篳路藍縷的故事為緯,交織而成的一部家族記憶史,作者劉枝蓮。全書分為「往事不如煙」、「天空下的眼睛」、 「我們在戰地」、 「父親的好宅夢」四輯。
 往事不如煙,只因為關注的眼睛,充滿著悲懷。在那樣動亂的年代,七十四軍、東海部隊、國共對峙……冷峻的戰爭史為骨架,加入島民、軍人的故事為血肉,便如此活生生的在眼前上演著一齣大時代的悲歌。尤其解放軍與東海部隊管轄浮鷹島和西洋島那一段,西洋島戰役中,東海部隊所屬第五支隊四百餘人全數陣亡,而那樣的年代命運卑微豈的只是東海部隊,也包括了敵方的解放軍隊。一九四九年東海部隊在平潭除夕策動反攻,亮晶晶的鋼刀於夜裡殘酷地閃著冷光,刺向睡夢中的解放軍,一場酣夢頓成人間地獄,本是同根生呀! 被抓去當兵之前,或許都只是純樸的農村青年,卻因政治所屬立場不同,而互相殘殺,被刺痛的何止是那血淋淋的歷史,閱讀者的心也正淌著血啊! 

天空下的眼睛,寬愛如父親的凝望。童年歲月、過新年(從冬至到正月二十九的拗九節)、傳統婚禮、喪禮。我一路讀來,腦海中無由地浮現《百川行》,此節目是專門錄製各地的風土民情,心想屬於馬祖的文化習俗,若也能製成專輯報導,讓更多的人認識曾披上神秘面紗的馬祖風情,將更深具意義。

 我們在戰地,多少驚懼、隱忍與勞役的一段歲月。在戰地政務軍管之下,無酬的勞役、嚴厲的處罰、宵禁管制、強佔民房,毫無隱私權……都因為反攻大陸而合理化了。對於成長於安定台灣的我,總以為躲空襲砲彈是屬於父母親時代的故事,沒想到一九七九年以前,卻在馬祖天天上演著,生死常常只在一瞬之間,這讓我非常驚訝,也難以想像,原來同一個國家的人民,曾經過著如此迥然不同的兩種生活。

 父親的好宅夢,家人在哪兒,家就在哪兒。沿著命運的掌紋,在不斷的出走與遷徙中,從「起家厝」到「母親的家」,建構了父親一生奮鬥的足跡;當肉身壞空,自由的靈魂如一片落葉,終將回歸最初夢的所在——母親的家。而女兒承接的「父親好宅」,位於南竿濱海牛角灣上,壯年的父親在這棟房子裡的十五年,將自己的事業帶到了顛峰,女兒則在此度過了為人女、人婦、人母的蛻變。疼愛女兒的父親,依戀父親的女兒,「父親好宅」延續著父女這一份深摯的情感,枝蓮如是說:「若問我,這房子最舞動我心的是什麼?毫無疑問,是石頭堆砌厚實素樸的牆,每當我撫摸著這裡每塊石頭,就有如握住父親沉穩的手,還滲著汗珠的質感,那是我與父親之間傳遞花粉的關係。」

 那樣一個戰地的時代背景,以父親為主軸的家族遷移故事,織入馬祖的文化習俗,不論是親情、愛情、鄉情、國情,在枝蓮筆下雖然戰地生活充滿了無奈艱辛,卻仍不失溫馨而充滿悲憫之情的正能量,我預想,他日若能以本書為底本,改寫成劇本,或可拍成一部深具特色的動人電影。



 


















回應 
0






分享
  文/琹川 我讀《天...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8/16
文/琹川

 我讀《天空下的眼睛》。轉載聯合新聞網  2016 .11. 21

這是一部以烽火下馬祖離島的近代史為經,先人篳路藍縷的故事為緯,交織而成的一部家族記憶史,作者劉枝蓮。全書分為「往事不如煙」、「天空下的眼睛」、 「我們在戰地」、 「父親的好宅夢」四輯。
 往事不如煙,只因為關注的眼睛,充滿著悲懷。在那樣動亂的年代,七十四軍、東海部隊、國共對峙……冷峻的戰爭史為骨架,加入島民、軍人的故事為血肉,便如此活生生的在眼前上演著一齣大時代的悲歌。尤其解放軍與東海部隊管轄浮鷹島和西洋島那一段,西洋島戰役中,東海部隊所屬第五支隊四百餘人全數陣亡,而那樣的年代命運卑微豈的只是東海部隊,也包括了敵方的解放軍隊。一九四九年東海部隊在平潭除夕策動反攻,亮晶晶的鋼刀於夜裡殘酷地閃著冷光,刺向睡夢中的解放軍,一場酣夢頓成人間地獄,本是同根生呀! 被抓去當兵之前,或許都只是純樸的農村青年,卻因政治所屬立場不同,而互相殘殺,被刺痛的何止是那血淋淋的歷史,閱讀者的心也正淌著血啊! 

天空下的眼睛,寬愛如父親的凝望。童年歲月、過新年(從冬至到正月二十九的拗九節)、傳統婚禮、喪禮。我一路讀來,腦海中無由地浮現《百川行》,此節目是專門錄製各地的風土民情,心想屬於馬祖的文化習俗,若也能製成專輯報導,讓更多的人認識曾披上神秘面紗的馬祖風情,將更深具意義。

 我們在戰地,多少驚懼、隱忍與勞役的一段歲月。在戰地政務軍管之下,無酬的勞役、嚴厲的處罰、宵禁管制、強佔民房,毫無隱私權……都因為反攻大陸而合理化了。對於成長於安定台灣的我,總以為躲空襲砲彈是屬於父母親時代的故事,沒想到一九七九年以前,卻在馬祖天天上演著,生死常常只在一瞬之間,這讓我非常驚訝,也難以想像,原來同一個國家的人民,曾經過著如此迥然不同的兩種生活。

 父親的好宅夢,家人在哪兒,家就在哪兒。沿著命運的掌紋,在不斷的出走與遷徙中,從「起家厝」到「母親的家」,建構了父親一生奮鬥的足跡;當肉身壞空,自由的靈魂如一片落葉,終將回歸最初夢的所在——母親的家。而女兒承接的「父親好宅」,位於南竿濱海牛角灣上,壯年的父親在這棟房子裡的十五年,將自己的事業帶到了顛峰,女兒則在此度過了為人女、人婦、人母的蛻變。疼愛女兒的父親,依戀父親的女兒,「父親好宅」延續著父女這一份深摯的情感,枝蓮如是說:「若問我,這房子最舞動我心的是什麼?毫無疑問,是石頭堆砌厚實素樸的牆,每當我撫摸著這裡每塊石頭,就有如握住父親沉穩的手,還滲著汗珠的質感,那是我與父親之間傳遞花粉的關係。」

 那樣一個戰地的時代背景,以父親為主軸的家族遷移故事,織入馬祖的文化習俗,不論是親情、愛情、鄉情、國情,在枝蓮筆下雖然戰地生活充滿了無奈艱辛,卻仍不失溫馨而充滿悲憫之情的正能量,我預想,他日若能以本書為底本,改寫成劇本,或可拍成一部深具特色的動人電影。



 


















回應 
0






分享
 歷史長河的見證人 ...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17/02/10
歷史長河的見證人
                  ---我讀天空下的眼睛      曹常敏

   才情揚溢文采豐富的枝蓮, 歷經多年的構思運作,終於催生出這本巨作《天空下的眼睛》。這本一本詩、文、圖並茂的作品, 它不僅記錄了親人渡海奮鬥的遷徙史,也記載了國共內戰時期,居民與島嶼同舟一體堅苦奮鬥史,其中也提起軍管時期的限制與無奈的宿命事實。

島上沿襲福建連江長樂等特殊的民情風俗,建築格局海洋山水,年少時的記憶, 戰地特別的成長經歷,都是太多長輩們淚水汗珠,甚而生命編成的篇章與歷史,許多事件都是我曾經親身經歷的事實,作為成長於砲火煙硝時代的一份子, 每輯文章,我讀來都是感受深刻,援引共鳴。

姑爹劉依清的奮鬥傳奇,一直是我的仰望的標竿,他勤奮努力、善心待人,重情守義, 耿介不阿,成功絕非僥倖,反觀我的爺爺與家父頹廢消極奢靡渡日,破敗乃必然,這樣真理自古皆然。 我在文中讀到窮困的姑爹打小就孝順勤勞,分擔家計,老後返鄉仍不惜斥資為母親修建 好宅,讀來分外感動。傳統守舊、孝心感人,這就是我熟悉的姑爹。這就是在姑爹離開多年之後,我仍然在夢中,夢到姑爹以渡河的隱喻,告知我與建華表哥,人生沒有捷徑的道理。

在歷史的長河裡,在離亂動盪的時空中,太多無法預知的悲劇,如同戲劇不斷搬演著。我的奶奶「好金」在女性被束縛的年代,以激烈手段與無言的抗議,在男性為主的沙文主義時空中裡,我們無法同理,也無權暸解與置啄。但奶奶虔誠信佛、熱善好施未獲善終,自小受他潛移默化篤信佛理的我,是我終生難解開的結繩,傷痛雖已久遠,當我讀到弟弟常捷慌亂無措時,姑媽扶下奶奶冰冷的身軀,哭斷了肝腸時, 我仍然潸然淚下,久久不能自己!有些傷痛不是走
遠,只是擱下,藏在心的底層,不忍卒讀罷了。

 《天空下的眼睛》不僅書寫顛沛流離的年代、家族渡海奮鬥的歷史。《 天空下的眼睛》更見證了大時代悲歡離合的史實, 我們躬逢其盛成了歷史長河的見證人。 儘管歲月悠悠炮聲遠離,煙硝已散軍管解除事已境遷, 但北風呼嘯海濤滾滾,牛角灣上的潮汐潮落,仍留過往雲煙, 魂牽夢縈永難忘懷。 曹常敏2016,11,10,
 歷史長河的見證人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1/23
歷史長河的見證人
                  ---我讀天空下的眼睛      曹常敏

   才情揚溢文采豐富的枝蓮, 歷經多年的構思運作,終於催生出這本巨作《天空下的眼睛》。這本一本詩、文、圖並茂的作品, 它不僅記錄了親人渡海奮鬥的遷徙史,也記載了國共內戰時期,居民與島嶼同舟一體堅苦奮鬥史,其中也提起軍管時期的限制與無奈的宿命事實。

島上沿襲福建連江長樂等特殊的民情風俗,建築格局海洋山水,年少時的記憶, 戰地特別的成長經歷,都是太多長輩們淚水汗珠,甚而生命編成的篇章與歷史,許多事件都是我曾經親身經歷的事實,作為成長於砲火煙硝時代的一份子, 每輯文章,我讀來都是感受深刻,援引共鳴。

姑爹劉依清的奮鬥傳奇,一直是我的仰望的標竿,他勤奮努力、善心待人,重情守義, 耿介不阿,成功絕非僥倖,反觀我的爺爺與家父頹廢消極奢靡渡日,破敗乃必然,這樣真理自古皆然。 我在文中讀到窮困的姑爹打小就孝順勤勞,分擔家計,老後返鄉仍不惜斥資為母親修建 好宅,讀來分外感動。傳統守舊、孝心感人,這就是我熟悉的姑爹。這就是在姑爹離開多年之後,我仍然在夢中,夢到姑爹以渡河的隱喻,告知我與建華表哥,人生沒有捷徑的道理。

在歷史的長河裡,在離亂動盪的時空中,太多無法預知的悲劇,如同戲劇不斷搬演著。我的奶奶「好金」在女性被束縛的年代,以激烈手段與無言的抗議,在男性為主的沙文主義時空中裡,我們無法同理,也無權暸解與置啄。但奶奶虔誠信佛、熱善好施未獲善終,自小受他潛移默化篤信佛理的我,是我終生難解開的結繩,傷痛雖已久遠,當我讀到弟弟常捷慌亂無措時,姑媽扶下奶奶冰冷的身軀,哭斷了肝腸時, 我仍然潸然淚下,久久不能自己!有些傷痛不是走遠,只是擱下,藏在心的底層,不忍卒讀罷了。

 《天空下的眼睛》不僅書寫顛沛流離的年代、家族渡海奮鬥的歷史。《 天空下的眼睛》更見證了大時代悲歡離合的史實, 我們躬逢其盛成了歷史長河的見證人。 儘管歲月悠悠炮聲遠離,煙硝已散軍管解除事已境遷, 但北風呼嘯海濤滾滾,牛角灣上的潮汐潮落,仍留過往雲煙, 魂牽夢縈永難忘懷。 曹常敏2016,11,10,
 一般到書店看書,看了序或推薦文...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1/23
一般到書店看書,看了序或推薦文,翻翻内頁就可決定是否購買。送的書大部份不會去讀它,翻翻就送入書架。枝蓮小女子送了一本她新著“天空下的眼睛“,書面是一座海灘,沙灘上2位小女孩在踏浪,我想:這是牛角湾,過去反共復國時代,牛角被改成復興,現在大家又重新稱牛角,這是对鄉土基本的愛;副標:我的家族與島嶼故事,我想:說的就是書面上牛角澳的故事。
 收到來書,我正看“鴻“,大陸作家張戎寫的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也是寫家族的故事,時候在文化大革命時代。會看“鴻“是看了巨流河後的延伸,同樣我想了解,那個時代不同兩地的作家怎麼說她們的故事,一位年齡與我相似的張戎,一位與我父輩相似的齊邦媛。之前我也看了龍應台的大江大海,尹萍的武士家族,共同時代背景國民黨、共產黨紛亂到分離的世代。齊邦媛多了抗戰重慶時代,另一共同點都有一條河流當引子,龍應台的新安江,齊邦媛的遼河到啞口湾,枝蓮的閩江到牛角湾。我會把這五本書放在一起,是因為都是寫家族在大時代裡有血有淚的故事,重要的以愛當主軸,如果没有愛一切都將崩盤。
 未看序與推薦文,直接就從書前,故鄉。故事。讀起。聽枝蓮娓娓道來:
 首先枝蓮說了軍隊的來到,一般來說軍隊入村是噩夢的開始,然74軍的到來,東海部隊的住紮,那個年代兵敗如山倒,軍隊如喪家之犬,並没給衬民帶來太大的混亂,而開啓了這島嶼幸運之門。台灣的白米開始運至,軍隊糧餉造福了村民,有些渔民不再靠海為生,經商做阿兵哥生意。最重要的帶來了教育,基礎教育設立,公費保送制度,過幾年就出現本土,接受完整師範教育的老師,後來本土醫生、縣長,薪火相傳與台灣接軌。
 我想,讓我們受教育,那些交通、軍管底下的不便不算什麼。如果不是國軍進駐,大陸沿岸像馬祖這樣小島有千座,我們還是要討海,不然遠走他鄉,經歷文化大革命,三反五反。每到選舉,金馬地區民進黨的票没幾張,這幾張票也許是外地設籍人士所投,這說明了,老百姓並没有痛恨軍管時代,雖有不便也是茶餘飯後笑談。生長這段時期的馬祖人,對於74軍及東海部隊歷史所知不多,枝蓮及林金炎校長說了。真好,大家都想知道過去,尤其是年輕人,馬祖當過兵的。
 第二部枝蓮用文學筆書寫她家族,她父親由文石到牛角,討海的日子,枝蓮說:漁家生活是有季節感,是順着節奏過日子,過年也一樣。說起馬祖的習俗,馬祖人讀來格外親切,是要有些人記錄先民足跡,枝蓮做了,也有系統寫下。
 輯三,解放軍砲火下生活,這部份台灣百姓,美軍停止轟炸後,就不再感受到煙焆味,而戰火一直在金馬延續未曾中斷,這段同時代不同經歷,只有金馬當兵,金馬百姓共同擁有記境,我想台灣讀者,大陸讀者也想知道,如果能在大陸出版,這段經歷是可貴的,能在解放軍砲火下撑那麼久。
 最後,枝蓮回到父親的老宅,有歸鄉夢到落葉可歸之處,由文石到馬祖,由牛角灣到大楠到永和,這段遷移史是島嶼百姓宿命。
 同樣,大海容納了巨流河,也容下了閩江,雖然巨流河下有張大非悲壯、淒美,閩江口也有東海健兒血流,砲口下東引鄉長林其進壯志未酬,妻子未嫁,含辛茹苦用洗軍衣的手,養大了孩子,這一切都歸了大海。
 這不算推薦文,只是與有榮焉。再說一次:枝蓮,你寫的真好。
 歷史長河的見證人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1/23
歷史長河的見證人
                  ---我讀天空下的眼睛      曹常敏

   才情揚溢文采豐富的枝蓮, 歷經多年的構思運作,終於催生出這本巨作《天空下的眼睛》。這本一本詩、文、圖並茂的作品, 它不僅記錄了親人渡海奮鬥的遷徙史,也記載了國共內戰時期,居民與島嶼同舟一體堅苦奮鬥史,其中也提起軍管時期的限制與無奈的宿命事實。

島上沿襲福建連江長樂等特殊的民情風俗,建築格局海洋山水,年少時的記憶, 戰地特別的成長經歷,都是太多長輩們淚水汗珠,甚而生命編成的篇章與歷史,許多事件都是我曾經親身經歷的事實,作為成長於砲火煙硝時代的一份子, 每輯文章,我讀來都是感受深刻,援引共鳴。

姑爹劉依清的奮鬥傳奇,一直是我的仰望的標竿,他勤奮努力、善心待人,重情守義, 耿介不阿,成功絕非僥倖,反觀我的爺爺與家父頹廢消極奢靡渡日,破敗乃必然,這樣真理自古皆然。 我在文中讀到窮困的姑爹打小就孝順勤勞,分擔家計,老後返鄉仍不惜斥資為母親修建 好宅,讀來分外感動。傳統守舊、孝心感人,這就是我熟悉的姑爹。這就是在姑爹離開多年之後,我仍然在夢中,夢到姑爹以渡河的隱喻,告知我與建華表哥,人生沒有捷徑的道理。

在歷史的長河裡,在離亂動盪的時空中,太多無法預知的悲劇,如同戲劇不斷搬演著。我的奶奶「好金」在女性被束縛的年代,以激烈手段與無言的抗議,在男性為主的沙文主義時空中裡,我們無法同理,也無權暸解與置啄。但奶奶虔誠信佛、熱善好施未獲善終,自小受他潛移默化篤信佛理的我,是我終生難解開的結繩,傷痛雖已久遠,當我讀到弟弟常捷慌亂無措時,姑媽扶下奶奶冰冷的身軀,哭斷了肝腸時, 我仍然潸然淚下,久久不能自己!有些傷痛不是走遠,只是擱下,藏在心的底層,不忍卒讀罷了。

 《天空下的眼睛》不僅書寫顛沛流離的年代、家族渡海奮鬥的歷史。《 天空下的眼睛》更見證了大時代悲歡離合的史實, 我們躬逢其盛成了歷史長河的見證人。 儘管歲月悠悠炮聲遠離,煙硝已散軍管解除事已境遷, 但北風呼嘯海濤滾滾,牛角灣上的潮汐潮落,仍留過往雲煙, 魂牽夢縈永難忘懷。 曹常敏2016,11,10,
  一般到書店看書,看了序或推...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7/01/23
一般到書店看書,看了序或推薦文,翻翻内頁就可決定是否購買。送的書大部份不會去讀它,翻翻就送入書架。枝蓮小女子送了一本她新著“天空下的眼睛“,書面是一座海灘,沙灘上2位小女孩在踏浪,我想:這是牛角湾,過去反共復國時代,牛角被改成復興,現在大家又重新稱牛角,這是对鄉土基本的愛;副標:我的家族與島嶼故事,我想:說的就是書面上牛角澳的故事。
 收到來書,我正看“鴻“,大陸作家張戎寫的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也是寫家族的故事,時候在文化大革命時代。會看“鴻“是看了巨流河後的延伸,同樣我想了解,那個時代不同兩地的作家怎麼說她們的故事,一位年齡與我相似的張戎,一位與我父輩相似的齊邦媛。之前我也看了龍應台的大江大海,尹萍的武士家族,共同時代背景國民黨、共產黨紛亂到分離的世代。齊邦媛多了抗戰重慶時代,另一共同點都有一條河流當引子,龍應台的新安江,齊邦媛的遼河到啞口湾,枝蓮的閩江到牛角湾。我會把這五本書放在一起,是因為都是寫家族在大時代裡有血有淚的故事,重要的以愛當主軸,如果没有愛一切都將崩盤。
 未看序與推薦文,直接就從書前,故鄉。故事。讀起。聽枝蓮娓娓道來:
 首先枝蓮說了軍隊的來到,一般來說軍隊入村是噩夢的開始,然74軍的到來,東海部隊的住紮,那個年代兵敗如山倒,軍隊如喪家之犬,並没給衬民帶來太大的混亂,而開啓了這島嶼幸運之門。台灣的白米開始運至,軍隊糧餉造福了村民,有些渔民不再靠海為生,經商做阿兵哥生意。最重要的帶來了教育,基礎教育設立,公費保送制度,過幾年就出現本土,接受完整師範教育的老師,後來本土醫生、縣長,薪火相傳與台灣接軌。
 我想,讓我們受教育,那些交通、軍管底下的不便不算什麼。如果不是國軍進駐,大陸沿岸像馬祖這樣小島有千座,我們還是要討海,不然遠走他鄉,經歷文化大革命,三反五反。每到選舉,金馬地區民進黨的票没幾張,這幾張票也許是外地設籍人士所投,這說明了,老百姓並没有痛恨軍管時代,雖有不便也是茶餘飯後笑談。生長這段時期的馬祖人,對於74軍及東海部隊歷史所知不多,枝蓮及林金炎校長說了。真好,大家都想知道過去,尤其是年輕人,馬祖當過兵的。
 第二部枝蓮用文學筆書寫她家族,她父親由文石到牛角,討海的日子,枝蓮說:漁家生活是有季節感,是順着節奏過日子,過年也一樣。說起馬祖的習俗,馬祖人讀來格外親切,是要有些人記錄先民足跡,枝蓮做了,也有系統寫下。
 輯三,解放軍砲火下生活,這部份台灣百姓,美軍停止轟炸後,就不再感受到煙焆味,而戰火一直在金馬延續未曾中斷,這段同時代不同經歷,只有金馬當兵,金馬百姓共同擁有記境,我想台灣讀者,大陸讀者也想知道,如果能在大陸出版,這段經歷是可貴的,能在解放軍砲火下撑那麼久。
 最後,枝蓮回到父親的老宅,有歸鄉夢到落葉可歸之處,由文石到馬祖,由牛角灣到大楠到永和,這段遷移史是島嶼百姓宿命。
 同樣,大海容納了巨流河,也容下了閩江,雖然巨流河下有張大非悲壯、淒美,閩江口也有東海健兒血流,砲口下東引鄉長林其進壯志未酬,妻子未嫁,含辛茹苦用洗軍衣的手,養大了孩子,這一切都歸了大海。
 這不算推薦文,只是與有榮焉。再說一次:枝蓮,你寫的真好。
 這是為馬祖這個既蕞爾又孤寂小島...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11/26
這是為馬祖這個既蕞爾又孤寂小島,開出第一束花。 

 心裡開心兼悸動,看著作者目錄的排序,引導我走入時光隧道
  
作者很用心收集耆老的口述和凋零的榮民當年的種種記憶……
勾勒出屬於曾經為中華民國守護的前線-馬祖的樣貌,掀開神秘面紗
無須太多華麗的辭藻,樸實又誠懇的語調

向我們訴說      島上的艱辛歲月      純樸的時代記憶

    更讓我興奮的是,我居然讀到堂舅舅的歷史,

我激動的分享給我的表哥和表姊把我之前訂的剩下9本全數寄給他們
最後,我個人覺得這本書不僅是文學作品,更適合當做為馬祖人地方史的國中小參考教材

   「利用文字的力量,強化在地的文化」 ,我感受到這本書的使命!
 這是為馬祖這個既蕞爾又孤寂小島...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11/26
這是為馬祖這個既蕞爾又孤寂小島,開出第一束花。 

 心裡開心兼悸動,看著作者目錄的排序,引導我走入時光隧道
  
作者很用心收集耆老的口述和凋零的榮民當年的種種記憶……
勾勒出屬於曾經為中華民國守護的前線-馬祖的樣貌,掀開神秘面紗
無須太多華麗的辭藻,樸實又誠懇的語調

向我們訴說      島上的艱辛歲月      純樸的時代記憶

    更讓我興奮的是,我居然讀到堂舅舅的歷史,

我激動的分享給我的表哥和表姊把我之前訂的剩下9本全數寄給他們
最後,我個人覺得這本書不僅是文學作品,更適合當做為馬祖人地方史的國中小參考教材

   「利用文字的力量,強化在地的文化」 ,我感受到這本書的使命!
 我喜歡天空下的眼睛用對比的手法...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10/24
我喜歡天空下的眼睛用對比的手法寫出情感,用鋪陳的方式和新銳的手法寫出敘述,讓我會彷彿回到當時的情景。
還有精闢的洞悉媽祖文化和歷史,讓我們一次了解整個馬祖史實。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全圖解‧完全不敗!從起針開始學鉤織(熱銷經典版)
作者:BOUTIQUE-SHA
出版社:Elegant-Boutique新手作
出版日期:2021-02-20
66折: $ 198 
博客來 - 今日66折
隱性孤單:孩子有事不說怎麼辦?35個成長轉型的支持&溝通法則
作者:陳雪如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4-05-30
66折: $ 277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山林花草追尋記: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的自然書寫,最真實動人的生態現場踏查紀實
作者:牧野富太郎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5-30
66折: $ 27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學會K線賺3億(增訂版)—打敗大盤、戰勝投資心理的月風流技術分析
作者:月風
出版社:FUN學
出版日期:2022-05-01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我們的節氣 【畫給孩子的二十四節氣變化】
作者:洋洋兔編著
出版社:幼福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9-01
$ 157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女性向遊戲世界對路人角色很不友好(11)
作者:潮里潤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9-19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我看到的世界跟你不一樣︰靈魂溝通師的真情筆記
作者:Jessica
出版社:小異
出版日期:2024-07-30
$ 27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深宵獨角戲 (特裝版)
作者:じゃのめ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9-18
$ 17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我們沒有約好的明天【限量印簽版+2025年曆書卡+隨書贈送《我想說個故事給你聽》劇本大綱別冊】
作者:Toro郭葦昀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01
$ 39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歇斯底里:從魔鬼附身到心理治療,一段困擾人類2000年的歷史
作者:史考爾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8-10
$ 378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