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一個被砲彈摧殘、被時代遺忘的島嶼,仍值得被深情的眼神眷顧
這是一部馬祖戰地的庶民記憶史,也是一封獻給家人、家鄉最深情的情書
在島嶼,我站在時代彎點上。
小時候,「建新號」的漁夫口中虛實交錯的故事,包括情報、戰亂、土匪、貧窮……不斷滑過耳朵。於是,我記下血淚交織的哀愁與際遇,在記憶最底層發酵。
長大些,媽媽的故事繞著爸爸,說著奶奶,在她眼眸深情片羽,我讀到光芒與唏噓同列;於是,我決定寫下爸爸的傳奇,那年四、五年級。
再長大些,我讀到戰火威脅,被生活逼到牆角的絕望,離鄉遊子淚汗交織的卑微,無根;而我也在光陰流失中出出入入,漂流。
直到,直到長大,長大到之外,夕霞已走過,一路打撈偷盜耳語碎片,俯身一一拾起,進行刷洗、蒐集、閱讀、訪談……2012年百年滄桑碎片,有了局部線條。
三年來,在睡得少、睡得淺的接力下,催生出《天空下的眼睛》。
作者簡介:
劉枝蓮
出生於馬祖,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大學兼任講師,長期擔任地方公職,熟悉地方的肌理與歷史。喜歡登山、慢跑、海泳和旅行。1990年開始在熟悉的大海中海泳;1999年跟隨信仰去旅行,造訪過西藏、尼泊爾、印度、佛教聖山等,長達十餘年,熱愛藏族文化。
2005年開始馬拉松長跑;2012年開始攀登奇萊主北、南湖大山、武陵四秀、嘉明湖等二十餘座台灣百岳。2015年開始寫詩,詩作散見於《乾坤詩刊》、《野薑花詩刊》、《葡萄園詩刊》等國內外詩刊。筆耕地方文化數年,耗時三年長作《天空下的眼睛》,持續與小島同步呼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文壇島友──同聲推薦
作者以靜美、自然的文筆書寫原鄉記憶。季節晴暖或冷冽其實是列島人相同的歷史艱難、生活拚搏的實質印證;相信這本誠意之書,得以收穫一種靜美的原鄉留情。
──林文義 作家
此書搬演國共對峙,大江海對應小川堂、無情烽火交織有情生活,在幾乎一面倒的以男性為主的戰爭敘事中,靜靜描摹女子與烽火,更難得地細筆勾畫馬祖文化的步調,砲彈與魚蝦,原來可以釀在一只深甕中。
──吳鈞堯 作家
一幢承載人生不同截點的老宅,彷彿血脈湧動著相同頻率,由作者的行文聆聽先人遷徙的足跡,老宅的心跳與皺紋,伴隨書頁開展,詩意而溫暖。
──凌明玉 作家
作者將長期在地蹲點的島史與家史融鑄一起,成為一本具有素人特質與獨特文學感交融之書,也是某種帶著社會學觀察的在地之作。
──鍾文音 作家
這時代的大故事小故事啊——/小小的島嶼,那滾燙的血和淚/那呼天搶地的悲與喜/還終將流向歷史,/千秋萬世,撼動人心;/那不朽的血和淚,悲與喜的/你我他,人類的宿命/世代的共業!
──林煥彰 詩人
名人推薦:文壇島友──同聲推薦
作者以靜美、自然的文筆書寫原鄉記憶。季節晴暖或冷冽其實是列島人相同的歷史艱難、生活拚搏的實質印證;相信這本誠意之書,得以收穫一種靜美的原鄉留情。
──林文義 作家
此書搬演國共對峙,大江海對應小川堂、無情烽火交織有情生活,在幾乎一面倒的以男性為主的戰爭敘事中,靜靜描摹女子與烽火,更難得地細筆勾畫馬祖文化的步調,砲彈與魚蝦,原來可以釀在一只深甕中。
──吳鈞堯 作家
一幢承載人生不同截點的老宅,彷彿血脈湧動著相同頻率,由作者的行文聆聽先人遷徙的足跡,老宅的心跳與皺紋,...
章節試閱
父親討海日子(一九五八~一九七○)
那時,我們家有一隻黃貓,牠總懶洋洋,找個定錨點,直睜睜看著人們,重複、單一動作,有時候是一個晌午。小時候,我也喜歡一個人坐在階梯上,直睜睜,看著金正叔叔他們,如何重複整理漁網,從打開、抖落、摺疊;或者他們以強勁的手,搖轉呀搖轉,從這頭到那頭,編製著「繩索」。他們有時對著一塊如鐵石木頭,不斷鑿洞,每天就這麼丁點木屑,連拿起掃帚都嫌少。至於我為什麼會對這盲目與單調視覺感到興趣,連自己也不懂,或許有一世,我也是貓,一隻孤僻的貓。
那些年,我們這大房子,總是好多人,金正叔叔、國興伯伯、金暖表哥、嬤珠表舅、珠弟哥哥、立義姨丈、典露叔叔、孟大表哥……,還有從香港來的廣東人伯伯,他們一高一矮,其中一位白髮,聽長輩說,他們是來馬祖研發白力魚(梅香魚)。記憶中,他們住在三樓,很少聽他們二個開口說話,是語言不通?我不了解。金正叔叔他們是爸爸找來的工作伙伴,是蝦皮豐收一起慶祝、婚喪喜慶一起幫忙、遇到困難會互相包容、彼此扶持的另類家人。
一九五八年機動舢舨「中興一號」下水啟用。它不僅取代傳統「搖櫓」捕魚方式,也為馬祖漁民打開新的視野。一九五九年,父親嗅到將要遍地開花的漁耕方式,主動邀約牛角村國興伯伯、典露叔叔等六人合股,一起造新船。他們六人之中,以親兄弟搭檔「下江」、「討海」為一組,六股十二人,姜伯伯為技術股,不出資。其實大夥都不出資,都由父親全權處理,包括資金。一九六一年新船「建新號」落水啟用,它不只改變了「一柄櫓槳下大洋」牧漁方式,也跨過了「家族海耕」形態,轉型成了鄰里「伙伴關係」。
父親是出資者,對外代表船公司;國興伯伯則管理營運,對內負管理經營責任;舅舅曹典詠管理財務、金正叔是船長、姜伯伯負責打樁技能、「鴉片鬼」卡叔負責膳食。一切就定位,隨著衝上天際鞭炮聲,一九六一年新房子完工,股東與我們同步遷入新家,這兒成了大夥築夢的來處,是休息也是出發的地方。
四○、五○年代蝦皮(或稱毛蝦、小蝦)、黃魚並列馬祖主要漁獲。蝦皮移動方向主要在南竿、北竿。若要與黃魚相遇,那麼就要選擇東引島。「建新號」以追逐蝦皮為主,也曾遠赴東引追捕黃魚。而捕蝦皮要用「起斗」(定置網)製作材料如稻草等,都得從臺灣購買,由於在季節開始前準備購料,漁民通常稱這樣的採購為「辦季頭」。
│辦季頭│
馬祖列島位處閩江口。閩江,是河水與海水交錯碰撞水質環境,適合浮游生物生存,而浮游生物孕育了「蝦皮」。「蝦皮」在食物鏈追逐下,每年農曆十一月至次年四、五月之間,便會成群聚集在島的沿海。其實馬祖豐富蝦皮資源,在清朝就吸引了大陸福建沿海漁民,尤其是梅花鎮的漁民。這批聞汛期而來的漁民,雖然帶走海上豐富資源,也帶來了漁船在海上圍捕蝦皮技術,俗稱「繒網」,「建新號」技術入股的姜伯伯,就曾為梅花鎮漁民打工,是最好例證。
這個固定「網」的製作,包括斗、樁、繩、輪板、窗……主要元件,都得漁民手工完成,而這些元件所需要材料,包括稻草、竹皮、孟宗竹、桂竹、網尾、棉線繩、洋麻、薯榔、紅柴、硬木等都是由漁會出面招標,登記地點是彰化市第一旅社,為維護漁民權益,每年會指派漁民代表四至六人,到竹山等現地監督或接收相關物料,父親便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小看這「招標」採購過程,那就大錯特錯了。姑且不論,以當時物價,每季二十、三十萬交易,可是個龐大經濟活動,其中孟宗竹是管制物件,需要總統府來核定。我的父親不識字、普通話也不輪轉,他是如何扛了二十、三十萬現金,來到既陌生又偏僻山間,以漁民代表身分來監督採購,我造訪林內趙炆山先生。
趙叔,趙炆山,一九三三年出生,是提供孟宗竹給漁民的廠商之一。與其他廠商相較,是當時年紀最輕的供應商。也因為這樣理由,父親以對廟宇(連興宮)僅有的記憶,高齡九十歲,在竹山與趙叔上演五十年之後,重逢的悸動。當趙家二哥說:「我父親(趙叔)站在門口等著他的老友,那紋風不動只是身軀,遠遠的,我聽到他顫抖的心……。」那段英雄重逢竊喜戲碼上演時,感動了雙方陪同造訪的晚輩,我雖然無法參與那一次盛會,當趙家二哥為我打開電腦螢幕時,我動容了,抑制要落下來的眼淚,噙在眼眶打轉;那夜,我執意編織著父親與故友──臺鐵林內車站站長、麵攤柯姓老闆、照片中外省女子以及我父親想要認養的男孩,他們與父親的故事。
趙叔說:「林內,是竹子故鄉,當時有許多人衝著竹子而來,商場難免有應酬,林內酒家林立,有些來辦採購的人,會要求去酒家尋歡,你們父親不菸、不酒、從不上酒家,工作認真負責,將民雄、林內、竹東將要交接木材、竹子劃上紅線、點上記號,送到林內火車站,轉運至基隆上船。平常飲食多數在車站旁邊柯姓麵攤解決,為方便往返,也就落腳在車站附近的民生旅店或永大旅社……。」趙叔表述的父親,我沒有驚訝,這本就是我父親真實樣貌。
或許趙叔不知道,那幾年,父親每次臺灣回來,總會扛著一籮筐一籮筐的水果、孩子衣物、家庭用品。表姊說:「有一次,姑爹買了一麻袋球鞋,先讓我家小朋友挑,竟然出現兩隻同腳鞋。當時,回力牌球鞋可珍貴,我的弟弟中,有一位同腳鞋,也穿了許久……。」我好奇的是,為什麼是一麻袋?「以前,每家孩子都能自成一個籃球隊,妳們家、我們家,還有……姑爹對一堆大、小孩,無法判斷尺寸,就隨性買下,我家挑好再到妳家……。」表姊這般回應我說。
原來如此,記憶中孩提時,我有時會穿過膝的洋裝、過小而綁腳的皮鞋。這不打緊,因為對光著腳的孩子而言,「皮鞋」、「洋裝」已經是從來沒見過的奢侈品。沒錯,那些年,不只小孩沒見過這些奢侈品,一般婦女身著鬆緊帶粗褲,上衣為開襟式,並以布做紐扣,有時還光著腳丫,上山種菜、抬魚貨。多數漁民,即便是冬季下海捕魚,沒有雨鞋,打著赤腳,那如鱷魚皮般的腳皮,成了他們的印記。父親不到臺灣,多年都穿著,唯一破棉襖,黑色,七分袖,那寬鬆褲子,還露出小腿肚,除了方便漁事工作,大部有省些布料的意味。
由於爸爸勤奮與能幹,有記憶中的我從沒餓著,偶爾有一些特別如鋼筆之類東西,這大概是拜爸爸到臺灣「辦季頭」之賜吧!那些年,每當父親從臺灣回來,扛著各式水果,剛進入村口,大澳街上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總會一路跟到我家;那物資缺乏的年代,小朋友對西瓜、鳳梨、糖果、瓜子……,充滿好奇與期待,而我父母親從不會讓大家失望。有一年,年幼的弟弟與妹妹索性跑到村口候著爸爸,正逢中秋節,怕月餅未到家,在途中已分享其他小朋友了。
四○年代到臺灣是讓人羨慕的經驗。一次,我路過大澳街口,看見從臺灣回來J叔叔,穿起西服、皮鞋,還戴著黑白電影才看到的帽子,時髦地與街坊鄰居說著,讓人羨慕的經驗。父親從不,他不但沒有穿著西裝、襯衫,還肩上扛著、手上擰著一籮筐一籮筐的水果,徒步爬過一重一重好漢坡,不只為了家人,還包括街坊鄰里與親友。父親為了扛物資回家,必須脫掉磨腳的皮鞋,成了「只愛赤腳,不愛穿鞋」的土包子意象,也成了長輩逗弄我的話題。少小時,聽到別人誇大說著父親如何捲起褲管、脫掉皮鞋情節時,我總想要辯駁。長大一點,我覺得父親非常了不起;當紳士,尤其是假紳士,很容易,要能負重,很困難;表象有什麼重要的呢!
「與人分享」是我們家每位成員必修家庭學分。大姊同學芳姊說,那年,她們小四,她到我們家等姊姊上學,媽媽招呼她,裝飯吃,那是她人生第一次有米飯拌豬油,即便過了六十年,口齒仍然留香……。這等連大姊都忘了的事,芳姊卻說得有滋有味。動亂年代,大家都窮,多數家庭以「地瓜籤」為主食,白米與豬油對我們而言,也只是剛好而已吧!或許媽媽當天自己以其它食物替代了豬油拌飯,這樣的媽媽我們很熟悉,即便與女兒吃飯、逛街也搶要付錢。
偶有,我父親帶著我,沿著牛角陂上山,大抵造訪朋友。我們路過兩旁房屋,都住著不同面孔,但他們都會與父親寒暄,說些無關緊要的事。我最常聽到是:「年關不好,沒米煮飯」或「依清哥,我想借米」之類的話語,這時我父親總笑呵呵地說:「好,好,到我家去拿,我家很多。」大嬸們吆喝她家孩子拿著臉盆到我家取米,有時我們返家,媽媽會說:「沒米下鍋。」這樣情況久了,次數多了,我們知道家裡米缸空的理由,沒有人嘟嘴、抱怨,視為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事。
父母親不識字,沒有很多大道理,也不喜歡說教,他們以身教來教育我們。
記得,有一年,過年,我帶著弟弟妹妹,將一顆很大的橘子,從上端挖個小洞,將內裡的肉吃掉,從中填入瓜子殼,然後丟在路中,惡作劇躲在窗口觀看撿到的人反應。從不對我嚴厲的爸爸,那次訓斥我一頓,並告訴我:「吃這樣水果、住這樣大房子,只不過是我們運氣好……。」那年,我小二。
一九六三年小弟「一國」出生,對重男輕女社會,毫無疑問,小弟出生是值得期待。那年,媽媽已是三十六歲高齡。父親對哥哥姊姊很嚴厲,即便我從沒看到父親打小孩,他只需看一眼、開口說話,大家就已經嚇得夠厲害,尤其對長子建華,父親認為男孩需要肩膀,可以打罵,而大哥在父親面前也顯得畏縮,即便當了爺,一樣敬畏父親。但我父親替我哥哥許親大嫂,是家中唯一口無遮攔、敢頂撞父親的人,即便是大年初二。或許是晚年得子,父親對弟弟不會如此約束他,「一國」從小就展現領導人特質,品學兼優。
父親討海日子(一九五八~一九七○)
那時,我們家有一隻黃貓,牠總懶洋洋,找個定錨點,直睜睜看著人們,重複、單一動作,有時候是一個晌午。小時候,我也喜歡一個人坐在階梯上,直睜睜,看著金正叔叔他們,如何重複整理漁網,從打開、抖落、摺疊;或者他們以強勁的手,搖轉呀搖轉,從這頭到那頭,編製著「繩索」。他們有時對著一塊如鐵石木頭,不斷鑿洞,每天就這麼丁點木屑,連拿起掃帚都嫌少。至於我為什麼會對這盲目與單調視覺感到興趣,連自己也不懂,或許有一世,我也是貓,一隻孤僻的貓。
那些年,我們這大房子,總是好多人,金...
推薦序
序:素樸的偉大/林鍾沂(教授、學者)
枝蓮《天空下的眼睛》正如她自敘「以父親經歷歲月為經,以馬祖時代背景為緯,輻射出不僅於家族遷徙的奮鬥史,也是中國近百年庶民流離與轉折縮影。」這種以個人、家族,以小搏大,化為族群,成了庶民寓言,而這寓言,在枝蓮筆下有著不同面目,關於家族記憶故事,就此展開。
無深情難以成就好文章。《天空下的眼睛》涵蓋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九○年島嶼生活全方位的樣貌。從國軍轉進時的錯愕,到溯流島民生活步序;從出生、居所到信仰;從如何討海、如何蓋房子,到漁家怎樣過年以及婚嫁的趣事,再推向家族從故鄉到異鄉敘事的高潮,可謂從前朝遺夢到摺縫中的小故事。忝為作者老師的我,讚許她將小人物與大環境抗衡的痛楚,濃縮出生命道德觀,這般餘音不絕。
在我看來,身為一位歷史學家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人們已經忘記或即將忘記的東西,重新找回加以記述,並加註自己的判斷,來擴大精神視野。關於這點,枝蓮是做到了。不論是戰爭經歷的記述、馬祖習俗節慶的描繪、父親人生奮鬥的轉折、家族成長遷徙的經過、母親撫養兒女的歷程,都在內文裡呈現言簡意賅的陳述、詮釋和評論。
尤其令我感動的是,她對那些飽歷戰爭及戰地政務苦難的馬祖人寫下淒涼的一段總結:「我們祖上勇敢將過往辛酸默默承受過來,如一塊巨大的海綿,靜靜地吸吮著痛苦的淚水,無聲地蘊藏,好像無聲是應該的,是習慣的,是那麼習以為常。」
「愛行千里,命無邊際」,就在苦難中巧遇了如天使般的父親,用盡力量對兒女、家庭、族群無限地付出,留下真愛的璀璨。這般清語款款,這般歡樂輕巧,讓孩子們絲毫找不著「在衣服上少了一顆紐扣」的遺憾。烽火中的父女情長,相互留下的摰愛與允諾,是這麼直接而真實,令人動容。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檢證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本書以父女二代所見所聞的「口說歷史」,敘述著深刻而雋永的觀察、反思與評論,恰似璞玉般的純潔,實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
序:素樸的偉大/林鍾沂(教授、學者)
枝蓮《天空下的眼睛》正如她自敘「以父親經歷歲月為經,以馬祖時代背景為緯,輻射出不僅於家族遷徙的奮鬥史,也是中國近百年庶民流離與轉折縮影。」這種以個人、家族,以小搏大,化為族群,成了庶民寓言,而這寓言,在枝蓮筆下有著不同面目,關於家族記憶故事,就此展開。
無深情難以成就好文章。《天空下的眼睛》涵蓋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九○年島嶼生活全方位的樣貌。從國軍轉進時的錯愕,到溯流島民生活步序;從出生、居所到信仰;從如何討海、如何蓋房子,到漁家怎樣過年以及婚嫁的趣事,再推向家...
作者序
書前/劉枝蓮
故鄉。故事。
我喜歡《閩志》中以「地名長樂,居者安之」這樣記載長樂,人生有什麼比「居者安之」重要呢? 長樂有十八個鄉鎮,「潭頭鎮」位居閩江口南岸,鄰靠金鋒、航城、猴嶼、文嶺,是獨攬大山、扼住大江、挽入大海,與馬尾是一水之隔。「馬尾區」是馬祖和大陸「小三通」口岸,目前與馬祖往來頻繁,每天都有固定航班。我為什麼要這麼細細描繪這地理位置呢?因為父母在意,只要在意就是再細微的事,也變重要了。媽媽為我們上的人生第一堂課,便是「我是潭頭人,阿公宜忠,阿嬤麥妹……」;或許是經歷動盪的年代,爸媽怕是我們失散,如是教著我,記住原鄉。
父親劉依清(原名增清),一九二一年出生在長樂市──潭頭鎮的文石村。嚴格說來,劉氏宗族是居住長樂潭頭鎮。我的曾祖父與他的哥哥創業有成,發了小財,便在文石村蓋起房子,舉家遷徙到文石村。曾祖父蓋的宅第是濱海式建築──石牆屋瓦、天井、三進門傳統元素。我愛看建築,尤其偏愛老建築,劉氏潭頭鎮上祠堂,便是我每次返鄉必到的地方。劉氏祠堂牆上的浮雕,刻有二十四孝以及戲曲詩詞中的人物,那些勸人為善浮雕下方,拓印著我的兄弟姊妹名字。
劉氏門樓房以奏公十一世裔孫,從潭頭出發。
父親總說,在家鄉時間太少了。
一九三八年,十七歲,父親隻身來到馬祖島,遇到生命中貴人──曹氏家族。曹氏家族由福建長樂來馬祖定居、討海為生已經第三代了。當時島上漁業採集,多以家族為單位,像父親隻身者,以「依親」(投靠?)呼之,以曹氏家族為眾的牛角村,就有三位名為「依清」者,賴於生活所逼,成了無奈。一九四六年父親與曹氏家族長女結婚,生兒育女,成家而立業,從討海人,從建新號漁船,從漁產加工,從馬祖公車處,從中壢漁產加工社,到馬祖一號漁船,時間跌坐在海浪呼喊中,父親走過風華正茂歲月。在這兒,迎接新生命誕生;在這兒,種下一棟棟房子。這兒有原鄉潭頭鎮路過海水,這兒有福建濱海房子型式,這兒連飛過的候鳥都帶來文石村風沙……。更重要的是,父親在這兒生活了四十年,四鄉五島,每寸土地他都踩踏過;東引捕黃魚,莒光秤蝦皮……,這兒居住的每個人,都是父親的親戚,都是父親的朋友,也是父親精神上的家人。
「這裡是我的故鄉」──父親說。
母親說她從沒想到,有一天,她會搭上補給艦,跨過暗潮洶湧的黑水溝,來到幾代馬祖人沒聽過的臺灣。是呀,我的母親除了那年生病,被抬著送到臺灣就醫外,每每總看她忙碌身影,從來就沒見她離開村莊。就在一九七八年,媽媽生活疆界被打破了,小弟「一國」國中畢業,赴臺就學的那個暑假,爸爸決定全家遷居臺灣。對當時馬祖遷徙潮而言,我們全家遷臺算是中、晚期。嚴格說來,也只是媽媽與弟弟帶著家中供奉的祖先、神明離開島嶼,算是搬家吧!其他家庭成員為了求學,早已離開多年,包括我。
人生隨緣,因緣流轉。初到臺灣,父親安排一家人落居桃園大湳。以市場為生活圈的大湳,有如臺灣人移居琉球八重山,聽得到都是馬祖鄉音,魚丸、魚麵、紅糟鰻……;逢年過節,馬祖粽、落歲飯、冬至搓丸……,連牛角牛峰境五位靈公也分身落居這兒了。一九七九年全家遷居中永和,中永和成了父母新天地,我們在那兒出嫁,弟弟在那兒娶親,父親與我們一起迎接新世代生命喜悅,我們在這兒與父親對坐,聚散起滅在這兒發生,時間長河不斷扮演「蝴蝶效應」,我們羽翼輕輕一拍打,竟埋伏了晚年父母狂風暴雨如晦。父親決定,將自己永生安厝在中和寶山之巔,這裡冬天無風,夏季溼熱,海浪故鄉在夢裡。屈指一算,在臺灣島上生活了四十年。
父親:「家人在哪兒,故鄉就在哪兒。」
「我們生命的『今天』乃是過去的延續,倘不時的回顧,『今天』的我即不具意義。」愛沙尼亞紀錄片老導演法蘭克‧赫斯這般說。因此,追憶絕非無意義,過去其實不會出走或走出去。翻開馬祖百年走過歲月,我們無法切割大環境背景、民情風俗、集體傷痕以及迫於生存的出走與遷徙。作為一名馬祖人,父親的女兒,總想在時間之河裡,截取一段逝水,然後透過語言文字,說過去發生的一些什麼事……。
然而,記憶有如海浪不斷侵蝕沙堆上的城堡,不斷坍塌,或者說不斷雕塑出各種不同狀態,於是我們無法關注剩餘,或者鉅細靡遺復原,而是關注侵蝕過程中的輪廓,透過不斷回到過去,讓消失邊界越來越立體,如此而已。
談過去,追憶過去,其實是為了尋找自己,我是這麼想。
書前/劉枝蓮
故鄉。故事。
我喜歡《閩志》中以「地名長樂,居者安之」這樣記載長樂,人生有什麼比「居者安之」重要呢? 長樂有十八個鄉鎮,「潭頭鎮」位居閩江口南岸,鄰靠金鋒、航城、猴嶼、文嶺,是獨攬大山、扼住大江、挽入大海,與馬尾是一水之隔。「馬尾區」是馬祖和大陸「小三通」口岸,目前與馬祖往來頻繁,每天都有固定航班。我為什麼要這麼細細描繪這地理位置呢?因為父母在意,只要在意就是再細微的事,也變重要了。媽媽為我們上的人生第一堂課,便是「我是潭頭人,阿公宜忠,阿嬤麥妹……」;或許是經歷動盪的年代,爸媽怕是...
目錄
思.我詩父親
1
我的夢
老是迭掛著
捲著褲管、跳過浪尖
老船長
那時
老船長扛起舢舨
牽起浪花
燒紅八尺高的寒街
吆喝,上岸。
現在,我依稀讀出
他從額頭而下的汗
落在新溼沙灘上
摺出四個腳印
那是,爸爸牽著我
2
海浪敲起鐘聲
一週七個日子,不羈
潮汐
捲起溼了秋的水舞
將我的心絲結成了小繩
卻無端捲走了爸爸歲月
3、2、1倒數
我還來不及鳴槍
跑到最高海拔的強人
何時需要拄著柺杖……
唉!浪子,醉過一夜
只能問,怎麼可以犯規呢?
3
十二月陽光
怯渡著冷峻寒夜
不知情的芒草還沙沙寫下
思念二字
我伸手撈起歲月問:
「你安頓了寒冷的冬
怎能不安排勻稱腳步聲呢?」
不答。
那,我就索性踏在風口上
呼暱:「哪兒去了?爸爸。」
海浪回聲──依然緩緩,如鐘聲。
思.我詩父親
1
我的夢
老是迭掛著
捲著褲管、跳過浪尖
老船長
那時
老船長扛起舢舨
牽起浪花
燒紅八尺高的寒街
吆喝,上岸。
現在,我依稀讀出
他從額頭而下的汗
落在新溼沙灘上
摺出四個腳印
那是,爸爸牽著我
2
海浪敲起鐘聲
一週七個日子,不羈
潮汐
捲起溼了秋的水舞
將我的心絲結成了小繩
卻無端捲走了爸爸歲月
3、2、1倒數
我還來不及鳴槍
跑到最高海拔的強人
何時需要拄著柺杖……
唉!浪子,醉過一夜
只能問,怎麼可以犯規呢?
3
十二月陽光
怯渡著冷峻寒夜
不知情的芒草還沙沙寫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