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聚──木藝博物館群
一○四年一月,「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簡稱木博館)正式掛牌營運,三月二十八日正式開館。大溪居民及木藝匠師期盼多年,終有一座全國首創的木藝生態博物館,不但地方引以為傲,對大溪木藝的發展,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誕生,迥異於一般的專業博物館,有兩大要旨。一是為了保存文化資產,二是為了結合在地社群。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領域,卻在博物館的框架下結合在一起,反應了大溪獨特的產業與在地社群之間緊密的互動關係,正是木博館的特色所在,簡而言之,它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回顧歷史,清朝末葉,林本源家族禮聘木藝匠師至大嵙崁建「通議第」,木器業開始在此扎根。經過兩百年的發展,今日的和平老街、康莊路、信義路及員林路,仍有許多木器行及製材廠聚集於此,是目前臺灣木器產業重鎮。另一方面,由於日據時期改制後的大嵙崁支廳設置於此,普濟路一帶陸續興建警察宿舍群,形成獨特的警察生活圈,見證了日據迄今的大溪百年警政發展史。
以這兩個主題為軸線走訪大溪,處處可見兩百餘年的歷史文化遺跡,無論是在地木器產業、百年警政歷史,或是遍布大溪的街屋、古厝、武德殿及寺廟等古蹟,普濟堂關聖帝君遶境聖誕慶典及其傳承百年的社頭文化。這些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與生活於此的社群,共同建構了大溪獨特的生活形態與在地文化。
木博館館長陳倩慧表示,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創立,是為了與居民共同保存、記錄與展演「大溪木藝產業」和「大溪常民生活」兩大核心主題,推廣當代木藝生活美學。
陳館長是個資深的文化主管,民國一○一年,她在桃園縣文化局擔任文化發展科科長時,即奉命籌辦「木博館」。她世居大溪,祖父母都是大溪人,對大溪有一分特殊的感情,接事之初她就有一個構想,「木博館」的誕生,就是要講大溪的故事,尤其是讓大溪人來講自己的故事。
因此她先從社造出發,在林昕等社造界人士的參與和推動下,大溪有非常完整的社造經驗和成果,一部二十年的社造運動史,讓大溪成功的轉型、蛻變,居民具有非常強烈的公民意識和素養。從老街立面牌樓的保存開始,展開一系列的文化資產保存行動,相關議題從和平老街延伸至后尾巷、中山路。到一○三年底,大溪登錄的歷史建築有三十處、古蹟有四處,為桃園市之冠。更重要的是透過再利用,啟動它們全新的價值。
事實上,從一○一年開始,地方即開啟博物館等相關議題的討論,可歸納為兩個重點,一方面要突顯大溪傳承百年的木藝文化,一方面也要呈現大溪百年城鎮文化的底蘊。因此定位為「生態博物館」,用來詮釋大溪自然、人文、生活、生產等各個面向交織而成的文化內涵。
其中的核心議題,當然還是大溪木藝的未來,面對匠師老化凋零的現實,如何在傳承中結合現代生活需求,強化設計及創新,積極建立大溪木藝品牌,將是「木博館」必須因應思考的課題。
文化局在大溪沒有據點,手上也沒有足夠的資源,籌備工作千頭萬緒,陳科長決定從二方面著手。
一是向中央申請修繕經費,拿來活化再利用已登錄的歷史建物,將政府部門整合成一個平臺,扮演火車頭的角色,再由各社造單位一齊來推動。社造在大溪已做了二十年,公私部門都有相當的共識,推動起來相對順利。
二是街角館計畫,自一○二年開始推動,大溪城區內多數老建築為常民生活空間,無論是店家、學校、工作室、木材廠,任何具有故事與記憶的空間,就是博物館的民間伙伴,希望居民一起來參與。第一年就有「協盛木器行」等四家加入,第二年有九家,到一○四年「木博館」開幕時已有十五家,陣容十分龐大。
一○三年桃園市政府為了升格,組織開始修編,「木博館」的員額才有增列的依據,一○四年一月掛牌時,組織編制上只有館長一人,由文化發展科科長陳倩慧升任,辦公室則租用民間閒置的房舍。
博物館第一階段的「公有館」館舍,選定為大溪國小及警察宿舍群等歷史空間,做為博物館的營運中心。自一○三年開始館舍修繕工程,一○四年開放「壹號館」及「武德殿」,之後採分年、分階段方式開放。一○五年開放「木藝常設展館」及「藝師特展館」,預期在一○八年連同廣場空間全區開放。以「公有館」串連大溪各個「街角館」,藉此推動民眾參與地方文化事務。
陳館長表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是個結合在地社群的有機體,所強調的「生態」的概念,便是要與居民一起成長。開幕當天與居民手牽手,其同宣誓博物館啟動元年,就是要大家同心協力,努力讓大溪成為一座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
「壹號館」位於中正路六十八號,為大正九年(一九二○年)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曾為大溪國小校長宿舍,後由大溪初中英文老師陳茂林入住。他和家人在這兒居住了長達六十年的漫長時光,其夫人陳王翠梧女士曾在屋裡教授裁縫,宿舍門口掛著「溪光縫紉補習班」看板,不僅是居民熟悉的街景,也是早年大溪婦女的共同回憶。她們在這兒學習日式洋裁,也代表大溪婦女對新知的渴求和對現代生活的嚮往。
九十六年,大溪國小日式宿舍登錄為桃園縣「歷史建築」,由文化局接管後,成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第一棟修繕開放的空間,也因此被稱為「壹號館」。從原來的私人住家,轉變成為公共空間,打開了大溪文化的第一扇窗,老房子從此有了新生命,成為老城區裡的一扇資訊服務窗口,引領遊客走入大溪老街的巷弄,認識豐富而精采的常民文化。
「武德殿」落成於普濟路三十五號旁。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二次世界大戰前,日人盛行軍國主義、提倡武士道精神,因而在各地修建武德殿,以供警察及青年子弟修練柔道、劍道。所謂「武德」,即是劍道五德「正義、廉恥、勇武、禮節、禮讓」。
民國三十九年,大溪公會堂改為總統行館,增設大溪憲兵隊,即以武德殿為隊部營舍。八十九年隊部撤除後,武德殿重新整修,屋頂保持原有的木質結構與青銅裝飾,四周牆面與護欄則改為水泥及洗石子,九十三年經登錄為桃園縣「歷史建築」,一○四年成為桃園市立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公有館舍。
第一代大溪公會堂建於日據時期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作為地方民眾的集會、典禮等活動中心,並曾為日本裕仁皇太子派侍從官巡視時,進餐與休憩的場所。公會堂的寢室與廚房,在國民政府來臺後被規劃為蔣公行館,室內有會客廳、廚房、餐廳、臥室與書房,屋頂鋪設日式黑瓦,外觀以洗石子與水泥牆粉刷裝修。
蔣公逝世後再度修建,六十七年改設「蔣公紀念館」並開放民眾參觀,九十二年配合當時縣府的「城鄉風貌計畫」開始整修規劃成「大溪藝文之家」,並於隔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一○五年,隨著木博館計畫的推行,將公會堂與行館納入木博館的一部分,作為本館「公有館」之一。
園區保留原有形制、構件與材料,目前開放為民眾休閒觀光與藝文展演的場所,其中公會堂規劃為多用途空間,可供展覽、社區集會、招待與座談等,行館則依照原有格局規劃為木藝文創展示空間。行館旁有蔣公經常駐足的「志清亭」,可遠眺大漢溪景觀,風景秀麗。
大溪警察局宿舍群,共有二十三戶,位於現今普濟路兩側,屬於政府機關所在的行政區,也是重要的行政管理中心,見證了大溪從日據到民國近百年的警政沿革與大溪發展歷程,為日治大嵙崁支廳(一九○一年)時期開始興建之官職員宿舍,支廳於一九二○年改制為大溪郡役所,至一九四五年改制為現今之大溪分局。
時代與制度一路演變,但它們做為宿舍的主要用途卻不曾改變,直至今天少數仍住在此的住戶,也都是服務於警界的前輩及其眷屬後代。大溪警察局宿舍群因具有多元不同等級的宿舍及臨崖線景觀,深具歷史價值,從一九○一年興建至一九四一年間,幾經修繕及增建而成為現今所保留的獨棟、四連棟、六連棟等建築。
民國時期,因住戶空間使用不足,在原有木造建築外陸續加建磚造、混凝土及鐵皮建築,形成目前獨特的巷弄景觀。最特殊的是,普濟路二十九號及三十一號原是武德殿連通的附屬建築,同為一九三五年時所興建,修復後回復其渡廊連通的歷史原貌。
四連棟,推測建於日據昭和十二年至十五年間(一九三七年─九四○年),屬於丁種判任官舍,為大溪百年警政宿舍群的一部分。由於形式為一排四戶,故稱「四連棟」。後棟水泥房舍為戰後居民因應生活需求所加建的空間,呈現出不同時期的風貌,也記錄著不同時代的居民生活軌跡。
民國一○一年,這批警察宿舍群登錄為歷史建築,修繕後再利用為本館的「公有館」,修繕時特別保留了部分舊料以及居民的使用痕跡。
四連棟定位為常設展館,以「大溪人的生活與歷史」為題,在大歷史的架構下,結合在地人的生命記憶,述說大溪如何發展為蘊藏豐厚文化的老城鎮。除了靜態的模型與文物展示,也有動態影音介紹與互動遊戲。未來將持續與居民進行各類調查與策展工作,結合不同小歷史,不定期調整、更換各主題故事,讓四連棟成為一個訴說大溪人故事的基地。
展覽分為七大主題,「源自大漢溪」從地理環境與產業,了解大溪如何發展為繁榮市街。「誰住在大溪」單元,則看到各時期大溪人多樣的聚落生活。「人文化城」紀錄大溪的名人,包含呂鐵州、鳳飛飛等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傑出表現。
「產業協力」搭配「藝師館」的職人展,由不同面向形構出大溪木藝產業文化。「眾志成城」追溯二十年前開始的社區營造,並在「傳動大溪協力精神」單元,表達對大溪未來的想望。最後的「大溪人說故事」,則以小型特展的方式,藉由大溪人獨特的生命史,來映照不同主題的大溪故事。
「藝師館」位於普濟路五十二號,為大溪郡役所警察課官舍,約建於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年),專門作為單身警察宿舍之用,所有單身警員都居住於此。國民政府遷臺後,蔣公在此設置行館後,即改由蔣公專屬理髮師俞濟昌一家居住,直到他們搬離後才閒置成為空屋。
修繕之後,為了恢復木藝職人的榮耀光環,表彰大溪歷年來傑出的藝師,而設立此館,並納入「公有館」之列。大溪曾為木藝產業重鎮,木藝作品融合了榫卯、鑲嵌、雕飾、墨繪與髹漆等獨特的技法,名揚全臺。這些純熟的技藝,源於職人精神及師徒傳習時建立的倫理與工序守則,也是「做工藝、修身性」的寫照。
因此館內不僅展示大溪道地的木工藝品及木器等具體器物,更側重職人藝師的精神與倫理,讓人與人、素材、道具之間產生連結,將「藝師館」作為藝師精神傳承的基地,讓民眾進來參觀時,不僅欣賞木器工藝之美,也能體會職人的專業精神和技藝,而這些都是他們以畢生心血所得到的成就和榮耀。
這些「公有館」,從清朝、日據至戰後,都是重要的行政管理中心,不同世代的使用者和住展者,都在這兒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資產和生活印記,經過妥善的修繕和規劃之後,已成為串連大溪各文化據點的引擎,透過多元創新與創意,與大溪傳統的文化交流與對談。將大溪的故事,由點、線、面,串連成立體的文化網絡,成為資源分享及行銷的平臺。
街角館就是一個鼓勵居民學習及參與的計畫,任何一個具有故事與記憶的空間都可加入。店家的主人既是館長,也是策展者,透過調查、研究、展示、導覽,來展現常民生活、商家歷史及經營理念,讓原本私有的空間增加了公共服務的功能,與「公有館」形成聯合策展的伙伴關係。讓遊客走進大溪的大街小巷,就可看見自然、人文、生活與生產交織而成的活生生的教育場域,那就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的真諦。
目前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這些「公有館」做為營運中心,預計一○四至一○八年間,分年分階段完成「六連棟」及「分局長宿舍」的修繕及再利用工程,作為展覽、教育推廣、文化藝術交流、藝師傳承、體驗工坊,及展示大溪特色人物及故事、社區參與營運等空間。
經過漫長的訪談,館長陳倩慧的結論是,木藝生態博物館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範圍廣及街屋、古厝、寺廟等古蹟,更納入普濟堂關聖帝君遶境聖誕慶典及其傳承百年的社頭文化,共同建構了大溪獨特的生活形態與在地文化。這些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都是木博館所要服務的範圍。
因此下述三章,將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大溪老街、社頭文化,以及攸關大溪發展至鉅的社區營造,三者環環相扣,以建構完整的木博館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