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論
蕭泰然:二十世紀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
西方現代音樂的興起,雖然是起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後,但卻是在德奧二國集大成,並成為全世界音樂界的重鎮,即使到現在為止,全球音樂會的節目,仍然是以德奧兩國的作曲家為重心,巴赫、韓德爾、海頓成為西方古典樂派的傳統奠基者,接著莫札特繼承古典樂派的傳統,但晚期已展現出浪漫派的光芒;貝多芬雖然早期作品,頗受海頓古典樂派的影響,但自從一八○四年創作了第三交響曲〈英雄〉之後,他為西方的浪漫樂派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使浪漫樂派成為西方十八、十九世紀的創作主流,不僅西方各國名家輩出,並產生了無數感動人類心靈的作品。貝多芬之後,舒伯特、舒曼、孟德爾頌、布拉姆斯、蕭邦、李斯特、華格納、布魯克納等繼續把浪漫派的傳統發揚光大,最後在二十世紀初期由馬勒、理查.史特勞斯等再創後期浪漫派的高潮,並引導進入二十世紀後半期的現代音樂。
在二十世紀初期由於受法國印象派繪畫的影響,德布西和拉威爾也在法國開創了由浪漫派轉型的音樂界的印象派;而馬勒的弟子荀貝格、魏本、貝爾格三傑也在浪漫派的大本營的維也納,開創了無調性的十二音派,被稱為「新維也納樂派」,開拓了現代音樂的先河;接著二十世紀樂壇的畢卡索—史特拉汶斯基也創作了〈春之祭禮〉、〈火鳥〉、〈畢特羅希卡〉等多采多姿的作品,而成為現代樂壇的巨擘,但是與史氏同一時代的另一位俄國作曲大師拉赫曼尼諾夫,卻繼續創作近代俄國浪漫派大師柴可夫斯基風格的浪漫派作品,而成為二十世紀馬勒之後最傑出的浪漫派音樂大師。在二十世紀的現代樂壇,仍然譜出十九世紀風格的浪漫派音樂,在西方樂壇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拉赫曼尼諾夫,他的四首〈鋼琴協奏曲〉依然是熱門曲目,感人肺腑;而在東方樂壇最有名大概就是蕭泰然,他的三首協奏曲和代表台灣人民族心聲的〈一九四七序曲〉,也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因此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台北沛思基金會,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為闊別祖國十八年的蕭泰然洗麈,舉辦蕭泰然樂展時,他的主題便是「台灣拉赫曼尼諾夫:最後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泰然」。
的確,台灣的蕭泰然(1938-2015)與俄國的拉赫曼尼諾夫(1873-1943)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們兩人本身都是優秀的鋼琴家兼指揮家,他們二人都曾經流浪到美國的洛杉磯,一方面享受異國的自由與風情,但同時都充滿了懷鄉的情操與憂國憂民之思:拉赫曼尼諾夫代表了流浪海外俄國人的心聲,蕭泰然也代表了流浪海外台灣人的心聲。
一九九四年溫哥華交響樂團首演蕭泰然〈鋼琴協奏曲〉時,指揮密契爾在演出前說:「此曲是美國的TUF(台灣人聯合基金會)邀請蕭泰然寫出的一首雅俗共賞的浪漫派〈鋼琴協奏曲〉,聽見蕭泰然的曲子,猶如聽見貝多芬、莫札特的曲子一樣,您馬上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獨特的風格與氣質,雖然有人稱此曲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五首〈鋼琴協奏曲〉,但我個人覺得此曲的風格介於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與第三〈鋼琴協奏曲〉之間。」這是一位北美洲知名的指揮家,發現他們二人之間的相似處。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林昭亮與聖地牙哥交響樂團,世界首演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之後,有一位該樂團華裔美籍小提琴手,當面告訴蕭泰然說:「我很喜歡俄國浪漫派柴可夫斯基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但我沒有想到台灣浪漫派的蕭泰然比他們更浪漫。」聽眾很少拿蕭泰然的作品與台灣本國或中國作曲家的作品相比,但是卻常常拿他的作品與西方的西貝流士、蕭邦或拉赫曼尼諾夫相比,顯然在風格與技巧上,他深受西方音樂傳統的影響。他在台灣的國立師範大學、日本的武藏野音樂學院、美國洛杉磯州立大學就讀時,他所學的都是西方的音樂傳統,可是因為他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他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了三十九年之後才流浪美國,他有獨特的台灣情懷,加上台灣民謠及所有台灣作曲家給他的影響(例如鄧雨賢、許常惠、史惟亮等),使他的作品中,包含了濃厚的台灣民族風格與台灣人的心靈內涵,也就是說他的作品充滿了濃濃的「台灣味」。一位南加大的美國作曲教授,他是專攻中國音樂的學者,當他第一次聆聽蕭泰然作品時,他馬上就發現蕭泰然的作品,不屬於中國的音樂傳統,而有獨特的台灣味;日本指揮家大山平一郎第一次聽到蕭泰然的〈小提琴協奏曲〉時,他對蕭泰然說:「您的音樂,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只有台灣作曲家才能譜出像您這樣的作品,我們日本作曲家不可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蕭老師曾經對我說過:「長久以來,我有一個感覺,我們有像林昭亮那麼優秀的演奏家,卻沒有好作品,以至於他們只好演奏別人的作品,而音樂家的責任在於將過去流傳於斯土的民謠、通俗歌謠妥善的處理,正如柴可夫斯基與西貝流士的作品,亦可聽出他們的民謠風格。整理先民的音樂文化資產,就好比摘草藥或蕃薯葉一般,不能連根帶葉還沾著泥土就拿來吃,一定要先做一番處理,我們可以抽出好的部分,把不好的再重新改寫。只要好好處理,就可以端得上檯面,一有機會,便可推上世界樂壇。」
蕭泰然和馬水龍在做學生時代,都曾跟隨許常惠和史惟亮所領導的民歌採集運動,顯然他們都受到匈牙利民族音樂家巴爾托克的影響,巴爾托克運用匈牙利民謠的精華,巧妙地融入他的音樂中,創造了二十世紀的音樂傳奇,難怪連芬蘭國民樂派大師西貝流士,都甘拜下風,告訴小提琴家曼紐恩說:「我認為巴爾托克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
跨越三大洲、經歷過人生的艱困坎坷,蕭泰然常常訴說著多年來對於音樂的追尋與堅持,讓他在世紀交替之際找到自己的創作使命,他確實像芬蘭的西貝流士一樣,想為自己的國族,在國際樂壇爭一口氣,把台灣美好的一面,傳播到全世界,因此他的創作,找到愈來愈多人的認同,讓愈來愈多人重新發現他音樂中感人的台灣味。
至於什麼是「台灣味」?在蕭老師的所有作品中,就是有這麼一股台灣南部人特有的腳踏實地的傻勁與誠懇。為了自己所愛的音樂、所愛的鄉土與堅誠的信仰,蕭泰然無怨無悔地面對自己生命中諸多挑戰與轉折,甘之如飴,他像貝多芬一樣,以自己的痛苦人生,創作了無數旋律優美的作品,撫慰了無數人類的心靈,同時也激發了無數的台灣人,勇敢地向美麗的國度邁進,因此蕭泰然不但是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他也像寫出〈流浪者大合唱〉的義大利威爾第、以及寫出〈芬蘭頌〉的西貝流士,以〈台灣翠青〉啟示台灣子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民族獨立,建立美麗的國度。
事實上,所有的台灣作曲家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具有台灣味,只是蕭泰然長期去國懷鄉的經驗,類似拉赫曼尼諾夫之懷念故鄉俄羅斯,又如流落巴黎的蕭邦之思念祖國波蘭,因此他們三位作曲家的作品,分別有特別濃厚的「台灣味」、「俄國味」和「波蘭味」。而且他像巴爾托克一樣,蕭泰然非常善於掌握台灣民謠的元素,完美地融入他的管弦樂作品中,與自身所擅長的音樂語言、風格,將之成功的結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引起所有聽眾的共鳴,尤其是對台灣味特別敏感的台灣聽眾。
雖然在美國樂壇上,美籍華裔作曲家周文中,以及他的弟子譚盾、盛中亮、陳怡、周龍等也許都比蕭泰然有名氣,但是他們的音樂都是帶有一點「中國味」的現代音樂,他們不是東方浪漫派的音樂傳人,他們的音樂很少像蕭泰然的浪漫派作品那樣,有直接震撼聽眾心靈的力量;除外,日本也有不少國際樂壇上頗為出名的作曲家,例如武滿徹及黛敏郎等,但是他們都是以現代音樂而非以浪漫派作品而出名,他們似乎還沒有寫出比蕭泰然三首協奏曲更浪漫更知名的作品,因此我像胡適一樣地敢做一個大膽的假設:拉赫曼尼諾夫是二十世紀西方樂壇浪漫派的代表性人物,蕭泰然是二十世紀東方樂壇浪漫派的代表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