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泰然(1938-2015)是作曲家、鋼琴家兼指揮家,有「台灣拉赫曼尼諾夫──最後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美名。生平創作致力於將台灣本土音樂融入西方音樂,也將多首民謠改編為演奏曲,如《望春風》、《思想起》等,更有不少具有濃厚台灣味的創作,述說當年台灣在外遊子的心境,如《出外人》、《點心擔》等,他的膾炙人口的三首協奏曲和表達民族心聲的《1947序曲》,樹立了他「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的地位。
蕭泰然遺留下大量珍貴作品,讓大家取用不盡。他的音樂如今已被傳送全球,將永續感動世人。蕭泰然的音樂,曲曲皆念茲在茲於宣敍台灣的歷史、台灣人歷經滄桑而奮發鼓舞的精神。國際樂壇經由他的音樂,認識台灣並聆賞台灣民謠,海外台美人更在他的音樂中,得到慰藉與榮耀!
蕭泰然不謹是虔誠的基督徒,也是宣揚台灣音樂之美的使徒,他和本書作者林衡哲成為南加州推動台灣文化工作上的知音,透過作者催生TUF(Taiwanese United Fund),他們與無數愛樂者,一起舉辦國際水準的音樂會(例如林昭亮與聖地牙哥交響樂團,世界首演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到全美各地巡迴演出十二場音樂會;並且南征北討到莫斯科、溫哥華、聖地牙哥、東京宣揚台灣音樂之美。最後在欣賞2018年8月9日,由蕭泰然五十年摯友許丕龍催生的「蕭泰然音樂節」在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盛大演出之後,作者感動之餘,開始創作這本詳細記載蕭泰然酸甜苦辣一生的傳記。因蕭泰然生前曾經交待作者:「Dr.LIN,你可以替我寫一本像你的馬勒傳,那麼精彩的傳記嗎?」
此書不但是作者第一手歷史的忠實記錄,更可貴的是十八位蕭泰然知音感人肺腑的推薦序,這是大家對這位台灣國寶級大師的真誠禮讚。作者把此書獻給蕭泰然在天之靈,以及所有熱愛蕭泰然音樂的朋友們!
作者簡介:
本名林哲雄,台灣宜蘭人。就讀台大醫學院時,曾催生《新潮文庫》,引進無數世界名著,並翻譯《羅素傳》等書;在旅美期間於南加州創辦《台灣文庫》,出版台灣文化名著和傳記。
1997年返台後,創立望春風出版社,出版《深情的浪漫—蕭泰然音樂世界選輯》,以及蕭泰然十張不朽的CD。
曾任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台南市文化局長,台北醫學大學醫文所駐校藝術家,也曾在台大、高醫、北醫等各大醫學院開設醫學人文講座。
年輕時是貝多芬迷,年近不惑才成為馬勒迷的林衡哲,在逗留紐約十年中,聆賞過近五百場音樂會,對西方音樂傳統有深入瞭解;1982年聽完蕭泰然和許丕龍催生的「感恩節三千人音樂會」,他才接觸到豐富的台灣音樂傳統,並馬上成為蕭泰然的伯樂,鼓勵他創作小提琴協奏曲,在1988-1990年之間,在林衡哲任TUF會長時,催生蕭泰然三首協奏曲,把蕭泰然由民族樂派的郷土作曲家,躍昇為國際級的東方浪漫派大師,開始在國際樂壇大放異彩。在南加州期間(1978-1995),林衡哲成為蕭泰然推動海外台灣人文藝復興的知音與文化戰友,共同主持十年「台灣文化之夜」以及十場「台灣名家演奏系列」,1989年共同帶領北美洲台灣人音樂文化訪問團,巡迴全美十二大城,舉行「台灣文化講座」和「台灣名家音樂會」。
數十年來致力於台灣文化國際化、人文化、本土化的工作,以台灣文藝復興為其終身職志,不只是「台灣文化傳教士」,更對推廣蕭泰然的音樂創作不遺餘力,並視蕭泰然融合東西方文化精華的作品,為台灣文藝復興的典範之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十八位蕭泰然知音 共同推薦】
石青如(旅美名作曲家):
「蕭泰然老師及林衡哲醫生兩位人生的知交,惺惺相惜,如伯牙與鍾子期之高山流水。如今雖然蕭老師已不在,但是他的知音林醫師為他寫下這本珍貴的傳記,蕭老師在天國若是知道了,應該也會心的微微一笑吧。」
朱宗慶(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此書在林醫師溫暖筆觸的側寫下,溫文儒雅、待人真摯的蕭老師,彷彿就在眼前。這本書從蕭老師的童年生活及音樂啓蒙談起,到立志走向音樂之路、赴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深造、以鋼琴家活躍於台灣樂壇、舉家旅居於海外,在加州州立大學進修作曲碩士,創作不朽的三首協奏曲的黃金時代,因病走過生命轉折、創作出被認為台灣音樂史上史詩般的大作(1947序曲),以及回到台灣,在淡水過看海的日子,詳實而生動的記錄著蕭老師的生命故事與人生哲學,字裡行間更透露著對蕭老師的無限懷念。相信此次林醫師的大作《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為台灣音樂文化發展史留下非常重要的紀錄,相信也將為社會大眾帶來非常多的感動與啓發。」
呂紹嘉(台灣國家交響樂團藝術顧問):
「蕭老師一路堅持,開創自己語言,以古典至19世紀浪漫派的音樂語彙為底,娓娓道出了對台灣土地的摯愛以及對宗教的虔誠,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以其深情平易與真摯情懷,打動無數人心,並在台灣享有一般作曲家難以達到的普遍性與肯定。這些特質,使蕭老師在台灣音樂史上,已然確立了其特殊與不可磨滅的價值及地位。」
李永得(文化部長)
「這是一本詳載許多蕭老師回憶和帶著崇敬之心所撰寫的傳記,透過貼心人心的口吻和文字,將帶領讀者搭上時空機,倒轉時空回到蕭老師身邊,從咀嚼最小的生活細節,回顧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蕭泰然的一生,如何巧妙地轉化對故鄉、生命、音樂的熱忱,淬煉成一首首美麗的樂曲,演繹人生的起伏和變化,並用音樂向世界宣示台灣之美。
感謝林醫師的用心和付出,相信透過林醫師書學的精采內容,能讓大眾更了解台灣擁有舉世聞名的音樂大師——蕭泰然、以及他貢獻給台灣的創作瑰寶,為台灣多元、獨特的文化面貌增添絢爛的色彩,凝聚民眾對土地的認同,建立藝術傳承的基礎,讓台灣的文化於世界舞台綻放閃耀的光芒。」
李遠哲(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 作者是蕭泰然伯樂,他以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的認同與西方音樂傳統為背景,而寫下這本《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詳細描繪了蕭泰然大師,音樂學習過程與創造的一生,確實值得慢慢細讀。」
林昭亮(國際知名小提琴家,萊斯大學音樂系教授):
「蕭泰然作品特色平易近人,充滿台灣鄉土味、與濃濃思郷情懷,一如作曲家本人謙虛、温和。轉眼三十年,他終身虔誠為音樂犧牲奉獻的精神,以及虛懷若谷的處世態度,卻曆曆在目、恍如昨日。」
金希文(國立師大音樂系作曲教授)
「我所聽過的蕭泰然教授作品,都是出於浪漫派語言,有一次與蕭教授談話時,他説台灣缺乏這一環作品:《我們有原住民音樂、有國樂、有台灣傳統音樂,然後我們幾乎就跳到相當前衛的音樂領域中,也就是說在台灣音樂史裡,缺少了西方調性音樂三百年的發展。》蕭教授言下之意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填鋪這missing-從蕭教授的音樂裡,我清楚的體會到他對美的執著、對鄕土的情懷,他的音樂堅持出自心靈和誠實,這和他的為人所給我的印象是一樣的。要不是他對音樂的信念、對生命的熱愛,更重要的是那一顆疼惜上帝的心,我想蕭教授的創作無法維持至今。」
高俐理(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KRC雙月刊創辦人):
「我必須承認,在讀林醫師這本書之前,我實在沒聽懂蕭泰然的音樂,他的作品對於我是常常聽到卻顯陌生的,直到讀到本書,一切都清晰起來了。我是一面讓電腦播放蕭泰然作品,一面讀本書文稿。聆聽與閲讀當中,我一會哭一會笑,完全被蕭大師,同時也被這本書感動,被震撼!林醫師的大作,不僅講蕭大師這位主角以及他的音樂,也清楚交代描繪了蕭大師的人生與歷史舞台的縱深與遼闊,完全烘托了蕭大師完整的人與其人生。讀了本書,我才算真正開始聽懂蕭大師的作品。」
陳隆(資深媒體人,蕭泰然知交):
「在泰然一生創作生涯,所幸有林衡哲醫師與許丕龍兩位持久支持、鼓勵又努力以辦大型音樂會、巡迴演出、出版書本刊物,才能使蕭泰然一生的創作, 廣為喜愛演奏,一代傳一代。」
陳文石(專業畫家,前大洛杉磯台灣會館董事長):
「林衡哲醫師與我是宜蘭同鄉,人稱台灣文化醫師的他,更是一位音樂迷,他一直以蔣渭水精神帶動台美人認識台灣文化,在他的熱誠呼喚下粉絲眾多,我也成了他的粉絲,蕭泰然的作品能廣為人知,林衡哲是重要的推手!」
陳郁秀(鋼琴家,前文建會主委,現任台灣公視集團董事長)
「蕭泰然是我們台灣當代少有的音樂家, 能以音樂觸動所有的音樂愛好者,這是因為他的內心一直在歌頌上帝、 歌詠台灣,也唯有真誠傳遞美妙的音樂與旋律才能永留人心。之後我陸續演奏過他的鋼琴協奏曲共四次,每次演出前後都會再拿起琴譜和老師細心討論;能與作曲家討論他的作品,真是莫大的榮幸,這讓我有深入老師內心世界的機會,也協助我在演奏時能暢然表現作曲家與我共創的珍貴結果。」
陳慧中(溫哥華白鷺鷥音樂中心藝術總監,前台加文化協會執行長):
「蕭教授30年前來到溫哥華,以音樂協助開啓的一扇加台文化視窗,如今綠意盎然,有更多人與更多單位投入,繼續朝著生命傳承與文化探索的喜悅邁進。
許多人都在人生某一個時間點與蕭老師相識相知甚至相惜,這本書是蕭教授一再突破個人音樂與人生路上,背後的貴人知已友人——林衡哲醫師,詳實地為大家紀錄分享其一生成長,音樂甚至是心路歷程。」
陳麗嬋(歌劇次女高音)
「蕭泰然大師一生龐大的音樂創作,融合東方的情懷和西方的豪灑,深深引發聽者的情懷。無論是本土鄉親或是海外遊子都能從蕭大師的音樂中感受到一份深深的鼓舞和安慰,更能藉以傾吐特屬台灣人的心聲。」
楊智欽(高雄市交響樂團指揮):
「我從打開《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蕭泰然》,一開始閲讀就欲罷不能,馬上被林醫師生動的文筆吸引進蕭老師的人生。從書中完全能感受到他樂天豁達、浪漫敏感、才情縱橫,以虔誠信仰坦然面對苦難考驗的自若心境。而蕭老師、林醫師以及無數先進對於台灣土地的熱愛和情感更是我們後人學習努力的典範。」
葉綠娜(師大音樂系鋼琴教授):
「在林衡哲醫師寫的蕭泰然傳記中,他以一位伯樂的身份與愛樂者的觀點敍説這位有著細膩情感與觀察力台灣作曲家的一生。林衡哲寫蕭泰然的音樂與人,還有他虔誠、奉獻、愛家鄕、愛生命的人生哲學。」
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用信仰寫出生命歌聲的蕭泰然長老,由於深深感受到上帝讓他遇到苦難,就是要讓他寫出台灣人苦難生命的悲歌。他將咱台灣人的故事用音樂表達出來,而這也是他後來會寫出許多震撼人心、動人心弦曲子的原因。但要有這種生命認知,有個基本的要件:信仰,且是真實的信仰。要有這種信仰的底子,就是要對聖經上帝的話語有很清楚的認識,且是用生命去體驗出來。」
蕭美媛(鋼琴家、蕭泰然胞妹):
「早在2018年夏末,林衡哲醫師曾告訴我,他想重新再出版一本我哥哥的書,當時我以為他只是說説而已,沒想到他是真正用心、努力收集資料,用盡精神、時間把它寫出來,我對他的毅力與用心頗為佩服與感動。」
蘇顯達(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與蕭老師相識近廿多年,持續地在大大小小不同音樂會場合詮釋老師的作品,他對台灣土地的熱愛與他對台灣人民那份真摯深切的關懷,始終眷戀著台灣,樂曲中展露出深情浪漫對故鄉台灣的執著與熱情,總能撫慰海外台灣人離鄉背景的心靈。而蕭老師深情浪漫對音樂的執著,總具有如此的穿透力,每一個樂音都能飄進樂迷的心靈角落,擁抱每一個靈魂,撫慰樂迷的心,即便是西洋經典小品,也比不過蕭老師的音樂帶給樂迷的迴響。隨著作品躍登國際舞台,也讓世界認識來自台灣的聲音,聽到最撼動的音樂,總是能立即地獲得國外樂迷的共鳴,那一刻雖是蕭老師的驕傲,更是台灣人的驕傲!」
名人推薦:【十八位蕭泰然知音 共同推薦】
石青如(旅美名作曲家):
「蕭泰然老師及林衡哲醫生兩位人生的知交,惺惺相惜,如伯牙與鍾子期之高山流水。如今雖然蕭老師已不在,但是他的知音林醫師為他寫下這本珍貴的傳記,蕭老師在天國若是知道了,應該也會心的微微一笑吧。」
朱宗慶(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此書在林醫師溫暖筆觸的側寫下,溫文儒雅、待人真摯的蕭老師,彷彿就在眼前。這本書從蕭老師的童年生活及音樂啓蒙談起,到立志走向音樂之路、赴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深造、以鋼琴家活躍於台灣樂壇、...
作者序
序論 蕭泰然:二十世紀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
西方現代音樂的興起,雖然是起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後,但卻是在德奧二國集大成,並成為全世界音樂界的重鎮,即使到現在為止,全球音樂會的節目,仍然是以德奧兩國的作曲家為重心,巴赫、韓德爾、海頓成為西方古典樂派的傳統奠基者,接著莫札特繼承古典樂派的傳統,但晚期已展現出浪漫派的光芒;貝多芬雖然早期作品,頗受海頓古典樂派的影響,但自從一八○四年創作了第三交響曲〈英雄〉之後,他為西方的浪漫樂派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使浪漫樂派成為西方十八、十九世紀的創作主流,不僅西方各國名家輩出,並產生了無數感動人類心靈的作品。貝多芬之後,舒伯特、舒曼、孟德爾頌、布拉姆斯、蕭邦、李斯特、華格納、布魯克納等繼續把浪漫派的傳統發揚光大,最後在二十世紀初期由馬勒、理查.史特勞斯等再創後期浪漫派的高潮,並引導進入二十世紀後半期的現代音樂。
在二十世紀初期由於受法國印象派繪畫的影響,德布西和拉威爾也在法國開創了由浪漫派轉型的音樂界的印象派;而馬勒的弟子荀貝格、魏本、貝爾格三傑也在浪漫派的大本營的維也納,開創了無調性的十二音派,被稱為「新維也納樂派」,開拓了現代音樂的先河;接著二十世紀樂壇的畢卡索—史特拉汶斯基也創作了〈春之祭禮〉、〈火鳥〉、〈畢特羅希卡〉等多采多姿的作品,而成為現代樂壇的巨擘,但是與史氏同一時代的另一位俄國作曲大師拉赫曼尼諾夫,卻繼續創作近代俄國浪漫派大師柴可夫斯基風格的浪漫派作品,而成為二十世紀馬勒之後最傑出的浪漫派音樂大師。在二十世紀的現代樂壇,仍然譜出十九世紀風格的浪漫派音樂,在西方樂壇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拉赫曼尼諾夫,他的四首〈鋼琴協奏曲〉依然是熱門曲目,感人肺腑;而在東方樂壇最有名大概就是蕭泰然,他的三首協奏曲和代表台灣人民族心聲的〈一九四七序曲〉,也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因此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台北沛思基金會,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為闊別祖國十八年的蕭泰然洗麈,舉辦蕭泰然樂展時,他的主題便是「台灣拉赫曼尼諾夫:最後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泰然」。
的確,台灣的蕭泰然(1938-2015)與俄國的拉赫曼尼諾夫(1873-1943)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們兩人本身都是優秀的鋼琴家兼指揮家,他們二人都曾經流浪到美國的洛杉磯,一方面享受異國的自由與風情,但同時都充滿了懷鄉的情操與憂國憂民之思:拉赫曼尼諾夫代表了流浪海外俄國人的心聲,蕭泰然也代表了流浪海外台灣人的心聲。
一九九四年溫哥華交響樂團首演蕭泰然〈鋼琴協奏曲〉時,指揮密契爾在演出前說:「此曲是美國的TUF(台灣人聯合基金會)邀請蕭泰然寫出的一首雅俗共賞的浪漫派〈鋼琴協奏曲〉,聽見蕭泰然的曲子,猶如聽見貝多芬、莫札特的曲子一樣,您馬上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獨特的風格與氣質,雖然有人稱此曲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五首〈鋼琴協奏曲〉,但我個人覺得此曲的風格介於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與第三〈鋼琴協奏曲〉之間。」這是一位北美洲知名的指揮家,發現他們二人之間的相似處。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林昭亮與聖地牙哥交響樂團,世界首演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之後,有一位該樂團華裔美籍小提琴手,當面告訴蕭泰然說:「我很喜歡俄國浪漫派柴可夫斯基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但我沒有想到台灣浪漫派的蕭泰然比他們更浪漫。」聽眾很少拿蕭泰然的作品與台灣本國或中國作曲家的作品相比,但是卻常常拿他的作品與西方的西貝流士、蕭邦或拉赫曼尼諾夫相比,顯然在風格與技巧上,他深受西方音樂傳統的影響。他在台灣的國立師範大學、日本的武藏野音樂學院、美國洛杉磯州立大學就讀時,他所學的都是西方的音樂傳統,可是因為他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他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了三十九年之後才流浪美國,他有獨特的台灣情懷,加上台灣民謠及所有台灣作曲家給他的影響(例如鄧雨賢、許常惠、史惟亮等),使他的作品中,包含了濃厚的台灣民族風格與台灣人的心靈內涵,也就是說他的作品充滿了濃濃的「台灣味」。一位南加大的美國作曲教授,他是專攻中國音樂的學者,當他第一次聆聽蕭泰然作品時,他馬上就發現蕭泰然的作品,不屬於中國的音樂傳統,而有獨特的台灣味;日本指揮家大山平一郎第一次聽到蕭泰然的〈小提琴協奏曲〉時,他對蕭泰然說:「您的音樂,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只有台灣作曲家才能譜出像您這樣的作品,我們日本作曲家不可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蕭老師曾經對我說過:「長久以來,我有一個感覺,我們有像林昭亮那麼優秀的演奏家,卻沒有好作品,以至於他們只好演奏別人的作品,而音樂家的責任在於將過去流傳於斯土的民謠、通俗歌謠妥善的處理,正如柴可夫斯基與西貝流士的作品,亦可聽出他們的民謠風格。整理先民的音樂文化資產,就好比摘草藥或蕃薯葉一般,不能連根帶葉還沾著泥土就拿來吃,一定要先做一番處理,我們可以抽出好的部分,把不好的再重新改寫。只要好好處理,就可以端得上檯面,一有機會,便可推上世界樂壇。」
蕭泰然和馬水龍在做學生時代,都曾跟隨許常惠和史惟亮所領導的民歌採集運動,顯然他們都受到匈牙利民族音樂家巴爾托克的影響,巴爾托克運用匈牙利民謠的精華,巧妙地融入他的音樂中,創造了二十世紀的音樂傳奇,難怪連芬蘭國民樂派大師西貝流士,都甘拜下風,告訴小提琴家曼紐恩說:「我認為巴爾托克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
跨越三大洲、經歷過人生的艱困坎坷,蕭泰然常常訴說著多年來對於音樂的追尋與堅持,讓他在世紀交替之際找到自己的創作使命,他確實像芬蘭的西貝流士一樣,想為自己的國族,在國際樂壇爭一口氣,把台灣美好的一面,傳播到全世界,因此他的創作,找到愈來愈多人的認同,讓愈來愈多人重新發現他音樂中感人的台灣味。
至於什麼是「台灣味」?在蕭老師的所有作品中,就是有這麼一股台灣南部人特有的腳踏實地的傻勁與誠懇。為了自己所愛的音樂、所愛的鄉土與堅誠的信仰,蕭泰然無怨無悔地面對自己生命中諸多挑戰與轉折,甘之如飴,他像貝多芬一樣,以自己的痛苦人生,創作了無數旋律優美的作品,撫慰了無數人類的心靈,同時也激發了無數的台灣人,勇敢地向美麗的國度邁進,因此蕭泰然不但是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他也像寫出〈流浪者大合唱〉的義大利威爾第、以及寫出〈芬蘭頌〉的西貝流士,以〈台灣翠青〉啟示台灣子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民族獨立,建立美麗的國度。
事實上,所有的台灣作曲家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具有台灣味,只是蕭泰然長期去國懷鄉的經驗,類似拉赫曼尼諾夫之懷念故鄉俄羅斯,又如流落巴黎的蕭邦之思念祖國波蘭,因此他們三位作曲家的作品,分別有特別濃厚的「台灣味」、「俄國味」和「波蘭味」。而且他像巴爾托克一樣,蕭泰然非常善於掌握台灣民謠的元素,完美地融入他的管弦樂作品中,與自身所擅長的音樂語言、風格,將之成功的結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引起所有聽眾的共鳴,尤其是對台灣味特別敏感的台灣聽眾。
雖然在美國樂壇上,美籍華裔作曲家周文中,以及他的弟子譚盾、盛中亮、陳怡、周龍等也許都比蕭泰然有名氣,但是他們的音樂都是帶有一點「中國味」的現代音樂,他們不是東方浪漫派的音樂傳人,他們的音樂很少像蕭泰然的浪漫派作品那樣,有直接震撼聽眾心靈的力量;除外,日本也有不少國際樂壇上頗為出名的作曲家,例如武滿徹及黛敏郎等,但是他們都是以現代音樂而非以浪漫派作品而出名,他們似乎還沒有寫出比蕭泰然三首協奏曲更浪漫更知名的作品,因此我像胡適一樣地敢做一個大膽的假設:拉赫曼尼諾夫是二十世紀西方樂壇浪漫派的代表性人物,蕭泰然是二十世紀東方樂壇浪漫派的代表性人物。
序論 蕭泰然:二十世紀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
西方現代音樂的興起,雖然是起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後,但卻是在德奧二國集大成,並成為全世界音樂界的重鎮,即使到現在為止,全球音樂會的節目,仍然是以德奧兩國的作曲家為重心,巴赫、韓德爾、海頓成為西方古典樂派的傳統奠基者,接著莫札特繼承古典樂派的傳統,但晚期已展現出浪漫派的光芒;貝多芬雖然早期作品,頗受海頓古典樂派的影響,但自從一八○四年創作了第三交響曲〈英雄〉之後,他為西方的浪漫樂派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使浪漫樂派成為西方十八、十九世紀的創作主流,不僅西方...
目錄
推薦序
哲人不遠 典型猶在/石青如
林醫師大作,為台灣音樂發展史留下非常重要的紀錄/朱宗慶
蕭老師在台灣音樂史上,不可磨滅的價值與地位/呂紹嘉
蕭老師用音樂向世界宣示台灣之美/李永得
作者是蕭泰然伯樂/李遠哲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林昭亮
出自心靈和誠實/金希文
既熟悉又陌生/高俐理
蕭泰然大師的信仰情操與宗教音樂/陳 隆
懷念蕭泰然教授/陳文石
我們一起唱歌/陳郁秀
Why You Are Here
—思念與感恩神韻蕭泰然/陳慧中
懷念蕭泰然老師/陳麗嬋
盼望這本動人的蕭泰然傳記廣為流傳,作為台灣文藝復興的磐石/楊智欽
台灣情、泰然心/葉綠娜
用信仰寫出生命歌聲的蕭泰然長老/盧俊義
蕭泰然童年與家人的音樂成長/蕭美媛
向蕭泰然老師致上最高尊崇與敬意
—從一位演奏家看蕭泰然音樂世界/蘇顯達
作者序
序論.蕭泰然:二十世紀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
出身基督教家庭,充滿樂音的童年生活
長榮中學的快樂生活,校長戴明福是他的伯樂
悠遊台灣最高音樂學府,從鋼琴家到作曲家
蕭泰然先訂婚後戀愛,他與高長家族的恩緣關係
到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深造的日子
以鋼琴家活躍於台灣樂壇的時代
初體驗異國生活,在亞特蘭大渡過一年苦悶的日子
知音許丕龍的呼喚,使蕭泰然落腳南加州洛杉磯
在南加州開創「台灣音樂文化復興的時代」
在洛杉磯加州州立大學進修作曲碩士:「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創作不朽的三首協奏曲的黃金時代
走過死蔭山谷,創作〈一九四七序曲〉的心路歷程
在北美洲引領海外台灣人「音樂文藝復興運動」
落葉歸根,回到祖國台灣
在淡水過看海的日子
晚年在南加州全家「團圓」的日子
蕭泰然去世後的哀榮
與蕭泰然共同欣賞「十場台灣音樂」的黃金歲月
二○一八年迪士尼音樂廳的「蕭泰然音樂節」
見證蕭泰然是「台灣民族之光」
結語:台灣音樂文化的永恆資產
附錄
附錄一 蕭泰然音樂年表
附錄二 蕭泰然作品一覽表
附錄三 蕭泰然出版品目錄
推薦序
哲人不遠 典型猶在/石青如
林醫師大作,為台灣音樂發展史留下非常重要的紀錄/朱宗慶
蕭老師在台灣音樂史上,不可磨滅的價值與地位/呂紹嘉
蕭老師用音樂向世界宣示台灣之美/李永得
作者是蕭泰然伯樂/李遠哲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林昭亮
出自心靈和誠實/金希文
既熟悉又陌生/高俐理
蕭泰然大師的信仰情操與宗教音樂/陳 隆
懷念蕭泰然教授/陳文石
我們一起唱歌/陳郁秀
Why You Are Here
—思念與感恩神韻蕭泰然/陳慧中
懷念蕭泰然老師/陳麗嬋
盼望這本動人的蕭泰然傳記廣為流傳,作為台灣文藝復興的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