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作文課總會有「我的志願」這類的題目。
有學生稱以後要當醫師,有人要當律師,有人要教書,種種種種,不一而足。
現在的我,只希望手能握筆,拿著,希望腳能平平穩穩地走路,而不是跑馬拉松。
雖然老了,希望能用自己的手做事,自己的腳行走,這就是最幸福的願望了
作者簡介:
黃育清,祖籍福建省閩清縣,台北女師、台師大國文系畢業,師大國研所結業,曾任教南港國小舊莊分校、台北市啟聰學校。
寫作從小說出發、寫過劇本、散文、兒童文學,最後歸結於散文。
二OO七年和先生一同入住養老院,開啟了黃昏寫作的新篇章,作品有《彩色黃昏》、《幸福老》、《老後的心聲》等。
章節試閱
傷痛
在門外輕喊一聲:「雲」。等她應了聲,我就迫不及待的推門進去。
今天要開樓層的委員會,雲也是委員,但她前幾天摔了跤,跌破了嘴唇,聽說還縫了三針,她能去開會嗎?
雲坐在床鋪上,望著我:「你怎麼來了?」「看看你跌成什麼樣子?」我玩笑著說,「喏。」她把下唇指給我看,「這裡縫了三針。」下唇被翻出來縫過,所以有些凸出,略顯肥白的唇上有條黑線。
好痛喔,想到這些嬌嫩的部位被縫,我不由得皺起眉頭。
「還好不用拆線」她指著黑線:,「醫生說,會自然被吸收……」
雲不是第一次摔跤了,最近,接二連三,她這是第三回跌倒。
「你怎麼回事?怎麼會一跌再跌?」
「不知道啊,我要上廁所,進去就突然往前,嘴巴撞到洗臉台……」
還好,她的牙是整排的假牙,只是掉落下來而已,牙牀並沒有受到傷害,看著她縫過的唇,還有不斷溢出來的口水,知道她是沒辦法參加今天的會了。
「有什麼要我代辦的嗎?」
「要托你代我投票吧!今天不是要選主任委員嗎?」
還不錯,跌傷了唇,還沒忘掉該辦的事,我向她豎起大拇指。
她慘白的唇露出微微一笑:「沒辦法,算是一種劫數吧!還好是小傷,沒有太嚴重。」從她房裡出來,我就直接往開會的會議室走去。腳一瘸一瘸的,走的不快,迎面而來的朋友說:「你恢復得不錯喔。」聽了很高興,不過心裡有數,我的腳踝還是腫的,石膏雖然拿開了,腿還沒完全恢復正常,還是「傷」腳。
很多人都安慰我:「傷筋動骨一百天,你這麼快就拆了石膏,已經算是很好了。」
也許吧!
回想一個半月前,我身手矯健,走路有風,常常是別的老人羨慕的對象。
「你又要出去了?別走那麼快,慢慢走。」
「唉呀,快下雨了,你還出去?」
「外面有細細的雨,路會滑,要小心喔!」
這些都是人家好意的提醒。
然後,突然間,離開朋友家時,走向潮濕飄雨的庭院階梯,踏到了濕葉遍佈的平地,身子無預警地向前一滑,整個人坐到地上,右邊腿伸直直的,好怪異的跌坐法!
雖然很尷尬的站起來,偽裝沒事的走向她家門口,但是感覺到有一團麵包的發粉團在腳踝旁,像吹氣一樣,那「發粉」一下一下的膨脹,我的腳踝腫得像發過頭的麵包,而且疼痛異常。
再也沒辦法像以前那樣,天天踏著愉快的步伐,步出養老院的大門,去吸收新鮮的空氣了。
而且,右腳踝骨被石膏裹住了,疼痛、沉重。更糟的是某一天夜裡,推著助行車上洗手間時,突然把持不住車輪的方向,竟然暈暈的跌坐地上。
來看我的朋友,都原諒的沒教訓我,只說:這一「劫」過去,沒事了。在我還裹著石膏的某一天,接到上一層樓徐奶奶的院內電話。
「是徐嗎?」應該是她,怎麼半天沒說話?
哭泣聲隨著話筒傳過來:「黃!XX被車撞到,走了。」
「誰?」我沒聽清楚,驚嚇的問。
「我兒子……養的狗狗……道奇啦。」嗚咽聲大了起來,然後全是哭聲,夾雜著聽不清楚的字句。
「你兒子有受傷嗎?」是他牽出去的,沒有被撞到嗎?她哭著說些什麼,聽不清楚……
第二天、第三天,我去她房裡看她,她一提到道奇就哭,「我兒子好傷心,狗就是她兒子,每天兩個人黏在一起,有他的地方就有道奇,道奇黏他黏得很緊。」有時候還說:「我媳婦都說,道奇就像是他的小三……」
那幾天,她不敢打電話給兒子,怕兩人講到狗會難過,怕兒子傷心。以前,她和兒子每天都會通電話的,這幾天卻都安靜著。
「我怕他難過,不敢問道奇的事,他正在傷心,也就沒打電話給我……」
一個星期過去了,講到狗,她就掉著眼淚想兒子,提到兒子,又不免想到道奇……
「我不敢打電話,怕兒子傷心。」不過兒媳婦還是向她報告了道奇的安葬靈骨塔等等事宜。
半個月過去了,昨天,她很高興的告訴我:「我兒子打電話來了,他改天要來看我。」
太好了,雖然傷痛,還好走出來了。
「他還說,道奇是替主人擋車,才被輾過的,它一看情況不對,怕主人受到傷害,才衝出去,替我兒子擋了車的……」徐擦著眼淚。
是可能有這種情況的,我們不是聽說過許多忠犬護主的事嗎?
「人家說道奇替我兒子擋了一劫。」徐一邊說,一邊擦著流下來的淚。
能這樣想才是對的,我想說這句話,卻發現自己說不出聲,哽咽住了。
傷痛
在門外輕喊一聲:「雲」。等她應了聲,我就迫不及待的推門進去。
今天要開樓層的委員會,雲也是委員,但她前幾天摔了跤,跌破了嘴唇,聽說還縫了三針,她能去開會嗎?
雲坐在床鋪上,望著我:「你怎麼來了?」「看看你跌成什麼樣子?」我玩笑著說,「喏。」她把下唇指給我看,「這裡縫了三針。」下唇被翻出來縫過,所以有些凸出,略顯肥白的唇上有條黑線。
好痛喔,想到這些嬌嫩的部位被縫,我不由得皺起眉頭。
「還好不用拆線」她指著黑線:,「醫生說,會自然被吸收……」
雲不是第一次摔跤了,最近,接二連三,她這是第三...
推薦序
賀新書出版兼序/余薇
育清又要出書了,她怎將養老院的生活過得如此有滋有味?這更確定了她就是我尋找生活典範的第一人選。
三年前送走高齡九十三歲的老母,我也正式晉升為長輩,敬老卡的嗶!嗶!嗶!三聲,有人嘆無奈,我卻竊喜為福利,尤其搭高鐵南來北往,真的省很大。雖然慶幸步入初老的我因目前身心狀況尚屬還好,生活仍如昔般的自在充實,但也知歲月是不饒人的,老、病、死的自然生命歷程無法逃避,只是來的快慢、輕重、早晚而已。
回顧先慈的一生,年輕時隨著大時代治亂起伏,嫁給軍職的父親,戎馬奔波,居無定所。之後隨著軍隊撤離大陸來到台灣,日子雖然清苦,但天下總算太平,生活也安定下來,五個子女得以長大成人,安身立業。及至晚年,雖然重聽但仍能溝通;目略不明,看電視、書報尚無大礙,偶而輔以放大鏡;雖抱怨雙腳無力,但我觀察拐杖只是拿著心安,步履輕盈跟得上我們的腳步。有高血壓及失眠等慢性病,但用藥物控制都有很好的功效,直到臨終倒下前,生活都能自理。朋友稱她是資優老人,應當之無愧。
只是母親缺乏安全感,尤其在她六十三歲痛失老伴後。雖有弟弟同住,我和手足也常去探視,但我知道她多麼希望身邊有個親人隨侍在側,只是我們有工作,有家庭。有想到請外籍看護,但母親擔心被虐待,周遭很多雇主抱怨外籍看護的種種不是,總讓人不寒而慄;雖也有好的將雇主當成親人般的盡心照顧。但母親年紀大了,成見已深,加上同住的弟弟也不習慣家中多個外人,遲遲未能定案。好在有請到半日的小時工陪伴母親,稍稍減輕我心中的不安與無奈。
台北榮總老人醫學部主任陳亮恭醫師,對老人照顧提出很多務實又精闢的建議,他說「求助不是叨擾,機構不是壞事,移工看護有必要,有事要找人分擔」。他是累積了多少臨床經驗,看到多少家庭因照顧老人造成家人間的紛爭,及不勝負荷的悲劇,提出的由衷建言。但我終究未能說服家人。
母親用她的生命歷程教育我指引我,我常反思,當我老了,要像母親一樣?還是有其他不同的安排?
在母親晚年執意宅在家裡不願外出走動的那些日子,她常幽怨的告訴我們:「你們不夠老,不知老了活著有多辛苦!」
同樣的心聲,已先逝的公公說過;好友榮高齡的老母也說過。
這些老老人從來也沒想到會活超過平均壽命這麼多年。社會沒有提醒,政策來不及制訂,自己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怎麼一下就變成高齡社會的主角?以前家中長輩地位崇高,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同堂,人多熱鬧,從不缺人氣、人手,怎麼到了自己老了,變成獨居,成了家人的負擔,我的何去何從變成了世紀大哉問?
在這辛苦活著的晚年歲月,知道母親還能打麻將,我們盡量湊成咖,當她專注牌局,往往就會忘卻病痛,停止抱怨。即便有點失智,打起麻將卻不含糊,洗牌理牌手腳俐落,出牌碰牌鏗鏘有力,我多麼欣賞、享受母親當下的清明活力。當她胡牌了,當她細數自己贏得的籌碼,臉上泛著喜悅滿足,欣慰的說:腦筋還沒壞喔!
哇!活在當下的感覺真好!可惜常常三缺一。
好友華的母親在八十四歲時從移民二十年的美國回到台灣,參觀數家養老機構後,毅然選擇了一家位於北部口碑不錯的養老院。她說自己喜歡交朋友,養老院滿足了她這方面的需求。院裡有許多課程,她參加捏陶、畫畫、唱歌以及教友禮拜,另外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體能活動,幾乎被要求全體參與。還有牌友約好每周兩次麻將間的方城之戰,不賭錢,純益智消遣。很多民間團體定時來院表演才藝、帶團體活動,有時小朋友的來到,不需表演,光是童言童語的問好就讓院裡住民開懷大笑。假日,三位住在台灣的兒女輪流探視,遠在美國的孩子平時用視訊,回台探親就貼身陪伴,她說她很滿意這樣的「老後」!
好友說她其實不敢主動告訴別人母親住養老院,怕別人說她不孝,怕別人同情母親。其實她母親是個獨立自主,勇於接受生活挑戰的女性,在她六十五歲小學老師退休後,應美國兒子建議,考慮移民美國。她和也已退休的老伴住了一陣子,覺得在美國過退休生活很不錯,於是回台灣收拾家當,期間報名駕訓班,學會開車,拿到台灣駕照,到美國也很順利的考到駕照,解決在美國沒車就像沒腳的困境。難怪她能適應進而喜歡美國的生活,購物、訪友、參加活動完全可以自主,不需依賴子女,是對自己多大的肯定與自信。擁有這樣的特質,無論在哪生活都能過得悠遊自在。
我常想一個人的心態是怎樣的影響她老年生活的選擇?
誠如老人學專家陳亮恭醫師說的「機構不是壞事」。作者育清及好友華媽媽做了最好的詮釋與印證。
還有一位好友李的母親因中風住進護理之家,請了移工看護照顧,他們手足輪流探視,陪媽媽吃飯、做復健、散步、聊天。她說好在五手足有共識肯擔當,也感恩媽媽自始至終勤儉持家,善於理財,存夠老本,才能維持目前的照顧品質,及手足間的和睦。讓我深刻體會安心養老是有條件的,客觀的條件要有人力、財力,主觀的條件是自己的心態。但願我能做足準備,迎接自己漸老的未來。
多年前,先生從台北調到高雄工作,當時我因還有五年才達退休年限,一直猶豫是否該放棄工作隨先生南下?周遭親友眾多的建言都是勸我繼續工作,當假日夫妻即可;只有育清說:「夫妻應該相依相隨,老伴老伴老來作伴,尤其在先生工作打拚之際,賢內助的角色絕對要發揮功能才是。」不只當時,直到現在,她用行動讓我看到也體會到她對家庭、對先生、子女的付出。而更令我佩服的是,她能接受改變,適應變動,用心生活,竟能將養老院的眾生百態,透過文字,化作一篇篇寫實中不失幽默,感傷後發人深省的勵志美文,一本、兩本、三本、四本,如今來到第六本,您說我怎能不羨慕?將她當成生活的典範,學習的榜樣呢?
賀新書出版兼序/余薇
育清又要出書了,她怎將養老院的生活過得如此有滋有味?這更確定了她就是我尋找生活典範的第一人選。
三年前送走高齡九十三歲的老母,我也正式晉升為長輩,敬老卡的嗶!嗶!嗶!三聲,有人嘆無奈,我卻竊喜為福利,尤其搭高鐵南來北往,真的省很大。雖然慶幸步入初老的我因目前身心狀況尚屬還好,生活仍如昔般的自在充實,但也知歲月是不饒人的,老、病、死的自然生命歷程無法逃避,只是來的快慢、輕重、早晚而已。
回顧先慈的一生,年輕時隨著大時代治亂起伏,嫁給軍職的父親,戎馬奔波,居無定所。之後隨著軍...